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林,童雪燕,徐小婷
1.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上饶 334000;2.上饶市人民医院,江西 上饶 334000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用眼习惯的改变,白内障[1-2]、青光眼[3-4]、干眼症[5]、黄斑病变[6]等眼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7-8],促使滴眼剂用药需求增加,这也导致一些不合理用药,甚至用药错误现象的攀升[9],这不仅增加了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加强滴眼剂的合理使用,提高患者用药安全,降低医疗支出,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药师对滴眼剂的临床使用进行干预。现对干预前和干预后门诊患者滴眼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临床药师在促进滴眼剂合理使用及医药控费中的作用,以期为医院滴眼剂的长效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利用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该院)医院信息系统提取门诊眼科患者的处方信息作为研究资料,包括患者信息、药品种类、药品数量、用法用量、处方金额等信息。
提取该院2022 年5~7 月门诊眼科处方作为干预前资料,2022 年9~11 月门诊眼科处方作为干预后资料,按照适应证将该院滴眼剂分为感染炎症治疗药物、干眼与视力疲劳治疗药物、青光眼治疗药物、过敏治疗药物、白内障治疗药物、散瞳与睫状肌麻痹药物、免疫治疗药物、麻醉药物等类别[10],同时利用医院处方点评系统每月随机抽取100 份眼科滴眼剂处方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通过电话随访干预前后各100例患者获得。
以2022 年8 月作为干预期,在干预期内临床药师通过举办滴眼剂合理使用相关知识讲座、沟通交流会,对滴眼剂不合理使用情况实时干预,并主动为医护人员提供用药咨询。同时将合理使用滴眼剂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临床药师每周对滴眼剂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点评,及时通报滴眼剂不合理用药情况,对开具不合理医嘱的医生予以警示教育,并协助临床科室进行针对性整改,对情况严重者予以适当处罚。
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处方数量、处方金额、药品数量、平均处方金额、平均处方药品数量、不合理用药情况、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用SPSS 17.0 软件和Excel 2013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前后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表示;干预前后的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例(%)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非参数两样本秩和检验,以秩均值、秩和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门诊患者滴眼剂处方金额及药品数量对比见表1。由表1 可知,在处方数量增长11.99%的前提下,临床药师干预后的处方金额和药品数量有所下降,且平均处方金额和平均处方药品数量比干预前分别下降17.18%和11.25%,平均处方金额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处方金额及药品数量对比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处方中滴眼剂数量对比分析见表2。由表2 可知,临床药师干预后3 支及以上滴眼剂处方数量有所下降,两组处方中滴眼剂药品数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每张处方中滴眼剂数量对比
干预前后门诊患者不同作用类别滴眼剂使用分析见表3。由表3 可知,干预前后使用金额前三位均为感染炎症治疗药物、干眼与视力疲劳治疗药物、青光眼治疗药物,其使用金额占比分别达到了62.71%、16.98%、9.88% 和57.69%、18.69%、12.14%。干预前后使用数量前三位均为感染炎症治疗药物、干眼与视力疲劳治疗药物、散瞳与睫状肌麻痹药物,其使用数量占比分别达到了57.52%、20.03%、8.51%和55.42%、19.81%、10.00%。
表3 两组滴眼剂使用类别对比
通过对干预前后各300 张眼科滴眼剂处方的点评,不合理用药情况见表4。由表4 可知,干预前不合理处方共41 张(同一处方出现2 种及2 种以上不合理用药情况时按1 张不合理处方计算),干预后不合理处方共11 张,临床药师干预后不合理处方数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不合理处方情况对比[张(%)]
干预前后治疗无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见表5。由表5 可知,干预前治疗无效共4 例,干预后治疗效果不佳共2 例,虽然干预后治疗无效的患者例数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均为2 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两组治疗无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由表3 可知,感染炎症、干眼疾病和青光眼用药金额约占90%,这与马永建、魏会宇[10]研究报道相似,因此临床药师将这三类药作为重点进行干预。专项点评发现临床用量较大的妥布霉素滴眼液存在用于干眼症、倒睫、屈光不正、过敏性结膜炎(未伴细菌感染)、视网膜病变等非感染疾病的问题;左氧氟滴眼液与加替沙星眼用凝胶联合用药不适宜,两者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类似,联合应用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溴酚酸钠滴眼液存在超量使用的情况,处方用法为每天4 次,用药频次过大,存在损伤人角膜上皮细胞风险[11];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超适应证用药情况较多,大量结膜炎患者“套餐式”使用该药,缺乏循证医学证据[12];其他不合理情况主要为儿童使用成人处方。临床药师通过用药分析和专项点评发现问题,能为针对性地制定监管措施提供方向。
在药物管理上,可以借鉴负面清单模式[13],针对金额较大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进行重点管理,严格控制药品处方开具数量和用药适应证,同时对单价较高且用量排名靠前、非集中带量采购中标滴眼剂进行用药提示,促进带量采购中标药品的优先使用,降低费用,提高用药合理性。另一方面临床药师借助药物经济学,利用文献数据分析,优化疾病用药路径,确保疗效同时降低费用。如周鹏翔等[14]对比普拉洛芬滴眼液和氟米龙滴眼液治疗术后炎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得出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术后炎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接受的经济性,建议在治疗术后炎症时优选普拉洛芬滴眼液。
在实际用药过程中部分医生对滴眼剂中的防腐剂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使用含防腐剂的滴眼液就会对眼表产生损伤[15-16]。但刘丽玲等[17]采用二次文献分析法评估含苯扎氯铵的抗青光眼药物应用后对眼压和眼表组织的影响。Meta 分析结果显示,抗青光眼滴眼液中的苯扎氯铵对患者的降眼压效果无明显影响,短期内也不增加眼表组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药师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专题讲座,建议医师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性质、眼表泪液状态、用药的方便程度、经济与文化程度及药品的成本与效益等多种因素适当选用含有防腐剂的大规格包装滴眼剂,从而减少单剂量无防腐剂滴眼剂的使用,降低患者药品费用支出。
本研究表明,临床药师通过加强滴眼剂日常使用分析、处方点评、专项点评、专题培训等措施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临床药师干预后门诊滴眼剂处方患者的平均处方金额、平均处方药品数量、不合理处方数比干预前明显改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前后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患者随访时间和治疗时间间隔较长、随访人数较少等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临床药师干预能够提高滴眼剂的用药合理性并降低患者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