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飞
(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0)
近年来,为进一步缓解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高度重视和优化交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步成为大众消费者的优先选择。随着大量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各个城市对于配套充电设施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如何构建科学、完善的充电设施运营体系,健全充电设施网络,全面提高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的普及率,通过产业与技术力量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成为相关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需要为不同的群体提供服务,所以,充电设施的构建场地涉及自有场地、办公场所及固定车位等。在大型城市,由于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大部分充电设施构建场地均采用租赁方式,但在租赁场地构建充电设施的成本极高,很多中小型运营企业无法承担。此外,充电设施的建设数量如何定位、电动汽车在固定停车位上是否享有特权,充电设施与普通车位该如何配置才能实现利用率最大化等问题,都使租赁场地充电设施运营体系构建越来越困难。
电动汽车以及充电设施行业在大城市发展的相对成熟,充电设施的构建主体主要以多企业主导的模式为主,包括电力供应商、平台企业、汽车生产商、物业以及第三方投资体等多方企业,构建主体不同,其运营优势也有所不同。各城市应依据城市发展特点,对充电设施构建主体进行选择。
当前,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构建主体是运营主体,首先以电网公司和政府平台企业及大型运营企业为主;其次是汽车生产、物业管理以及第三方投资体等。充电设施可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充电,根据客户的充电量、时间等计量数据进行收费,并且收费单价是波动的。虽然运营主体不同,其采用的充电设施运营体系与模式也有所不同,但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就是在短时间内靠单一的充电、运营服务获取服务费用来实现盈利难度较大,要想实现企业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运营商对商业运营体系进行创新,如增加电池检测、车辆维修、充电场站广告及保险营销等多样化的服务类型,以此来节省成本,优化客户的服务体验,实现运营效益最大化[1]。
首先,对充电设施相关的报装管理进行规范。供电企业应依据自用、公用充电桩的特点,对用电报装的整体流程与资料进行梳理与规范,对接电的流程进行全方位优化。对于自用,应构建4S店客服人员指导、供电公司网格服务人员全程代办等报装服务项目,避免让客户多次往返营业厅;构建95598网站、网上国网等新型服务平台,让客户可以直接在网上借助“一网通办”功能办理报装服务。对于公用,企业应做好示范引领。在公交场站、交通枢纽、工业园区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区域,企业应构建公用的充电设施,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发挥示范引领效果,激励更多的社会资本主动参与充电设施的构建,使客户的多元化充电需求得到满足,并进一步促进农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构建与普及,让车联网平台逐步延伸到农村区域。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内部全面推行电动化用车。公务用车、城市公共交通优先选用电动汽车,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城区的公交车实现了电动化。下一步,要将电动化用车逐步推行至市县、县乡等公交班车中,并倡导让政府、企业的公务用车均采用电动汽车。
最后,加强公用充电设施的安全运维与管理。积极利用专业平台具备的监测与智能研判等功能,合理配置运维抢修与服务人员,将其分组采用区域划分的模式实施“网格化”抢修与现场充电服务管理,由监控平台管理人员统一进行人员安排调度,在工作量较大时,组与组之间互帮互助,以便及时、准确地开展现场服务工作,全面优化服务与设施故障的处理效率,确保充电设施始终能够稳定、安全地运行使用,让客户的充电感知度得到提升[2]。
首先,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体系制定完整的管理办法、详细措施及整体方案。地区政府应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出台市级充电设施推广管理办法以及运营体系构建计划,对电动汽车以及充电设施构建与运营的开展路径、路线图以及时间表等内容进行明确。全面落实“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步建设”的工作流程,使设施建设、运营体系构建实现有效衔接与协同联动。
其次,健全市场管理机制,构建合理合法的财税价格政策。由政府主导,对电动汽车的生产、销售、使用以及充电等每一个可能会对产业发展造成阻碍的重、难点环节进行调研,同时结合当前市场的运行机制,出台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财税优惠政策。如果是公用或是私用充电设施,可适当调低电力价格,使构建主体在电价上享受到优惠政策,激励相关群体、企业构建更多的公、私用型充电设施。
最后,优化工程项目的规划与衔接。供电企业在居民小区进行充电设施新建或改造时,需要对充电配套设施的建设现状进行充分考虑,区域的行政主管部门,在对此类工程项目手续进行审核时,应要求设计方严格依据充电设施建设标准,设计充电设施建设图纸,建设单位也必须严格依据相关标准验收新建或改建的充电设施,确保质量达标[3]。
首先,在居民小区内大力宣传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相关知识,引导居民主动支持充电设施的构建。小区居民业主是使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主要客户,这部分客户如果能大力支持充电设施的构建与改造,会对后期设施的使用、维护以及产权责任界定等提供巨大助力。因此,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并大力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小区居民参与充电设施的构建,加速充电设施的推广普及。
其次,鼓励相关方与公众参与。大力宣传电动汽车的使用前景,以及构建充电设施的必要性,多鼓励消费者选购新能源电动汽车;吸引更多具有投资能力或意愿的企业、公众为充电设施体系的构建与运营提供资金支持,积极依靠专业投资运营充电基础设施的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各地充电基础设施的构建中来,发挥企业专业的作用,科学、高效地构建充电设施网络。
最后,发挥小区物业管理的价值。小区物业是管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主要主体,在安装充电设施时,应主动将小区的平面图纸、电气接线图纸、负荷及配变容量等相关资料提供给安装人员,并协助其制定安装,确保充电设施安装的合理性、便捷性及实用性。
首先,应规范化改造居民区。实施主体应安排专业人员对电动汽车当下、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深入研读,再根据所属地区电动汽车以及充电设施推广使用状况,对区域范围内的居民小区开展全方位的调查,结合调研数据,在居民区内逐步新建充电设施或进行规范化的电气化改造。新建或改造应严格依据“适度超前”这一规范原则,同时还要充分考量居民区内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趋势,在进行增容、地埋电缆型号以及表计额定电流范围等相数参数配置时,提前预留足够的裕量;在设计充电设施的线路接口时,必须依据其所处地理位置与用电安装标准等要求,进行充电设施接口与线路的预留安装[4]。
其次,应在充电设施运营体系中积极引入共享机制。对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而言,实施主体可以将投建、运营管理服务分别外包给生产制造商、专业运维商以及专业服务商,构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这不仅可以减轻实施主体的工作量,还能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益;充电设施在投入使用后,可以构建2~3个分时段电价使用的运营模式,这既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共享,又能合理分配充电设施资源,进一步减少电动车消费人群的充电费用。
由于地理位置、停车费用、充电设施以及建设场地等不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构建后,需要的运营条件也有着巨大差异,应依据场地、充电设施配备情况、停车费用等因素,构建充电场站指标评价机制,并对充电站进行分级。分级设计需要同时考虑总电量、交易电量、场地性质、充电次数以及停车费用等各方面因素,依据分级标准开展综合评分,再结合实际的运营实践,依据运营体系的服务能力进行分级,从高至低依次划分为 A、B、C、D四个运营等级。
然后,依据分级结果制定对应的运营策略,如充电量较大、利用率高、场站所处的位置非常优越且得到广大用户高度认可的A级场站,运营策略选择“重精益”型;而对于充电量相对较大、利用率也比较高、场站所处的地理位置一般且用户认可度良好的B级场站,可以选择“重运营”型的运营策略;对充电量总体一般、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而且被大部分油车占位的C级场站,则应选择“重治理”型的运营策略;对于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场站周边基本没有充电需求,相关设备十分老旧,亟须进行创新改造,并且交流充电设施需要的充电过长、使用极为不便的D级场站,则可以选择“重整改”型的运营策略[5]。详细的分级标准与运营策略如表1所示。
表1 充电站分级标准以及运营策略
首先,完善领导组织体系。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运营是一个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新兴行业,为确保其运营体系的精益有效,相关实施主体可以依据自身的管理特点,构建专门的领导、工作小组,专门负责运营模式的有效开展,对各项工作方案进行细化,明确职责分工,以促进市场化运营目标的实现。
其次,加大力度进行营销推广。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一项为客户提供直接服务的基础设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企业可以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助力营销服务推广,如借助微信公众号、交通广播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运营宣传,引流更多客户;同时,加强市场调研,依据调研反馈的结果,出台合理的优惠政策,并积极推出相关的运营活动,将广告投放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为企业运营吸引更大的客流量。
最后,对运营体系进行常态化监测。充电设施构建运营后,常态化监测充电量、次数以及收入等各项数据,依据监测数据评价运营情况,及时对运营体系进行优化与调整,确保运营体系始终符合当下市场发展需求,优化广大用户的充电服务体验,促进运营体系的可持续发展[6]。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与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普及,与之配套的充电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大,用户对于充电设施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电设施运营企业要想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创新商业模式、加强示范引领、加大宣传力度等,高度关注用户的充电体验,构建全新的运营体系,以促进充电设施产业的升级,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