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正瑾,徐东升,汪锦才,郭嘉亮,2
1暨南大学药学院 (广州 510632);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 (佛山 528000)
人民健康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药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更是推动和支撑国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领域之一[1]。目前我国创新药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发展仍面临重重困难,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升级也面临底层技术空心化的问题。拔尖基础研究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足甚至缺失,是该领域发展瓶颈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1年,我国在籍研究生人数达到了333.24万,位列世界第一阵营(印度2020学年为453.90万,美国2019学年为307.24万)[2]。“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培养改革全面深化”“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一流大学体系加快构建”将成为“十四五”期间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教育部:培养创新人才方阵 构建一流大学体系)[3]。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以学科为基础,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重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和质量,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打造我国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基地”[4-6]。目前,“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了全国超80%博士生和近60%硕士生培养任务,是培养拔尖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生力军。2022年,分别有七所高校的药学学科和六所高校的中药学学科入选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围绕“十四五”时期药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以“双一流”学科为平台,培养大药学(含药学、中药学等)拔尖人才,积极承担教育优先、健康优先、人才优先的“三大战略使命”,将有力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7-8]。
此外,2012—2021年上市的原创药物中,90%以上的创新药来自国外,众多癌症药物、降压药等基础药都依靠进口,显然缺乏国际化视野的药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注定难以为继。早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教育部便提出要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要与境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深化研究生课程建设、联合授课、学分互换和学位互认等领域的合作,建立国际科研合作长效机制[9]。作为“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位于“粤港澳联合创新区”核心城市广州,具有丰富的国际化办学经验,药学学科也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具备国际化药学拔尖人才培养改革的天然土壤。笔者对“中外双导师”模式的策略、经验、成效进行了总结,期望对国际化药学拔尖人才的培养有所助益。
暨南大学是一所百年侨校,具有丰富的国际化办学经验。2017年10月暨南大学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教育部“暨南大学药学院中药现代化与创新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陆续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境内外合作项目二十余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3项支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基地。
近年来,暨南大学药学院围绕国家重大健康战略需求和区域主要的危害人民群众的疾病等重点问题,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暨南大学药学院联合教育部国际合作平台、创新引智基地,在药学、基础医学、生物学及化学等学科方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打造独具特色的暨南大学生物医药学科群。建设期内,与药学学科密切相关的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的ESI排名上升了305位,达到257位,进入世界前2.7‰;其他相关学科如化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学等学科ESI排名均从世界前1%进入前5‰,其中临床医学ESI排名提升至前2.9‰。在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暨南大学中药学学科排名第4位(全国前8%),药学学科排名第18位(全国前13%)。在上海软科学科发展动态监控数据平台上,2020年8月的数据显示暨南大学药学学科全国排名第8位,位列全国药学前5%。由此可见高水平“双一流”学科平台,为人才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我国国民健康重大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家发展重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多次提出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和医药产业发展,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围绕上述国家重大战略布局,重点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前沿生物医药和中药现代化”产学研体系建设和重大疾病心脑血管、恶性肿瘤创新药物研发等关键问题,“大湾区纲要”多次提到“健康”,明确要求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转化能力,要求到2035年,攻克新型健康技术等重点领域及其关键环节,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10]。
解决这些关键问题,最为重要的是人才培养。在新时代药学人才培养背景下,暨南大学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依托教育部“暨南大学药学院中药现代化与创新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药创新药物发现与中药现代化”创新引智基地等合作平台,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生物医药、中药学、免疫学、医学及临床检测技术开发等研究方向,探索与世界知名的大学开展科学研究与拔尖人才培养合作新方法,采取“选-派-管-回-用”及双模式创新的培养模式,努力学习国际最领先的创新药物研发与技术转化方面的经验,为广州、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培养国际化药学拔尖人才,服务于健康中国发展理念。
我国国际化药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一方面,相比国外培养制度,其国际化培养教育观念相对薄弱,国际化教育模式单一,培养目标和方案不够清晰具体。另一方面,其系统中的部分构成要素未能充分发挥效用,导致我国在科技创新与人才总量快速扩张的反差,形成“平而不尖”的拔尖人才培养局面[11-12]。作为教育强国的冲锋力量,国际化拔尖人才在培养模式的发展与探索中,如何改变传统的拔尖人才培养方式,重新定位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以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导向,以“双一流”背景下国际接轨的实质性国际化培养方案为构架,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出国际化药学拔尖人才,不仅意义斐然,也将对“双一流”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3-14]。笔者以暨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科为例,依托“双一流”学科建设平台以及“高端外传”合作项目,通过与世界知名高校联合,充分发挥双方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互补的优势,探索国际化药学拔尖人才培养的管理与运行体制,深入挖掘培养的创新机制,开拓国际化药学拔尖人才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完整全面的国际化知识体系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石。构建良好的科研学习环境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对接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应将国际人才培养形式与自身国情相结合,并应用于日常教学中[15-16]。以暨南大学为例,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暨南大学药学院逐步构建并完善国际化知识体系。学院通过开设全英课程,邀请中外名师专家以讲座等形式传道授业解惑,以增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鼓励支持中外专家编撰相关的高水平双语教材,健全教材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开设课程学分制,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相关专业英文课程,营造国际学术交流氛围,为构建国际化知识体系保驾护航。
为了更加全面地普及这种教育模式,避免人才培养的“脱轨”现象,应当实施自上而下的覆盖领域,从教师到学生,从博士生到本科生,全方面构建完善的国际化知识体系,营造国际学术氛围,实现知识体系的国际化、学术化、全面化。
国际化产学研是国际化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道标。国际化产学研是指国际上的产业、学术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旨在提高国际合作的效率,促进国际经济发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国际化药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的支撑,即要积极招募具有丰富海外经历的专业教师加入国际化药学拔尖人才培养的行列,着力于培养益于新时代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同时为了避免“学非所用,用非所用”的尴尬局面,要更加注重实际与理论的结合,以一流研发人员作为授课导师,一流学者作为基础督导,学习学科前沿,在实际研学中了解产业需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国际化的产学研输出导向,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性”人才。
为保证产学研输出活力,学院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轨驱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产学研输出的同时,积极保证产学研的导入。围绕创新生物药物研发,通过科研交流讲座与药学节科普等各种形式,立足于创新生物药物产业需求和国际前沿研发动态,针对高水平期刊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生物制药企业研发进展(如基因泰克/再生元/百济神州/荣昌生物/百奥泰等一线药企)展开现代生物医药研究最新进展(图1)系统学习与讨论,从报道的最新成果、药物开发的关键技术、质量控制的关键属性、新型高端仪器设备、实际应用价值等多个维度,采取引导式的深入挖掘,对创新性、研究思路、解决的科研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总结经验;鼓励并支持开展各类型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拓宽国际视野,为产学研输出提供活力源泉,形成良好的活性周期循环。
图1 灵活多变的联合培养模式
灵活的组合式培养机制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温床。经选派的学生获取学位的途径主要有三种,通过多个国际学术平台共同培养拔尖人才。采取双边学生互派交流,双方导师互聘合作的方式,目前已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一流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互派、互聘交流学习机制。如图1所示,开创性地实行中方注册联合培养(攻读中方学位)、外方注册联合培养(攻读外方学位)、中方注册联合培养(攻读中外双学位)等三种培养模式。这种灵活多变的培养机制集成了各类型学生的需求导向,为导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遵循双方意愿一致原则,达成双赢的局面。同时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既能在国外高校高水平平台学习国际前沿知识技术,又能够联系国内行情,助推国内药学行业的发展。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双一流”优势学科国际化建设中首要且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以德国为例,作为国际化培养典范,其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师资国际化水平,不仅在世界范围内招贤纳士,积极参与欧盟COMETT、LINGUA以及TEMPUS等计划,还专门资助世界各地专家与学者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以暨南大学药学院外专局高端外专团队的引进项目为契机,充分发挥高端外专的优势,开展以高端外专为主的药分学科讲座及授课,以全新视野接受国际化培育,以成果展示的方式定期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思路进行汇总、汇报、交流,全力打造药分学科国际化的培育氛围,目前与来自欧洲、亚洲、北美洲的知名学者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比如比利时科学院院士杰克·奥古斯丁·克罗曼教授,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萨尔瓦多·法纳利教授等。完善、高水平的双导师队伍是培养高技术药学人才、建立国际化鲜明的“高精尖”药学教研团队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形成国内研究生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趋势,可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列为学分制,使其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熟悉专业领域的国际化前沿,把握学科动态发展方向。通过设置“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实施“研究生海外访学激励计划”等推动国际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或国际联合培养项目、赴国外一流大学短期访学,多样化、多渠道、多层次拓展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途径。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2年提出的通过在线教学国际平台提升数字化国际影响力的号召,避免国际交流与资源获取困难、重复及浪费等问题,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质量多样化、治理现代化的需求,加快建设以数字化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新形态,推动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一流课程网”及在线教学国际平台的发展。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立足于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建设,交叉融入科技前沿最新进展,结合药物化学、中药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药剂学、药理学等多个交叉学科的教学科研平台和研究中心,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为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优质课程资源和教学案例,实现国际化学科交叉融合的绿色共享。
5年的实践探索中,暨南大学药物分析学科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在包括Cell、Science、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等顶级期刊在内的各类期刊发表论文超过500篇;获批各类国家和地区重点研究项目多项,总经费超过亿元;重点围绕创新生物医药领域在项目合作、经费申请、青年人才和研究生培养、高水平论文发表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互访交流。
从2013年至2023年,分别与美、荷、比、法、西、意、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一流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并互派学生交流学习。2021年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博士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派遣一大批暨大毕业研究生前往比利时鲁汶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近五年来,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多个层次实现了实质性的人才联合培养。此外,暨南大学校领导和比利时鲁汶大学、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比利时列日大学、法国巴黎南大学、德国格罗宁根大学等知名高校领导及教授实现多次互访,建立了友好互访交流合作机制。以合作长达二十余年的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杰克·奥古斯丁·克罗曼院士为代表的高端外国专家团队,在申请人的牵引下荣获国际交流最高奖——中国政府友谊奖(2022)。
2012年起,先后聘请比利时皇家医学院院士杰克·奥古斯丁·克罗曼教授和玛丽安·菲力特等国际知名教授为暨南大学客座教授(分别入选本校国家高端外国专家)。至今已联合发表SCI论文五十余篇,其中Top期刊三十余篇,申请国家专利8项,联合申请国际合作项目8项,项目金额共计约400余万元。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短期出国及合作交流50余人次。
如表1所示,通过教学团队的辛勤培养,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科研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学术影响力广的药学拔尖人才。
表1 归国就业俊才一览表
暨南大学药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目前已与美国克莱蒙特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美国圣约翰大学药学与健康科学学院、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英国胡佛汉顿大学药学院等均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这种“中外双导师”的培养方案也应该重新定位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以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导向,以“双一流”背景下国际接轨的实质性国际化培养方案为构架,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出国际化药学拔尖人才,不仅意义斐然,对“双一流”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也起到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