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与“读中学”实践探究

2024-01-03 21:53刘蓓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阅读教学策略

刘蓓

摘 要 文本细读是一种优质的文本解读方法,有助于读者养成精读的阅读习惯。结合新课改背景下文本细读的概念与特征,分析文本细读运用到当今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并从教师角度总结文本细读的实施策略,从而使师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有质的提升。

关键词 文本细读  阅读教学  策略

从文本出发,细细品读文本中的一字一句,它的真与美就会浮现在眼前。近几年我国的著名学者、专家都开始关注到了这一点,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阅读时都必须从文本出发,着眼文本,立足文本,获得对文本的真切感受,以开阔阅读视野,揭示文本奥秘。因此,笔者从文本细读这一角度入手,对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展开探讨。

一、新课改背景下文本细读的特征

第一, 从客体上看,我国中小學所选的课文都是经典的优秀篇章,是思想与形式相统一的文本,经得起作家、研究学者、教师、学生的反复研读。这表明,语文教材的选编并不单一,而是题材丰富多样、内容跨越古今、语言精致、内涵极其丰富的教材。学生不仅可以把语文教材当做文字运用的参照,还可以通过对作品的赏析与学习,来熏陶心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从主体上看,新课改背景下的文本细读指向学生的学情。学生的阅读接受能力、欣赏能力如何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因此,必须针对学情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对小、初、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与发展水平进行了解与研究。王荣生教授说“一篇课文如何教、怎么教,不是通过教师自主决定的,而是由学生的发展状况来决定的,也就是你的学生此时此刻最需要达到何种阅读水平,在这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困难和问题。”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第三,从发生途径上看,细读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材。两者要产生积极的互动,离不开细读。因此,首先要细读书,新手教师往往一堂课下来传授的知识满满当当,这就使学生完整阅读一篇课文都有困难更别说对文本的细致感受了。同时新课标中虽明确指出某一学段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多少的阅读量,但长期下来却导致学生盲目地追求阅读速度。在相应的阅读教学中,也养成了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的不良阅读习惯。

二、文本细读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从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看,我国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对教师的教材利用上明确提出“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样,关于“阅读教学”这一部分又对学生的阅读提出明确要求“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第二,从现今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具体化,教材又由经典作品所构成,是带领学生感知体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文本。教师应引领学生进行充分阅读,领悟文本。但现今课堂,老师止步于浅层或满足文本中的某一点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教师执教朱自清的《春》时,由于对文章中的修辞的说法多种多样,所以课堂上老师都是以教导学生学习掌握修辞手法为重点教学内容,花大量的时间阅读文章,教学生学会在考试中答题。阅读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变成了单一的知识教学,毫无对文章进行体验与欣赏,只是干巴巴地学习固定的知识点。这就表明学生所进行的阅读往往是虚假的,读出的并不是从文本中所传递出来的东西,而是依据自己的主观经验和见解进行的解读。文本是有深度的,需要我们在细读中深切体会。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正和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解读。

三、文本细读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必须自身先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只有在此基础上,教师教学才能够运用自如、信手拈来,上一堂有意义的阅读教学课。因此笔者通过阅读钱理群、孙绍振、赖瑞云等教授有关文本解读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有助于教师开展文本细读的方法。

1.从语言入手,细致领会

作家在创作文本时,往往通过某些细微的语言来揭示文本的奥秘。因此,学会推敲语言是解码文章的有效途径。具体如下:

首先,要善于发现不合常规或常理的语言。在阅读过程我们往往会阅读到此类文字,这时,教师就要紧紧抓住阅读初感。叶圣陶先生说,“文本中看似与平常不同的话语正是作者情感无意流露的话。”这是作者创作个性的精妙所在。例如,初中课文《变色龙》,整篇文章以对话进行展开,其中有一句:“哈哈哈哈!……得了,你干吗发抖?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认真阅读不难发现,形容狗应该使用“它”这一人称,而不是“你”。不合常理的语言经过细读探究,可以明确的感受到这“狗”就代表着权势,鲜明地表现出奥楚蔑洛夫对权势的奉承,也看到了权势对世人的异变,充满了嘲讽。此外,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作者用“乐园”来描绘百草园,但事实上文中的“乐园”只不过是简简单单的泥墙根和油蛉、蟋蟀、斑鸠等。《社戏》中“从未吃过那晚如此好吃的豆”也是同样的表达。这些不合常理的语言往往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

其次,要善于抓住矛盾的语言。观察文中是否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或看文中事物与现实发生了怎样的异变。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文章的解读落到实处。例如鲁迅的作品《祝福》,鲁镇的人都不知祥林嫂的真实姓名,只因她的丈夫叫祥林,所以大家都称其为祥林嫂。但当她改嫁给贺老六而再次回到鲁镇时,镇上的人仍然叫她祥林嫂。这句话在文中独立成段,显然是鲁迅着笔用力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显然的矛盾点。按规矩从夫姓,既然她改嫁了,那大家应该重新称她为贺六嫂或老六嫂。但鲁镇的人却相反,名称照旧,这一细节表明,祥林嫂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地位十分低下,在封建社会中,这种夫权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的现象非常严重。在这段文字背后仿佛能感受到鲁迅的哀其不幸。

综上所述,从语言入手,可以发现作者笔下的微妙之处,也可以提高读者对文本语言的敏感性。但应该注意的是,必须结合对细节的关注以及文本的整体构成,否则课堂将过于分散,无法完成要求的任务。

2.在还原中比较,发现文本差异

所谓还原,孙绍振教授说“把文本中作者所描述的内容的原生状态想象出来,与作品中的描写对象相对比,即把作品还原到它特定的情境中去,由此发现差异与矛盾。”文学中的语言是诗意的、假定的,当它被作者写入文本中时就带有作家的主观意志。通过还原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与矛盾,体会文章的奥秘。具体的还原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還原可以是物的还原比较,教师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文本中所选入的事物状态、特点是否与生活中的客观事物相吻合。通过还原比较,从而发现其中的差异,体会作者的用意。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草盛豆苗稀”,用“盛”来形容草。通过还原比较,如果你是一个耕种之人,在面对这些杂草时,一般想到的是杂、乱、多等词,而陶渊明用的却是“盛”字。“盛”形容杂草明显不带有贬义,这说明他并不在乎豆苗是否长得好,自己的劳动是否有收获,而是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野草。通过还原物的比较,单这一字就足以感受到陶渊明悠然自得的情致。因此,通过将物的原生态与作品的形象进行还原比较,文本的奥秘就被显现出来了。

第二,还原也可以是人的还原或手法的还原。从人物的还原来看,如朱自清《背影》中“望父买橘”的情节,文中描写作者望着父亲艰难的背影默默地流下眼泪。通过还原比较,在日常生活中,年迈而体态偏胖的父亲为儿买橘要通过高高的月台,费时又费力,往往会选择让儿子去买橘,自己在原地照看。但文中的父亲却执意要亲自去买,这种行为虽不实用,但父亲这种举动越是固执,这美与善的错位就越让人动容,越让人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再如手法上,鲁迅的作品《孔乙己》中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这里可以试着还原作者的创作用意。鲁迅在文中写到了众多酒客,他为何不选择让酒客打折孔乙己的腿而偏偏选择丁举人呢?通过阅读整篇文章,发现孔乙己一生就想当个举人,但却未能成真,通过丁举人打孔乙己,这是对他的反讽。并且这篇文章的叙述视角是间接叙述,通过酒客视角来阐述事件,带有酒客的主观色彩,即整个事件并非是举人的过错,而是孔乙己不识抬举而所遭到的报复。这里深刻地表现了酒客对权势的附庸以及他们的无知和愚昧。这远比鲁迅的视角去叙述文本更有深意的多。

综上所述,通过还原,看似平常的叙述,其实都是作者的用意所在。但需注意在阅读作品时仍要依据具体的文本来进行实际、灵活地还原才能够发现文本奥秘。

3.善于把文本内部与外部相结合对比阅读

贴近文本的阅读是建立在关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的,但孤立地研究特定的文本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解读不足和不完整。因此,在老师充分解读的基础之下,可以将两个方面联系起来:

一些著名的特级教师如于漪、欧阳代娜、陈日亮等。他们都掌握大量的文学理论,有着丰富的解读与教学经验。例如,教师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通过自身细致品读研究后仍觉有所缺漏时,可以适当参考特级教师陈日亮的《品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赖瑞云教授的《由兴奋点所引发的的童趣和幽默》以及钱理群教授的《如何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福建省特级教师陈日亮为让学生更加深刻感受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图书馆借阅了有关毛泽东诗词欣赏研究方面的各类图书。只有解读得充分,才能更好地展现这首诗歌的深度与广度。

综上所述,各名家解读的引入是在自身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一开始就寻找参考。如若不然,长期下来,教师只会依赖文本而写不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教师要时刻谨记每一篇课文只须一篇经典教案即可,外部资料的借助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灵丹妙药。

四、结语

语文阅读教学虽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但学生仍然缺乏基本的阅读能力。学生以为读懂了文本,其实只是读懂了表层内容;以为教材是简单的文本,其实是未见其深邃所在。所以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文本细读这一有力武器,来共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解读能力。尽管文本细读已逐渐成为许多优秀教师和顶级学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工具,但也还有许多值得继续深入探究的地方。本文是在阅读各名师专著的基础上完成的,望读者阅读本文后对文本细读有新的认知并掌握一些通用的文本解读方法。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 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经验生长的初中语文“读中学”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b/2021/02/15]

[作者通联:江苏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阅读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Passage Four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