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思云 李红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基础,是治国理政的智慧之源,深刻挖掘并自觉运用蕴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底蕴,不仅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筑起坚实的文化自信,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价值旨归,还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持续发挥文化深远持久的力量,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一、“以人为本”的人本观
中华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管子·霸言》中记载,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时说道:“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仲認为,之所以霸业能够有良好的开端,就是把人民作为根本。把人民这个根本理顺了,那么国家也就能够稳固;人民这个根本乱了,国家势必也会陷入危亡境地。管仲的话体现出古人对于成就大业的深刻认识。《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也指出:“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意思是,想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把百姓和人才作为根本。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大多体现为民本思想,即“以民为本”。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国以民为本”“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李世民《民可畏论》)。然而,中国古代的“民”是相对于“官”而言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中国儒家政治哲学中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思想的集中体现。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的意思相当,“人”“民”两字常连用。“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诗·大雅》)、“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这两处的人民都是代指普通老百姓,与我们现在“人民”的涵义基本相当。可见,尽管中华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人民的重视。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以人为本”的人本观,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坚持党的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参与、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立足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相较于西方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不超过10亿人的人口数量,中国14亿多巨大规模的人口数量,既是中国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我们在实现现代化道路上绕不开的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解决人口众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必须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人口规模巨大蕴藏着现代化发展的潜能与优势,14亿多人口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为此,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消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激发了规模巨大的国内大循环市场的活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依靠人民力量创造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宝贵经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出14亿多人民的创造伟力。中国共产党从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提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目标,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与每一位人民群众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建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中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而来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合力。
二、“天下大同”的社会观
自古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中就有着“天下大同”的美好社会理想,《礼记》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其中勾勒描绘的“大同”社会成为人们最向往的未来社会图景,孕育着中华民族追求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然而,对美好社会的愿景是需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的基础上的,正所谓“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管子·治国》)。因此历朝历代君主尽管法度号令各有不同,但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古人认识到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还要实现均衡协调发展。“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书·食货志》)深刻揭示了中国古代贫富分化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不患寡而患不均”侧面反映了古人心中对公平公正的诉求,比起财富的多少,人们心中更在意的是财富的分配方式。因此,古人强调:“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古代统治者大多施行“重农抑商”政策,严格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就是为了均衡收入,避免出现巨大的贫富差距,防止国家政权不稳。
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的社会观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借鉴和有益启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社会理想的当代发展。坚持“天下大同”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无论是“大同”理想社会还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都是其实现的物质基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建立在富裕生活的基础之上。为此,中国共产党秉持初心使命,历经百年奋斗,完成了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应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解决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源源不断的现实基础和物质动力。
坚持走“天下大同”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解决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是个循序渐进、复杂艰巨的长期任务,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以法治和制度提供政治保障。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守效率与公平这两个并行不悖的目标,一方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勤劳致富,完善先富带后富的机制体制;另一方面继续深化改革,构建好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三、“贵和尚中”的价值观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力的民族,千百年来创造了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强调“贵和尚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智慧,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的协调发展是古代统治阶级治国处世的至高境界和价值追求。《论语》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的治国“三部曲”,首先要拥有众多人口,其次要让人民富有起来,最后在富裕的基础上加以教化人民,即首先要有发达的物质文明,然后不可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荀子强调:“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仲也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晏列传》)。正所谓“民富则易治”,只有在人民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能够对他们进行道德教化,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把国家治理好,也就是说一定的物质文明是道德教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传统文化除了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更注重精神文明的不可或缺。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如果只重视物质需求而忽视了以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出现“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情况,同样,如果重视道德教化、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便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周易·文言传》)。可见,传统文化中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机统一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上,而精神文明建设又能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中华传统文化中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模式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了思路借鉴。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中存在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断裂的现象,甚至出现现代性文明危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早在1940年,毛泽东就提出,我们要建设“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目标。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而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看重。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中国式現代化注重把握“两个文明”的辩证关系,努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方面,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治国必先富民的思想,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解决好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构建高质量的物质文明发展新格局,进而为实现高度的精神文明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高度的精神文明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动力支持。为了充分发挥古代先贤在治国理政中秉持“以德化民”“以文化人”的精神文明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建设,以党史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现代化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保证。
四、“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天人合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易经·说卦》里说道:“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天道为阴阳,地道为柔刚,人道为仁义,天、地、人三者相统一,研究天道、地道离不开人道,研究人道也不可能离开天地之道,不能把天、地、人看做是外在的对立关系,换而言之,人与自然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也就是“天人合一”思想。朱熹也强调:“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朱子文集》)人的产生是从天而来的,人是天的一部分,是自然的一部分;天又在人,天的道理需要由人来彰显,人有保护天、保护自然的责任。除此之外,道家对于“天人合一”思想也多有阐述。《道德经》中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圣人也需要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能多加干预,人归根到底还是要效法道的自然,要顺应自然规律、遵循自然法则。庄子则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解决办法,他认为:“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庄子·外篇·天运》)从而到达“太和万物”的状态,即顺应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律、五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达到天地万物最完美的和谐状态。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关系,两者相互联系,彼此影响;一方面强调人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与马克思主义所阐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高度契合性,而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则是我们在反思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和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崭新认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理念和实践智慧的时代赓续。坚持“天人合一”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深刻认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近代以来,西方工业化时代产生的工业文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社会前进了一大步。然而,工业文明带给我们的不只有社会的发展,还有工业化过程中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的索取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人与自然的冲突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现在、未来的生存发展。这些问题与冲突迫切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坚持“天人合一”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千年大计”,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发挥人的核心作用,做好污染防治工作,修复改善生态环境;又践行天地之道,遵循天道自然,科学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
五、“协和万邦”的天下观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亲仁善邻、胸怀天下、协和万邦的天下观,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也表达了中国古人最高的政治理想。中华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记载:“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说的就是尧非常善于治理国家,不仅能处理好家族、民族的政事,还能够协调好万邦诸侯,使得天下众民变得友好和睦起来,也就是说,“协和万邦”的天下观是统治者最高的政治智慧,而且天下观中的“天下”,在古人看来,并不局限于中华民族本身。《中庸》中“天下”是指:“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天下”是舟车所能到达的地方,人力所能施及的地方。凡是天能覆盖的、地能承载的、日月能照及的、霜露能降落的地方都是天下的范围,可见古人心目中的天下包括整个世界在内。因此,《诗经》中也把“天下”称之为“四海”,即“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表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胸怀天下的天下观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除了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在与其他民族相处中,中华民族更崇尚和平、亲善的价值追求。中华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强调的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注重以“王道”而非“霸道”治天下、以德服人而非以武力压迫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胸怀天下、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天下观被中华民族代代相传,崇尚和平的基因也深深刻在中华儿女心中。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彰显了中华民族“胸怀天下”的气魄与度量,是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難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一个近代几乎被所有西方国家侵略和压迫过的民族,中华民族依靠自身努力,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孤立,喊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响亮口号,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中华传统文化中胸怀天下的责任感落实到实践中,体现到行为上,摒弃了西方社会对外殖民扩张与经济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以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胸怀探索出一条崭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人类社会和平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面对人类社会存在的国与国之间的摩擦冲突,西方社会更多选择的是“零和博弈”的方式,而中国共产党则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胸怀天下、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强调“国强必霸”的路子中国永远不会走,“修昔底德陷阱”中国也决不会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始终是更加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秩序的推动者和践行者,是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贡献者和支持者。中国共产党既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而是强调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一如既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和平发展为世界其他民族作榜样,为世界和平作贡献,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胸怀天下”“协和万邦”天下观的责任与担当。
六、结语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强调“两个结合”,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有其独特的中国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共产党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找寻现代化的文化渊源,既遵循了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贯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融通了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且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解与认同,为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价值指引。
〔本文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2X2302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王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