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石 翔
5 月20 日的《纽约时报》上刊登一篇名为《The E-Sports World Is Starting to Teeter》的文章,翻译过来大概是电子竞技的世界正在开始摇摇欲坠。文章主要讲了北美的两支英雄联盟战队在售卖自己的席位,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的转向。拳头的电竞负责人也为此发了一篇长博文来回应市场。
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拳头电竞负责人的那篇博文,还写了评论《拉扯了十年之后,竟然正统电竞在V 社?》。那篇评论主要是在聊电竞和电视体育之间的错误的恋情,以及面向互联网的发展仍然充满潜力。
这篇想要展开聊聊电竞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变化,以及背后的一些原因。
电子竞技在北美整体的颓势其实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疫情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世界各地的电竞观众都在增长,可是LCS 和CDL 这两个北美的职业联赛观赛数据始终没有起色。而且在美国的大学里,电竞活动中亚裔的比例也越来越多。
2020 年,大部分关注北美电竞市场的业者,大概就知道这种由于在资本市场上过度包装带来的心理落差,几乎已经难以挽回。最近CLG 的退出只不过是正式对外释放了这种信号。
从2016 年年底开始,又是各个项目版权方发起的特许经营权大潮,的确把电竞市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同样埋下了祸根。
其一是特许经营权的背后实际上电竞体育逻辑下的媒体版权故事,其二是观众们的注意力被无休止地绑定在职业联赛上,这让大量的玩家没有时间多参与业余电竞比赛,也饿死了大部分不在特许经营权框架里的业余赛事。
版权方的计划可能是,当市场足够好的时候,业余赛事的体系只要稍微花一点钱就能解决,可实际上,玩家和观众的注意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
北美电竞市场是特许经营权模式发端的地方,也是这种改造生效得最为彻底的地方。职业体育电竞联盟就像一场病毒席卷了洛杉矶的游戏公司。一旦资本市场遇冷,泡沫的破碎不过是时间问题,相比于中国,北美甚至于没有足够高的竞技游戏收入规模,想以游戏贴补电竞再坚持几年,都显得难以为继。
特许经营权的摇摇欲坠其实早有征兆,但它的问题并不代表着电竞的摇摇欲坠。所以《纽约时报》的视角多少有点管中窥豹的意思,不是北美电竞摔了跟头,世界其他电竞也就都没得玩了。恰恰相反,在世界很多国家,尤其是以“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为代表,这些在疫情期间迅速迈进移动互联网大时代的国家都和电竞或多或少产生了交集。
它们自知没有北美优渥的资本市场,也没有本土的游戏版权方强势介入,反而孕育出了自己新的模式。
在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蒙古、土耳其等等地区,电竞在街区的活动空间,在商场,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光是业余比赛的蓬勃,还有大量的中小型线下观赛活动。
版权方只做好了自己的职业联赛,收束自己的权力,一年里给业余赛事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俱乐部经营者的预期也更合理,没有虚高的席位费,大家只是在职业联赛的维度上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同时,培育更多的锦标,以“本子”的模式带动锦标的发展,给俱乐部和选手更直观稳定的回报。而俱乐部和选手则负责把观众留在游戏里。
在PC 时代崛起的电竞地域之外,新的以移动电竞为主的国家里,观众和玩家们没有明确的身份界定,游戏内给赛事直接带来收入,赛事给游戏留住玩家。
大量业余赛事和周边活动,也让电竞的土壤更为扎实。陪玩和业余教练,俱乐部的社区运营,第三方的赛事组织团队,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和岗位从无到有,并且与当地的体育或者文化管理部门在电竞发展里共同占据足够话语权。
在新的市场里,因为先天的不足,没有走上押宝特许经营权,进而靠版权方的过度投入催熟电竞的路径,反倒是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电子竞技在全球范围之内广泛受到关注,甚至成为国际交流和文化传播载体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只是过去基于电视体育和美国成熟资本市场催熟的路,目前来看的确无法走通。
在北美电竞摇摇欲坠的三年时间里,在世界上更多的地方,借由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竞都在开花结果。各家版权方在拓展新市场的时候,相应地也都做出了修正,拥抱电竞赛事和游戏之间的关系,不对立地看问题。
现如今,如何解决好这些过往的遗留问题才是当务之急。在游戏开发商和赛事版权方的眼里,让职业类的竞赛表演活动成为游戏的增值服务,反过来,在真正的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行业组织中间,创造更大更多的业余电竞生态。
从全球市场看,电竞充满了新的活力,也更好地回到了长期主义和注重基础的逻辑框架之下。
但在特许经营权的先发市场,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谁后放下傲慢,谁就要承担行业转弯最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