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茂林
从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出发,我们的教育应该从中小学开始,抓好学生思维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一,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有科学思维的品格。思维是在表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的认识活动过程,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虽然思维能力存在着差异,但是通过接受教育和参与实践,是可以改善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通过老师对某种现象或某种观点的扼要讲解,或者启发诱导,或者师生探究,学生对这种现象或者观点理解了、接受了,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理性思维过程。所以,老师要把课堂教学当作思维品质的展示,为学生正确思维做出榜样。
第二,通过适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适应各种挑战打好基础。学校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自然和社会的人,进而达到改造自然、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学校要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强化应对各种挑战的心理素质,比如对待成功,是沾沾自喜、满足现状,还是永不满足、继续进取?比如对待失败,是丧失信心、畏缩不前,还是不怕失败、继续拼搏?比如对待困难,是回避它、惧怕它,还是正视它、挑战它?人的适应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正如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一样,唯有经过严寒的考验才能具有松柏的品格。
第三,通过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交际、写作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是人在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高质量的表达能力具有准确性、敏捷性和艺术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做出榜样,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另一方面是创造条件,提供方便,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比如,加大课堂提问或者分组讨论密度,给每个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安排学生轮流主持小组会、班会、团会等,让学生在“压力”下增长才干;改进作文教学,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写出自己的想法;提倡学生自办“手抄报”,自己写稿、排版、书写、插图;等等。
第四,通过竞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小确立竞争意识。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为他们进入社会后参与竞争打好基础,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可以不定期交给学生一项具有难度的任务,考验学生对待困难的态度,让学生知道人生路上并不是一路平坦,只有不怕困难,才能战胜困难;组织具有对抗性的竞赛,考察学生是否具有竞争意识,告诉学生人生就是与自己的懦弱与懒隋斗争;通过选举、评比、演讲、提问以及各种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等等。
第五,通过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把成功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二十世纪出现的创造教育,就是专门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及其运用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虽然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几千年来人类认识事物的经验与成果,但是教师决不只是“传声筒”,学生也决不只是简单的“知识容器”,教与学都应是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主要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去发现其尚未知道的知识,并且使他们能够运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