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旭 ,邓 毅 ,李 强 ,吴 迪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药学部,成都 673;.江苏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南京 009;3.江苏省人民医院药学部,南京 009)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异常激活,而对胰腺组织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并伴有持续器官功能衰竭的急腹症[1]。SAP的典型症状为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并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具有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并发症多的特点,病死率高达13%~35%[2]。由于SAP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使得其胃肠吸收功能受到影响,所吸收的营养无法满足机体需求,患者极易出现营养不良和胃肠功能受损。对SAP 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不仅可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还能维持其肠道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减轻疾病对胃肠道的损害[3]。有研究表明,营养支持治疗是降低SAP 病死率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4]。国内外指南均推荐,无特殊情况下,临床应尽早对SAP 患者进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治疗[1-4]。然而,EN 制剂的选择存在一定争议[5]。要素型EN 制剂中,短肽类EN 制剂(以下简称“SP”)在临床较为常用,但其渗透压较高,易导致高渗性腹泻的发生。整蛋白型EN制剂分为含有或不含有膳食纤维的EN 制剂,对于SAP 患者,关于是否使用膳食纤维,学者也有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膳食纤维有利于肠道蠕动,可改善SAP 患者的肠道功能,而另有学者认为膳食纤维在酵解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可加重SAP患者的腹胀症状[6]。研究指出,选择适宜的EN制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7]。为此,本研究比较了SP、含膳食纤维的整蛋白EN制剂(以下简称“TPF-DM”)和不含膳食纤维的整蛋白EN 制剂(以下简称“TP-MCT”)对SAP 患者疗效、胃肠道耐受性和预后的影响,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住院治疗的SAP 患者的临床资料。按EN 制剂种类的不同分为SP 组、TP-MCT 组和TPF-DM组。本研究方案经江苏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审号为2023-SR-281。
本研究的纳入标准为:(1)诊断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具体标准为--上腹部持续疼痛,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浓度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腹部影像学检查符合AP影像学改变;符合上述3项标准中的2 项即可诊断为AP。(2)严重程度分级按修订版Atlanta分级--AP伴有持续(>48 h)的器官功能障碍,可诊断为SAP[1]。(3)年龄18~90 岁。(4)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评分≥3分;(5)连续使用EN制剂≥7 d。
本研究的排除标准为:(1)有明确的EN 制剂禁忌者;(2)严重并发症(如休克、昏迷、意识不清)者;(3)未成年者、妊娠期妇女、临终患者;(4)数据缺失者。
本研究的数据采集终止标准为:(1)突发病情变化而中断营养支持治疗者;(2)恢复经口饮食或口服其他营养补充剂者;(3)转院、转科或出院者。
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液体治疗和镇痛、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SP 组、TP-MCT 组、TPF-DM组患者分别接受肠内营养混悬液(SP)、肠内营养混悬液(TP-MCT)、肠内营养混悬液(TPF-DM)支持治疗。所有患者的EN 能量目标量均为25~30 kcal/kg(1 kcal=4.19 kJ)[4],均参照《肠内营养临床药学共识(2017)》以鼻饲连续24 h 泵注:开始的第1~3 天以低剂量、低泵注速度给药(第1 天用量为目标量的1/4,患者肠道逐步适应后,第2天用量增加至目标量的1/2,第3~4天增加至目标量);若患者耐受,可再逐渐增加剂量和泵注速度;若患者不耐受,则降低泵注速度或停止泵注。临床药师对患者治疗全程进行营养动态评估,并协助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营养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当患者恢复经口饮食时,停用EN制剂。
本研究所用肠内营养混悬液(SP)(国药准字H20010285,规格500 mL)、肠内营养混悬液(TP-MCT)(国药准字H20093283,规格1 kcal/mL)、肠内营养混悬液(TPF-DM)(国药准字H20103536,规格0.75 kcal/mL)均购自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
收集3 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7 d 后的血液营养指标[白蛋白(albumin,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球蛋白(globulin,GLB)]和炎症指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N%)、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并汇总其临床结局指标[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住院时长、恢复经口饮食时长、病情未好转率、死亡率]和胃肠道耐受性(以患者用药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为指标评价EN制剂的耐受性)。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本研究共纳入118 例患者,其中SP 组41 例、TPMCT组40例、TPF-DM组37例。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
用药前,3组患者的血液营养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组患者的ALB、TP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用药前(P<0.05);3 组患者用药后ALB、TP 水平比较以及3 组用药前后Hb、GLB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3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液营养指标比较(±s,g/L)
表2 3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液营养指标比较(±s,g/L)
a:与同组用药前比较,P<0.05。
组别SP组TP-MCT组TPF-DM组n ALB TP Hb GLB用药后30.60±7.35 34.84±7.16 31.34±9.29 41 40 37用药前32.80±3.88 32.53±4.18 32.67±5.23用药后36.82±4.55a 36.16±4.66a 35.61±3.98a用药前61.95±9.04 61.65±8.17 60.08±6.96用药后68.10±9.30a 69.08±8.86a 65.85±8.49a用药前92.93±20.28 99.20±16.11 100.92±18.38用药后96.10±15.30 96.00±19.14 97.81±15.20用药前27.65±6.30 30.42±9.55 27.41±7.79
用药前,3组患者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 组患者的CRP 水平和N%、TP-MCT 组患者的PCT 水平以及SP 组患者的IL-6 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用药前(P<0.05)。用药后,TP-MCT组患者的PCT水平显著低于同期SP组和TPF-DM组(P<0.05);SP 组患者的IL-6 水平显著低于同期TP-MCT 组和TPF-DM 组(P<0.05)。用药后,3 组患者的CRP 水平、N%以及用药前后的WBC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 3组患者用药前后炎症指标比较(±s)
表3 3组患者用药前后炎症指标比较(±s)
a:与同组用药前比较,P<0.05;b:与TP-MCT组比较,P<0.05;c:与SP组比较,P<0.05。
组别SP组TP-MCT组TPF-DM组n PCT/(ng/L)用药前1.18±1.14 1.26±0.96 1.34±1.12用药后0.30±0.74a 1.00±0.07c 0.99±0.60c用药后0.84±0.35b 0.54±0.43a 0.90±0.53b CRP/(mg/L)用药前81.89±51.06 71.39±43.30 79.67±46.01用药后26.90±19.21a 33.73±25.74a 30.55±23.94a N%用药前80.98±8.51 77.13±14.89 78.01±12.93用药后72.20±12.66a 70.56±11.26a 69.13±13.78a WBC/(×109 L-1)用药前11.82±9.30 9.93±4.17 11.25±9.61用药后12.05±13.22 8.23±4.07 10.16±13.67 41 40 37 IL-6/(ng/mL)用药前1.30±1.47 1.24±2.24 1.05±0.93
3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入住ICU时长、恢复经口饮食时长、病情未好转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表4 3组患者的临床结局指标比较
本研究以患者用药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为指标评价EN 制剂的耐受性。EN 相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其中腹泻发生率最高,为17.80%。TP-MCT 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32.50%),且显著低于SP 组(46.34%)和TPF-DM 组(48.65%)(P<0.05);而SP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TPF-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5。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均经积极处理后好转。
表5 3组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SAP患者的机体常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由于蛋白分解、糖原异生和脂肪动员能力增强,使患者发生代谢紊乱、低蛋白血症和负氮平衡,从而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因此,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对SAP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EN 为SAP 患者提供营养物质的同时,还能维持肠道功能,修复肠黏膜屏障,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内毒素和细菌易位的发生,与肠外营养相比,能显著降低患者感染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8]。
肠内营养混悬液(SP)属于要素型EN 制剂,因无需经过复杂的消化分解即可吸收,适用于胃肠功能较差的患者[9]。肠内营养混悬液(TPF-DM)、肠内营养混悬液(TP-MCT)均为非要素型EN 制剂,其蛋白质结构完整,但对患者消化吸收功能的要求较高。其中,前者所含碳水化合物为木薯淀粉和果糖,能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增加周围组织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患者葡萄糖负荷,故常用于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异常人群[7];后者则富含有利于脂肪代谢吸收的中链脂肪酸,适用于脂肪吸收不良、代谢紊乱及肝功能异常患者[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用药后3 组患者的ALB 和TP 均显著高于同组用药前,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3种EN制剂均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但不同种类的EN制剂对SAP 患者的营养改善无明显差异。用药后3 组患者的CRP 水平和N%、TP-MCT 组患者的PCT 水平、SP 组患者的IL-6 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用药前,表明SP和TP-MCT 较TPF-DM 更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炎症水平。SAP患者常伴有微循环障碍和肠道灌流不足的情况,这会导致患者肠细胞损伤,消化吸收功能有一定程度减弱。SP不需要经过胰酶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利用,因而能减少对胰腺的刺激,减少炎症的发生。Tiengou等[11]的研究结果显示,SAP 患者使用要素型EN 制剂时炎症水平更低。TP-MCT 和TPF-DM 均为非要素型整蛋白EN 制剂,但TP-MCT 的抗炎作用比TPF-DM 更强,可能是由于TP-MCT中脂肪的主要来源为中链脂肪酸,而中链脂肪酸能够抵抗过氧化物反应,从而降低患者炎症水平。此外,TP-MCT 中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例更高,支链脂肪酸可通过抑制脂多糖细胞膜表面Toll 样受体4,阻碍脂多糖激活核因子κB 炎症通道,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水平[12]。
在临床实践中,EN 制剂常因胃肠道不耐受而中断使用。由于胃肠道不耐受的临床症状并无显著特异性,故尚无标准的评价方法[13]。本研究基于SCCM/ASPEN营养指南和国内专家共识[14-15],以患者用药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为指标评价EN制剂的耐受性,结果显示,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37%,其中腹泻的发生率最高(17.80%),但TP-MCT 组患者的腹泻发生率较低(10.00%)。TP-MCT 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SP组和TPF-DM组,与Simo等[16]的研究结果相似。SAP 患者在使用EN 制剂后发生腹泻的可能诱因较多,就制剂本身而言,其高渗透压可导致肠腔内渗透压升高,阻碍水、电解质吸收,从而引起腹泻[17]。本研究中,虽TPF-DM 的渗透压较低,但较TP-MCT 更易引起腹泻,这可能与临床使用时常增加泵注速度和用量以满足能量供给,从而致腹泻发生有关。此外,EN制剂中的脂肪成分也是诱发腹泻的另一原因,TP-MCT、TPF-DM、SP 中脂肪含量分别为30.0%、38.3%、9.8%,高脂肪含量的EN制剂更易引发腹泻[18]。虽有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可显著改善胃肠功能,并可治疗EN相关性腹泻[19],但含膳食纤维的EN 制剂在酵解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氢气以及硫化氢等气体,可加重SAP患者的腹胀症状[6],因此含纤维素的EN 制剂可能不利于SAP 的治疗。此外,喂养方式、速度、用量等因素也可引起胃肠道不耐受[15]。
综上所述,不同EN 制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态并降低炎症反应,其中肠内营养混悬液(SP)和肠内营养混悬液(TP-MCT)的疗效较显著,且后者的胃肠道耐受性较好。临床使用EN 制剂时,应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并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药学监护和用药方案的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