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欣
摘 要 油松是甘肃省小陇山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为推动当地林业发展和生态修复,从油松采种与处理、播种育苗、造林地选择、造林地整地、移栽造林及栽后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小陇山地区的油松种植技术,总结了油松赤枯病、油松干腐病、油松落针病、松干介壳虫、松材线虫及松墨天牛、油松毛虫等油松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关键词 油松;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甘肃省小陇山地区
中图分类号:S791.254;S763.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0.072
甘肃省小陇山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地处秦岭山脉西段,属我国南北方交界处[1]。这一地区的复杂地貌与干旱的气候条件对林木种植造成了一定挑战[2]。油松因其速生性、极强的适应性以及生态、经济双重价值,在我国西北地区被广泛种植[3]。油松作为我国主要造林树种,在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和提供经济价值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5]。因此,如何在小陇山的特殊生态环境中实现油松的高效、可持续种植,对于提高林业产值、维护生态平衡及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油松在小陇山地区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6]。这些病虫害不仅严重影响了油松的生长和产量,也给当地林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7]。在过去的研究中,虽然有关油松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其他地区的种植技术已被广泛探讨,但针对小陇山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油松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小陇山地区为研究区域,深入探究了小陇山地区的油松种植技术,并详细阐述了该地区油松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旨在为当地林业发展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1 小陇山地区油松种植技术
1.1 油松采种与处理
小陇山地区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油松果实发育成熟,开始进行采种。选择枝干通达、形态良好、未受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母树采集油松果实,采集后置于通风处晾晒,每天翻动2次,直至松果开裂,收集种子晾干。在播种前10 d使用盐水浸泡油松种子,然后使用2%FeSO4溶液和2%KMnO4溶液分别浸泡1 h消毒,清理完残留药液后使用温水浸泡24 h进行催芽处理。
1.2 播种育苗
每年春季和秋季进行播种,春季最宜。播种的苗圃地土壤以沙土为宜,微酸性或中性最佳。播种前为播种地灌足底水,在土壤略干后采用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条播行距20 cm,深度1 cm,播种后覆盖浮土或者地膜以保持地温。同时,及时除草浇水,保证幼苗生长。小陇山地区7月后进入雨季,雨量增加,雨后应及时洗去油松幼苗上的淤泥,保证油松幼苗正常的光合作用。每年6—7月油松苗木生长旺盛,此时进行间苗处理,去除长势较弱的幼苗,分2~3次进行。
1.3 造林地选择
小陇山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相对复杂。该地区的气候干燥,存在土壤侵蚀等问题[8]。油松作为耐旱、抗风沙、生长速度快的树种,适宜在小陇山地区进行造林,造林地的选择应考虑以下4点因素。
1)海拔和坡度:选择海拔1 000~2 000 m、坡度25°~35°的造林地进行油松造林,同时,坡向也有一定影响,通常南坡比北坡相对更干燥,北坡更有利于油松的生长。
2)土壤条件:油松对土壤要求不是特别严格,相对而言,砂质和砂壤土更适合油松生长,造林地土层厚度60 cm以上为宜。
3)水源条件:油松耐旱,但在造林初期,仍需要保证一定的水源供应,尤其是在干旱季节,造林地应具有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特点。
4)风向和风速:油松抗风能力强,但强风可能会对幼树造成损害。造林地的位置需避开风口,最好选择风速较低或有自然屏障(山体、丘陵等)的地方进行造林。
1.4 造林地整地
整地可改善造林地土壤结构,提供适宜的种植条件,还有利于后续的树木管理。小陇山地区多采用条状或梯田整地法、深翻整地法、鱼鳞坑整地法。
1)小陇山地区整地坡度较大,适合进行条状整地或梯田整地,可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整地前清除造林地内的杂草和石块等杂物,条状或梯田2~3 m长,0.5 m宽,种植穴深度以0.25~0.35 m为宜,条间距1 m。
2)在土层较硬或者贫瘠的地方,可以使用深翻的方法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
3)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由小陇山地区坡度较大而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整地时在斜坡上挖多个鱼鳞状的坑穴。坑的大小和深度根据地形和土壤条件决定,一般深度在0.3~0.5 m,长0.6 m,宽0.4 m。
1.5 移栽造林
小陇山地区一般选用2年生幼苗进行移栽造林(也可采用直接播种的方式造林,但种子易受林内有害生物的威胁,导致造林成活率较低)。于春季早上进行移栽造林,避免炎热、低湿天气影响苗木成活率。选择苗高0.25~0.35 m的生长健康、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的幼苗进行移栽,将幼苗小心地从苗床中挖出,尽量保持根系完整,并进行蘸泥浆处理,然后使用塑料布包好苗木根部,保证根部湿润。
在造林地挖掘大小和形状适合油松根系的土坑进行移栽,深度以0.30~0.35 m为宜,挖掘时将表土和底土分开存放,种植时将表土填回种植穴,并在种植穴底部加入适量碎石以增加其透水性。将树苗放入种植穴中,而后回填心土轻轻压实,确保土壤与根系紧密贴合。移栽完成后,及时浇透水,撒一层浮土并覆盖地膜,以保水保湿。
1.6 栽后管理
抚育管理是实现高生产力、高生态效益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键因素。移栽后应及时进行水肥管理,一般栽后的30 d內进行浇水处理,浇水次数每周1~2次即可;而对于肥料,栽植前施入底肥,栽植后第3月追肥1次即可。栽后3~5年进行1次修剪处理,去除部分侧枝,避免过于密集的枝条导致油松树势过旺、生长不均衡。
2 小陇山林区油松常见病虫害
2.1 常见病害
2.1.1 油松赤枯病
油松赤枯病主要由枯斑盘多毛孢菌(Pestalotiapsis funerea Desm)引发,使得油松的针叶出现病斑,并逐渐变红、枯死,造成油松落叶。小陇山地区7月多雨,是油松赤枯病的高发期;病原菌孢子在病叶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气温升高后逐渐复苏萌发,从油松伤口处侵入叶片并产生新的子实体,遇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盘,造成油松赤枯病的大面积传播。因其越冬特性,部分连年发病严重地区,油松针叶损害严重,光合作用受阻,长期长势衰弱,导致油松抗病性能大幅下降,存在植株死亡的情况。
定期巡查可避免油松赤枯病的发生;成过熟林中的老龄油松可采用输营养液的方式增强其抗病害能力。油松赤枯病发生时,应及时剪除病枝病叶,统一深埋或烧毁。同时可采用25%多菌灵、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100波尔多液等农药进行喷洒治疗。
2.1.2 油松干腐病
油松干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油松病害,通常影响油松的根部和下段树干,导致木质部腐烂。发病初期,枝条上呈不规则状黑色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树干上呈黑褐色的凹陷条纹,影响油松的生长与观赏性。
除定期巡查外,一旦发现油松染病,应及时将染病枝条上的病斑刮除,病斑面积较大且受害严重时可直接剪去枝条,集中销毁;可在油松枝条上刷石硫合剂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2.1.3 油松落针病
油松落针病主要由散斑壳菌(Lophodermium conigenum Hilitzer)引发,发病时油松针叶上产生点状、段状病斑,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浅褐色。感染油松落针病后,油松2年生针叶基本不会脱落,而3年生以上针叶会大面积脱落。
开展定期巡查,发现油松落针病后,及时修剪枝条上的病叶,同时清理病株周边落叶,深埋或焚烧以清除病叶,避免病叶不断传播病原体。对幼龄林和成熟林进行管理,以增加植株抗病性,对于幼龄林可进行遮光处理,减少其蒸腾作用,对于老龄林可采用输营养液的方式增强其抗病能力。病情严重时可采用65%代森锌500倍液、等量式100倍波尔多液、70%敌克松500~800倍液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2.2 常见虫害
2.2.1 松干介壳虫
松干介壳虫(Matsucoccus sinensis)是一种为害小陇山地区油松的蛀干害虫,主要分布于针叶林区。松干介壳虫会侵入油松内部,取食油松木质部,造成植株生长衰弱,阳面树干还会存在弯曲现象。为害严重时会引发其他虫害一同侵害,造成油松大面积死亡。
1)在油松的生长过程中,定期进行修剪整形,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增加林内通风透气性,营造不利于松干介壳虫滋生的自然环境;2)当发现松干介壳虫为害油松时,剪除感染严重的枝干部分,防止松干介壳虫的进一步扩散和繁殖;同时清除堆积的树皮和其他有害垃圾减少虫害滋生的场所。可使用高温蒸汽对病林内枯落物进行消杀,杀灭部分害虫;同时可采用40%氧化乐果、1.0~1.5°Bé石灰硫黄合剂等化学农药杀虫;3)还可以引入异色瓢虫、蒙古光瓢虫等天敌生物捕杀松干介壳虫,控制害虫的数量,实现生态平衡。
2.2.2 松材线虫及松墨天牛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导致松材线虫病的主要病原体,是我国头号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油松染病初期树脂分泌急剧减少甚至停止,同时伴有木质部干枯的现象,病株针叶失绿变黄,最后变成红褐色,树冠呈火烧状。而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松材线虫随着松墨天牛取食在病株与健康油松之间传播,导致松材线虫病的大面积暴发。
松材线虫病一般无特效药剂防治,以预防为主。每月对油松林区进行1次详细踏查,检查油松可疑枯死植株,并取样进行鉴定,一旦发现油松感染松材线虫病及时进行择伐或皆伐处理,避免其大面积蔓延。而对于松墨天牛,则可采用70%喹硫磷原油、8%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等杀虫剂进行防治,也可以在油松林内释放管氏肿腿蜂、花绒寄甲等天敌生物控制其种群数量。
2.2.3 油松毛虫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是为害油松的主要食叶害虫,取食油松针叶导致油松光合作用受阻。该虫害具有发生量大、为害面广的特点,一旦发生极可能造成油松叶片被吃光,引起油松枯萎死亡。油松毛虫发生时,可采用50%杀螟松乳剂1 500~2 000倍液和25%灭幼脲分别灭杀油松毛虫的成虫与幼虫;也可在油松林内释放寄蝇和赤眼蜂等天敌生物捕杀油松毛虫。
3 结语
受地域特点影响,甘肃省小陇山地区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高温、高湿、多降水,不仅给油松生长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也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因此,应加强油松林的水分管理,干旱季节及时灌溉,雨季做好排水工作。此外,该地区存在一部分油松人工纯林,抵御病虫害能力较差,可在林下种植灌木或营造混交林,以提高林分整体的抗病虫害能力。
参考文献:
[1] 庞玉飞.小陇山林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及其价值初探[J].甘肃林业,2014(3):32-33.
[2] 王进忠.天水小陇山林业资源研究现状分析[J].甘肃科技,2012,28(6):7-8.
[3] 郝建锋,王德艺,李艳,等.海拔高度对江油地区杉木人工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4,34(12):2544-2552.
[4] 刘长久.浅谈油松林的生态效益[J].现代农村科技,2018(7):38.
[5] 张藤子,李亚楠,马云波,等.辽西北风蚀区4个主要造林树种防风固沙功能差异及适宜立地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112-116.
[6] 国润才.包头市油松生长衰弱原因分析及复壮技术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
[7] 刘丽珍.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经济损失评估[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8] 黄金权,程冬兵,赵健,等.陇南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格局及分区防治研究[J].人民长江,2016,47(2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