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Vlog新闻的话语创新与传播策略探析

2024-01-05 17:55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马雨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18期
关键词:受众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马雨馨

在视频化生存的当下,年轻一代青睐于在各大平台上通过制作Vlog短视频来记录生活与展现自我,用户通过拍摄、分享、观看Vlog,主动向受众搭建未知场景,引起了受众极大的兴趣,成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吸引了大量流量,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成为移动短视频的下一个风口。此后,随着Vlog在国内的火爆,主流媒体开始尝试以Vlog新闻进行报道,多家媒体的新闻客户端都打造了专门的视频新闻APP或开通了短视频新闻板块,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近推出的“央视频”APP、新华社的“新华15秒”板块等,共同探寻主流话语传播的创新路径,重塑新闻舆论“四力”,并且传播效果显著,实现了将非主导文化收编成一种有效的文化和社会秩序。

1. 主流媒体Vlog新闻的发展现状

面对媒体转型、大众审美转向的境况,新闻媒体自身对外的敏感性在捕捉到Vlog破竹而上的趋势后很快进行了新的尝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在2018年4月报道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首次推出的系列Vlog《CGTN博鳌行Vlog》,例如其中的《博鳌行VLOG:亲和力观察力幽默感集于一身的田薇忙忙忙》,记者一改曾经的“我来说”,而换用“我对你说”的叙事方式向受众介绍会场内外的最新情况,作为我国主流媒体首次尝试新闻报道以Vlog形式展现,掀起了主流媒体人格化表达短视频新闻报道的热潮。

自此开始,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大量采用Vlog形式进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譬如,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2019年全国两会新闻报道,各大媒体以Vlog对形式百花齐放,爆点频出,截至2023年6月14日,微博话题#两会Vlog#话题下累计阅读量达6.1亿,讨论量达13.3万,为时政新闻Vlog打响最有力的一炮。此后包括地方两会、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等时政新闻在内的报道也多采用Vlog结合形式。

在国际传播主题报道中,以央视新闻在2019年底推出康辉、刚强的《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如《洪都拉斯总统首次访华!两国元首举行历史性会晤》《“大国外交记者团”眼中的“冬奥中国年”》,反响热烈,引爆全网热议,为主流话语赋能新活力。截至2023年6月14日,“大国外交最前线”官方微博账号拥有粉丝48.6万,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26亿次。微博话题#康辉的Vlog#阅读量达3.5亿,#刚强的Vlog#阅读量达1.6亿。网友积极评论“康辉,这次Vlog读音很标准”“棒棒哒,刚强接棒非常溜,记得45度仰拍显脸小哦”。由于《大国外交最前线》采用EM(Extemporaneous Messaging)式的即兴沟通方式,根据外交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不定期的新闻生产,这种不期而遇的轻量化传播有效降低了“信息压力”,无负担式的阅听反而拉近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增加了传播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而从这些年来新闻Vlog的显著效果上来看,其用年轻人接受度高的方式真正实现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破圈式传播,打破语态壁垒,让中国故事从“看在眼里”逐渐走向“暖在心尖”,最终转换为受众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2. 视频化传播下Vlog新闻的创新分析

从戏剧的角度分析社会互动,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拟剧”理论,他认为“前台”的个人在舞台卖力表演,“后台”的个人以放松状态独立存在。约书亚·梅罗维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媒介情境论,他创造“中台”一词将这种由场景融合产生的不“前”不“后”,带有半表演性质的行为称为“中台行为”。尽管许多平台开启了社交媒体时代,如新浪微博,他们将普通人也搬上“前台”,但囿于其本身存在知识技能的使用门槛,仍有部分底层群众面对新闻讯息存在一定滞后性,未能跟上时代步伐导致与社会脱节。但通过新闻Vlog这种“通用语言”的短视频的形式,社交时间与空间得以延伸,其具有开放性的低门槛“中台”让更多群众看到了更为广阔和丰富的世界。

2.1 平民化叙事:轻量表达中国故事

法国社会学家罗兰将“有权威的声音”称为“颐指气使的话语”,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网络时代的年轻人,尤其是作为青年的“Z世代”远离主流媒体。但新闻Vlog的形式将居于“庙堂之高”的主流媒体由“仰视”转变为“平视”,有效增强了受众的心理亲近感与沉浸感。

2.1.1 以“小人物”成就大时代

相较于传统新闻的“他视角”表达信息,Vlog的“我视角”叙事方式注重个人的细节观察、交往互动、情感表达,而这种叙事方式恰恰契合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一点,即“以人为本”的生活底色,以微观视角作为切口找准宏大叙事。比如,《央视新闻》出品的《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中镜头也聚焦到了幕后被忽略的个体,如为了更快获取一手新闻而凌晨在场外等候的记者,为了活动高质量开展而一遍遍检查场地的工作人员等,聚焦微观场景,反而能让受众从中感知到无数“小人物”的责任坚守和我国的大国担当,蕴含立足“人”心的新型主流媒体的文化调性,以轻量化表达方式,为宏大叙事注入新鲜血液。

2.1.2 以“大梦想”感召小个体

见微知著的故事中能感受到“指路的光”,而汇聚成这束光、推动国家大事完成的是无数微小个体,在新闻Vlog报道中也相应地由宏大事件落回推动大事顺利完成的微小个体。譬如,《二十大代表Vlog》系列是以庆祝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宏大背景为基点,但在大会开幕前和会议期间的新闻报道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个体故事的叙事语态。在开幕前发布的Vlog侧重呈现个人成长的真情流露和与时代发展的命运一体,其中拉祜族女孩李娜倮以充满真情的三首歌曲来着重呈现“十年成绩单”。而在会议期的Vlog侧重呈现二十大报告的观后感,其中乡村教师刘秀祥结合自己返乡任教10年的经历,对二十大报告中的“非凡十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深刻思考,“我将继续与广大乡村教师一起奋斗,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这样的对话让个体故事有了感召力,更让宏大命题有了生命力。

2.2 巧用UGC:技术赋能新闻形态

横向对比中西地区的Vlog新闻报道,欧美国家媒体机构的Vlog新闻报道大多以侧重日常生活的软新闻为主,比如文艺娱乐、体育赛事等,报道时没有以主流媒体的权威身份来进行叙事,也并没有在西方新闻业界与学界形成“Vlog+新闻”报道样态的普遍风气;而自2018年起,中国主流媒体主动对自我权威性和专业性进行解构并“刮起”新闻Vlog的旋风。从近年的案例来看,国内的Vlog新闻对于国际会议、重要庆典等国家层面的“大事”常常选择从记者的个人视角作为“小切口”展开报道,将后台内容“前置化”、把幕后的故事搬到摄像机前展现给观众。无数破圈的Vlog都以时政类的硬新闻为主,体现了我国新型主流媒体巧用UGC(用户生成内容)的守正创新,引得西方媒体开始关注这种新闻的新形态。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智能传播建构的全媒体系统逐渐融入进我国新闻传播的生态中,在科技赋能下的新闻Vlog将技术与场景结合,打破场景传播的时空限制,近年来,“VR+新闻+Vlog”的形式,进一步体现新型主流媒体的高质量高水平新闻产品,赢得受众一片好评。譬如,央视网发布的《奥运系列VR VLOG——出发》《VR VLOG |一分钟速览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现场》等多条新闻都应用全景VR的方式展现,在跨时间、跨距离的情况下带领观众置身奥运现场、两会现场。

2.3 转变视角:共同参与重大新闻

社会学家兰德尔在他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中指出“用户基于个人兴趣发现和关注目标群体的Vlog作品,以期获得身份认同和群体归属感,并与Vlogger在生产、分发、互动、消费中形成虚拟空间的身体共在,从而产生共享的情绪与情感体验。”从此角度出发,Vlog新闻不仅向用户及时传递一手信息,还引导受众产生双方共有的“情感能量”,构成了“传-受”之间共享的互动仪式链,增强了用户黏性,培养了固定粉丝群。在Vlog新闻中,记者往往以第一人称视角亲自掌镜的方式与受众在社交空间里实现“我在说”和“对你说”,以具身传播的方式营造出虚拟的交往场景。譬如,在《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中,康辉、刚强以“我视角”记录了受众未知的大国外交现场,在3-5分钟左右为受众传递其最关心的新闻趣点。2023年5月18日,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刚强就以他的第一人称视角拍摄Vlog新闻,分享个人体验,带领受众共同领略了大唐芙蓉园迎宾表演,观看大唐时期标志性舞蹈和独具特色的服装等,网民纷纷留言“感觉仿佛在现场一样”“请刚强把峰会继续这样播报,每天持续关注!”此外,作为Vlogger的刚强积极与网友互动,视频中常出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您也许会好奇”的日常对话语句,实现虚拟的“面对面交流”,同时塑造人格形象,建立深层的感性认同。

3. Vlog新闻的提升路径探析

3.1 拓宽传播主体,“合唱”中国故事

在媒介融合持续深入的全媒体时代,“Vlog+新闻”的报道方式成了媒体传播新矩阵的构建基础。由于Vlog的题材较为宽泛且不受书面语言表达的规范化限制,叙事方式更加具有个人风格,多元多变,但只有主流媒体“一家之言”的表达长期下来不乏同质化与框架化。故而,在这个传播新矩阵中,讲好中国故事不应是主流媒体一家“独唱”,而应包含政府部门、主流媒体、机构媒体、平台媒体及自媒体等一起“合唱”,积极探寻“Vlog+新闻”的发展路径,同频共振、协作共鸣,形成富有包容性的多视角、多元化的复调传播,要看到来自民间“草根”的叙事主题的表达,形成“PGC+UGC”融合传播的局面。譬如,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新闻直播特别节目《走进乡村看小康》中作了叙事主体的转变,将记者的话筒和摄像机交给村里的乡亲们,拍起了Vlog,从乡亲们的第一视角来看待乡村振兴下新农村群众的幸福生活与乡村面貌。譬如,《二十大代表Vlog》用“自拍”和“他拍”相结合,把草根记录与专业拍摄进行蒙太奇剪辑,既有沉浸式的微距,也有抽离出来的远景,全景解构拍摄过程(时政Vlog创作中需要突破的“点”——以人民日报新媒体《二十大代表Vlog》为例),在PGC与UGC相融后增强了传播效能,既具有真人的说服力,又具有官方的权威性。

3.2 提升内容纵深,聚焦传播重点

Vlog新闻在Vlogger的工作视频录制中具有明显的随机性,结束录制后的制作周期也限制着新闻的时效性,在带着“最快速度发布”的要求下Vlooger或难以进行信息逻辑层次的梳理与重点亮点的抓取,以致新闻价值挖掘较浅,难以在高价值的思想层面深化新闻内涵,造成新闻偏向浅薄化趋势。在关注受众需求的前提下,传者更要打造富有理性的优质新闻产品。有深度、有理性、有思想的内容始终是新闻本质的价值追求,其大于形式的Vlog新闻模式。“大道不畅,小道必猖”,主流媒体在传播主流价值与主流话语、做好新闻舆论引导的同时,要为受众弥补因平民化内容叙事而缺少的专业性知识建设,提供精准的知识价值服务。譬如,在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新华社记者张扬发布《百秒看冬奥Vlog》,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受众精准介绍了短道速滑、高山滑雪、花样滑冰等冬奥会项目特点、赛事时报、体育专业名词等专业知识,如《花滑男单自由滑“神仙打架”!羽生结弦冲击三连冠》,截至2023年6月14日,微博话题#张扬带你看冬奥#达403.9万阅读量,起到了较好的科普效果,也为受众传递了更多具有公信力与引导力的高质量内容,提升了Vlog新闻传播的权威性话语表达与解读,助力冰雪运动的传播与推广。

3.3 重塑生产角色,建立传受关系

当下,Vlog的拍摄报道方式正掀起一股热浪,主流新闻媒体的平台化趋势会使得新闻工作者遭到巨大冲击。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应对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记者需要重新定位自己在新闻生产的角色,重建自己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此外,在以Vlog报道过程中,Vlogger自带的情感主观性与权威新闻机构的中立性与客观性存在天然的偏差,受众在接受新闻讯息的同时更倾向与传者个体建立信任,而不是与其背后的主流媒体搭建“传-受”桥梁。故而,在年轻化转型过程中,利用“Vlog+新闻”式的移动设备传播实现了对传统大屏的“反哺”,而不仅仅限于个人形象的塑造。Vlogger应通过平易近人的话语表达方式给观众带来现场感,通过出色的移情能力向观众展示我国的真实面貌、大国外交、时代变化、人民生活等。譬如,《二十大代表Vlog》以“屏幕前的你”作为每章的开篇,以“想对屏幕前的你说,我的愿望是……”等类似结尾寄语观众,引起观众的思考。这既是对观众的提醒,也是内化成拍摄者的场景意识,即接下来的每一句话都是说给屏幕前的人,营造了类似视频通话的对话感,在立住人物形象的同时,更多的是为观众展现时代发展下,每个小个体都能为大国进步奉献自己不可磨灭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打破了观众对传统主流媒体曾经的刻板印象,即单方面“灌输式”的价值宣扬。

4. 结束语

与当下流量饱和的短视频相比,Vlog增添了真实性,减少了猎奇点;加强了叙事共鸣,降低了泛娱乐化。借助权威平台资源,Vlog与新闻报道的联合,不仅能为受众提供优质且具有公信力的新闻资讯,使受众产生了“心理在场”,引导受众对新闻核心的关注,实现对年轻一代的精准传播。主流媒体应建立以标杆权威型代言人为“头部”,以年轻新闻工作者作为“腰部”,以“公民记者”为“四肢”,搭建多元化新闻Vlogger阵容,扩大Vlog新闻的影响力,建设深度媒介融合下的新型主流媒体,打造国民共建新闻场。

猜你喜欢
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