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雪芳
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文化的精髓,有丰富的人文价值,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技法,这些技法包括表现手法,如直抒胸臆、虚实相生、动静互衬、情景交融、运用象征等;也包括修辞手法,如比兴、引用、对偶、对比、拟人、夸张等。诗歌中的写作技法运用得体、精湛,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艺术效果,这也是得以世代传承的原因。本文基于“技法”谈谈古代群诗的阅读教学。
诗歌语言有凝练、含蓄、形象的特质,诗歌要表情达意,常不直接倾诉,而是曲意表达。这就需要选择某种客观物象来寄寓作者的思想情感,文学上称之为意象。要明白意象的内蕴,一要了解古人常用意象的内涵,如杨柳代表惜别,月亮代表思念,落叶代表失意,松柏代表坚强,翠竹代表正直,莲花代表高洁等,并将之作为解读诗歌的参考依据;二要结合作者创作背景来了解意象内涵的变化,作者创作时的生活处境和社会时代状况都会影响到对意象的选择。
在群诗阅读教学中,笔者选择不同诗歌中的同一意象来整合文本。如“月”在古代诗歌中是经常出现的意象,李白的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都把“月”的意象作为抒发情感的载体,可以整合在一起阅读,以“月”这一意象作为主题加以探究,赏析诗歌的丰富内蕴。学生在阅读、讨论后认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将“月”拟人化,表达了对朋友蒙冤远贬的怀念和同情;《峨眉山月歌》寄深情于“月”,并将月与山、江水等景物融合变幻,诗人写远离故乡时对家乡、对亲人、对友人不舍的复杂心理。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懂得了同是以“月”为意象,诗人生活环境不同,在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上也有些区别。
我们还可以将同一诗人不同的意象组合,将不同诗人的相同意象进行组合等,组合意象能帮助学生理解群诗的丰富内蕴。
古代詩歌常用虚实相生的写作技法,实写是从正面角度对人物、情境、场面等进行的直接描绘,虚写是从侧面描写与主体形象密切相关的内容,将主体形象的特征、意蕴烘托或暗示出来。古代诗歌中虚实相生,虚实互衬,能突出主旨,并收到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在群诗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崔颢的《黄鹤楼》组合阅读。《夜雨寄北》是诗人因雨滞留巴山写给爱人的小诗,先写归家“未有期”来表达自己的苦涩与无奈,接着写“巴山夜雨涨秋池”,可见秋夜之长,夜雨之大。这是实写自然之景,从文字表面,我们可以透视到诗人内心的凄苦和思念犹如池水满满当当。最后推出一个想象的温馨画面,诗人回家团聚后与爱人同剪西窗蜡烛,共话今宵情景和思念之切,这是甜蜜的画面,也是幸福的瞬间。后两句想象的欢爱场景属于虚拟,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把现实的凄苦变换成将来团聚的愉悦。幻想的“有”与眼前的“无”形成比衬,更能凸显诗人深情,强化艺术感染力。
《黄鹤楼》前两联是追溯神话传说,如今鹤去楼空,只有飘浮的白云千百年来与它朝夕相伴。画面显得空寂寥落,暗示世事变幻无常,此为虚写。这个虚写巧妙地交代了黄鹤楼的来历,也为黄鹤楼笼罩了一层虚幻的神秘色彩,同时也引发了政治失意的诗人共鸣。颈联陡转笔锋,由虚幻的传说转而写诗人眼前登楼所见的美丽景观,这也引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此为写实。为尾联感叹人生失意、抒发乡愁做铺垫。诗人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巧妙地融为一体,一气贯通。虚实结合增加了诗歌含蓄而又突出意蕴的表达效果。
诗歌中常用象征手法,以物象征人,物人同化为一体。表面看是在写物,实际上在写人。这种笔法使诗人思想情感的表达很委婉,让诗歌更显艺术魅力。
教学时,我们可把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与刘桢的诗《赠从弟(其二)》组合阅读,探究诗人吟物的真意。陆游词是借梅花写自己,先写梅花生长的恶劣环境,于荒郊野外孤寂地开放,无人光顾,还要受狂风暴雨蹂躏。再写梅花从不炫耀,也不媚俗,仍然招来众花嫉妒。但梅花并不在意,即便花朵凋零碾成烂泥,仍在散发香气,不改其精神和傲骨。显然,作者是在以梅花自况。他的经历犹如梅花,在仕途上屡遭奸佞小人排挤,尽管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坚持正义品格不变。词中物与人达到合一的境界,表达了作者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质。这是以物象征自己,旨在自陈心志。还有一种是以物象征他人,旨在勉励他人。如《赠从弟》,起笔便写高山劲松挺拔,笑傲寒风,给读者展示出一副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为了突出松树,诗人还写了“谷中风”的凶猛和冰霜的严酷加以衬托。“终年常端正”表明松树不畏严寒的本性,这正是人坚贞不屈的精神特质。物与人高度融合,诗人作此诗主要是勉励堂弟要学习松树坚贞不屈的本色,不要因外力的压迫而丧失做人本性。
在指导阅读群诗时抓住某一技法,让学生展开分析、讨论,能使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艺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