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野下节气题材科普影视节目创新路径研究

2024-01-11 13:52赵怀艳董丽丽齐钰
科普创作 2023年3期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全媒体跨学科

赵怀艳 董丽丽 齐钰

[ 摘 要] 随着2016 年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节气主题相关科普影视节目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节气题材科普影视节目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同时各学科内容联系紧密。鉴于节气内容的学科交叉和渗透性,科普影视节目创作者在创作中需要进行内容上的融合创新。如何认识节气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如何在融媒体传播大潮中提高节目立意品质和传播效果,也值得节气题材科普影视创作者关注。

[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科普影视节目 跨学科 全媒体

[ 中图分类号] G222;P462 [ 文献标识码] A [ DOI ] 10.19957/j.cnki.kpczpl.2023.03.00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 也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最深沉的力量[1]。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在科普领域,《“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中提出强化新时代科普工作价值引领功能的重要任务,要求“深入挖掘并广泛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内涵,加强中国特色科学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创新自信”[3]。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明的文化,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做好二十四节气的科普宣传,对于提升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周年运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实践,是发源于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唯一的‘知识和实践类项目。”[4] 古人将太阳在黄道上的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 等份,从而形成二十四节气,并用节气所反映的物候、气候等规律来安排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深入挖掘二十四节气题材中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内涵,不断推出科普佳作,也正是新时代提升我国科普作品原创能力的需要。

2016 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随之变成科普创作热门选题,相关节目数量也出现井喷式增长,节气科普影视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规模。聚焦二十四节气自身的核心科普影视作品主要由央媒或行业权威部门推出,如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中国气象局的《二十四节气创意动画》及中国气象局中国天气频道系列纪录片《二十四节气》等,引起受众广泛关注。

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国潮兴起,加上媒介演化、新媒体冲击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拓宽了节气题材影视节目的发展思路,业内除了上述话题较窄的核心科普影视节目,也出现了很多从节气延伸到更多相关话题的泛科普影视节目,除央媒和行业权威部门外,地方媒体和网媒也参与到这一题材的开发中,让节气题材焕发了新的生机。内容上,除了节气相关的气象知识,这些泛科普影视节目更加关注文化民俗、健康养生,传递我国古代的科学精神以及哲学思想,关注历史文化的当代传承,更加贴近观众的生活。形式上,这些泛科普影视节目突破了直接讲解知识(如旁白讲述、专家出镜介绍知识等)的思路,更加重视影片的故事性,或请代表人物在镜头前讲故事(如主持人探访、人物自述等),或设计出带有戏剧冲突的剧本,并注重影片的美学价值,让观众通过鲜活的人物故事、直观的地方特色习俗场景,感受到节气之美,获得与传统节气文化的情感共鸣。央媒和行业权威部门作品如中央电视台《节气:四季的交响》《中医话节气》、新华社《四季中国》《行律千年——二十四节气微纪录片》、中国气象局的脱口秀节目《节气外传》等,地方作品有山东卫视《二十四节气风物志》、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气》、浙江卫视《24 节气生活》以及聚焦地方特色的珠江时报作品《二十四节气·岭南风物志》等,网媒有淮南五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网络动画《风生水起之24 节气的故事》等。还有一些作品或将节气与节日糅合在一起设计节目,如中国青年报《我的节节》、浙江卫视《中国好时节》,或仅针对某一节气做小专辑,如二更视频的“立冬特辑”系列。

本文拟在跨学科的背景下,综合上述各类节气题材科普影视节目,探究其内容特质,分析目前的发展问题,进而提出融合创新的建议。

一、跨学科视野下节气题材的融合性

作为科普影视节目的典型题材,二十四节气的内涵和外延值得探究。这一題材中既包括基于气象、地理等学科的自然成因,促进农业社会不断发展、创新的诸多科学技术,也蕴含着与节气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历史习俗。在不同地域传承过程中,二十四节气经过与各地气候、地理、农事、文化等的有机交融,不断呈现出当地特色,这些特点也让节气科普影视节目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貌。二十四节气科普影视节目蕴含丰富的科学底蕴,同时具有一定的跨学科性,不同学科内容在节目中互相交叉和融合。

(一)以科学性立足

二十四节气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来的,而是古人根据长期的科学观测而积累的知识和科学规律,并在两千多年的普及和应用中不断更迭、创新,延承至今。目前,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研究已经涵盖了其起源发展、内涵意义、价值作用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我们耳熟能详的节气现象和民俗,也时常蕴含着深层次的科学知识和背景。如果不深挖和解读科学知识,节气题材的科普影视节目就会失之偏颇或者内容流于表面。现有的节气科普影视节目中,在科学性解读方面不乏正面案例。如《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不仅介绍节气相关地方民俗,更能够深入探究民俗背后的气温上升、光照增长、人体变化等气象、天文、医学相关的科学内因,从而增加了节目的专业性,也加深了观众对立春民俗的理解。而短小精悍的《二十四节气创意动画》介绍每个节气时,都提炼出一个核心问题,如“谷雨时节为何雨贵如油”“处暑出暑了吗”等,并围绕其来讲解背后的气象知识,通过展示气温、降水量等数据直观体现每个节气的气候特色,且注重介绍同一节气在全国不同地区的情况,不仅回答了问题,还展现了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地理特点。

(二)涵盖科学、民俗、艺术等多领域题材

1997 年,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栏目推出了系列节目《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节气题材相对较早的专题片作品之一,该片主要侧重二十四节气的历史习俗等内容。随着节气研究的升温和深入,节气类科普影视节目的内涵也逐步丰富。通过梳理近几年央视、部分省级卫视、网媒的节气题材科普影视节目,可以发现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科学、民俗文化、艺术等领域。

首先是科学类题材,主要介绍节气观测和指导农牧业生产的气象、天文、历法、物候等科学原理、科学事实等内容,一些核心科普影视节目即以该题材为主。科学类内容是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也是民俗、文化的内在依据和原因。前文所述《二十四节气创意动画》就是科学性突出的例子,例如,其“立春篇”先对立春后全国已进入春天的版图、立春后的气温变化等气象信息进行阐释,让观众理解节气的核心特征,再进一步过渡到文化习俗的介绍。

其次是民俗文化类题材,主要介绍与节气相关的民俗、节气历史、节气文化、节气美食、节气蕴含的古代哲学观、价值观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理解门槛低且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是各类节气类节目比较常见的内容。《行律千年——二十四节气微纪录片》系列作品相对聚焦节气民俗,如《谷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集,一半篇幅都在介绍“谷雨贴”、谷雨喝茶等节气民俗,以生活化的角度展示了我国节气文化的历史传承。

再次是艺术类题材,主要介绍与节气相关或者演绎节气的诗词、曲赋、歌谣、传说以及我国传统的工艺品、书画等[5]。人们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就时常在诸多科普影视节目中作为一个代表元素出现,如《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中,片头运用了童声演绎的二十四节气歌及意境优美的手绘,把节气的物候特点和艺术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节气诗词也是节气科普影视节目中的“常客”,它们是古人美与智慧的结晶,不仅富含韵律美,还能凝练地体现节气的物候特征,或折射出古时节气习俗,可作为节目中的案例,亦可用作大小标题。上文提到的《行律千年——二十四节气微纪录片》正是以诗词为分集标题展现各个节气的物候特征。

节气题材科普影视节目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就算是侧重某一领域的节目,也无法离开另外几个领域的内容。如立冬时节江南腌菜、酱菜的习俗,习俗的背后和立冬的温度、湿度以及微生物的活动特点存在很强的关联性。看似简单的酱菜,其制作技艺和科学知识其实是和气象、气候、环境学的渗透融合。从跨学科角度来看,《二十四节气外传》很有代表性。这部10 集脱口秀节目打破了传统节气影视的呈现思路,按与节气相关的各领域内容而非二十四节气本身分集,追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涉及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文学音律等诸多方面,展现了节气知识与节气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形成过程,这样的结构可以让观众了解到二十四节气拥有广博的根系,深深植根于我国古代历史中,而其繁花硕果滋养着我们当下的生活。

二、节气类科普影视节目内容存在局限性

纵观近些年来的节气类科普专题节目的思想站位和内容设置,都能紧扣文化自信的主流价值导向,充分展示节气物候特征、时令农事活动和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内容挖掘不再停留在宏观视角,而是更加网格化和垂直化。传播内容扣紧节气文化传播与社会发展、百姓生活的契合点,传播方式从传统电视节目到如今多媒体渠道“全面开花”,实现了内容和传播形式的跃升,并开始探索节气内容在不同领域的融合创新。但是从跨学科视角来重新审视,不难发现当下节气题材科普影视节目的繁荣景象背后,内容侧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一)人文性有余,科学性不足

二十四节气根植历史,根植生活,涉及多学科内容,在呼吁“大科普”的当下,较之那些理论性、专业性更强且与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的领域,作为科普创作选题本身是具有天然优势的。节气题材的人文类内容与该题材侧重科学性的内容相比,有着先天的亲近性,往往成为创作与传播者的首选,不少节气题材节目都集中在节气历史传承、节气美食和节气养生等人文类板块。但是,过于集中的选题导致这些节目的内容同质化明显。以中国气象局中国天气频道纪录片《二十四节气》、央视网科普影视节目《中国二十四节气》、山东卫视《二十四节气风物志》的春分节目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以上节目都提到了春分立蛋、放风筝等习俗,以及春分吃春笋等节气美食。尽管三个节目在内容阐述上各有详略,但内容方向比较相似,而科学解读相对缺乏。这些是目前节气科普影视节目选题分布整体上人文性有余、科学性不足的现象缩影。

实际上,聚焦节气的科學性,解释节气文化背后的科学成因或注重展现节气相关衍生性科学研究前沿的科普影视节目,无论从科普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来看都更加冷门。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做好此类诠释需要创作者对科学内容的深度理解,这对一般的创作者而言具有挑战性。若要“啃下”这块科学的“硬骨头”,创作过程中需要科学家作为创作者或科学顾问参与进来。比起综合性媒体和民间自媒体创作者,依托气象部门、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创作团队在这方面具有专业力量优势,需在选题上走出原有的创作舒适区,调动起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注重肩负起通过节气科普影视节目对气象、生态、农业、食品科学等领域进行科普的责任。

(二)内容趋同,泛泛而谈

节气题材涉及多学科内容,具有很多值得讨论的点。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材”,科普影视节目创作者可能会难以取舍,进而陷入选材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创作窠臼中。面面俱到的创作经常意味着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平均到每个方面便是“短平快”,篇幅限制使得针对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深度解读变得困难,材料运用容易陷入思维定式,再加上缺乏详略设计,这样的作品愈发趋同化,失去自身特色。

以中国气象局中国天气频道系列纪录片《二十四节气》为例,每集片长20 分钟,单集内容涵盖节气特点、历史文献、民谣农谚、农事、历史古迹、节气饮食等10 多个小主题,而小主题内容多停留在现象和概念层面,缺少对概念和现象的深入探究和解释。整体来看,该系列的其他各集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虽然内容全面,但是由于节目体量有限,最终只能简单地概括性阐释每集的分主题内容,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与同类作品相比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节目特色,相对容易造成观众的流失。

(三)厚古薄今倾向明显

二十四节气是先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智慧结晶,历史悠久而博大精深。早在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就完整记述了二十四节气名称和顺序。二十四节气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着很强的现实价值,对现代人的预报预测和生活都有着很强的指导价值。然而,目前的节气科普影视节目中,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关注远远大于节气的现实价值和对当代生活的研究和指导价值。对节气的阐释往往停留在大家耳熟能详的节气传承,但是鲜有关注到节气对现代人生产生活的坐标价值,以及节气在不同地域传承过程中的创新性运用。如《四季中国》会介绍每个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但是对节气之于21 世纪的现实价值却很少提及。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随着气象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天气预报的日新月异,二十四节气对农事和人们生活的指导能力有所退化,人们更倾向依靠内容更加具体、更新频率快的天气预报来安排农事和生活;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使得很多节气原本对应的物候、气象等表象特征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钱诚等人研究发现,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每个节气的增温幅度都十分显著,季节循环整体抬升,立夏越来越早,立冬越来越晚[6]。这两个原因使得普通大众很容易对节气的指导作用和解读产生质疑,更多地将节气与历史传统而非现实应用相联系。节气科普影视的制作者虽难以左右科技与气候这两个原因,但可以用作品回应观众对节气的种种质疑。进一步地,相关影视节目若能增加对节气相关学科新近研究的关注,能够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补充更多科学的当代注脚,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紧密相连,有利于增长文化自信。

三、跨学科背景下节气科普创作内容与艺术创新

节气题材热已经在科普影视领域持续了多年,作品数量众多,大众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才能让作品不落入窠臼,满足不断精细化的收视需求,如何回应时代关切,使二十四节气融入现代人生活,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节气题材科普影视创作非常重要的命题。这无疑给科普影视节目创作者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提出了新挑战。

(一)内容的开拓与深耕

1. 题材选取关注现实

如上文所述,节气类科普专题节目的题材存在重历史、轻现实的倾向。尽管气候变化给节气的科学意义带来冲击,但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节气在当代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气象局丁一汇院士曾在采访中提到,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大科学的基本要素仍然正确,节气和物候的描述即使在今天也是准确的”[7]。因此,节气题材选取也应该增加对现实问题的讨论和反馈,加强其现实意义,才能更加吸引受众。

浙江卫视《24 节气生活》在侧重现实性方面做了一些不错的尝试。例如第一集就提出“节气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和“节气在现代社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等现实问题,通过主持人和建筑师俞挺的对话,探究立冬对建筑、休闲、作息等方面的影响,体验现代上海人的“冬藏”雅趣,表现立冬的现实意义,引起了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对节气的重新审视和关注。

2. 内容挖掘

节气题材专题节目要打破对陈旧题材泛泛而谈的弊端,需要创作者或创新选题,不能囿于目前节气节目的常见题材,通过小切口、深挖掘,在单作品所涉题材数量上做“减法”,寻求突破点和主题重心,最终打磨出有深度的精品节目。内容挖掘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进行延伸。横向,主要让节气节目内容跳出常见的话题,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节气相关内容与内涵十分丰富,创作人员需要研究既有作品选题的空白,拓宽自己的创作思路,捕捉科技和人文学科与节气相关的研究动向,以在内容创新上有所突破。纵向,主要是指同一主題内容的深度挖掘。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传统农耕文明重要的科学总结,不仅对现代农业、生活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是中国人自然观、生命观、宇宙观、哲学观的显现。对于节气内容,不仅要展示其物候现象、节气习俗等内容,还要通过科学、文化、历史等角度深入了解这一表象背后的深层内容,以小见大,才能在后续的节目策划和制作中游刃有余,深入浅出。

以立冬节气为例,不少节目都曾介绍过绍兴立冬酿黄酒的习俗,不过大多数节目都侧重于冬酿的历史和技艺等,鲜有节目对立冬节气和冬酿存在的科学联系进行挖掘,包括立冬时节江南一带的气候转变如何给冬酿带来更有利的条件,绍兴一带的地理位置与冬酿的关联,立冬后江南一带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因素以及微生物的活动规律等进行深入挖掘和阐释。如果从这些角度再深入挖掘冬酿的科学依据,“立冬与冬酿”主题的节目内容就会更加立体而多面。

(二)艺术创新

随着节气内容的广泛宣传,节气题材专题片、纪录片已经实现了传统媒体、网络、手机移动端的跨屏传播,然而很多相对传统的节气类节目,对于年轻人缺少吸引力。这对节目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有了更高的创新要求。在新媒体兴起之初,网络和手机端播出的科普影视节目、专题片大多是将在大屏播出的节目经过简单修改或者直接搬到小屏上进行播放。相对于新媒体而言,为电视播出而制作的影视节目具有时间长、题材大、节奏慢、重说教等特点,对于习惯碎片化、扁平化观看视频的网民和手机视频用户来说,显然已经过时。如果想要扩展传播范围,提高传播效果和黏合度,节气题材科普影视节目创作可以借鉴新媒体的话语讲述方式。

1. 新媒体影视创作手法赋能节气科普

由于新媒体的即时性、碎片化、交互性等特质,新媒体专题节目也形成了与传统专题节目风格迥异,而又独树一帜的创作体系,深得广大网民的喜爱。节气题材专题节目需要更多地借鉴新媒体科普影视节目的叙事手法和内容表达,具体可抓住以下四方面发力。

一是进述方式凸显个性,弱化说教。这样的转变能够让节目更好地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更加容易被年轻人接受。比如美食节目《人生一串》,每期导演和撰稿都化身段子手,再经过总导演陈英杰极富磁性的“烟嗓”本色演绎,给这部美食科普影视节目赋予了浓重的江湖感与烟火气。节气题材科普专题节目也在开始尝试通过个性化风格来扩大内容传播。人物自述的形式正可通过普通人之口讲述与节气相关的生活故事,来传递节气文化的温度。这种手法相对适合侧重民俗文化的节气科普影视节目,二更视频的立冬特辑微纪录片便采用了这样的手法。以辽宁篇《翠花,上酸菜!》为例,节目采用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讲述东北酸菜在立冬时节的重要意义以及沈阳人的乡情寄托,片中讲述者浓浓的沈阳口音,略带诙谐又富有感情的生活化语言,凸显了节目重地方特色、生活化的个性,增加了节目的感染力和生动性。

二是具有话题性。这是新媒体影视的重要特质之一,话题的热议和讨论会大大提升纪录片的关注度和传播范围。话题性的一个显著载体就是“梗”文化,用年轻人比较关心的话题或“梗”来完成节气内容引入和铺展,让节目更加贴近年轻人的“口味”,从而更好地传播节气文化和传播节气知识。主打青春国潮文化的节日与节气类节目《我的节节》,节目名称就用了天津方言的谐音梗,令观众会心一笑。再以该系列夏至篇为例,节目用“在这一天,我想你的日子最长,梦你的日子最短”引出夏至主题。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气》系列继承了同制作组《中国节日》系列“网剧+ 网综”的思路,将节气文化与源于网络作品的穿越题材相结合,用穿越剧让观众跨越时空,从剧情冲突中感受节气的历史文化内涵,形式有趣,是一部“频繁出圈”、自带流量的作品。

三是交互性强。新媒体类专题片、纪录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充分融合了新媒体的交互性,带有即时互动机制。新媒体专题节目播出时,受众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发弹幕等方式即时表达、交流。这样的传播方式营造了虚拟的群体性观看和讨论环境,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收看体验。创作者也可以快速通过观众评论、留言、弹幕等形式获得播出反馈,便于分析出受众人群画像和受众需求,不仅能及时回答观众的问题,还能更高效、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内容和宣传方式,提高节目黏性。以《四季中国》为例,影片第1、2 集最初是英文解说,中文字幕的方式,由于在平台播出过程中,受众的实时反馈提出新的需求,“从第3 集开始,制作方积极采纳用户在弹幕互动中提出的建议,采取中英文双语字幕以满足受众所需,充分体现了新媒体时代的互动传播便利性。传播者根据受众的实时反馈,对作品做出及时调整来满足不同的个性化需求,使科普影视节目得以更好地呈现和传播”[8]。

四是配乐轻松新潮,迎合年轻人口味。新媒体专题节目的配乐风格相对跳脱、诙谐,与年轻人的审美更加贴近。鉴于节气传统文化的特质,选择与其风格相一致且比较流行的国风音乐加以点缀和渲染,或许能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山东卫视《二十四节气风物志》春分篇,音乐将当下流行的国风歌曲和戏曲唱腔元素相融合,轻松中带有一些俏皮,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这种创新也是科普影视节目创作值得借鉴的形式。

2. 节气题材科普影视节目全媒体开发

考虑到节气内容跨学科性强,融合了多领域内容,节气题材科普影视节目如果改变“单兵作战”的传统模式,转换成节气题材的全媒体开发,在内容传播上会更加自由灵活,方便进行多学科板块式的报道传播。此前,节气内容的新闻报道、节气科普影视节目、节气直播都是分散进行,各司其职。融媒体背景下,节气题材科普影视节目创制也相应地要跟进全媒体思维和融媒体创作的新方式,在制作传统节气科普影视节目的同时,可以同步策划节气新闻和直播的内容及形式,从而达到三类内容的合力和传播的最大化。

2021 年立冬时节,中国天气联合绍兴市政府举办了一次大型的全媒体活动。这次媒体活动涵盖节气科普影视节目和节气新闻、节气直播的整体报道和全网多平台分发,多角度展示了绍兴立冬的物候、节气传承、节气与现代生产、生活等内容,试图探索节气科普专题节目的全媒体传播模式和“样板间”,形成科普影视节目、节气新闻、节气直播的合力,实现共赢。这也给节气题材科普影视节目的全媒体开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思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节气题材科普影视节目创作之路也会越走宽。

四、余论

当下,融媒体传播环境的确给节气科普影视节目创作带来诸多启迪,也给二十四节气跨学科内容的传播带来更多空间和平台,有利于节气科普影视节目的内容深挖和形式创新。相信节气科普影视节目在融媒体传播的机遇中,能够更好地传递节气知识,加大文化输出力度,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和树立文化自信。

但与此同时,“面对社会热议话题,融媒体时代的发声者往往趋之若鹜,良莠不齐的声音往往对公众会造成一定的误导”[9]。特别是一些鱼龙混杂的节气养生类节目,存在为了节目效果或者商业目的刻意夸大或者歪曲某种食材功效的现象。因此,节气科普影视节目的创作和传播也需要警惕假性知识传播的风险,坚持节目內容的守正创新。首先,节目立意、内容要提高站位。前期策划要提高节目格调,充分认识目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热点和语境,结合社会、国家的传播需求,寻求二十四节气与科学创新、文化自信、乡村振兴等热点问题的结合点和发力点。要将节气涉及的内容和当前热点问题调研清楚,再进行内容创作,才能让节目不失偏颇,确立准确的定位和立意。其次,节目设计上应控制娱乐的尺度和篇幅,严谨表达。若为了突出某个节气重要性而过分夸大天文、气象等单一学科要素带来的影响,而忽视了各学科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会导致节目权威性和真实性有所损失。因此节目设计阶段,应该秉持科学态度,把握好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配比,注重表达的尺度,避免娱乐化带来的夸张、浮夸的措辞风格,或内容肤浅、空洞等问题出现。坚持内容为王,保证科普影视节目的真实性、权威性,并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的节气影视节目科普创作。

致谢: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高级工程师王晓凡、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柳对本文修改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贾钢涛.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核心要义[J/OL].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7(2023-07-26)[2023-08-17]. https://doi.org/10.19898/j.cnki.42-1704/C.20230722.02.

[2]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N]. 人民日报,2022-10-26(001).

[3] 科技部 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2-08-04)[2023-06-20].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16/content_5705580.htm.

[4] 宋英杰. 二十四节气的破圈和降维传播对“双碳”科普的启示[J]. 科普研究,2022,17(1):27-29.

[5] 周红. 二十四节气与现代文明传承的现实意义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32(3):90-92,96.

[6] 钱诚,严中伟,符淙斌. 1960 — 2008 年中国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J]. 科学通报,2011(35):3011-3020.

[7] 徐立京. 这是大科学!听丁一汇院士给你讲二十四节气的当代意义[EB/OL].(2020-12-07)[2023-06-20]. https://mp.weixin.qq.com/s/H4zR_3zCaPrfCpRuFFAZ3A.

[8] 周韧,李鑫斓. 他者视角的自我呈现:《四季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启示[J]. 当代电视,2020(6):80-83.

[9] 王硕刚,巨维博. 融媒体视域下宣扬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1):156-158.

(编辑 / 邹 贞)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全媒体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