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童”回归“普通”,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4-01-11 03:39
分忧 2023年6期
关键词:神童天才大学

智商140+,10岁进入大学,13岁考上硕士,16岁攻读博士,成为当时全中国最年轻的博士。

“张炘(xīn)炀(yáng) ”这个名字,一度被冠以“神童”的名号。

他被人们奉为天才,所到之处,皆是鲜花和掌声。

然而他却因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等事件屡屡引发争议,被打上自私、虚荣的标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张炘炀从公众视野消失。

最近,张炘炀罕见接受记者采访,坦承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现状。

1995年,张炘炀出生在辽宁盘锦市一个普通家庭,母亲是高中老师,父亲在街道办事处工作。

父母希望他能一辈子活得红红火火,故而为他起名张炘炀,寓意火热。没想到人如其名,后来真的火了。

张炘炀自小就天赋异禀,两岁半时,别的孩子才刚会说话,他就已经认识了2000多字,令身边人大为震惊,亲切地叫其“小神童”。

2000年,父亲托人将5岁的张炘炀送进了小学。

结果上了不到一个月,张炘炀就学会了全部知识,被学校安排到了二年级。

然而,二年级的知识点对他来说依旧没有难度,于是没等板凳坐热乎,各科老师都没认全,就又跳级了。

别人用5年时间完成的学习,他只用了不到6个月的时间,一路跳到了五年级。

小小年纪的张炘炀记忆力超群,数学运算能力也很突出,堪称是“学霸中的战斗机”,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上了初中,张炘炀依旧是与众不同的存在。无论大小考试,难易程度如何,他总是会提前20分钟交卷。尽管如此,他的成绩还是名列前茅。

由于觉得课本上的知识没难度,张炘炀在课堂上渐渐不再专心听讲,时常令老师火冒三丈。即便再聪明,但不脚踏实地,在老师眼里,他也不过是耍小聪明而已。

但张炘炀并不是一个肯接受老师批评的孩子,依旧我行我素。老师讽刺说,你如果觉得什么都会了,大可以回家学习。

一句气话,竟让张炘炀的父亲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张炘炀退学,回家自学。

回到家后,张炘炀索性自学高中课本,只花了半年时间就把高中课程学得八九不离十。之后,张炘炀插班到一个高三班级,准备参加高考。

2005年6月,年仅10岁的张炘炀参加了高考,尽管英语提前20分钟交卷,但还是考了510分,比当年二本线高出了50多分。

虽然没有考上理想中的985院校,但父亲再次帮张炘炀做了决定——不复读,报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

当同龄人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张炘炀已经被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现更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录取,成为当时全国最小的大学生。

大学前夕,还是孩子的张炘炀,仍然沉浸在动画片中。

担心孩子年纪小,生活不能自理,张炘炀的父亲选择辞去公职,母亲则调到他大学附近的一所学校教书,夫妇俩一起陪读。

在大学里,张炘炀因为和同学年龄差距太大,并不是很合群。

不过,因为父母在身边陪伴,张炘炀将有更多的时间用来读书,加上天资聪颖,大学的生活可谓是如鱼得水,仅用三年时间就修完了大学全部课程。

大三那年,张炘炀准备考研,老师帮他联系了德国的学校,但德国规定14岁才能独自上学,老师建议再等一年,但张炘炀的父亲拒绝了。

2008年,13岁的张炘炀考取了北京工业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

不过,这时候进入叛逆期的张炘炀,开始想要自己的独立空间。

脱离父母的张炘炀,宛如飞出笼子的小鸟,虽然感受了自由,却也迷失了方向。

在读研期间,他因为缺乏自制力,迷恋上了打游戏,课程渐渐落下很多,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因为落下的功课太多,张炘炀毕业论文写得非常吃力。

在父母的出租屋里,张炘炀觉得隔音效果不好,常常能听见隔壁邻居的说话声从薄薄的墙壁透过,这种环境下,他根本无法集中精力专心学习。

于是,他便要求父母在北京全款买一套房,扬言如果不买,就不写毕业论文,不参加毕业答辩。

但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全款买房,又谈何容易?为了让张炘炀可以顺利完成学业,张父张母只得在北京租了一套房,骗他是买的。

此举在当时引发巨大的争议,人们纷纷批评张炘炀自私自利,不顾父母的感受,天才少年被养成了一个“白眼狼”。

2011年,16岁的张炘炀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成为全国最小的博士生,再一次刷新纪录。

然而,在读博期间,张炘炀却再也体会不到天才的优越感。

多年来,张炘炀靠着自己的方式学习,虽然成绩不错,却缺少系统教育的学习思维。

以至于他思考问题非常片面,对问题的思考缺少深度,在选择科研方向上走了不少弯路。

同时,恰逢张炘炀进入了青春期,整个人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他开始对爱情有了向往,并表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这个年龄了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

“只是我的同学一般都大我八九岁,面对同龄人,我心智又过于成熟,不知道能和什么樣的女生擦出火花。”

对于爱情和学习的困惑,让他忍不住在网络上发表过激言论。

“北京乱象是因为涌入了太多的外地人所致,应该限制外地人”;

“有钱不一定有素质,但没钱一定没素质”;

“白领对北京毫无建设,却破坏严重,吞食着北京宝贵的资源和就业岗位”……

这些幼稚的言论,引起了不少人的吐槽。

幸而还有导师爱护他,一再希望大家对他仁厚些。

但整个博士期间,张炘炀的学业处于停摆状态,无法沉下心钻研学术,经常更换研究课题,以至于一再延毕。

直到2019年,张炘炀才得以毕业。从考取博士到拿到学位,用了整整8年时间。

而博士毕业的张炘炀早已没有当年的灵气,活得越来越像一个普通人。

他曾在大学短暫地当过外聘老师,后辞去工作,跟朋友合伙接项目挣钱。

如今他已28岁,没房没车,也没有固定的工作,每隔一段时间,父母会给他打一笔钱。

“不怕你笑话,我卡里就几千块。”张炘炀对记者说。

但他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靠父母接济、不工作也可以过一辈子。

网友说他神童陨落,他不以为意,自己从没有起飞过,又何谈陨落?只是比起年少时的恣意张扬,现在的张炘炀变得略显寡言,对世俗失去了欲望。住着出租房,一个人去快餐店花10块钱解决一顿午餐,远离人群,远离社交。

“如果能重来的话我还会做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张炘炀说。

这个世界从来不乏天才,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很多天才泯然众人,然后被群嘲“天才陨落”。

“第一神童”宁铂,13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9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大学讲师。因为笼罩着年少成名的光环,他恐惧失败,曾三次报考研究生,都未进考场。38岁那年选择遁入空门,后又还俗,如今致力于佛法传播。

曾经的天才少年谢彦波,因为过高的关注度导致他性格缺陷,刚愎自用,直到变成威胁导师的“疯子”。

同样被冠以“神童”名号的魏永康,13岁上大学,17岁考入中科院,却因母亲强势的教育方式导致生活无法自理,被学校劝退,最后年纪轻轻因病去世。

有人说,他们是现代版“伤仲永”,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可惜可叹;也有人说,他们是神童教育的牺牲品,被外界捧杀到一路逃亡,可悲可怜。

教育应是全方面的,揠苗助长,只会让根茎失去营养。比起光鲜亮眼的成绩,更应该关注一个孩子的人格是否健全、心理是否健康。

人生是场马拉松,不会因为“抢跑”就一劳永逸、一路繁花。

未来很长,让“天才”回归“普通人”,才不至在一时的光环里迷路。

来源:最华人

猜你喜欢
神童天才大学
党天才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神童诗(二十五)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天才or怪咖
大学求学的遗憾
都是神童
他是钢琴神童吗
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