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文德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10 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重申了这一论断。相对于近代以来的外生—学习型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自主创新的现代化。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在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活形态的多样性。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内在于中国式现代化且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生活形态,是人类现代生活理想在中国的实现形态。本文试从价值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进行初步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18—19 页。中国式现代化是关于社会发展的宏观叙事,美好生活是关于生活形态的微观叙事,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则是社会发展叙事和生活叙事的融合。中国式现代化以其巨大的社会变迁和特有的价值属性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价值特征,实现了人类生活形态的根本变革。
在现代化过程中,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实现资本增殖。对此,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714 页。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成为推动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强劲动力。但是,资本主义始终无法解决资本与劳动的对立。由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导致工人陷入“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第158 页。的贫困状态。资本至上的现代化尽管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丰裕的物质基础,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只能导向奴役性的社会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82 页。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首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与人的现代化相匹配的生活形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而财富的积累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物质手段。社会生产的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财富的积累视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本末倒置的发展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是对社会发展目标的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34 页。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归,从根本上改变了见物不见人、人为物役的发展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财富的巨大增长,但也造成了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第743—744 页。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不仅没有随着西方现代化进程而消除,反而不断扩大。当前,贫富差距的严重程度已致“成功者喂养猫狗的食物甚至胜过了失败者哺育他们后代的食物”。⑥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王奔洲译,华夏出版社1999 年版,第1 页。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经济根源,两极分化使得美好生活仅仅是少数富人享有的特权。
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一种共同富裕的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⑦《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19 页。就共同富裕的实现而言,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同时富裕或同等富裕,而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有多有少的动态发展过程。就共同富裕的内容而言,共同富裕是经济富裕和精神充实的同步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多数人谋福利的历史使命:“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第42 页。坚持创造财富与享用财富的统一是衡量社会正义的基本准绳。共同富裕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为多数人谋福利的价值立场,从根本上消灭了以牺牲多数人利益来满足少数人利益的阶级剥削。
资本主义现代化生活是一种“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生活形态。雅斯贝斯对当代人的物化生存做出了如下描述:“本质的人性降格为通常的人性,降格为作为功能化的肉体存在的生命力,降格为凡庸琐屑的享乐。劳动与快乐的分离使生活丧失了其可能的严肃性;公共生活变成了单纯的娱乐;私人生活则成为刺激与厌倦之间的交替,以及对新奇事物不断的渴求,而新奇事物是层出不穷的,但又迅速被遗忘。没有前后连续的持久性,有的只是消遣。”①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年版,第40 页。总体而言,人类生活包含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向度,物质需要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占有与满足,是一种物质主义的价值观。由此,“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第35 页。人们生活在物的枷锁之中。人们由于精神缺失而丧失了反思能力,很多人成了“单向度的人”。
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生活。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③《邓小平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367 页。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物质文明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与条件。人类要生存,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第527 页。精神文明是美好生活的灵魂与统帅,为美好生活提供科学知识、精神动力、行动规范等。美好生活不仅需要教育、科学、文化的推动,更需要理想、信念和道德等的支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物质与精神平衡发展的生活境界,从根本上纠正了片面追求物质的物质主义价值观。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一路高歌猛进。这种野蛮征服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对此,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 卷,第559—560 页。人对自然的野蛮征服源于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这种价值观将自然仅仅视为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而割裂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 卷,第560 页。因野蛮征服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全球变暖等问题严重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39 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天人关系的正确理解。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第161 页。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一种生态理想,也是一种诗意栖居的生活理想。荷尔德林曾写道:“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⑨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卷,孙周兴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467 页。对诗意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人类对技术“促逼”的不满。自然是人类诗意栖居的家园,破坏自然就是自毁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生态智慧,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
在现代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势力量使国际关系呈现为一种不平等的从属关系:“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第36 页。这种不平等的从属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和掠夺关系。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现代生活在国际层面就是一种弱肉强食的生活,其实质是霸权主义——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为了本国利益而无视甚至蓄意损害他国利益。长期的剥削与掠夺导致全球发展失衡,富国愈富、穷国愈穷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480 页。
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一种合作共赢的生活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零和博弈”的思维,坚持合作共赢,反对弱肉强食的霸权主义。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指出:“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③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版,第207 页。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历史反复证明,任何以邻为壑、单打独斗或弱肉强食的做法最终都将归于失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33 页。合作共赢充分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人类情怀,从根本上改变了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一个价值内涵十分丰富的总体性概念。从价值生成看,生活主体的多样性、生活需要的丰富性、世界变局的深刻性等多种因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价值诉求的多样性。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一个蕴含多种价值诉求的矛盾统一体,不同价值诉求之间充满张力。这些价值张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内在矛盾的体现,恰当地调节这些价值张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关键环节。
在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的增量思维。如何才能“做大蛋糕”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553 页。要搞好经济建设,必须发挥利益机制,充分激发社会活力。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187 页。利益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是大众行为背后的内在动力。只有发挥利益机制,才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潜能,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将规模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口红利。
另一方面,要正确把握只有切实“分好蛋糕”才能“做大蛋糕”的辩证思维。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蛋糕”分配不公,不但会激化不同社会阶层的矛盾,还会损害“做大蛋糕”的积极性。如何才能“分好蛋糕”呢?共享发展是“分好蛋糕”的指导思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共享发展主要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四个方面的内涵。但是,最核心的是全面共享,即“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215 页。共享发展的目的在于共享发展成果,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公平正义。
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不仅要“做大蛋糕”,而且要“分好蛋糕”。要“做大蛋糕”必须发挥利益机制,充分激发社会活力;要“分好蛋糕”必须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公平正义。“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分好“蛋糕”是做大“蛋糕”的激励机制。只有“做大蛋糕”,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只有“分好蛋糕”,才能为“做大蛋糕”提供动力源泉。共享发展旨在缩小贫富差距,而利益机制导致贫富差距扩大,两者之间的张力贯穿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建设的始终。如何保持两者之间的适当平衡是公共政策面临的难题。在共享发展的理念下,公平正义是一种有差异的公平正义,而不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思想是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严重障碍,平均主义的泛滥必然破坏社会生产力。”①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578 页。共享发展必须摒弃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严格依据个人在做大“蛋糕”时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真正体现获取正义。在利益机制的激励下,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依法取缔非法收入,使贫富差距始终保持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一方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必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需要反映了人对外界对象的依赖关系——人总是通过对外界对象的摄取和使用而获得生存发展。人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9 页。日益增长的需要体现了我国人民在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的提升。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满足生活需要必然要通过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活。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增加供给和消费。需要满足的程度愈充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就愈高。
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须坚持绿色消费。绿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底色。绿色消费是一种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身心健康的消费方式。作为一种适度而有节制的消费,绿色消费不仅要以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为界限,尽量减少对资源环境的破坏,而且要以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尽量避免消费对人的身心健康的损害。绿色消费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保证,过度消费则会破坏环境,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在世代延续的过程中,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需要,不能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544 页。
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不断满足需要和坚持绿色消费的辩证统一。不断满足需要意味着消费的不断增加,坚持绿色消费意味着要适当节制消费,两者之间的张力贯穿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建设的始终。如何保持两者之间的适当平衡是个体消费选择面临的难题。人们应该选择充分满足需要而不断消费,还是应该选择绿色消费而节制消费?从不断满足需要出发,消费要合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308 页。这既是满足需要的内在尺度,也是消费选择的内在尺度。从绿色消费出发,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是消费选择的外在尺度。我们认为,只有做到两个尺度的辩证统一才是合理的消费选择。
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生活。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 年版,第4 页。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等理念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为人民谋幸福”的具体体现。为人民谋幸福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所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心向背决定历史成败。为人民谋幸福就是对民心最好的守护。人民幸福是国家建设的目标与动力,而国家富强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为了人民幸福,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必须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从坚持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人类情怀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我们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始终站在历史正确和人类进步的立场处理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历史日益成为世界历史、中国梦与世界梦相互交织的历史境遇中,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要想自己活得好,必须让世界各国人民都活得好。为世界谋大同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必然延伸。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党为世界谋大同的具体方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拓展友好合作,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让世界更加和平安宁,让人类生活更加幸福美好。”①习近平:《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在2018 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 年第26 期,第7 页。为了实现世界大同,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必须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而不能把国家特殊利益置于人类共同利益之上。
为人民谋幸福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人民性,为世界谋大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世界性。为人民谋幸福必须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为世界谋大同必须切实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在当今国际交往中,国家依然是基本的行为主体。为人民谋幸福和为世界谋大同之间的价值张力必然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建设的始终。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两者既各有所重,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如何保持两者之间的适当平衡是处理国际关系面临的难题。在为人民谋幸福的目标下,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但又要防止民族利己主义——为了本国利益而无视甚至蓄意损害他国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在为世界谋大同的目标下,我们要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但又要防止拿国家核心利益做交换,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尽管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生活的价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生活的局限性,但是,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类似的现代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344 页。为了有效应对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在社会重大变革中遭遇的现代性问题,必须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
现代化是一个社会不断加速的发展过程,技术的不断革新导致了社会的加速发展。对此,马克思指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第34 页。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增长和加速是维持社会动态稳定的重要手段。由此,片面追求增长速度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不断加速的资本主义经济具有自我毁灭的内在趋势。片面追求增长速度是一种为了增长而增长的“强迫性增长”,不仅造成了资源紧张和环境破坏,而且导致了发展方向的迷失。美国学者威利·哈曼指出:“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④威利斯·哈曼:《未来启示录》,徐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年版,第193 页。增长主要是指国民收入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而发展则是社会的整体变迁。增长是发展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因而,不能把增长等同于发展。在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过程中,有些人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单纯发展经济,把发展经济理解为GDP 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强迫性增长”的倾向。一定程度的增长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但是重数量、轻质量的“强迫性增长”严重阻碍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实现。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扬弃“强迫性增长”,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高质量生活。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①习近平:《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人民日报》2021 年3 月8 日。
推动高质量发展涉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等诸多方面。从当前制约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来看,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要坚持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动力,协调是平衡发展的根本遵循,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准则,开放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行动指南,共享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证。只有坚持新发展理念,才能破除GDP 崇拜,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快建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我们需要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仅要加强国内经济大循环,而且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模式。只有建构新发展格局,才能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
消费主义是一种把消费作为人生目的与幸福源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是现代社会商品生产丰裕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消费文化的鼓动下,“人们似乎是为商品而生活。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装置、错层式的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了人们生活的灵魂”。②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年版,第10 页。受消费主义的裹挟,消费控制了整个生活,人成为一种消费机器。在暴殄天物和穷奢极欲的消费过程中,消费主义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紧张,严重阻碍了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实现。实际上,消费是人们获得生存、发展以及享受幸福的重要手段。但是,追求攀比性消费、炫耀式消费、奢侈性消费等过度消费,走向商品崇拜和消费崇拜,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针对消费主义存在的问题,至少有两种路径可以帮助人们走出消费主义误区:一是正确理解消费,养成绿色消费的习惯;二是正确理解幸福,倡导劳动幸福。绿色消费上文已有论述,这里着重分析劳动幸福。
一般而言,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状况的肯定评价,是目标和理想实现后而产生的满足和愉悦。从获得幸福的途径来说,幸福是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创造幸福是享受幸福的基础,没有创造,单纯的享受是无源之水;享受幸福是创造幸福的动力和目的,没有享受,劳动将苦不堪言,生活会索然无味。那么,我们靠什么创造幸福?劳动是创造幸福的基本途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4 页。劳动幸福是通过劳动创造而获得的幸福,即人们在劳动过程、劳动关系和劳动方式中产生的满足和愉悦。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劳动是人的本质。如果说享受幸福与人的感性存在相契合,那么,创造幸福则是与人的劳动本质相一致。劳动幸福既是充分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幸福——“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第163 页。也是无私奉献、充分实现社会价值的幸福——“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 卷,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7 页。
相比消费而产生的幸福,劳动幸福是一种更为强烈而持久的幸福,是对消费主义片面追求享受幸福的矫正。因而,劳动幸福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核心要义。为了克服消费主义片面追求享受幸福的局限,我们必须倡导劳动幸福。倡导劳动幸福可以从社会和个人两个层面着手。就社会而言,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劳动的观念,坚决反对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思想和行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46 页。就个人而言,必须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脚踏实地,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来创造幸福,坚决摒弃“等、靠、要”等思想和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创造幸福是以劳动作为谋生的手段为前提的。当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已经成为生活需要的时候,劳动不仅是一个创造幸福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幸福的过程,即劳动本身就是幸福——“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38 页。
现代化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在理性的运用过程中,理性被视为满足主体需求的一种能力而具有了鲜明的主观目的性。与此同时,科学主义的实证逻辑又消解了理性的批判功能,理性由此发生异化并逐渐蜕变为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是通过精确的功利计算而有效实现目的的理性。工具理性只问可能,不问应该;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人是目的”是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启蒙的重要成果。在康德看来,人是具有绝对目的意义的存在:“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④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48 页。但是,在工具理性的驱动下,一些人总是从自我出发将他人纯粹视为实现自我目的的手段,极端个人主义日益泛滥。一些人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为了满足个人私利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在冰冷的利益计算中,社会越来越失去人情味,人际关系紧张、社会戾气加重、社会冲突加剧。工具理性成为阻碍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实现的理性霸权。
学会立己达人是超越工具理性,实现自我与他者和解的重要途径。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立己达人是一种相互成就、相互关切的价值理性,充分体现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仁爱之情。海德格尔认为他者与自我是共同在世的关系:“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⑤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年版,第138 页。生活既具有个体性和私密性,也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从生活的社会性和公共性来看,他者与自我是共同在世的存在者,生活就是一种共在。自我的生活并非只意味着“我”,而是意味着“我们”。因此,我们必须从共在的视角来理解自我与他者,学会立己达人。立己达人既是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见,也是对工具理性的超越,真正体现了人作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康德关于“人是目的”的论述肯定了人的尊严,高扬人的价值。但是,现实生活中人被作为手段也是客观存在的。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个人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个人不可避免要充作他人自我实现的手段。因此,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人与人之间互为手段和目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上),人民出版社1971 年版,第196 页。因此,自我与他者要相互成就、相互关切——我们不仅要自己生活得好,而且有义务帮助他人生活得好。只顾自己生活得好而把他者仅仅当手段的极端利己主义则是错误的。
美国学者德尼·古莱指出:“虽然在某些方面,发展本身是追求目的,但在更深层方面,发展从属于美好生活。”①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高铦、温平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版,第43 页。针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美好生活是引领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好生活建设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引领新时代发展的理论创新,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自信。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作为一种崭新的生活形态具有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进步性,是一种可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借鉴和参考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