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沐琦
汽车被炮弹掀至半空中,再狠狠地砸在雷公身上。这是电影《长津湖》中一个有着巨大震撼力的镜头。生命的强盛与羸弱在这一刻叠加、重合,并且都有了最直观的诠释。哪怕具备无畏的勇气和铁一般的意志,雷公终究扛不过致命的捶打。当生命微弱的鼓点暗合秒表的倒計时,他含混不清地哼起家乡的《沂蒙山小调》:“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只短短的一句,就足以让所有人破防。这首曾经人人能哼会唱的山东民歌,也让我们有了重读沂蒙历史和沂蒙精神的心意。
从自然的角度看,沂蒙所拥有的山水和风物,其实也普通。但正如一首简单反复的《沂蒙山小调》就能赋予沂蒙特别的意蕴一样,沂蒙精神照映下那些“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故事,也让沂蒙的山不再只是山,水不再只是水,甚至石头也不再只是沉静缄默的存在,还有了千言万语,会在晴天高歌,于雨时低诉。这大概就是对“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另一种解读吧。在“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八百里沂蒙,除了弥漫的硝烟,还有鱼水情深的旋律。
沂蒙精神的孕育具有显著的人民性,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背景下,沂蒙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在沂蒙革命根据地长期战斗过的陈毅曾深情地回忆:“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如此看来,沂蒙精神就是当地百姓一砖一瓦砌成的,一针一线缝制的,一粥一饭喂养的……沂蒙山水的风情里,从此镶入了沂蒙百姓的风骨。
翻开沂蒙这首诗,写在第一节的是她们:创办战地托儿所、抚养将帅子女和烈士遗孤八十余人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她让“别人家的孩子”吃奶吃饭,却给自己的孙子喂粗粮……“沂蒙红嫂”明德英,因幼年时的一场大病,她无法开口说话,却用行动写出人生答案。当她放下娇羞解开衣襟,用乳汁救护八路军伤员时,她解开的其实是胸怀,袒露的是大义。还有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她们纳鞋、烙饼、磨面,一次次向着炮火连天的战场出发。
但实际上,“母亲”“红嫂”“姐妹”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名字。当时的沂蒙革命根据地,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而以沂蒙女性为代表的英雄儿女,做军鞋300余万双,碾米磨面11716万斤,出动大小推车100多万辆……他们山一程,水一程,在前线和后方,写下无数悲曲壮歌。在沂蒙人民心里,最后一粒米的归宿是成为军粮,最后一块布的去处是做成军装,最后一个儿子的旅途是走向战场。
是什么样的伟力让沂蒙人民甘愿舍弃、甘愿付出,甚至甘愿牺牲?除了相同的信仰、方向和渴望,还有光与光的相互照亮。我们在电影里看到过的那些场景,都是真实的。当年在沂蒙根据地,不论是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还是普通战士,不论他们走到哪里,都把群众当亲人,帮群众挑水、砍柴、扫院子,和群众“一个锅里摸勺子,一张桌上动筷子”。这种血浓于水的军民关系、党群关系,就像缓缓的沂河水缠绕着巍巍蒙山,从不曾隔离,也从不分彼此。
战火尘封,时光渐逝,但那首《沂蒙山小调》依然在许多人心里单曲循环:“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今日,我们可以静静地听着,不说话,感受岁月美好!
逐光|沂蒙精神
革命战争年代,百万沂蒙人民拥军支前,十万英烈血洒疆场。这块热血浇灌的土地上孕育形成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