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烨 柴金来 王春萍
(1. 西北工业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072;2. 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西安 710072)
2018 年8 月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要力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文科”的概念在我国被正式提出。2018 年12 月21 日,以“新时代 新文科 新经管”为核心议题的教育部经济和管理类教指委主任委员联席会议提出要实现“文科的新要求和新的文科建设并举”,通过理论体系创新、专业改革与课堂革命等核心举措提高文科教育质量,此次会议的召开为新文科的高质量建设指明了宏观方向。2019 年4 月29 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 个部门于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明确了新文科等四新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将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一次“质量革命”。2020 年11 月3 日,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宣言指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新文科人才质量的提升指引了宏观方向。目前,新文科建设正在高等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并逐步向学科建设强度与人才培养力度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迈进。
作为国家治理研究与高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公共管理学科不仅与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实践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良善之道,而且在培养造就具备家国情怀和公共精神,熟练掌握现代公共管理前沿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公管专才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公共管理学科具备鲜明的学科交叉特点,与新文科建设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尤为适合开展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先行先试方案。然而,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与培养体制机制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应当以新文科建设作为发展引擎,对现行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进行探索创新,以形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为国家、企事业单位等输送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阐释了新文科建设的特征及其对公共管理硕士人才①本文所研究的公共管理硕士特指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梳理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及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基于“手段-目的链”框架,构建“四维一体”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深入分析了该体系在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方面的实践路径、特色及效果,旨在为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与智力支撑。
新文科建设作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对传统文科的深化发展与系统重构。旨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应对全球化挑战,并且把握科技进步带来的历史机遇,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公共管理硕士人才作为新文科建设的关键力量,承担着响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使命。因此,探讨新文科建设的本质特征及其对公共管理硕士人才提出的总体要求,对于深入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价值。
自新文科建设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统筹推进以来,学者们对新文科的概念、内涵、核心价值和使命、现实进路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阐述与深入探讨。其中,有学者 指出,新文科建设的本质与核心抓手在于揭示现实世界复杂问题的迫切需要,通过不断适应知识生产的多元融汇及交叉贯通模式,培育高层次文科人才以进一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国理政以及夯实中国话语体系。此外,也有学者[3]强调新文科建设是通过人文素养培育、专业结构优化、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模式创新来有序推动传统文科研究范式与育人模式的更新升级。一方面,新文科建设是对新时代现代化发展需求的有效回应;另一方面,其为培养“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的高水平战略性哲学社会科学尖端人才提供现实进路。此外,还有学者[4]指出,新文科建设的要点在于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与先进科学技术的双向融合。综合已有观点,本文认为新文科建设包含以下三个本质特征。
第一,重点关注中国话语体系下的文科发展,逐步突破传统文科发展瓶颈、重构文科建设新范式[5]。当前,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已基本完成与国际接轨,大批学者系统掌握了西方学科话语下的知识框架及研究方法。目前,学科建设中首当其冲的任务应是充分利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治理变革的宝贵智慧结晶,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机遇,敏锐捕捉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奔涌而来的“新问题”,深刻领悟本土化情境对于开展深度学术研究和学科知识再造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客观揭示中国取得诸多重大治理成就的理论逻辑与实践依据,并与西方先进思想进行兼容并蓄,产生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的文科新理论、新思想,构建起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实践、独具中国特色、彰显中国风格、具备国际意义的新文科建设范式,同时有序推动新文科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第二,突出强调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日渐优化文科学术生态、强化文科创新水平。新文科建设明确提出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将学科体系间的壁垒模糊化是其显著特征[6],其注重在国家需要与社会需求的问题导向下增强文科的内部融合与文理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大跨学科建设的力度。一方面,关注传统文科与社会科学的融合,以PPE 专业为例,推进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三个学科之间的贯通融会。另一方面,构建文理交叉课程体系,以公共管理专业为例,对大数据、云计算、环境、气候、医疗等领域予以重点关注,开设大数据公共治理、环境政策分析、卫生事业管理等交叉类课程。概而言之,新文科旨在培养学生突破“小文科”思维,形成宏观视野下的思维导向与知识生产方式,突破学科界限,实现为学界贡献学术新知和培育一专多能人才的关键目标。
第三,积极接纳新技术、新工具的使用,日益拓宽文科研究范式和内容,丰富文科研究工具[7]。在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席卷下,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为新文科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依赖路径和有力的研究手段,并将逐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创新发展的关键要诀。新文科建设对新技术、新工具的高度重视将引领一场将自然科学、计算思维与工程技术等跨学科方法融入进文科专业发展的“教育革命”,一方面促进创新型文科思维范式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使得文科的科学性得以充分彰显。此外,新技术、新工具的深度运用促使新文科建设突破传统教学理念与固化学科边界的束缚,有效延伸传统文科视野,扩大知识交叉融合领域,丰富大国治理情境下现实问题的解读思路,毋庸讳言,这也是新文科以技术手段回应复杂社会问题的“新”之所在。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 年)》分类标准,公共管理学专业隶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范畴,是一门涉及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型学科。公共管理相关专业方向硕士点的设立旨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综合型公共管理高层次人才,该学科的设置契合“新文科”建设的核心特征与发展需求,即如何在公共管理研究生培养中推进“中国本位的价值引领、跨越文理的学科交叉、数字时代的技术融入”[8]。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将面对崭新的历史使命和更加全面的素质要求。具体而言包括:第一,思想素养方面。新文科建设强调以“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弘扬公共精神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根本要义所在。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博学济世,明德为公”的核心价值引领下,牢固树立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主动进入公共管理的“治理情境”,客观认识中国场景、中国问题、中国经验,厚植家国情怀与公共精神,秉承心怀国之大者的系统性思维与整体性视野,坚定探索“中国之治”的理想信念,立志成长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治国理政人才。第二,专业素养方面。新文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理念实现了从侧重于传统知识灌输型教学体系到聚焦于人才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提升的目标转向。因此,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明确的专业问题意识并熟练掌握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方法及实践探索技能。首先,立足于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角度,探究在既定的制度环境、社会资源等条件的规制下,如何通过选择合宜的治理模式并匹配治理工具以实现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其次,在明晰公共管理专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能站在公共管理领域经典理论的“肩膀上”,结合现实情境构建起具备实用性、创新性、解释力的本土性理论解释框架,并探寻公共管理实践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最后,基于理论沉淀不断主动投身田野的淬炼,在复杂的治理场域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讲好中国治理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治理优势,真正做到将公共管理学术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第三,技能掌握与工具使用方面。新文科建设是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有力回应,其不断提升文科人才教育的时代性、创造性与科学性的根本宗旨对公共管理研究生的技能性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应熟练掌握新技术、新工具对现实公共管理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与实践操练。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公共管理研究生应熟悉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大数据、区块链、机器学习等基础理论和方法,为未来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辅助管理功能并成为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公共管理者奠定重要基础。与此同时,公共管理研究生也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各类定性及定量的分析方法,从而解决公共管理决策、公共政策评估、公共资源配置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面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形势新要求,传统公共管理硕士人才的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存在脱节、理论教学与现实需求缺乏深度融合、保障机制与相关实践举措有待健全的问题,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政策制定与全球化背景下公共事务管理的需求,亟需把握新文科建设机遇,转变人才培养理念,重构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公共管理教育创新发展。
1. 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剖析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固基石,同时也是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就现行我国42 所双一流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整体状况来看(详见表1),目前在国内公共管理学科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高等院校在公共管理学术硕士培养方向方面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在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社会保障等传统专业方向招收公共管理学术研究生。第二,在电子政务、城市治理、应急管理等具有鲜明时代发展特色的新兴方向招收公共管理学术研究生。第三,有高校结合新文科时代背景与区域及学校发展特色,开设了大数据公共治理、文化传播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西北边疆治理与国家安全等公共管理学术硕士的招生专业方向。
表1 我国“双一流”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整体概况
然而,当前“双一流”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程度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管理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培养。从当前国内双一流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现状出发,并结合笔者前期在多所高校的实地调研,本文认为部分高校的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存在脱节。结合笔者对国内高校公管学院的调研访谈情况来看,部分学院仍保持着相对封闭的传统式课程体系,缺乏对中国现实治理场景的有效回应。课程教学多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体现新时代公共治理变革的相关课程相对匮乏,且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较为宽泛,绝大多数课程内容侧重于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讲述而忽视了中国特色本土化公共管理理论的开发与传授,因而系统化、专业化的学术训练相对薄弱,传统理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与现实公共管理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随着数智时代来临,大数据技术和数据科学、认知科学、系统科学等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尚未较好地与公共管理前沿课程实现有机融合。此外,部分研究生自主深入学习的内驱力与外驱力均不足,因而难以通过在校学习进入公管拔尖人才成长的高级阶段。
第二,理论教学与现实需求缺乏深度融合。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双向协同、共生发展的学科,公管专业研究生的知行合一与学思结合是未来投入多元复杂治理场域的重要前提。在长期的培养实践中,由于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知识传授,而授课教师又缺乏对学生进行“公共管理场景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和热点问题的研讨启发,致使学生只能与中国现实治理场景保持较远距离的观察,尚不能对现实大国治理、基层治理与改革创新形成深刻体悟与透彻理解。此外,目前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也未能较好地体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部分院校的教师所授课程往往局限于传统的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等,与心理科学、信息科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融汇程度不够,也缺乏与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紧密相连的大数据治理、城乡公共治理、全球公共治理等课程内容。因此,当学生面对公共治理的复杂情境时,往往表现出处理公共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相对薄弱,理论难以有效应用于现实工作等问题。
第三,保障机制与相关实践举措有待健全。结构合理、运作高效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培育博学济世、明德为公的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的灵魂与核心。当前部分院校传统的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并且存在一定的运行弊病。一方面,部分院校对研究生导师指导方面缺乏有效监督保障,不利于构建师生双向沟通互动交流机制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笔者在国内部分高校进行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公共管理专业育人体系中重“学”轻“术”的现象并不罕见。笔者在对部分院校公管专业研究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囿于师生比例失衡、实验室基础设施陈旧、课时安排被理论类课程挤压等原因,存在学院的公共管理案例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仿真公共决策实验室、政学研合作教学实践基地的利用率偏低的问题。且主管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全过程的追踪指导,致使教学实践环节形同虚设、落实不到位。此外,教学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参与制度不合理、实训环节有缺陷等问题的存在,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 基于“手段-目的链”框架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手段-目的链”理论(Means-End Chain Theory,简称MEC)肇始于德国学者古特曼,他在学界关于手段与目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这一创新思想。该理论构建了“属性、结果、价值”的价值层级模型(Attribute-Consequence-Value, 简称ACV),第一级为产品的固有属性(Attribute),是个体对环境信息抽象所得的整体感知;第二级为产品使用的结果,是个体根据属性层自身影响而匹配相应手段工具所获的收益(Consequence);第三级为个体收获的价值(Value),是手段机制运作结果可产生的最终价值[9]。其最初的核心思想是:消费者基于产品特定属性所发生的行为选择是强化最终价值这一“目的”的“手段”。与其他理论相比,“手段-目的”链理论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将研究中所涉及的各研究要素置于一个紧密连接、层层递进的框架体系中,进而揭示行动者的行动选择机理与内隐价值动机。
尽管古特曼的“手段-目的链”理论是围绕营销学领域开展的,但在20 世纪初他的理论思想逐步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并渗透到旅游科学、情报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中。在教育学领域的应用中,徐佳丽[10]认为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等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要素是培育专业型人才的最大外部变量,高校应在目标导向下有针对性地选择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沃斯[11]则认为教学主体理应充分挖掘教学产品或服务的关键属性,通过属性找到对应手段,依托手段应用所产生的现实利益来实现培育人才的终极目的,因而这一理论可有效揭示教育手段与教学目的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有学者[12]的研究表明,若将“手段-目的”链理论应用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使人才培养过程变得更为科学有效,实现更好的培养效果。
在此,根据上文的文献回顾与分析,本文以“手段-目的链”理论为指导,将“属性-结果-价值”(ACV)的层级结构纳入分析框架中,以此构建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手段-目的链”研究框架,详见图1。具体分析框架表明,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三级链条。第一级链条为属性要素(A),代表研究主体通过对复杂环境信息进行属性抽象而得到的整体感知。其所对应的是教学团队依托于现实情境与教学经验,实现对影响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的三类内外部环境因素的精准识别。第二级链条为结果要素(C),代表根据属性层自身影响而匹配相应手段工具所产生的最终结果。其对应了如何有效实现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效果。具体而言,在顶层设计层面,对现行人才培养制度进行创新,强化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动能,以培养制度创新激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发展动能。在基层实践层面,根据“新文科”培养实践型创新人才的目标指引,以多元化课程模式和综合性实践教学为抓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平台搭建,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双重提升。与此同时,将培育学生科研底蕴的质量保障机制贯穿体系运行的全过程,为人才质量提升保驾护航。概而言之,通过紧紧围绕着“以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导向”的一体化目标,辅之以“四维”手段的协同运作机制从而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三级链条为价值要素(V),代表手段机制良性运作所能产生的目标价值。其对应的是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实现的最终目标,即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性提升,包括教学团队标志性成果的获得、研究生知识、能力的双重收获以及用人单位满意度的提升等方面。
图1 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手段-目的链”框架图
在“手段-目的链”分析框架下形成的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能够满足新文科建设的发展需求,能有效解决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现存的诸多问题。该体系的核心是形成“四维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模式,促进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推进,具体内容详见图2。
图2 “手段-目的链”导向下的“四维一体”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1. 一维:促进培养制度创新,赋能人才培育优势。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为有效改善传统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体系所面临的问题,可根据现实教学情境需求与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目标为人才培养制定创新性方案。一方面,试行“导师-学生”双向选择机制,有机实现教师学术专长与学生研究兴趣方向的统一。师生主体掌握广泛的自主选择权力,可在发展导向与兴趣导向的驱动下完成最佳适配的双向选择。另一方面,深度贯彻新文科建设对实践问题的知识应用导向,在保证校内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试行“行业专家”全程跟踪机制,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扎实研究能力的公共部门实务工作者作为校外“行业专家”,为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践保驾护航。此外,基于培育选拔高水平教学名师与高素质教学团队的目标,建立研究生培养激励问责机制,组织教学质量评估小组定期召开研讨会议对教学质量进行指导与督查。采取柔性激励与刚性问责双线并行的方式为评估结果匹配相应的奖惩措施,重点突出教学质量评估在综合考核评价与职称评定中所占的比重。充分激发教师的育人活力与潜力,从制度层面高位推动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能的不断提升,将培养制度优势有效地转化为高质量公管人才发展动能。
2. 二维:建构教学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实操能力。新文科建设强调扎根在中国沃土,以现实问题、社会需求及理论应用为抓手,扎实提升人才培养的成效。因此,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应立足于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实践能力显著提升的关键目标,建设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并在基地内部建立公共管理智能场景化互动教学实训平台、电子政务实验室等各类平台,为学生打造集知识教学与能力实践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以“实训规划-前期培训-实践演练-能力提升”为核心内容,有效加强学生对公共管理领域重要问题与前沿方向的深刻实践认知。此外,与省内外的重要公共管理部门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建立政学合作研究中心,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导师指导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为研究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提供关键性指导。鼓励公共管理硕士在地方政府进行课题调研、实习实训,将课堂中接触到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思想运用于实践,同时为公共部门决策与规划提供相关的知识保障与智力支持。
3. 三维: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育人体系。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应始终坚持以综合能力培养与课程满意度提升为基本导向,从以下四方面重点着手推进,详见图3。
图3 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图
第一,实行“1+n”课程教学团队。作为第一责任主体,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13]。新文科建设着重强调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融会贯通。为丰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课程的多元学术内涵,以跨学科、跨院系的方式在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可与公共管理学科进行交叉融合的学科领域中选拔一批具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优秀导师,对研究生的能力成长进行全方位的培育指导。第二,创新专业授课安排。一方面,增设科技政策、环境政策分析、行为公共管理学等交叉类课程,满足学生对交叉学科理论知识、研究方法与专业技术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响应新文科建设以实践经验凝练为基础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号召,增加校外政府实践课程,依托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各类校外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加快推进知识从“学”到“用”的转化进程,深度参与地方政府治理与乡村振兴实践。此外,加大研究方法类课程的选修比重,指导学生运用各种定性、定量软件进行公共管理现实问题的深度剖析。第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授课教师应用案例式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师生双向交互式学习模式,增强师生互动联系,在极大提升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同时促进知行合一教学目标的实现[14]。强调将新技术、新工具融入课堂以提升教学的智能化、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雨课堂等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进行翻转课堂学习、在线研讨、教师答疑、作业提交批改等功能,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交互,保障课程教学效果。
4. 四维:优化保障机制,培养学生科研底蕴。一是要强化研究生导师的立德树人职责,建立导师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工作小组定期对导师的履责行为进行客观评估。二是以赛事参与、专题讲座、学术沙龙等多元化科研参与机制促进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通过邀请国内外公管领域的专家学者与政府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学术沙龙对学生进行“造血式”的知识输送,为学生提供与理论及实践前沿领域深度对话的平台,使其不断拓宽理论视野与系统思维。此外,以青年导师能力提升项目、研究生科研种子基金项目为依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科研创新项目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敏锐的学术嗅觉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帮助研究生构建理论框架,完善研究设计方案,并最终实现对现实公共部门管理实践有参考借鉴意义的科研成果产出。三是完善多元化的研究生学术奖惩机制,与时俱进地修订管理办法。四是建立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将学生的思政教育与学术科研训练、日常管理服务等进行紧密融合,发挥协同育人功效。五是优化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育人文化氛围,举办各类科技学术沙龙和前沿讲座报告,促进研究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双向提升。
结合具体实施路径来看,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的“四维一体”质量保障体系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鲜明特色。
第一,实现了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四维一体”质量保障举措的统筹一体。该体系有效地将公共管理现实需求与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进行深度融合,提出了以提升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促进培养制度创新、建构教学实践平台、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强化科研能力训练”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组合拳的培养思路,将公共管理现实需求与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志趣、知识体系、实践能力培养等进行有机结合。“四维一体”体系有效推动了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与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协调统一,通过各项机制的协同推进,有效提升了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效果。
第二,搭建了科研创新与学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创新网络。该网络强调以“教学实践基地平台”为牵引,将传统的课程学习融入实践平台中,拓宽了学生的理论视野,深化了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对现实公共管理实践的认知。同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推出了“1+n课程教学团队、增加校外政府实践课程、鼓励应用案例式教学和翻转课堂以及利用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等举措,实现了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增加了核心课程的含金量,创新了课程教法,改进了课程学习效果,激发了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浓厚的学术科研热情,真正实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从干中学”模式。
第三,开拓了制度创新和保障机制并行的多元化协同培养机制。该机制体现“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即在提出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质量保障的培养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同时辅以多项保障举措协同推进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多元化机制。这些制度的出台为有效推进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为优化研究生培养环境、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等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基础。
基于“手段-目的链”的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鲜明的特色,采用该体系之后,西北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在过去的5年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且在该体系支撑下形成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获得了陕西省首届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对于其他高等院校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具体来说,“四维一体”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实现的效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四维一体”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应用,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水平与科研创新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标志性育人成果。第一,在教学获奖情况方面,公共管理学科教师获得省级、校级等研究生教学成果奖项及荣誉称号10 余项。第二,在教学研究成果方面,教学团队近三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校级教学改革类项目10 余项,并在SCI、SSCI 与CSSCI 核心期刊发表科研类论文及教改类论文40 余篇。第三,在案例教学成果方面,公共管理学科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参赛队伍曾获得全国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案例大赛二等奖、优秀奖,陕西高校公共管理研究生案例大赛二等奖等多项佳绩,切实促进了公共治理实践的发展。
二是, “四维一体”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也显著促进了研究生的知识进步和能力提升。第一,研究生专业知识素养有了明显进步。近年来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所提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量进一步增加,参加学术竞赛的层次亦有所提升,研究生对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方法掌握也有了一定改进。第二,研究生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围绕科技创新政策与政府治理研究、精准扶贫政策与农户福祉研究、城市与区域创新发展政策及治理研究等方向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公共管理赛事,并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此外,部分研究生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基层担任驻村干部,推动乡村振兴,为基层治理贡献了智慧力量。第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较高。从调查问卷和用人单位评价来看,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政治素质高,技能强,敬业精神佳,工作中能吃苦耐劳,勇于钻研,是单位部门的业务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