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娜
设计意图
绘本《小瓢虫黛拉》画面温馨、情节有爱,以角色对话的方式,讲述了小瓢虫黛拉在好朋友的陪伴下一起寻找太阳,最终变成红色小瓢虫的故事,整个寻找过程就像一幅延绵不断的自然画卷。4~5岁幼儿能初步在画面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围绕主要线索形成自己的理解,并较为清楚地表达出来。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捕捉画面细节,激发他们主动表达故事、参与表演的兴趣和愿望。本活动旨在通过听、看、说、找、赏、演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享受观察和发现的乐趣,感受小瓢虫黛拉找太阳路上有伙伴帮助的幸福。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故事内容,练习学说对话。
2.能通过自主阅读、集体讨论,大胆表达对故事的感受。
3.喜欢参与表演活动,感受同伴相伴的欢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拉杆小鸟(可以振翅飞的玩偶道具),《小瓢虫黛拉》PPT,人手一本绘本,情境表演背景音乐,故事第1~3页音频,小瓢虫的邀请音频。
经验准备:认识并初步了解小瓢虫、象鼻虫、蝴蝶、蚱蜢的外形特征。
活动过程
一、玩偶导入,萌发阅读兴趣
1.播放背景音乐,出示拉杆小鸟,模仿小鸟与幼儿互动:“今天天气真好,瞧!花园到了,一会见哦!”
2.出示绘本封面和结尾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说说不同之处。
师:小鸟带我们来到了花园,你看到了什么?哦,是兩只小瓢虫。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两只小瓢虫有什么变化?想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一起去花园找答案吧!
【说明】以动态拉杆小鸟与幼儿互动,让其跟随问题渐进式走进故事情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容易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一问一答的设计,将结尾的画面与开头画面并列呈现,用“寻找”作为故事的主要线索,以邀请幼儿去寻找答案的神秘口吻营造游戏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幼儿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和自主表达的愿望。
二、浸润式欣赏,感受寻找过程中的各种遇见
1.并列呈现第1~3页PPT,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师:嘘!你们听两只小瓢虫在说什么?(同步播放故事对应音频)
师:你觉得有小伙伴在一起,心情怎么样?说说你的理由。
【说明】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将绘本第1~3页设计为并列呈现,便于幼儿连续观察角色的表情和动作变化。该环节重点在于引导幼儿关注、模仿角色的对话,为接下来的故事表演活动做准备。
2.并列呈现第4~7页PPT,引导幼儿描述画面,仿编对话。
师:小瓢虫遇见了谁?说了什么?
请幼儿自由说一说、学一学,重点练习“黛拉,快跟我来”。
3.并列呈现第8~21页PPT,鼓励幼儿根据画面描述故事情节。
师:找一找,小瓢虫们在哪里?它们在找太阳的路上。先后遇见了哪些伙伴?
三、细节阅读,大胆表达
1.幼儿自主回顾已读部分的故事,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
2.教师鼓励不同小组表达对故事的想法。
师:你最喜欢哪一段寻找?为什么?
【说明】将自主阅读部分做成组合课件,配合关键性提问、追问,让幼儿进行细节再精读。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故事页面分享,重点引导其模仿故事对话,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代入角色,理解其心情,并在分享中感受故事的温暖与快乐。
四、尝试表演,感受快乐
1.播放情境表演背景音乐,按照情节划分播放对应的PPT,鼓励幼儿尝试表演。
师:你们听,小瓢虫说什么?(播放小瓢虫的邀请音频)
2.教师及时鼓励点评,幼儿感受表演的快乐。
【说明】通过长卷式、动态化的课件全屏播放再现故事情境,幼儿在轻松、自由的表演中加深对作品的完整认知,感受有朋友相伴是多么温暖、幸福。
五、迁移经验,联结生活
以小鸟的口吻邀请幼儿到户外游戏,感受阳光的温暖,寻找小瓢虫。
师:“哦,那真是太好了!”是一句很神奇的话,一起试一试吧。
【说明】活动以小鸟邀请幼儿到户外寻找温暖结束,情境贯穿,前后呼应。引导幼儿尝试在日常生活中用绘本里的语言“哦,那真是太好了”表达心情,有效联结生活。活动后的拓展环节,让幼儿得以继续探索小瓢虫,在自然中继续成长、增长经验。
活动延伸
阅读区:投放绘本《小瓢虫黛拉》《七星瓢虫》等,鼓励幼儿继续欣赏,与同伴交流。
美工区:提供故事角色若干,水彩笔等作画工具,让幼儿自主涂色、添画,创作《小瓢虫黛拉》小书。
表演区:提供角色手偶、故事音频等,支持幼儿自主表演。
科学区:提供放大镜、瓢虫,帮助幼儿丰富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