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伟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成为阻碍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校企合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推动校企文化的融合。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精神和价值观的总和,企业文化则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和理念。校企合作有利于向企业直接输送高素质人才,是学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越来越受到重视,校企文化融合就是要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去,形成合力,构筑良好的育人氛围。
高职院校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多是围绕企业的需求而展开。企业希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到岗后能尽快适应企业、融入企业,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就通过校园文化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企业管理规范、行业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教育,学生就业后就会很快进入角色,适应岗位需求,缩短过渡期。
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有巨大的凝聚力和规范作用,但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形成和变化的关键还在于企业员工。分析现代企业员工的组成,可以看到企业所需的专门技术人才主要来自高职院校。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高职院校教育可以通过劳动者基本素质的培养来影响他们的职业文化素养,帮助企业更好地建设、发展企业文化。
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企业氛围。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只有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和接受企业文化,他们才能在毕业后迅速适应企业的工作。然而,大多数学生在这个阶段,对企业文化素养的养成相对缺乏,导致毕业后需要花时间适应企业工作。校企文化的融合,能够起到以文育人的作用,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与企业之间了解彼此,促进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减少学生在企业的适应时间,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接受角色变化。
有利于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仅是技术水平层面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层面上的协调和平衡,如思想、价值观和概念。文化融合是一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的过程对学校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推动校企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形成文化层面的共识,可以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从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校企文化的融合可以使学校和企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有利于双方在更多方面合作。此外,学校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会产生凝聚力,可以使校企之间更加团结互助,最终促进校企之间的长期健康发展。
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可以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补充,与校园文化相得益彰。校园文化不断吸纳和吸收企业文化的精髓,并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教学条件,将其转化为独特的文化,为育人提供支持,实现个性化办学,从而促进学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与课堂教学过程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创新,将企业文化充分融入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在教学计划中体现企业文化的专业精神,并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期间,除了向学生传授专业的理论基础,教师还应该有目的地描述企业文化,深入挖掘与企业文化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真实案例,并采用案例教学法,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地体验企业文化。在课堂上不断融入培养企业文化,并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同时,利用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体验企业文化氛围,感受企业文化和商业理念。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职业教育是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设计和职业定位的系统性过程。以学生的职业教育为基础,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接受职业指导的同时,对企业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认识到职业文化对职业发展的积极影响。首先,教授有关行业的文化,使学生对相关专业和行业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在思想层面接受和认识企业文化,促进校企文化融合。其次,在职业教育中不断挖掘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对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企业标准的重要性和合规性,增强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并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最后,实施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心理咨询服务,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锻炼和培养高尚的人格。
打造校企文化融合平台。推动校企文化融合的有效方式是校园社团活动。要体现社团活动文化的重要地位,在社团活动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创新社团活动的内容和类型,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特点。促进学生与企业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提高企业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到企业参观学习,体验和了解企业文化,考察企业价值理念和具体文化内容,了解企业品牌文化,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以校企文化论坛为载体,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积极邀请企业专家和一线员工走进校园,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分享企业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等。
逐步构建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部分高校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社会和市场创新创业需求的问题,基于台州开放大学高职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和教学改革现状,构建了分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在课内实践模块中,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实行项目化教学、多模块实践,将企业的真实工程项目引入课程训练中,采用实验、实训与课程设计紧密结合的方式,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掌握专业知识的专业核心课程群。课外实践模块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互联网+”创新大赛、学科竞赛、教师科研项目等分模块设计,通过专业创新相互促进,竞争与创新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综合实践模块中,建立创新和创业机构,采用“创客+小微企业+毕业设计+企业实践”的“四步走”模式,认真落实毕业实践,做好毕业设计工作,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分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供图/金伟丰
构建“立体互动”的教学格局。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的根本途径。在深化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从教学环节上进行改革。以深化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基础,立足台州开放大学高职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实践,以培养机电一体化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三维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从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模式,从培养中汲取教学经验。“三维互动”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维度是学生、教师和企业专家,第二个维度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第三个维度是专业、产业和创新。这三个维度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高职院校基于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不是把区域企业文化生搬硬套到校园文化,而是一项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系统性工程。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渗透融合要契合“立德树人”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突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要解决毕业生的校园文化与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的“零距离”对接,实现就业“零距离”;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