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研究的热点及趋势
——基于CiteSpace软件CNKI文献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

2024-01-06 03:44徐若玉
科技与经济 2023年6期
关键词:图谱领域制度

徐若玉 王 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126)

0 引 言

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到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重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不断在理论层面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为如何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主要矛盾提供了现实答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仅同科学社会主义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则相契合,并且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新发展阶段仍要一以贯之的制度基础。因此,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于科学认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彰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成熟定型,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及文献数量逐年递增,且研究持续周期较长,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出现大量高价值的研究成果,因此有必要进行文献梳理。目前已有的研究多采用传统的文献综述方式,学术界关于该领域仍缺乏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对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的探析。为了探究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研究主体、关键词、研究路径和未来趋势,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数据分析,绘制相关科学知识图谱,在理论层面梳理、分析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明确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提供文献分析参考。

1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1.1 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是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程序开发的、用于文献综合性挖掘分析和可视化研究的工具,具有较好的结构化、有序化研究效果呈现,因此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并绘制基本经济制度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1]。研究方法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绘制论文作者共现图谱、机构共现图谱,结合普莱斯定理分析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研究主体;第二,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绘制关键词主题聚类时间线图谱和高频突现词图谱,进行研究热点和主题演进分析;第三,绘制高频关键词时区图谱,分析不同时间段的研究方向,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研究趋势。

1.2 数据说明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为CNKI知网数据库,结合研究文本的广泛性与研究水平的质量性要求,选取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质量较高的“CSSCI”来源期刊文章作为样本数据。在CNKI检索界面中设置主题为“基本经济制度”,选取文献类型为“CSSCI来源期刊”,时间跨度为2012年1月至2022年10月,检索获得579篇文献,剔除会议公告与综述、访谈、书评等无效文献,得到534篇有效文献的题录信息,再用CiteSpace软件进行除重,最终得到532篇有效文献,以此为数据基础来源。

2 基本经济制度研究的主体分析

2.1 研究作者分析

图1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研究作者共现图谱

2.2 研究机构分析

统计发现,基本经济制度研究领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的相关学术机构共334家,其中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6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8篇)、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7篇)、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14篇)、南京大学经济学院(14篇)。此外,其余发文量排名靠前的研究机构分别是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11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8篇)等。图2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研究机构共现图谱。观察图2可知,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人民大学及其所属相关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其下属研究所,作者和机构研究的主体多集中于北京、上海,因此地缘性联系较强,具有较为集中的特点。除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存在地域性合作、各机构下属经济学院与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存在跨学科交流外,其余跨区域、跨机构、跨学科的合作交流较少,机构交流和学科交叉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图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研究机构共现图谱

3 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研究热点及主题演进分析

3.1 研究热点分析

分析领域涉及的关键词能够得出该领域的研究中心和热点。在CiteSpace软件中将节点类型设置为“关键词”,可绘制出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3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统计发现,总共520个关键词,其中共现频次30及以上的关键词有3个,共现频次15及以上、30以下的关键词有6个,共现频次10以上、15以下的关键词有4个。排名较靠前的关键词分别为:所有制(39次)、共同富裕(34次)、公有制(30次)、市场经济(22次)、按劳分配(18次)、国有企业(17次)、社会主义(15次)、分配制度(15次)、改革开放(15次)、国有经济(12次)、制度优势(11次)、民营经济(11次)、生产力(11次)、生产关系(9次)、分配方式(9次)、经济制度(9次)、新时代(8次)、理论创新(7次)、治理效能(7次)等。这些关键词构成了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研究格局。

图3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从大于等于30的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研究热点围绕关键词“所有制”展开,统一于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相关问题研究中,构成了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从频次在10至30之间的中频关键词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于“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按劳分配”和“分配方式”等一系列相关联的研究热点较感兴趣,分别对应了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中要求的制度安排、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方面的内容。

3.2 研究主题演进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于关键词共现频次高低的分析可以形成聚类及知识域,同时结合不同时间切片进行可视化分析,有助于揭示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研究的演进过程和主题脉络。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见图4。图谱中时间线跨度为2年,下方为对应该时间段内的研究热点关键词,图谱右方为纵向聚类领域总结归纳。总体约为8个方向的聚类,也代表着基本经济制度领域大致划分为8个主题:“#0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混合所有制经济”“#2公有制为主体”“#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公有制”“#5国有企业”“#6现代化经济体系”“#7治理效能”,这8个主题方向基本上涵盖了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热点问题。

图4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研究关键词主题聚类时间线图谱

对8个聚类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及分析,聚类整体可划分为两大类别:

第一类,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创新研究,包括“#0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混合所有制经济”“#2公有制为主体”“#4公有制”等聚类。

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学界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文献于这一时期开始大量发表,并在此时期达到一个高潮。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写入基本经济制度,其内涵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此领域研究的热词,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从整体来看,探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研究的热点,有重大意义的文献发表较多。这些方向研究的共性在于对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创新的演进过程及重大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展开角度各异。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葛扬从“两个都是”“两个健康”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突破三方面阐释了党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深化,深刻解读了基本经济制度内涵拓展的原因[2];代金平从扬弃和超越资本逻辑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创新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奠定坚实制度基础、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筑牢强大制度保障、为市场与政府双重调节提供有力制度支撑的三方面意义[3];张雷声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与创新的历程,并指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成熟定型的意义[4]。这一系列的变化也间接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第二类,关于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研究,包括“#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国有企业”“#6现代化经济体系”“#7治理效能”等聚类。

承接基本经济制度领域内涵创新的研究,该领域的研究逐步深化为基本经济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完善研究。

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研究热点着眼于现代化,聚焦于高质量发展,落脚于深化改革。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基于党内这一重要的方针政策,众多学者进行了相应研究,如任保平对高质量发展制度保障的研究[5],周绍朋对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考[6],刘元春对夯实经济制度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研究[7]。在此期间出现了较多的理论分析性文献,探析基本经济制度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这说明了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研究与现实制度的关联性进一步加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党带领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研究更加关注分配方式与制度体系的完善,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后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成为新一轮研究热点。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助于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周文和刘少阳[8];田卫[9]),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提出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制度优势,包括经济制度内在三部分作为“三位一体”有机整体的制度优势(洪银兴[10];周绍东和张宵[11]),外在确保经济高效运行的制度优势(乔惠波[12];朱秋和李正图[13]),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优势(陈小平[14];宋俭和刘淋淋[15])等。其中部分时期仍有对于改革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途径的探讨和争论,但总体趋向仍为对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研究。

4 结论及展望

4.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2012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CNKI知网数据库收录的基本经济制度主题相关的“CSSCI”来源期刊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对基本经济制度研究领域进行文献数据提取、归纳、整理、分析后,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研究作者和机构尚未形成广泛联系,多数仍为地缘、学缘联系,跨区域、跨机构、跨领域的研究较为薄弱。其中对于该领域贡献较大的作者为葛扬、周新城、张宇、周文、卫兴华5位,对于该领域贡献较大的学术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南京大学、复旦大学5所。

第二,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主题聚类时间线图谱,可得热点关键词分别是“所有制”“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公有制”“按劳分配”“生产力”等。以这些关键词为基础,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不同时间段穿插联系,逐步深化了对基本经济制度核心内涵的展开研究。

第三,该领域的研究具有横向持续性和纵向拓展性,在时间层面相关研究持续接力发力,在内容深度上已基本形成一批专业学者紧跟时代热点深入挖掘可研究主题与方向的局面。未来研究将呈现高潮频起的趋势,出现与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态势紧密结合的研究特点。

4.2 研究展望

最后,展望未来,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研究还需随着时代特点的变化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完善而进一步加强。

第一,注重提高跨学科、跨方法、跨地域、跨机构的交叉研究水平。目前,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涵盖经济学、政治学领域,未来应与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已有文献多数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但该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数据统计的补充和研究模型的构建对具体个案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加强该领域学者和机构的交流,搭建协同研究平台。

第二,深化基本经济制度内在体系架构和外在目标导向的理论研究。已有研究较侧重于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创新层面,但随着基本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深化,对基本经济制度内在体系架构的逻辑关联和外在目标导向的研究较为薄弱。因此,首先应从厘清现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三方面的体系架构和逻辑关联出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基本经济制度内在关联的制度性短板,并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最终明确基本经济制度的外在目标导向,以此促进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进一步完善。

第三,加强基本经济制度实证层面的现实微观研究。学界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分配制度的理论阐释成果颇丰,但是多立足于宏观视角,缺乏对于基本经济制度下多种具体经济的运行模式及分配制度的微观实践探索。从公有制经济分配问题的视角来看,对我国主体公有制经济的研究应加强个案分析,深入挖掘实践中存在的典型案例,如以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例,以微观现实研究丰富基本经济制度领域的可参考文献。从非公有制经济分配问题的视角来看,随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完善,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已经不可忽视,但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共生关系以及如何以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因此更应聚焦现实问题,加强二者之间关系逻辑的研究。

第四,拓展基本经济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丰富,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之一,因此基本经济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其他内容的关系是新时代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问题。应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为政策来源和导向,以党内重要会议和领导人讲话为研究文本,进一步加强对如何以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路径研究,加强对如何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内容研究。

猜你喜欢
图谱领域制度
绘一张成长图谱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领域·对峙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