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救援行动中,“翼龙”无人机备受瞩目。它搭载侦察和通信载荷,执行灾情侦察和通信中继任务,为灾区救援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保障。
2012年11月,在第九届珠海航展上,首款“翼龙”原型机亮相,被命名为翼龙-1。此后,“翼龙”家族不断壮大。经过十几年发展,“翼龙”系列无人机已初步形成谱系化。实现了与世界强国的同台竞技。如今,“翼龙”系列无人机已具备执行通信、探测、侦察、投送等任务的能力,成为重大应急救援的新质力量。
百变“翼龙”,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2021年1月6日15时24分56秒,在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机场,被命名为“甘霖-Ⅰ”的翼龙-2H气象型无人机起飞。地面控制系统显示,无人机防除冰、大气探测、催化剂播撒等功能正常,系统稳定,性能满足项目要求,经过30多分钟飞行,“甘霖-Ⅰ”平稳着陆,首飞圆满成功。经“甘霖-Ⅰ”数次作业,祁连山雨、雪明显增多。这时,“翼龙”化云为雨。
2021年7月21日,郑州强降雨,其下辖的巩义市成为洪涝灾害重灾区,导致通讯中断,全镇人员失联。就在村民们一筹莫展之时,手机突然间收到了一条“陌生”短信:“米河镇的乡亲们,因暴雨导致通信中断,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抵达你镇上空,可暂时恢复中国移动公网通信……恢复时间只有五小时。请尽快报告情况、联系家人。祝平安。”
原本已“失靈”的手机被重新“点亮”,通信网络神奇地恢复了。这是一种全新的应急通信方式,即由无人机携带基站吊舱,在空中搭建一个应急通信平台。米河镇50平方公里范围内恢复了应急通信。这时,“翼龙”变身空中通信基站。
2023年6月28日,国家级机动观测业务在四川省自贡市启动。启动仪式上,两种型号的气象探测型高空大型无人机完成交付,并成功实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气象精细化垂直探测首飞。两型无人机均可挂载气象雷达吊舱和多光谱分析仪等设备,可为海洋气象目标观测、高原气象探测、重大气象灾害机动观测及气象卫星真实性检验等关键任务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这时,万米高空上,“翼龙”成为“天眼”。
目前,科研人员已经开始研究将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与翼龙无人机融合起来,进一步提升翼龙无人机的性能,让无人机变得更加“聪明”。 (摘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