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与思政教育:信息技术的价值与限制

2024-01-06 05:15刘荣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2期
关键词:舆情思政信息技术

刘荣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公众意识形态和民众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平台汇集了众多的信息流,既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政教育作为对公民进行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的方式,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既把握网络舆情的脉搏,又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探讨网络舆情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既是对传统思政教育方法的反思,也是对新时代教育环境的适应。

一、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与目标

思政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价值观的引导和立德树人。教育方式旨在使青少年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思政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为了实现目的,思政教育需要完成几项基本任务: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在当代中国,思政教育更加注重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都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思政教育还强调开放性和多样性,鼓励学生与时代接轨,拥抱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信息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一)信息技术为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实时监测与反馈为思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通过大数据技术,教育者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态度和反应,实施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不仅提高了教育的效率,还使得思政教育更为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感受。多媒体与互动教学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如讲座、书本等,有时可能显得单一和枯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如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等,使得教育内容更为生动形象,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互动教学技术如在线讨论、实时反馈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增强了思政教育的互动性和实效性。网络空间的边界拓展使得思政教育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教室。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思政教育,大大拓宽了教育的时空范围,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思政教育。

(二)思政教育与数字公民素养培育

在数字化时代,仅仅掌握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字公民素养,在数字社会中做出合理判断,承担相应的责任。思政教育与数字公民素养培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思政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坚实的价值观基础。在数字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各种信息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做出合理的决策,需要坚实的价值观为基础,思政教育正是为学生提供这样的价值观。思政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数字公民不仅仅是技术的使用者,更是数字社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数字社会中的角色,明白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在数字社会中做出合理的行为选择。

三、信息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限制

(一)网络舆情的挑战与危机

虚假信息与舆情操纵已成为网络时代的一大问题。在众多的信息流中,不实消息、误导信息、偏见和歪曲事实的内容层出不穷,不仅对公众的判断和认知产生扭曲,还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更为严重的是,不良势力或外部势力利用虚假信息进行舆情操纵,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网络极端思潮的传播也对思政教育构成严重挑战。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为极端思想提供了广阔的传播空间。无论是宗教极端、政治极端还是其他形式的极端思潮,在网络上的迅速蔓延都可能冲击现有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

(二) 信息技术对思政教育的潜在威胁

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技术决定论的误区,即过度依赖技术、认为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观点。在思政教育中,过分依赖技术可能会导致忽视教育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失去教育的真正意义。数据隐私与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学习数据、行为数据甚至个人隐私都可能被收集和分析,不仅涉及到学生的隐私权益,还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对学生和学校造成伤害。

(三) 思政教育面对信息技术的应对策略

面对挑战,思政教育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培养辨识虚假信息、抵御网络极端思潮的能力。加强与技术部门的合作,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种危机。思政教育还需要重视教育方法的创新,不应过分依赖技术,应结合传统的教育方法,发挥技术和人文教育的双重优势。对于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问题,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建立严格的数据管理制度,确保学生数据的安全。信息技术为思政教育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思政教育需要积极应对,创新方法,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四、网络舆情与思政教育的整合策略

网络舆情,实际上是社会的“实时反馈”,教育者直观地了解到社会的热点话题、公众的关注焦点以及各种社会问题,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贴近现实的教育资源。某一社会事件引发的热议,作为思政课堂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社会现象、社会规律以及国家政策。为了确保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必须根据网络舆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当网络上出现对国家政策的误解或质疑时,思政教育应及时纠正,为学生提供准确的信息和科学的分析。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如制作与网络舆情相关的教学视频、动画等,使教育内容更为生动形象。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如课堂教学、讲座等,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思政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建立思政教育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各种在线课程、模拟实践等,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利用社交媒体、直播等技术,开展网络思政辩论、网络思政问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性。在网络信息海洋中,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虚假信息、偏见和极端思潮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网络舆情辨析能力,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应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信息,不盲目跟风、不随波逐流。应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分析、判断网络信息。应培养学生的网络伦理和网络安全意识,在网络世界中做到既有理智又有底线。网络舆情与思政教育的整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创新教育方法,才能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现实、更加有效。

五、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舆情的持续变化,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研究明确了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与目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双重作用,既有积极价值,也存在潜在限制,以及如何策略性地整合网络舆情与思政教育。信息技术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如实时监测、多媒体互动等,但也带来了网络舆情的挑战与潜在威胁。只要采取恰当策略,如从网络舆情中提炼教育资源、创新网络平台的教育功能等,能够确保思政教育在数字时代的健康发展。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思政教育的核心使命——培养有道德、有情怀、有责任感的公民始终不变。与时俱进、创新方法、确保有效性,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猜你喜欢
舆情思政信息技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