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疗法与修复疗法联合治疗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牙齿功能、咬合功能及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

2024-01-10 01:57祁智勤石秀荣鲁国军
系统医学 2023年18期
关键词:牙周袋口腔卫生牙列

祁智勤,石秀荣,鲁国军

1.乐陵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山东德州 253600;2.乐陵市疾病预防控中心健康教育科,山东德州 253600;3.乐陵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山东德州 253600

目前,修复治疗是用于修复牙列缺陷的主要方法。但部分患者长期牙列缺损导致邻牙向缺牙区扭转、倾斜,造成缺牙间隙缩窄,没有充足的修复空间[1]。因此常规的修复手段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若坚持修复治疗,还可能导致修复体缺损或脱落、基牙龋坏或松动、骨组织病理性吸收等不良后果[2]。针对复杂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临床多配合正畸治疗。正畸能够通过牙槽骨重新改建,使牙间隙合理分配,为后期修复治疗开辟足够的空间[3]。同时通过正畸对牙齿施持续性加压还可刺激牙周韧带的生物学潜力,增加软硬组织量,并减少牙周炎症,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修复体与口腔中正常牙齿之间的正常生理排列,从而达到美学效果[4]。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乐陵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90 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正畸疗法与修复疗法联合治疗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牙齿功能、咬合功能及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本院口腔科收治的90 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21 例;年龄18~55 岁,平均(36.50±6.76)岁;前牙缺损16 例,前后牙缺损11 例,后牙缺损18 例;Ⅰ类错颌19 例,Ⅱ类错颌16 例,Ⅲ类错颌10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19 例;年龄18~57 岁,平均(37.37±6.85)岁;前牙缺损17 例,前后牙缺损9 例,后牙缺损19 例;Ⅰ类错颌15 例,Ⅱ类错颌14 例,Ⅲ类错颌1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符合诊断标准[5];牙列缺损中所有残余牙齿没有保留价值;无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无牙周炎或牙周炎已得到控制;患者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双侧颞下颌关节明显异常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不能遵医嘱维护口腔卫生者;合并糖尿病或传染性疾病者;有既往颌面部手术史者;牙槽骨异常者。

1.3 方法

检查明确需要修复的牙列缺损部位及与邻牙、对颌牙的关系及牙周情况,缺牙区咬合关系等。对照组精确定位后准备好印模,口内试戴调节烤瓷冠加强固定性,佩戴良好后在口中粘结,完成修复。观察组在修复治疗前进行正畸治疗,粘连固定矫正器,先用0.014 英寸热激活型镍钛圆丝进行上下牙列排齐,并逐步升级为0.016 英寸不锈钢方丝;使用推簧调整上下前牙中线及间隙,后牙近中倾斜者使用推簧直立,前牙内收使用弓丝弯制关闭曲或滑动法,可植入种植钉增强支抗,必要时可做颌间牵引,直至集中完毕或间隙关闭,再精细调整牙位与接触。正畸治疗6 个月后再进行修复治疗。

1.4 观察指标

①牙齿咬合功能。评估治疗前后患者咬合关系、牙齿排列、颞下颌关节、牙周情况、咀嚼功能。0分为牙齿排列整齐,齿间无缝隙,咬合关系正常稳定,牙龈正常无出血,牙周袋深度正常,无颞下颌关节紊乱或其他疾病,发音与咀嚼功能正常;2 分为个别牙齿排列不齐,齿间隙≤1 cm,咬合关系正常,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Ⅰ度,有牙龈炎症,可逆转的种植体周围炎,无牙槽骨吸收,颞下颌关节轻微紊乱,发音与咀嚼功能基本恢复;4 分为多颗牙齿扭转错位,上下牙列弓形改变,齿间隙>1 cm,咬合关系紊乱,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Ⅱ度,牙周炎有深牙周袋,出现不可逆转的种植体周围炎,或出现牙槽骨吸收,出现严重的颞下颌关节疾病,开口受限,发音与咀嚼功能无改善。②口腔卫生状况。于治疗前后采用1.0%碱性复红液进行牙齿染色,结合探针根据菌斑宽度、附着牙齿数量计算牙菌斑附着指数,评分范围0~10 分;X 线检查患者36、46 舌面和11、16、26、31 唇颊面,每个面采用0~3 级评分法,记录软垢指数(总分0~18 分),分数越高说明口腔卫生越差。同时测量牙周袋深度。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正态性检验采用Shapiro-Wilk 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齿咬合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牙齿咬合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齿排列、咬合关系、牙周情况、颞下颌关节及咀嚼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齿咬合功能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齿咬合功能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牙齿排列治疗前3.02±0.42 3.15±0.45 1.417 0.160治疗后(0.41±0.10)*(0.23±0.08)*9.429<0.001咬合关系治疗前2.76±0.40 2.84±0.42 0.925 0.357治疗后(0.66±0.23)*(0.35±0.10)*8.292<0.001牙周情况治疗前3.18±0.55 3.21±0.57 0.254 0.800治疗后(0.54±0.12)*(0.34±0.09)*8.944<0.001颞下颌关节治疗前2.41±0.46 2.58±0.50 1.679 0.097治疗后(0.32±0.10)*(0.13±0.05)*11.400<0.001咀嚼功能治疗前2.83±0.50 2.91±0.54 0.729 0.468治疗后(0.49±0.15)*(0.20±0.07)*11.753<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卫生状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口腔卫生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菌斑附着指数、软垢指数、牙周袋深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卫生状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卫生状况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牙菌斑附着指数(分)治疗前7.21±1.53 7.45±1.60 0.727 0.469治疗后(4.08±1.10)*(3.22±0.68)*4.461<0.001软垢指数(分)治疗前11.32±1.68 11.82±1.73 1.391 0.168治疗后(5.91±0.64)*(4.77±0.59)*8.785<0.001牙周袋深度(mm)治疗前6.35±1.20 6.47±1.26 0.463 0.645治疗后(3.38±0.71)*(2.33±0.59)*7.630<0.001

3 讨论

修复治疗前辅助正畸治疗可以为后期修复开辟理想的三维空间,改善患者的咬合关系[6]。经过正畸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牙齿排列评分为(0.23±0.08)分较对照组的(0.41±0.10)分更低(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牙齿排列更整齐(P<0.001),同时观察组患者咬合关系评分为(0.35±0.10)分比对照组的(0.66±0.23)分相比更接近正常水平(P<0.001),这使得牙周组织发生炎症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疾病的发生可能降低。患者发音与咀嚼功能恢复理想,这也说明在修复前进行正畸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牙齿咬合功能。

孟楠等[7]研究指出,正畸联合修复矫治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组的牙齿排列整齐占比(100.00%)高于修复组(86.67%),同时咀嚼效率(92.83±9.66)%及咬合力(154.64±17.66)Ibs 高于对照组的(78.44±8.24)%、(128.61±13.65)Ibs(P<0.05)。正畸治疗的优点在于,正畸治疗可以优化修复体与相邻牙列的角度,从而改善种植修复体平台到相应牙列的弓间距离,且正畸治疗增加了修复体平台到组织顶部间的深度,这样能够加强修复位点,利于后期的种植修复[8-9]。牙列缺损伴邻牙倾斜者可用弹簧直立的方法使邻牙直立并集中间隙。正畸通过生物力学的原理应用轻度持续性力加压对牙齿施加倾力,可以减少压力区牙根吸收及牙周膜细胞坏死,降低牙周炎症风险,同时也能保证牙根的移动速率[10]。当压力持续一段时间使牙槽骨重新改建,为缺损牙列创造出足够的修复间隙,这样可缩短修复疗程[11]。此外,牙周膜由细胞、基质和纤维构成。纤维一端埋入牙槽骨中,施加张力过程会形成新的骨骼沉积,导致牙周形态改变[12]。通过正畸牵引和挤压刺激牙周韧带的生物学潜能,利用正畸牵引纠正骨质缺陷及恢复正常的牙膜龈关系,刺激软硬组织增量,能够降低后期种植修复的难度[13]。有部分患者由于严重的附着和骨质丧失、牙髓病变、严重的根面龋等问题无法保留牙齿。而种植修复前进行正畸牵引实现软组织增量及促进唇侧骨和冠状骨形成,可有效降低因种植修复位点骨增量的需求,需实施创伤相对较大外科手术所带来的风险[14]。可见正畸能够极大地改善修复区的组织解剖结构,使修复治疗更顺利地进行。侯楠楠等[15]研究指出,正畸联合修复疗法能够改善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口腔卫生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牙菌斑附着指数为(3.22±0.68)分、软垢指数为(4.77±0.59)分、牙周袋深度为(2.33±0.59)mm 低于对照组的(4.08±1.10)分、(5.91±0.64)分、(3.38±0.71)mm(P<0.001),说明牙颌畸形更难保持清洁,正畸对齐有助于口腔卫生。

综上所述,牙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有利于恢复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牙齿咬合功能及牙颌关系,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猜你喜欢
牙周袋口腔卫生牙列
牙周内窥镜辅助超声龈下刮治对残留牙周袋临床疗效的评价研究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口腔卫生师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对居民口腔卫生的影响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