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2015M1发掘简报

2024-01-11 10:05:03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临汾市文物局襄汾县文化局
文物季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青铜器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临汾市文物局 襄汾县文化局

摘要:陶寺北墓地位于襄汾县陶寺村北,因盗墓发现,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2015年3~11月,在墓地中部偏西北处发掘春秋中晚期墓葬5座,2座大中型墓葬出土青铜器。本次简报其中的1座大型墓葬2015M1,墓葬资料丰富了晋系青铜器的内容,对研究晋楚两国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陶寺北墓地 春秋晚期 青铜器

陶寺村位于襄汾县城东北7.5公里处,隶属于陶寺乡,东南距崇山约10公里(图一)。墓地位于陶寺村北,因盗墓发现,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24万平方米左右(图二),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春秋时属晋,战国属魏。2014年9月开始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襄汾县文化局组成考古队在此进行抢救性发掘。2015年3~11月,在墓地勘探分区Ⅱ、Ⅲ区交界处以两座大中型墓葬(2015M1、M2)为中心进行发掘,共发掘春秋中晚期墓葬5座。现将2015M1发掘情况简报如下(图三)。

一、墓葬形制

2015M1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方向18°。口大底小,墓口长6.3、宽5.2米,底长5.6、宽4.1米,深11.5米,墓壁规整。墓内填土黄褐色,上部含料礓石颗粒较多,下部渐少。填土经夯打,土质较硬,夯层厚0.1~0.25米。出少量残石圭,个别蚌片、玉片。墓室东北角距墓口深1.4米处发现散乱的人体骨骼,未见头骨,有盆骨、脊椎、肢骨等(图四)。墓室底部有一周生土台,宽窄不等,高低不平,与椁底板齐平。西部宽0.04~0.2米,东部宽0.05~0.2米,南部宽0.2米,北部宽0.05~0.15米,高0.4米。生土台上为坚固的“积石二层台”,高2.4米,北部底宽0.2、上宽2.6米;南部底宽约0.2米;东部底宽0.24、上宽0.26米,西部底宽0.22、上宽0.3米。二层台为鹅卵石和黄褐色泥土砌筑,泥土颜色上下不同,可分多层,据此推断,积石二层台不是一次砌成的,应是用方木每搭建一周椁室,便在其外侧填一周和泥的鹅卵石。椁盖板上有一层厚约0.03米的青膏泥,其上有一层不同于黄褐色填土的青灰色土,厚度不详。椁壁板四周宽约0.2~0.3米范围内有青膏泥,应是用于密封椁室填补壁板缝隙的。

墓口以外偏东北处散布有约30块碎石圭(图五)。

二、葬具、葬式

葬具为一椁一棺。椁室由方木砌筑,虽木质已朽,轮廓清晰可见。椁长5.25、宽3.95、高约2.66米。椁盖板17块,宽0.2~0.32米,一般厚0.1~0.14米,个别厚达0.2米。四周椁壁由7块方木垒砌,方木厚0.3~0.36米。椁底板木质虽朽,仍保持原状,长短不齐,宽窄不等,由东西横向18块方木组成,厚0.24、宽0.12~0.36米。椁挡板与壁板由卯榫套接,东西两侧壁板压在底板上,南北两端挡板一半压底板,一半压在土台上。椁室壁板、挡板之外,椁盖板之上青膏泥厚约0.03米,椁底板之下厚约0.05~0.1米,椁底四角和椁壁相交处用青膏泥填缝,最宽达0.16米。墓底高低不平,椁底板下置两根垫木,长4.12、厚0.24米,东部垫木宽0.21、西部宽0.2米。两根垫木间距2.32米,南北各抵住生土台,距东西两壁均为0.6米。垫木放好后,再用含料礓石颗粒的红褐色花土混杂青膏泥填平墓底,厚0.15~0.25米。棺室整体坍塌,棺残长约2.14、残宽约1.1米。棺盖板由南北縱向4块木板组成,宽0.1~0.26米,板厚0.1米。壁板4块,底板数量不详。棺盖板上也涂抹青膏泥(图六)。

人骨一具,已朽成粉末,可见轮廓。从痕迹看,头向北,仰身直肢。人骨之上有一层红色覆盖物,杂有青膏泥(图七)。

三、随葬器物

随葬器物有铜器、玉石器、骨器、金饰、陶器等,绝大部分置于棺椁之间。铜器有礼乐器(图八)、车马器、兵器、工具等。铜礼器主要分布在棺椁间东南部、西北部,共计有鼎7件,方壶、鉴、簠、敦、各2件,盘、匜、鬲、甗各1件;乐器主要分布在棺椁间西部,有甬钟一套9件。车马器有车軎、车辖、马衔、马镳等。兵器有戈、戈、矛、戟、箭镞等。铜工具有斧、锛、削。石器有编磬10件、石圭1组。陶器有鬲、壶各2件,盖豆4件,罐1件,个别残碎不辨器形。棺椁间东北角还发现圆形包金铜饰2件,其中1件完好(图九)。棺椁间东部有大量铜贝、骨贝。玉器有珠、环、牌形饰、璜、管等,大部分在棺内,少量在棺外。

(一)青铜器

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具等。

1.礼器

(1)蒸煮器 9件。

1)鼎7件。

立耳鼎 2件。形制相同。方形耳立于口沿之上,短平折沿,方唇。斜腹,圜底,高蹄足。腹部饰一周宽带状蟠螭纹,以一道凹凸相间的弦纹为界隔,下饰一周内填蟠螭纹的垂叶纹。耳上纹饰与腹部同。与方耳对应内侧口沿下有“八”字形铸接痕。内有动物骨骼。

2015M1:11,口部挤压变形。口径52.2~57、腹深25.3厘米,耳高12.5、宽12厘米,通高52厘米(图一〇~图一三;图一四,2)。

2015M1:108,底部有烟炱。一蹄足破损,露出范芯。足侧面有铸缝,两足之间各有一道铸缝,腹部铸缝不明显。口径54.5、腹深24.9厘米,耳高12.5、宽12厘米,通高52.2厘米(图一四,1)。

附耳盖鼎5件。

2015M1:3,盖似覆盘,喇叭状矮捉手。子口微敛,下有一周凸棱以承盖。两附耳略外撇,深腹,圜底,三高蹄足。捉手为镂空的蟠蛇纹,中心饰涡纹,外侧饰蟠虺纹。盖面上饰蟠虺纹,其间有两周素面弦纹。腹饰蟠虺纹,中有一周凸弦纹,下腹部饰内填兽面的垂叶纹。三蹄足两侧均可见铸缝。口径32.7、腹深19.9厘米,足高16.3、通高34.9厘米(图一五、一六;图一七,2)。

2015M1:38,浅盖,上有三细环纽,长方形附耳微曲,短舌内敛,球腹较深,蹄足。盖、腹饰蟠虺纹,腹部有一周凸弦纹。耳部饰菱形几何纹。锈蚀严重。口径21、腹深14.3厘米,足高11.7、通高25.8厘米(图一八、一九;图二六,2;图二四、二五)。

2015M1:96,锈蚀严重。内有六条鱼骨。浅盖,上有三细环纽,附耳较直,短舌内敛,深腹微鼓。蹄足较高,一足根部有深凹槽,另一个足根下部有凹槽,应是铸造不当所致,足两侧有铸缝。盖、腹饰变形蟠螭纹,腹部饰一周凸弦纹。耳部纹饰锈蚀,难以辨认。口径19、腹深13.3厘米,足高11.2、通高23.5厘米(图二〇、二一;图二六,3)。

2015M1:106,盖覆盘形,上有三细环钮。子口内敛,短舌。两附耳略内聚,耳较薄。深球腹,底略下垂。三蹄足略短。盖顶正中纹饰锈蚀不清,盖面以两周素面宽带为界隔,间饰两周变形蟠螭纹。腹部有一周凸弦纹,锈蚀严重,可辨饰勾连蟠螭纹。下腹部饰垂叶纹。鼎耳内侧可见铜皮。三足两侧有铸缝。口径25.4厘米,足高14.4、通高35.1厘米(图二二、二三;图二六,1)。

2015M1:107,浅盖,喇叭状矮捉手,饰镂空的蟠蛇纹,捉手中心饰蟠虺纹。口沿处一周凸棱以承盖。长方形附耳略外撇。腹较深,底平缓。盖、耳、腹均饰蟠虺纹,盖面上有两周素面弦纹带,腹部有一周凸弦纹,下腹部饰内填兽面的垂叶纹。三蹄足两侧均可见铸缝。口径38.6、腹深25.2厘米,足高19.7、通高42.3厘米(图一七,1;图二七、二八)。

2)鬲 1件

2015M1:97,折沿近平,方唇,束颈。腹部与三足对应处出三弧形扉棱。浅腹外鼓,内底可见浅袋足。外底内凹。腹部饰三角形夔龙纹。高足,中部内收,较细。足内侧未闭合,可见范土。外底上有三角形铸缝。底部有烟炱,器身未见铸缝。口径15.6、腹深5.4厘米,高13.1厘米(图一四,4;图二九、三〇)。

3)甗1件。鬲、甑合体

2015M1:88,甑盆形,束頸,沿下方形附耳微曲,深腹略鼓,腹中部一周凸弦纹。圈足上三个榫凸,便于和鬲口沿内的卯眼扣合。箅孔放射线状。鬲小口微侈,短颈,颈下有一对环耳,鼓肩,腹斜直,弧裆,足较高。甑圈足榫头长1、宽0.8厘米;鬲口沿内有三个对应的卯眼,长1.2、宽1厘米。甑口径31.4、高28.6厘米;鬲口径16.2、高23.4厘米,通高50.4厘米(图一四,3;图三一~图三三)。

(2)盛食器4件。

1)簠 2件 。形制相同。

通体较高,厚重。口平面呈长方形。直壁折后斜收,长方形平底,底下有长方形外敞的圈足,圈足四边各有一凹形缺口。盖的口部长壁边缘各有2个、短壁边缘各有一个兽首形卡牙,以使器盖和器身相扣合。两短边中部斜壁各有一兽形鋬。锈蚀严重,纹饰不清,隐约可见虺蛇纹。

2015M1:95-1,口长30、宽22厘米,圈足长27.5、宽19.6厘米,通长33.6、通高19.5厘米(图三四;图三五,1)。

2015M1:95-2,口长30、宽22.5厘米,圈足长27.5、宽20.3厘米,通长35.2、通高20.5厘米(图三四;图三五,2)。

2)敦 2件 。形制相同。

隆盖凸起,上有三环纽。子母口,舌内束,短沿外卷。沿下附二环形鋬耳。深腹,小平底。短兽蹄足。盖顶正中饰蟠虺纹,其外侧一周麻点纹。盖面以素面宽带为界隔,间饰两周蟠虺纹。腹部亦饰蟠虺纹,中有一周绹索纹。

2015M1:103,锈蚀严重,腹部纹饰漫漶不清。口径17.5、通高17.3厘米(图三六;图三七,1)。

2015M1:102,锈蚀太甚,纹饰漫漶不清。器内一块补铸,器外对应处亦有补铸痕。底部一周铸缝,对称外延两道铸缝,分别在两个环形鋬耳一侧。盖上未见明显铸缝。口径17.8、腹深9.5、耳距23.5、通高17.5厘米(图三六;图三七,2)。

(3)酒、水器8件

1)方壶 2件。形制相同。

制作粗糙,器内范土尚未取出。口沿上有八个镂空的莲花瓣,长束颈,垂腹,方圈足较高。颈部有一对回首卷尾的兽形鋬耳,兽面上饰圆圈纹。颈饰蟠虺纹,腹饰变形蟠螭纹,其间以一周凸弦纹为界隔。

2015M1:21,口长22.8、宽21.2厘米,圈足长25.9、宽18.5厘米,通高72.25厘米(图三八~图四〇)。

2015M1:22,口长22.5、宽21厘米,圈足长25、宽19厘米,通高73厘米。

2)铜 2件。形制各异。

2015M1:100,平面椭圆形,口微敛,短沿略外折,沿下附二环形鋬耳。腹较深,外鼓,下腹急收,略显圈足。素面。口长径14.3、短径12.9厘米,底长径8.78、短径6.9厘米,高8厘米(图四一,2;图四二)。

2015M1:101,平面长椭圆形,口微敛,短沿略外折,沿下附二环形鋬耳。浅腹外鼓,下腹急收,略显圈足。素面。口长径17.6、短径12.8厘米,底长径7.7、短径5.9厘米,高7.3厘米(图四一,1;图四三、四四)。

3)盘 1件

2015M1:94,短折沿,方唇。浅盘,平底。附二环形鋬耳,圈足。素面。口径39.6、圈足径21.6、通高9.2厘米(图四五,2;图四六、四七)。

4)匜 1件

2015M1:99,口长方形,流上翘,方圈足,尾部有一环形鋬耳。素面。通长26、最宽14、通高12.3厘米,圈足长11.7、宽7厘米(图四五,4;图四八、四九)。

5)铜鉴2件。形制相同,纹饰各异。

敞口,宽折沿,有加厚的唇边。束颈,深腹,上腹微鼓,下腹斜收,平底。颈下有对称的四个兽首衔环。

2015M1:8,兽首衔环耳,兽面头顶角状装饰,似华冠,上饰云纹,目圆睁,鼻上卷,衔扁片状圆环。片状圆环上纹饰以凸弦纹为界隔,分内外两层,外层重环纹,内层圆圈纹。锈蚀严重,纹饰漫漶不清。颈部饰一周蟠螭纹,由两条吐舌蟠螭勾连呈方形的单元纹饰组成,下部一周三角涡纹。腹部从上至下有三周不同的纹饰,分别以绹索纹和凸弦纹为界隔,可分上、中、下纹饰区,上部是一周没有头尾的变形蟠螭带纹;中部纹饰带被8条宽面蟠龙平均分为8个纹饰单元,蟠龙面部阔大,下巴抵住绹索纹,身躯饰鳞纹,躯干曲拱,和另一条龙首抵住上层绹索纹的蟠龙相蟠绞。阔面蟠龙间有六条双足蟠龙,上部四条两两蟠绞,下部两条身躯委蛇,曲颈低首,前后排列,中有小虺连接;下部是四层横C形勾连的吐舌蟠螭纹。颈部有一2厘米见方的孔洞,边缘毛茬,原有焊接的流,脱落。口沿下等距离可见8道纵向铸缝,其中4道铸缝分别与耳对应。口外径79、内径66.9厘米,底径40厘米,高37.1厘米(图四五,3;图五〇、五一)。

2015M1:9,兽首衔环耳,兽角平张,上饰云纹。颈、下腹部各饰一周鳞纹,颈腹间饰一周绹索纹,其下一周无头尾的蟠螭纹带。颈部有兽头形流。口外径79.5、内径66.4厘米,高40厘米,底径37.8厘米(图四五,1)。

2.乐器

甬钟一套9件,置于西侧棺椁间。形制、纹饰相同,大小相次。从北向南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出土时上有木板灰。

钟身均作合瓦形,钟口大而舞部小。舞面中心置八棱锥状甬,上饰三角云纹。封衡,甬下部附有旋、斡。旋作箍状,饰云雷纹。斡作环形。舞上饰变形蟠螭纹。

腔面以凸线框分隔为枚、篆、钲、鼓区。枚下有圆柱形基座,枚顶圆凸,枚分布于腔体两面,每面2区,每区3行,每行3枚,两面枚共计36个。有的最上部钟枚两侧对称有长方形凹槽,应是设置芯撑时留下的。钲部饰云雷纹,篆带饰简化蟠螭纹,鼓部饰由两个蟠螭纹相对组成的兽面纹,蟠螭躯干填云雷纹。其余部分饰三角雷纹。于部弧曲上凹,钟体厚重,钟内正中、铣角有挫磨痕。

2015M1:76,甬高9.6、通高23.6厘米,铣间10.8、鼓间7.6厘米(图五二,9)。

2015M1:77,甬高11.6、通高28.2厘米,铣间13.4、鼓间9.6厘米(图五二,7)。

2015M1:78,甬高13.6、通高33.7厘米,铣间16.8、鼓间10.7厘米(图五二,5)。

2015M1:79,甬高12.5、通高30.9厘米,铣间15.1、鼓间10.8厘米(图五二,6;图五三、五四)。

2015M1:80,甬高10.7、通高25.5厘米,铣间12、鼓间8.5厘米(图五二,8)。

2015M1:81,甬高16.7、通高42.7厘米,銑间22.3、鼓间15.2厘米(图五二,1)。

2015M1:82,甬高13.7、通高36.5厘米,铣间17.7、鼓间12厘米(图五二,4)。

2015M1:83,甬高15.8、通高41.3厘米,铣间20、鼓间14.1厘米(图五二,3)。

2015M1:84,甬高15.1、通高38.9厘米,铣间21.9、鼓间12.4厘米(图五二,2)。

3.车马器

(1)车軎辖 12件。 置于棺椁间东部、东北部、西部,个别在鉴内。配套6对,车辖插于车軎上,个别軎、辖分离。

軎筒形,外端敞口,有加厚的唇边,内端有外折的宽缘,近缘处两侧有两个对称的长方形辖孔,车辖贯穿其中。车辖作“T 形”,柱状键。辖首呈倒梯形。两侧有长圆形穿孔,尾部有长方形穿孔。根据形制不同,可分四型。

A型 2对4件。軎筒较短,多棱形。辖首饰兽面纹,锈蚀不清。

2015M1:42-1、2,軎筒八棱形,素面。1对。

2015M1:42-1,軎长5.6、上口径5.2、缘径8.3厘米,辖长8.6、宽1.6、厚0.6厘米(图五五,3)。

2015M1:42-2,軎长5.7、上口径5.2、缘径8.2厘米,辖长8.5、宽1.5、厚0.6厘米(图五五,4)。

2015M1:62-1、2,軎筒八棱形,素面。锈蚀严重,軎、辖不能分离。1对。

2015M1:62-1,軎长5.3、上口径5.8、缘径7.7厘米,辖长8厘米(图五五,5)。

2015M1:62-2,軎长5.3、上口径5.2、缘径8.2厘米,辖长7.7厘米(图五五,6)。

B型 1对2件。2015M1:180-1、2,锈蚀严重,軎筒较长,素面。

2015M1:180-1, 軎上口径6.5、长7.7厘米,缘径8.3厘米。辖长8.6、宽1.8厘米,厚0.6厘米(图五五,1)。

2015M1:180-2 ,軎筒从缘处断裂。軎上口径7.5、长9厘米,缘径10.1厘米。辖长8.4、宽1.8厘米,厚0.8厘米(图五五,2)。

C型 2对4件。軎筒较粗短,素面。軎筒变形。

2015M1:195-1、2,2015M1:194配套1对,辖2015M1:194在軎2015M1:195-2附近,应是一套。

2015M1:195-1,軎上口径6、长6.6厘米,缘径8.8厘米。辖长8、宽1.3厘米,厚0.6厘米(图五五,9)。

2015M1:195-2,軎上口径5.6、长6.6厘米,缘径8.6厘米(图五五,10)。

2015M1:194,辖长7.9、宽1.3厘米,厚0.6厘米(图五五,10)。

2015M1:192、234分置,配套1对。

2015M1:192,軎上口径5.8、长6.5厘米,缘径8.2厘米,壁厚0.2厘米。辖残长8、宽1.1、厚0.6厘米(图五五,11)。

2015M1:234,变形。軎上口长径6.5、短径4.9厘米,长7厘米;缘长径9.2、短径8厘米,壁厚0.2厘米。辖残长8.1、宽1.3、厚0.7厘米(图五五,12)。

D型 1对2件。2015M1:210-1、2,軎筒较短瘦,素面。辖首有纹饰,锈蚀不清。

2015M1:210-1,軎上口径5.2、长5.2厘米,缘径8.5厘米,厚0.4厘米。车辖长8、宽1、厚1.5厘米(图五五,7)。

2015M1:210-2,軎上口径5、长5.5厘米,缘径8.6厘米,厚0.4厘米。车辖长8.2、宽0.9、厚1.5厘米(图五五,8)。

(2)马衔  19件,8件配套马镳。棺椁间东部,东北、东南部。由两端附有铜环的衔棒套连而成,两套环垂直相交。套环圆形,端环扁圆形。

2015M1:4-1 ,端环长径5、短径4厘米,通长19.4厘米(图五六,1)。

2015M1:4-2,端环长径4.8、短径0.37厘米,通长19厘米(图五六,2)。

2015M1:10-1,端环长径5、短径4厘米,通长20.6厘米(图五六,4)。

2015M1:10-2,端环长径5.1、短径4.3厘米,通长19.8厘米(图五六,3)。

2015M1:36-1-1、2,套环锈蚀,不能活动。

2015M1:36-1-1,端环长径4.9、短径4厘米,通长20.5厘米(图五六,5)。

2015M1:36-1-2,端环长径4.7、短径4.1厘米,通长20.9厘米(图五六,6)。

2015M1:37-1-1,端环大致圆形。直径4.1、通长20.2厘米(图五六,7)。

2015M1:37-1-2,端环长径4.7、短径4.2、通长20.1厘米(图五六,8)。

2015M1:114-1,端环长径4.6、短径4厘米,通长21.5厘米(图五六,9)。

2015M1:114-2,端环长径4.8、短径4厘米,通长18.6厘米(图五六,10)。

2015M1:184,从套环处断开,一套环残缺。端环长径5、短径3.3厘米,残长10.9厘米(图五六,11)。

2015M1:185,残。一侧端环略有残缺。端环长径6.2、短径4.5厘米,通长23.4厘米(图五六,14)。

2015M1:189-1,端环长径5、短径4.2厘米,通长20.4厘米(图五六,18)。

2015M1:199-1,端环长径5、短径4.2厘米,通长21.1厘米(图五六,20)。

2015M1:191-1,端環长径4.8、短径4.4厘米,通长21.8厘米(图五六,15)。

2015M1:191-2,端环长径5、短径4.4厘米,通长19.3厘米(图五六,16)。

2015M1:196-1-1,端环长径5、短径4厘米,通长19.8厘米(图五六,17)。

2015M1:196-2-1,端环长径5、短径4厘米,通长19.8厘米(图五六,19)。

2015M1:211-1,残。端环长径残长4.1、短径3.7厘米,通长20.3厘米(图五六,22)。

2015M1:211-2,残。端环长径4.7、短径3.8厘米,通长20.3厘米(图五六,21)。

(3)衡末饰 3件。棺椁间东南、东北部。长筒状,近顶部弧形内收,平顶。

2015M1:12,表面锈蚀。长9、上口直径4.4厘米(图五五,13)。

2015M1:212,长径4.2、短径4、通高8.5厘米。壁厚0.3厘米(图五五,14)。

2015M1:213,残留朽木。长径4.2、短径4、通高7.2厘米,壁厚0.2厘米(图五五,15)。

(4)盖弓帽10件。棺椁间东、西部。

半圆管状,一侧平直。可分二型。

A型3件。剖面大致三角形。上端有一半环钮。

2015M1:59-1,长3.8、底宽1厘米(图五五,19)。

2015M1:59-2,长3.8、底宽1.2厘米(图五五,20)。

2015M1:59-3,长4.2、底宽1.1厘米(图五五,21)。

B型2件。蘑菇状顶,下接铜管。顶上部、铜管中部有穿孔。

2015M1:188,通长5.2、管径1.6厘米(图五五,18)。

2015M1:48,口径1.6、残长5.1厘米(图五五,16)。

C型 1件。上端半球形,下接一段扁圆铜管。

2015M1:55,在M1:45铜戈下,锈蚀严重,局部开裂。通长4.5厘米,銎口长径1.8、短径1.6厘米(图五五,17)。

(5)铜带扣 4件。棺椁间南部M1:9铜鉴内方壶下、东部偏南。

形制基本相同。方扣一边斜伸出蛇首形钩,方扣顶上连一段横管,横管中部有一周凸棱。

2015M1:33、34,形制相同。2015M1:33锈蚀严重。

2015M1:34,残。横管口上有一周凸棱。横管长4.3、口径1.3厘米,带扣长3.4、宽2.2厘米,通宽3.7厘米(图五五,23)。

2015M1:238,残。横管口端内收,存留朽木。横管长4厘米,带扣长3.4、宽1.9厘米,通宽3.9厘米(图五五,22)。

2015M1:239,残。锈蚀严重,钩、横管口残缺。横管残长4厘米,带扣长3.3、宽1.9厘米,通宽3.9厘米(图五五,24)。

4.兵器

(1)铜戟 1件 。棺椁间东北部。由矛、戈组合而成。

矛2015M1:209-1,残。矛身横断面三棱形,骹筒状内有朽木。锋刃锐利,叶刃窄长,有脊,脊与骹相连,成空锥状,正背两面各有一穿。全长13.5厘米,骹长径3、短径1.5厘米(图五七,15)。

戈2015M1:209-2,援、胡残断。援身狭长,无明显脊棱,援上沿略弧,刺作圭首状。内长方形,有一长方形穿。胡向下延长,援胡上阑侧三个长方形穿,最上端穿较短。通长27.5厘米,援长19、宽3.5、厚0.4厘米,内长8.5、宽3.5、厚0.4厘米,穿长1~1.3、宽0.15~0.2厘米(图五七,16)。

(2)铜矛 2件 。形制各异。

2015M1:18在棺椁间南部M1:8铜鉴之内。宽叶,骹较长。断面呈菱形,中脊起高棱。两刃弧形内收成锋。銎口合瓦形,骹中空透至前锋。骹、矛体相交处略显束腰。素面。长13.9、刃最宽处3.5厘米,銎口短径2.2、长径2.8厘米(图五七,17)。

2015M1:104在棺椁间西北角M1:102铜敦之上。锈蚀严重。窄叶短骹。断面呈菱形,中脊起棱。两刃斜收成锋。銎口合瓦形,骹中空透至前锋。素面。长8.9、刃最宽处2.6厘米,銎口短径1.5、长径2.1厘米(图五七,13)。

(3)铜戈 10件。棺椁间西北、东北部、南部鉴内。

援身中间厚,刺做尖舌状。下刃作钝角转弯向下延伸成胡。援后有内,内上多有一长条形穿、援胡上阑侧一般有三穿。

根据形制不同可分三型。

A型2件。形制相同。刺做尖舌状。长援,内上有长方形穿,内尾圆角方形。援上刃略弧,高于内上缘。

2015M1:23,锈蚀严重,援残断。长27.7厘米,援长20.1、宽3.7、厚0.9厘米,内长7.6、宽3.4、厚0.4厘米,阑长11.8厘米(图五七,3)。

2015M1:112,内尾稍残。援身中部有脊棱。阑侧有二长条形穿。通长27.1厘米,援宽3.6、厚0.8厘米,内长7.3、宽4.5、厚0.4厘米(图五七,1)。

B型5件。形制相同。援较短,上沿较平直,中部有脊棱,援上刃和内上缘差不多在一条线上。

2015M1:31,鉴内。援断开,胡残缺。刺圭首状。通长17.9厘米,援长11、宽3、厚0.5厘米,内长6.9、宽3.4、厚0.4厘米,内穿长1、宽0.2厘米(图五七,7)。

2015M1:43,锈蚀严重。刺尖圆钝,内后端略翘,胡下端呈二层台状。内下端阑侧上残留朽木痕。通长17.6厘米,援宽3.1、厚0.7厘米,内长6.5、宽3.3、厚0.6厘米(图五七,4)。

2015M1:44,内残断。刺做圭首状,援首、内后端略上翘。内上残留朽木痕。通长17.9厘米,援宽3、厚0.7厘米,内长7、宽3.5、厚0.6厘米(图五七,6)。

2015M1:45,刺做尖舌状,尖稍残。援身短,内较长,尾圆角方形。通长16.2厘米,援宽2.5、厚0.7厘米,内长7.5、宽3、厚0.5厘米(图五七,10)。

2015M1:98,胡末端残缺。刺圭首状,援中部有脊棱。通长17.8厘米,援宽3、厚0.7厘米,内长7、宽3.2、厚0.6厘米(图五七,8)。

C型3件。援较短,援上刃高于内上缘。

2015M1:13,内残断。刺尖残,援较短,阑侧穿不规则。通长17.8厘米,援长11.3、宽2.8、厚0.5厘米,内长6.5、宽3.3、厚0.4厘米,阑长9.5厘米(图五七,2)。

2015M1:17,残。锈蚀。援较短,刺圭首状,援中部有脊棱。通长18厘米,援长10.4、宽3、厚0.8厘米,内长7.4、宽3.2、厚0.6厘米,阑长10.2厘米(图五七,9)。

2015M1:32,残。援、胡残断。援较长,内上并列长方形、圆形穿各一个。通长22厘米,援长13.4、宽3.5、厚0.7厘米,内长8.6、宽3.5、厚0.5厘米,阑长11.6厘米(图五七,5)。

(4)铜 7件。棺椁间西南部、东部、东北部。个别在南部的鼎内。

形制基本相同。椭圆形銎,上有圆穿,身和銎间有凸棱,体从上至下逐渐收缩成锥柱状。体上饰浅浮雕或镂空的蟠螭纹,有的素面。根据形制不同,可分三型。

A型5件。上端为口大张的蟠螭,下接锥柱,做吞柱状。体上浅浮雕的蟠螭纹锈蚀不清。

2015M1:46,銎口长径3.3、短径1.9厘米,通长10.8厘米(图五七,11)。

2015M1:47,銎口长径3.3、短径2.2厘米,通长11.8厘米(图五七,12)。

2015M1:181,銎口长径3.4、短径2.7厘米,通长10厘米,壁厚0.4厘米(图五七,18)。

2015M1:182,銎口長径3.2、短径2.2厘米,通长10.8厘米,壁厚0.3厘米(图五七,19)。

2015M1:237,銎口长径3.3、短径1.8厘米,通长10.6厘米,壁厚0.2厘米(图五七,20)。

B型1件。体上部一侧有半环形耳,两侧各有一方向相反的尖钩。

2015M1:19,銎口残。銎口长径3.1、短径1.8厘米,通长10.5厘米,壁厚0.4厘米(图五七,22)。

C型1件。体饰镂空的蟠螭纹,锈蚀严重。

2015M1:20,銎口残。銎口长径3、短径1.8厘米,通长11厘米,壁厚0.2厘米(图五七,21)。

(5)铜箭镞 13件。棺椁间东部、南部。

形制相同。镞身呈长三角形,双翼式,双翼前聚成锋,向后渐外张成倒刺形的后锋。中部脊线分明,中脊向后与锥状铤相接。脊断面菱形。

2015M1:15,共4件,形制相同。棺椁间南部M1:8铜鉴之内。

2015M1:15-1,两后锋间宽1.9、铤长3.3、通长5.4厘米(图五七,14)。

2015M1:15-2,铤长2.6、通长5.8厘米。

2015M1:15-3,一翼尾残。铤长2.7、通长6.1厘米。

2015M1:15-4,尖稍残。两后锋间宽1.7、铤残长1.2、残长4.2厘米。

5.铜工具 5件。多数置于棺椁间,个别在棺内。

铜斧、铜锛均在棺椁间南部M1:9铜鉴内方壶下。

(1)铜斧 2件。形制各不相同。锈蚀严重。

2015M1:28,残。銎口扁长,断裂。斧体较宽,宽弧刃。斧身两侧有铸缝。銎口长6.2、宽1.2厘米,长11.2、刃宽7.7厘米(图五八,5)。

2015M1:30,体瘦长,銎口较宽。斧身中部内收,直刃。銎口长5.1、宽3.6厘米,长13.6、刃宽4.7厘米(图五八,3)。

(2)铜锛 1件。锈蚀严重。

2015M1:29,体瘦长,長方形銎口略变形,下端明显内收,斜刃。銎口长4.2、宽2.8厘米,长12.8、刃宽3.4厘米(图五八,4)。

(3)铜削 2件。扁圆形环首,柄细长,直背或弧背。刃部剖面呈楔形。

2015M1:61,棺椁间西南部。前端残缺。柄与背呈弧形。残长18.7、刃宽2厘米,最厚0.5厘米。柄最厚0.7厘米(图五八,2)。

2015M1:179,棺内人骨脚端。刃残。柄与背相交处呈钝角。通长22、刃宽2厘米(图五八,1)。

6.其他小件青铜器,有环、合页、鋬耳、贝等。

(1)铜环 15件。 置于在棺椁间东部、西南部、北部。 根据形制分四型。

A型 7件。体圆形,剖面扁圆或圆形。多数锈蚀。

2015M1:186,断为三截。剖面圆形。外径5.7、内径4.3、厚0.7厘米(图五八,28)。

2015M1:187,断为三截。剖面扁圆形。外径5.9、内径4.6、厚0.5厘米(图五八,29)。

2015M1:49,器体较小。外径6.2厘米,内径4.3厘米(图五八,21)。

2015M1:51,锈蚀。外径5.9、内径4.5、厚0.5厘米(图五八,27)。

2015M1:60,残缺。外径6.65、内径4.9厘米(图五八,22)。

2015M1:52,锈蚀严重,残。圆环套接在方柱上,方柱残断。残长9.8、环径6厘米(图五八,14)。

2015M1:198,残。断为4截。外径6.1、内径4.7、厚0.5厘米(图五八,30)。

B型3件。器体宽扁。正面微隆,背面平直。

2015M1:53,西南部。外径7.4、内径4.1、厚0.4厘米(图五八,24)。

2015M1:93,外径7.2、内径3.9、厚0.4厘米(图五八,25)。

2015M1:110,边缘略残缺。外径7.2、内径3.9、厚0.4厘米(图五八,26)。

C型 1件。体宽薄。

2015M1:25,残。边缘残缺。上有两周弦纹。外径7.4、内径3.9、厚0.1厘米(图五八,23)。

D型4件。体扁圆,剖面椭圆形。

2015M1:54,外径4.25~5、内径2.3~3.35厘米(图五八,17)。

2015M1:74,外径4.25~5、内径2.2~3.1厘米(图五八,18)。

2015M1:183,外径3.2~5、内径2.3~4.2厘米(图五八,19)。

2015M1:228,锈蚀。外径长4.9、短径4厘米,内径长3.4、短径2.5厘米,厚0.5厘米(图五八,20)。

(2)铜合页 10件。棺椁间东部、东北部。

由夹体和悬体两部分组成。夹体为从中间折弯叠合后的长方形铜片,折弯处呈拱形。两面皆有3穿以固定中间之夹物。夹体肩部中央开长方形缺口,轴贯穿其中。悬体中部有一圆管,套在夹体肩部轴上,可转动,圆管上端有一长条形钮。

2015M1:200,夹长4.4、宽4.3厘米,壁厚0.2厘米;悬残长1.6、宽1.2厘米(图五八,6)。

2015M:201,夹长5、宽4.6厘米,壁厚0.2厘米;悬长1.5、宽0.8厘米(图五八,7)。

2015M1:202,一面夹体有裂纹。夹长5.6、宽4.5厘米,厚0.8厘米;悬残长2.5、宽1.2厘米(图五八,8)。

2015M1:204,锈蚀,夹体边缘残缺。夹长5.8、宽4.6厘米,厚1.1厘米;悬长2.3、宽1.6厘米(图五八,9)。

2015M1:206,夹体边缘稍残。夹长5.6、宽4.2厘米,厚1厘米;悬长2.2、宽1.2厘米(图五八,10)。

2015M1:207,悬残缺。夹长5.4、宽4.4厘米,壁厚0.2厘米(图五八,11)。

2015M1:214,夹体一面残缺。长5.2、宽4.5厘米,壁厚0.2厘米;悬长1.4、宽1厘米(图五八,12)。

2015M1:215,悬残缺。夹长4.5、宽4.5厘米,壁厚0.4厘米(图五八,13)。

2015M1:216,夹体边缘残缺,悬锈死。夹长5.7、宽4.8厘米,厚1.2厘米;悬长2、宽1.4厘米(图五八,15)。

2015M1:219,夹长5.4、宽4.5厘米,壁厚0.2厘米;悬长1.5、宽1厘米(图五八,16)。

(4)铜珠 55件。棺椁间南部铜鉴M1:8内及周围。

腰鼓形,中空。分二型。

A型 52件。较小,不规整,大致腰鼓形,和铜贝混杂在一起。

2015M1:16-1~9,外径0.55~0.75、内径0.45~0.65厘米,高1~1.1厘米(图五八,34~42)。

2015M1:7-13、14外径0.6~0.75、内径0.45~0.6厘米,高1~1.1厘米(图五八,43、44)。

B型 3件。体型较大。规整的腰鼓形,大小不一。

2015M1:223-1,口径0.6、腹径0.95、高1.1厘米(图五八,31)。

2015M1:223-2,口径0.5、腹径0.8、高0.95厘米(图五八,32)。

2015M1:223-3,口径0.5、腹径0.75、高0.9厘米(图五八,33)。

(5)短管3件 。铜鉴M1:8周围。

2015M1:225-1~3,外径0.6、内径0.4~0.5、高0.9~1.1厘米(图五八,45~47)。

(6)铜贝数以千计。棺椁间东部。

平面椭圆形。一面呈弧形, 另一面平坦。平坦一面中间有条状浅槽,仿海贝做出锯齿状边缘。

2015M1:6-1~5 ,长2.4~2.6、宽1.6~1.8、厚0.3~0.5厘米(图五九,13~17)。

2015M1:7,共12件。棺椁间东南部2015M1:8鉴内。

2015M1:7-1~12 ,长2.3~2.4、宽1.55~1.7、厚0.3~0.4厘米(图五九,28~39)。

2015M1:226,30件,半数残。

2015M1:226-1~10 ,长2.3~2.5、宽1.6~1.7、厚0.25~0.4厘米(图五九,18~27)。

2015M1:236,大量集中于棺椁间东北角,已加固套取,未计数(图六〇)。

(7)铜扣 4件。棺椁间东南部铜鉴2015M1:9内。

锈蚀严重。平面圆形,正面螺旋状隆起,背面内凹,底面中部有一横梁。

2015M1:35-1、2,形制相同。正面隆起为盘卧的团螭。

2015M1:35-1,直径2.6、高1.2厘米(图五九,8)。

2015M1:35-2 ,直径2.6、高1.3厘米(图五九,9)。

2015M1:35-3、4,形制相同,素面。

2015M1:35-3,直径2.6、高1.4厘米(图五九,10)。

2015M1:35-4,直径2.5、高1.25厘米(图五九,11)。

(8)包金铜饰 2件,1件残碎。棺椁间东北部。

胎体铜质。似浅盖,正面圜形凸起,外包一层金箔,上有纹饰纠缠勾连的虺龙纹。背面内凹,正中有一拱形钮。

2015M1:218,金箔局部断裂。直径9厘米(图六一)。

(9)铜饰件 1件 。棺椁间东部。

2015M1:193,上部有柄,中空,下部三分之一球形。通长4、直径3.2厘米(图五九,12)。

(10)小构件 4件。 棺椁间东北部。两块铜片焊接在一起,似夹子。平面长方形。

2015M1:113,残。一面平直,中部并列两个方形孔,边缘有两个针眼大小的圆孔;一面从根部上折后平伸。残长4、宽1~1.2、厚0.2~0.4厘米(图五九,6)。

2015M1:115,锈蚀,残断。一面下曲,一面从根部上折后平伸。长3、宽1.3、厚0.3厘米(图五九,7)。

2015M1:235与2015M1:115形制相同。

2015M1:217,残断。似张开的夹子,根部一面平直一面弧形。上下各有四个穿孔。长2.9、宽1.4、厚0.3厘米(图五九,5)。

(11)铜柄套1件。棺椁间西南部。

2015M1:50,器身方扁,中空,底部内收近圜形。銎口内有朽木。长3.4厘米,銎口长4、宽1.2厘米(图五九,1)。

(12)铜鋬耳3件。棺椁间西部。

形制相同。某种器物上的鋬耳,扁环状,附着在长方形铜片上。

2015M1:85,鋬耳残断。通长4.2、残宽1.7厘米(图五九,2)。

2015M1:86,通长3.9、宽1.4厘米,环长径2.4、短径2厘米(图五九,3)。

2015M1:87,通长4.1、宽1.5厘米,环长径2.4、短径1.9厘米(图五九,4)。

(二)玉器

一部分在棺内,一部分在棺椁之间。

1.棺内玉器

置于墓主人身上或身体左近,集中于头、颈、胸部,手、足部亦有少量玉器。有的是随身佩饰,如颈、胸部串饰,有的是敛葬用玉,如口唅、手握、脚踏。

(1)头部玉饰。

1)玉环 2件。

头骨附近,形制相同。青绿色,温润光滑。

2015M1:116, 外径2.5、内径0.55、厚0.5厘米(图六二,37)。

2015M1:117 ,外径2.5、内径0.8、厚0.5厘米(图六二,38)。

2)柱状玉饰 2件。

头骨附近。白色,柱状。大小不一。

2015M1:122,直径1.4、高1.45厘米(图六二,50)。

2015M1:135,直径1.1~1.2、高1.4(图六二,51)。

3)玉牌饰 16件。头骨附近。不规则的方形或圆角长方形,上下各有两个针眼粗细的穿孔。

2015M1:118,大致梯形。一面有加工形成的浅棱。长2.5、宽1.9、厚0.2厘米(图六二,29)。

2015M1:119,圆角长方形。一面略凸起,一面有暗红色颜料,并有加工形成的浅棱。长3.3、宽2.2、厚0.3厘米(图六二,24)。

2015M1:120, 两角稍残。长3.4、寬2.5厘米,厚0.2厘米(图六二,18)。

2015M1:121,圆角长方形。一面青绿色,上有加工形成的浅棱;另一面粘染着一层暗红色物质,可能是朱砂。长3.4、宽2.6、厚0.1厘米(图六二,25)。

2015M1:123 ,圆角长方形,两面均有加工形成的浅棱。长3.4、宽2.6、厚0.1厘米(图六二,21)。

2015M1:124,长方形,一面有加工形成的浅棱。 长3.3、宽2.4、厚0.2厘米(图六二,19)。

2015M1:125,圆角方形。一面较干净,上有加工形成的浅棱;一面有暗红色颜料,可能是朱砂。长3.4、宽2.6、厚0.1厘米(图六二,26)。

2015M1:127,圆角长方形。长3.5、宽2.4、厚0.1厘米(图六二,23)。

2015M1:128,圆角长方形,两面均有加工形成的浅棱。 长3、宽2.7、厚0.2厘米(图六二,27)。

2015M1:129,边缘稍残。圆角长方形,一面有加工形成的浅棱。长3.2、宽2.3、厚0.15厘米(图六二,28)。

2015M1:130,长方形,两边均有弧形断茬,上下各有两个穿孔。一面有暗红色颜料,可能是朱砂。长3、宽2.2、厚0.15厘米(图六二,15)。

2015M1:131,圆角长方形。两面均有加工形成的浅棱。长3.5、宽2.5、厚0.2厘米(图六二,11)。

2015M1:132,梯形,一面有加工形成的浅棱。长2.55、宽2.4、厚0.2厘米(图六二,14)。

2015M1:133, 圆角方形,一面有加工形成的浅棱。长3.2、宽2.7、厚0.1厘米(图六二,12)。

2015M1:134 ,大致梯形。长2.8、宽2.5、厚0.2厘米(图六二,13)。

2015M1:136,大致方形。长2.2、宽1.7、厚0.2厘米(图六二,30)。

4)兽面形玉饰 1件。人骨左肩部。

2015M1:126,完整。青绿色,弧形,光滑温润。雕出人面形,上饰浅浮雕卷云纹,上部二圆目为穿。长2.75、宽2.7、厚0.35厘米(图六二,39)。

5)碎玉块 6件。

下颌部,应为口唅。多数齿形。上部宽,下部磨尖。

2015M1:137,不规则齿形。残长0.9、宽0.6、厚0.4厘米(图六二,54)。

2015M1:138,长1.3、最宽0.7、厚0.6厘米(图六二,55)。

2015M1:139,长1.5、最宽0.9、厚0.6厘米(图六二,56)。

2015M1:140,长1.6、最宽0.8、厚0.6厘米(图六二,57)。

2015M1:141,长1.2、最宽0.8、厚0.5厘米(图六二,58)。

2015M1:142,长0.8、最宽0.6、厚0.6厘米(图六二,59)。

(2)颈胸部玉饰

1)玛瑙珠 7件。有腰鼓形、扁圆形,中有穿孔。

腰鼓形1件。2015M1:145,外径0.55、内径0.2、厚0.75厘米(图六二,44)。

扁圆形6件,大小厚薄不等。

2015M1:143,外径1.1、内径0.2、厚0.7厘米(图六二,46)。

2015M1:144,外径0.6、内径0.4、厚0.4厘米(图六二,42)。

2015M1:147,外径0.7、内径0.25、厚0.4厘米(图六二,43)。

2015M1:148,外径1.1、内径0.4、厚0.9厘米(图六二,48)。

2015M1:149,外径0.9、内径0.4、厚0.5厘米(图六二,45)。

2015M1:150,外径1、内径0.4、厚0.7厘米(图六二,47)。

2)小玉件 1件。

2015M1:146,利用碎玉加工而成,上有阴刻纹饰。长1.15、宽0.7、厚0.4厘米(图六二,36)。

3)玉牌饰 10件。

脖頸处7件。薄片状,圆角长方形或梯形。上有暗红色颜料,可能是朱砂。上下各有两个针眼粗细的穿孔。

2015M1:151,圆角长方形。长3.1、宽2.6、厚0.2厘米(图六二,4)。

2015M1:152,长方形,上有横向割痕。长3.5、宽2.6、厚0.2厘米(图六二,16)。

2015M1:153,残。一面有加工形成的浅棱。长3.2、残宽2.1、厚0.1厘米(图六二,5)。

2015M1:157,长方形,一角残。一面有加工形成的浅棱。长3.3、宽2.1、厚0.1厘米(图六二,6)。

2015M1:158,大致方形,一面有加工形成的浅棱。长3、宽2.7、厚0.15厘米(图六二,22)。

2015M1:159,大致长方形。长3.5、宽2.6、厚0.2厘米(图六二,20)。

2015M1:161,残。长3.2、残宽2.7、厚0.1厘米(图六二,10)。

胸部3件。

2015M1:163,碎块,大部残缺。残长1.6、残宽0.9、厚0.1厘米(图六二,7)。

2015M1:164,方形,一角残。长2、宽1.9、厚0.2厘米(图六二,9)。

2015M1:165,长方形,边缘略残。长2.2、宽1.7、厚0.1厘米(图六二,8)。

4)玛瑙管 3件。颈部。

剖面圆形,中间粗,两头细。2件,长短不一。

2015M1:154,较长。长6.5、外径0.9、内径0.5厘米(图六二,33)。

2015M1:155,较短细。长5.9、外径1、内径0.4厘米(图六二,34)。

方柱状1件。

2015M1:160,中空。长1.1、宽0.8厘米,内径长0.5、宽0.3厘米,高3.2厘米(图六二,35)。

5)玉璜 1件。颈部。

2015M1:156,素面。两端边缘及中间各有一穿孔。长9.9、宽1.9、厚0.2~0.3厘米(图六二,3)。

6)玛瑙环 1件。颈部。

2015M1:162,外径1.9、内径0.8、厚0.1厘米(图六二,49)。

(3)腹部玉片 11件。盆骨处。2015M1:166~176,多残碎。

2015M1:176,残长5.5、宽2.4、厚0.1厘米(图六二,17)。

(4)双脚部玉片。碎为数片。大致叶状。

2015M1:177,断为两块。残长8.8、残宽6.1、厚0.1厘米(图六二,1)。

2015M1:178,残。残长9.3、残宽5.1、厚0.1厘米(图六二,2)。

2.棺椁间玉器

(1)玉片 2件,均残碎,不规则形。

棺椁间西南部。

2015M1:57,残。残长2.85、残宽2.5厘米(图六二,41)。

2015M1:58,残。残长4.25、残宽2.95厘米(图六二,40)。

(2)玉圭 2件。棺椁间西部。青绿色,磨制,细腻光滑。断为4块。

2015M1:90-1,断为两截,拼接完整。圭首尖锐,圭体上粗下细。长6.8、最宽0.8、厚0.15厘米(图六二,31)。

2015M1:90-2,断为两截,首尾残缺。残长4.8、最宽0.8、厚0.2厘米(图六二,32)。

(三)石器 有石磬、石圭等。

1.石磬 10件,均残。棺椁间西部偏南。

均用青灰色石料制成,石质很差。其上有覆盖物,可辨别出木质纹理,还有凌乱的漆皮。大小依次递减。鼓和股下边作弧形,鼓与股的相交角约一般在140°~150°之间,交角下有圆形穿孔(图六三、六四)。

2015M1:63,断为三截。鼓与股的相交角约为140°。股上边10.16、股博6.21厘米,鼓上边15.7、鼓博4.8厘米,通长24.75、厚1.78厘米(图六五,6)。

2015M1:65,断为三截。鼓与股的相交角约为140°。股上边11.81、股博6.68厘米, 鼓上边18.38、鼓博6.05厘米,通长28.4、厚1.65厘米(图六五,7)。

2015M1:64,断为两截。鼓与股的相交角约为146°。股上边10.99、股博8.09厘米,鼓上边21.88、鼓博5.31厘米,通长31.2、厚2.1厘米(图六五,8)。

2015M1:67,断为三截。鼓与股的相交角约为135°。股上边16.3、股博10.45厘米,鼓上边27.15、鼓博3.85厘米,通长41.4、厚2.44厘米(图六五,9)。

2015M1:66,断为四截,交角下并列两个圆形穿孔。鼓与股的相交角约为147°。股上边21.01、股博10.06厘米,鼓上邊30.4、鼓博6.58厘米,通长48.9、厚2.66厘米(图六五,10)。

2015M1:70,断为两截,鼓下边缺一角。鼓与股的相交角约为146°。股上边22.14、股博12.03厘米,鼓上边35.3、鼓博9.38厘米,通长54.8、厚2.75厘米(图六五,1)。

2015M1:69,断为三截。鼓与股的相交角约为149°。股上边16.84、股博9.71厘米,鼓上边28.13、鼓博7.7厘米,通长42.7、厚2.34厘米(图六五,2)。

2015M1:71,断为两截。鼓与股的相交角约为142°。股上边15.49、股博8.74厘米,鼓上边21.65、鼓博6.74厘米,通长35、厚1.91厘米(图六五,3)。

2015M1:68,断为三截,局部残缺。鼓与股的相交角约为145°。股上边13.16、股博7.85厘米,鼓上边21.88、鼓博7厘米,通长32.4、厚1.9厘米(图六五,4)。

2015M1:72,断为三截。鼓与股的相交角约为145°。股上边9.54、股博5.32厘米,鼓上边13.85、鼓博4.17厘米,通长21.77、厚1.44厘米(图六五,5)。

2.石圭。棺椁间西部。

粉砂岩制成。经锯割、琢磨而成,表面光滑。首为不甚对称的三角形,两侧边缘呈双面刃状。体薄窄长,剖面扁长方形。长短、厚薄、宽窄不等。

2015M1:89,一组。残碎。最长6.1厘米,宽1.5~2厘米,厚0.6厘米(图六六)。

3.石器2件。

2015M1:111,残块1件。棺椁间北部。柱状,一端残缺。浅褐色。表面经磨制,细腻光滑。残长3.6、宽1.5、厚1厘米(图六二,53)。

2015M1:227,棺椁间东部,长方形,单面刃。表面粗糙,略经磨制。长11.1、宽8.1、厚1.2厘米(图六二,52)。

(四)骨器

1.骨贝。数量很多,有的残碎,约3000余枚。置于棺椁间东部、东北、东南部、西南部。

骨贝的形状如海贝,为不规则长圆形,背面或平或微内凹,正面如真贝在中间锯出一凹槽,槽边横刻短线。背面两端有钻孔。

2015M1:14,共计791枚。

2015M1:14-1~30 ,长2.2~2.85、宽1.6~1.85、厚0.3~0.65厘米(图六七,5~34)。

棺椁间西南部。2015M1:220,共86枚。

2015M1:220-1~4  ,长1.7~2.2、宽1.5~2.3、厚0.2~0.3厘米(图六七,1~4)。

2.马镳

成对和马衔配套使用。棺椁间东部,东北、东南部。马镳出土应为8对,每2件一组与马衔共出,仅2对马镳保存较为完整,其余残损严重,有的仅存1件,甚至仅存碎块。由兽骨刮削而成,体弧形缓曲,下粗上细,剖面八棱形,末端齐平,中部有两个并列的长方形穿孔。绘“S”形纹。

2015M1:5-1,末端最长2.3、最宽1.9厘米,通长16.6厘米(图五六,1);2015M1:5-2,末端最长2.3、最宽1.5厘米,通长15.3厘米(图五六,1)。

2015M1:36-2-1,长16.1、上端最宽2厘米,穿长1.6、宽0.6厘米(图五六,12)。2015M1:36-2-2,从穿部断为两截。长16、上端最宽2.2厘米,穿长1.6、宽0.6厘米(图五六,13)。

2015M1:37-2-1,中部残断。长16.5、上端最宽2.5厘米(图五六,23);2015M1:37-2-2大部残缺,仅存镳尖。残长4.5厘米(图五六,24)。

2015M1:189-2,残长6.2、宽1.6厘米、厚1.8厘米(图五六,25);2015M1:189-3,残长7.7、宽1.8厘米、厚1.86厘米(图五六,26)。

2015M1:196-1-2,大部残缺。残长5厘米(图五六,17)。

2015M1:196-2-2,大部残缺,残长5.5厘米(图五六,19);2015M1:196-2-3,末端最长2.5、最宽2、长13.5厘米(图五六,19)。

2015M1:199-2,大部残缺。残长5.2厘米(图五六,27)。

2015M1:211-3,仅存残块。残长2厘米(图五六,21)。

(五)陶器10件。火候低,多残碎无法复原。

1.陶盖豆 4件。棺椁间西南部。均残碎。从残片看,形制相同。修复1件。

豆盖 2件。

2015M1:39,豆盘残碎。盖捉手径12、盖口径18.8、高9厘米(图六八,6)。

2015M1:40,豆盘残碎。盖捉手径12.3、盖口径18.8、高8.4厘米(图六八,7)。

盖豆2015M1:41-1,口沿、豆盖以子母口相承,子口较高,斜沿,边缘出棱。豆盘较浅,圆弧腹。豆盖上喇叭形捉手宽平,豆柄较高,喇叭形底座,座内接触面一周内凹。底座边缘较厚,形成一段直壁。器表黑亮,捉手、器盖、腹部均有网格状暗纹。捉手径12.6、口径15、通高26.4厘米(图六八,8)。

2.陶鬲 2件。棺椁间西部,均残碎。

2015M1:92,残。体宽扁。折沿略斜,尖唇。圆肩上分别有三条扉棱与鬲足对应,扉棱间贴圆饼。瘪裆,施粗绳纹。短锥足(图六八,4)。

2015M1:91,残。体瘦长。斜折沿,尖圆唇。肩略鼓,下腹斜直,高弧裆,锥状实足。颈以下施粗绳纹,颈部绳纹被修平。肩部绳纹被抹去。口沿内外有轮制痕。有烟炱。口径13、高15厘米(图六八,3)。

3.陶壶 2件。棺椁间东南部。

体型瘦长。宽折沿,近边缘起一周凸棱。口沿与沿面齐平。颈部较细,下端略粗。宽肩折角明显,深斜腹。小平底。颈腹部有轮制痕。表皮黑灰色。

2015M1:1,口径20.4、底径13.4、高40.4厘米(圖六八,1);2015M1:2,口径19、底径12.3、高38.2厘米(图六八,2)。

4.小陶罐 1件。棺椁间北部。

2015M1:109,泥质灰陶。口微侈,略束颈,斜肩,折腹。小平底。深灰色表皮大部脱落。口径7.46、底径6.4、高9.6厘米(图六八,5)。

陶器2015M1:105,残碎,器型不明。

四、墓口北部祭祀遗存

墓口北部长220、宽120厘米范围内,散布10余件碎石圭。应是墓祭时的遗物。

五、结 语

(一)墓葬年代

2015M1铜器组合为鼎(包括立耳鼎、附耳盖鼎)、簠、敦、方壶、鉴、甗、盘、匜、甬钟,纹饰以疏朗的粗体变形蟠螭纹、细密的蟠虺纹为主,还有少量蟠蛇纹。器类、器形、纹饰特征与2015M1类似的墓葬有长治分水岭M269、270,洪洞南秦M6、程村M1002、辉县琉璃阁甲、乙墓等。

2015M1器物与分水岭M269、M270比较,鼎M270:8浅盖细足,接近于程村M0003:13;鼎M269:8盖下缘圆折,犹留春秋中期平顶盖的特征。敦2015M1:102、103盖圆隆,深腹,圜底,接近于分水岭M269:60。总体特征看,2015M1年代晚于M269、M270。

南秦M6器物组合是鼎、鬲、甗、豆、敦、簠、舟、壶、盘、匜、鉴、鍑,除4件铜豆外,绝大多数都是晋国春秋晚期墓葬中习见的器物。4件铜豆中方座和圆座各两件,在晋国春秋晚期墓葬中不多见。

南秦M6和分水岭M269、M270比较,南秦立耳鼎M6:112、136双耳较M270:5外侈,南秦附耳鼎M6:110盖、腹部垂叶纹为宽弧边三角形,M269:8、3则为直边三角形。南秦壶M6:150腹最大径位置较M270:15、M269:34靠上,南秦鬲M6:155裆部较M269:67低。前者年代晚于后者。

2015M1器物与洪洞南秦M6比较,南秦M6的圈形捉手盖鼎M6:129、细环钮盖鼎M6:107、109、110腹部球形,三足较细,仍保留了属春秋中期上马M5Ⅱ式鼎、瓦窑坡M21:5、7、9那样球腹的特点,2015M1与之同类型的鼎如2015M1:3、38腹部则略显宽短。但南秦鼎M6:128腹部较浅,已不似那几件鼎圆鼓,唯足较细。两座墓葬的甬钟都是9件,风格相近,钟甬同为八棱锥状,M6:87篆带纹饰和2015M1:77纹饰相同,鼓部纹饰都是方块状蟠螭纹。两者年代相差不远,2015M1似略晚于南秦M6。南秦鬲M6:155与下寺M1:59相似,下寺M1属春秋晚期前段。

2015M1与程村M1002相较,均有喇叭形捉手盖鼎,簠2015M1:95-1与M1002:21相近。但也有的器物差别明显,如鼎2015M1:38、107腹较深,尖圜底;M1002:25、26体型趋于扁方,底部平缓;程村敦M1002:1浅盖,圜底近平,器形扁圆;2015M1:102、103则深腹,盖面圆隆。2015M1:100、101平底或略显矮圈足,2015M1:101口部圆角长方形,程村M1002:5圈足,口部接近圆角方形。2015M1早于程村M1002。

2015M1与琉璃阁甲、乙墓比较,三环钮盖鼎2015M1:38、环形捉手盖鼎2015M1:107、簠2015M1:95-1、敦2015M1:102、鉴2015M1:8、匜2015M1:99与琉璃阁甲墓Z甲—1、Z甲—4:1,乙墓Z乙-7、Z甲-20、琉璃阁Z甲-11:1、方足素面匜基本相同或相似。琉璃阁鉴Z甲-20腹部浅浮雕纠缠盘绕的夔龙、夔凤纹,陶寺北鉴2015M1:8则是风格相似的蟠龙纹。

在器型或纹饰上,2015M1有的器物甚至与春秋中期或中晚期之际墓葬中的同类器相同或相近。鉴2015M1:8腹部蟠龙纹饰和新郑李家楼四耳罍肩部蟠龙纹类似,上腹部纹饰与四耳罍下腹部纹饰基本相同。

盘、鉴2015M1:94、8分别与上马1961M5中的盘、分水岭鉴M269:33相同,簠2015M1:95-1、2同于叶县旧县M4:118,2015M1:88类似于上马1961M13的甗,鬲2015M1:97腹部斜角夔纹也与上马M13鬲纹饰相同。旧县M4墓主是卒于公元前547年的许灵公,上马M13随葬的庚兒鼎作器时间为公元前572-542年。但从器物组合整体面貌上看,2015M1与辉县琉璃阁甲、乙墓更为接近。琉璃阁男性大墓较普遍地随葬吴越式铜剑或类吴越式铜剑, 故其年代上限不早于春秋中期晚段,当以春秋晚期为宜。

鉴2015M1:9与万荣庙前58M1:20毫无二致,58M1:33壶盖上的透雕莲瓣和2015M1:21基本相同。58M1的年代在公元前530年至前510年间,2015M1年代与之相近。

陶鬲2015M1:92-1与上马四期七段M1280:1、M2213:4,上马M9的鬲相近,陶罐2015M1:109与隰县瓦窑坡M21:6类似。2015M1应属春秋晚期早段。

(二)墓葬等级

2015M1与其东部的2016M2是一对夫妇并穴合葬墓,墓室底部周壁有一周鹅卵石和泥土堆积的二层台,是一对积石墓葬。陶寺北墓地中,只有高等级贵族墓中才有积石,如2016M1、2017M3011等,是身份等级的标志之一。这两座墓葬都随葬5件附耳盖鼎,2015M1还有2件立耳鼎,各有编钟和配套的石磬。《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注曰:“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2015M1墓主人是位大夫。

(三)文化因素分析

2015M1绝大多数青铜礼乐器是典型的晋式青铜器,蟠虺纹、变形蟠螭纹等和侯马铸铜遗址陶模、陶范上的纹饰完全吻合,是铸铜遗址的产品。但也有少数器物有别于晋式青铜器,还需追本溯源。

铜簠2015M1:95-1、2,无唇直口,盖的口部长壁边缘各有两个、短壁边沿各有一个兽首形卡牙,以使器盖和器体相扣合。两短边中部斜壁各有一兽形鋬。晋国春秋墓葬除陶寺北外,程村M1002也有类似的铜簠2件。这类簠的集中分布区始终位于楚文化核心区,春秋中、晚期,其分布范围伴随楚国的对外扩张而向外拓展,因此其文化属性属于楚文化系统。

铜盘2015M1:94,圈足环钮。此类铜盘多见于山东,最早的至春秋早期,如山东招远曲城1958M铜盘,春秋中、晚期的有长清仙人台1995M5:46、滕州庄里西1990M8:7、莒南大店老龙腰1975M1:18、临沂凤凰岭1982M殉4足下14、新泰周家庄M2:41等。除此以外,湖北也有个别发现,如江陵岳山1970年发现的铜盘。这类铜盘在山东海岱地区出现时间最早,分布数量最多,演变序列最完整。晋国春秋墓葬中目前仅发现两件,陶寺北2015M1:94、上马1961M5,是具有齐鲁文化风格的青铜器。

附记:项目领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王京燕, 业务干部崔俊俊。临汾市文物工作站郭彪、曹喜平,襄汾县博物馆夏宏茹,技术工人张砚录、张明菊、张伟参加了考古发掘。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技术工人狄帅帅、冯丽、曾彩婷,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8、2020级研究生孙雪纯、常小燕,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研究生魏征,太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2019级学生白洁琼、程鹏芳先后参加了资料整理工作。李夏廷先生,权美丽、秦娟女士绘制器物线图,在此一并致谢。

执笔:王京燕、崔俊俊、郭彪、夏宏茹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2014年Ⅰ区M7发掘简报》,《文物》2018年第9期;《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2014年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8年第4期。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等:《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山西洪洞南秦墓地春秋墓葬M6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

河南博物馆、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辉县琉璃阁甲乙二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等:《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第71页。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等:《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等:《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山西洪洞南秦墓地春秋墓葬M6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6期。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等:《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山西洪洞南秦墓地春秋墓葬M6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6期。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等:《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山西洪洞南秦墓地春秋墓葬M6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6期。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等:《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第77页、图版贰,《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山西洪洞南秦墓地春秋墓葬M6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6期。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等《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山西洪洞南秦墓地春秋墓葬M6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6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508页,图十八:4。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山西隰县瓦窑坡墓地的五座铜器墓》,《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年第10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山西洪洞南秦墓地春秋墓葬M6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6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山西洪洞南秦墓地春秋墓葬M6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6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山西洪洞南秦墓地春秋墓葬M6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6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4、314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第106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第71、72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第101页。

河南博物馆、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辉县琉璃阁甲乙二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58、71、209、104、89页。

李琴:《故宫博物院藏辉县琉璃阁甲乙墓青铜器》,《中原文物》2010年第6期,第74页,图七。

河南博物院等:《新郑郑公大墓青铜器》,大象出版社,2001年,第120页。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考古》1963年第5期。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会晋东南工作组等:《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等:《河南叶县旧县四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9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510、500页,图一一:3、4。

张颔、张万钟:《庚儿鼎解》,《考古》1963年第5期。

刘绪:《晋乎?卫乎?——琉璃阁大墓的国属》,《中原文物》2008年第3期。

杨富斗等:《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1页。

杨富斗等:《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248页。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334、111页。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493页,图四:14。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山西隰县瓦窑坡墓地的五座铜器墓》,《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年第10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2016M1发掘简报》,《文物季刊》2022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第103~106页,图120:1。

路国权:《东周青铜容器谱系研究(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573页。

李步青等:《山东招远出土西周青铜器》,《考古》1994年第4期。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长清仙人台五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9期。

滕州市博物馆:《山东滕州庄里西战国墓》,《文物》2002年第6期。

山东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编:《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7年,第14页。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泰周家庄东周墓地》,文物出版社,2014年,第82页。

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岳山大队出土一批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10期,第17页、图版:5。

路国权:《东周青铜容器谱系研究(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657页。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510页。

猜你喜欢
青铜器
中外青铜器孰更美?
艺术启蒙(2023年3期)2023-03-28 10:32:38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艺术品鉴(2020年10期)2020-11-27 01:54:10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艺术品鉴(2019年10期)2019-11-25 07:09:50
熟习不同类型的青铜器
艺术品鉴(2019年10期)2019-11-25 07:09:48
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基本知识与辨伪(四)
收藏界(2019年2期)2019-10-12 08:27:00
中国商周青铜器的鉴赏与收藏
收藏界(2018年3期)2018-10-10 05:34:06
数学视角解读青铜器——以云南省李家山青铜器为例
人间(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7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文物春秋(2014年2期)2014-12-24 21:23:05
认识“晋式青铜器”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