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逻辑、价值探寻和实现路径

2024-01-02 00:55陈焕随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3年12期
关键词:理论逻辑实现路径

[摘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课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必须贯穿制度自信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制度自信。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建设中,把握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的理论逻辑。要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大学生担当有为中,明晰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要在教育机制、课堂教学、师资力量中,梳理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的实践困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持续优化制度自信教育机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升制度自信教育实效;以师资建设为关键点,努力锻造制度自信的教育队伍,实现对大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同频共振”,引导大学生实现对制度自信的感性认知向理性认同转化,进而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

[关键词]制度自信教育;高校思政课教学;理论逻辑;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12-0088-05

制度自信是社会成员关于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优越性的认同和信心,其本质在于坚定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和从事崇高事业的政治定力。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要求思政课要理直气壮做好铸魂育人工作,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1]阐明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思政课的职责使命。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必须将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全程,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理论命题,将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大学生心灵,进而增强政治定力、焕发青春动能,自觉培植爱国之情、树立强国之志、践于报国之行。

一、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逻辑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即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引导其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感。因此,将制度自信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必然趋向。

(一)制度自信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中,对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而得出的一种适合中国建设发展的特色制度。它是对“坚持和巩固什么制度、完善和发展什么制度”重大政治问题的探索和回答,是关于各项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有机集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框架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要求加强对制度理论的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必须主动面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共产主义虚无缥缈论等错误思潮的挑战,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将制度自信教育作为思政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向大学生讲清楚、讲透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凝聚广泛的心理共识和注入直接的驱动力量,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代又一代的接续中发展完善。

(二)制度自信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具有内在统一性

大学生制度自信是思维的产物,其生成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成果当中,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产生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清晰形象”,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最终目标是要引导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发展内在蕴含的深刻历史概括、理论概括、实践概括进行成果确认,为坚定制度自信明晰终极归因。坚定的制度自信并非生而有之,制度自信生成之后也不会一成不变,需要持续有效的宣传教育,引导社会成员由“感性认知层面的情感共鸣”转化为“理性认同层面的理论自觉”。可见,制度自信教育对坚定大学生制度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大学生从历史的、理论的、实践的维度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中创造的政治实践成果,并进行纵向的历史比较、横向的实践比较,积淀和升华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和优越性的高度认同,最终坚定对制度自信的信念。在此过程中,需要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成逻辑、整体框架、内容安排、理论样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正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指向。高校思政课作为一个课程体系,无论哪一门课程,都需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哪里来、正在哪里、向哪里去”的历史发展脉络,讲透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沿着“发展奇迹、制度优势、制度自信”的逻辑思维轨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实现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因此,制度自信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内容上、育人目标上,都具有高度一致性和内在统一性。

(三)制度自信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内在耦合性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必须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拓宽育人边界,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据此,高校必须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坚持使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协同,最终实现“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制度自信拓宽了高校思政课的理论边界、丰富了高校思政课的知识框架,打破了高校思政课不同课程“各自为政”的尴尬。无疑,开展制度自信教育必须遵循“历史、现实、未来”的逻辑理路,进行历史解读、现实剖析和未来展望,并结合社会实践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知”升华,其丰富的内涵适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在整体上实现高校思政课不同课程的有效衔接。此外,制度自信教育作为国民性意识形态教育,并非高校思政课的“独角戏”,而是超越了课程教学的边界,成为高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内容养料。毕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果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不同学科为社会建设贡献巨大,这与制度优越性不无关系。培育大学生的制度自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必须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制度自信不仅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同样高校其他各类课程的重要内容都要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讲清楚制度自信“为什么要” “从何而来”“该如何做”等基本问题,以此来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形成高校制度自信教育“大合唱”的格局。

二、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探寻

制度自信是中国社会成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认识、信心和信仰,具有深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和坚定制度自信,将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实现高校思政课理论逻辑的立体化重构、内容的无缝衔接式融入、方法的时代性创新,对厚植德行基础、形塑完善人格、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现实需求

当前,世界发展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发展遭遇前所未有之挑战,西方国家“亡我之心不死”,借用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中国威胁论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实践进行污蔑和攻击,试图瓦解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妄图推翻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其根本目的就是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制度自信教育贯穿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揭示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及显著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政课教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到哪里,高校思政课便涉及哪里。高校思政课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经验融入教学体系中,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体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制度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时代发展的新理论,将制度自信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实现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守正是基础。将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是坚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诉求,是守立德树人根本育人目标之正,是守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内容之正,是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之正。要引导大学生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牢牢守住高校思政课价值引领的初心,以制度自信教育形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做到学以铸魂、学以提能、学以致用,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认同中国、振兴中国。另一方面,创新是关键。推动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要求高校思政课必须要坚持创新思维,创教学方法之新,提高制度自信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度,进行“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多种教学方法创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让理论入耳;要创教学内容之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接轨时代、接轨实践、接轨生活,关注大学生生活世界,瞄准大学生思维兴趣点,明确高校思政课课程定位,丰富理论内容,让理论入脑;创教学视角之新,促进制度自信教育与大学生思想认知、思维方式、情感趋向相融合,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让理论入心,使思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三)培育担当有为大学生的应然选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大学生是主体力量,是最具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的全方位理论概括,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攀高望远绘就的“中国之治”蓝图。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需要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心、奉献自我的“追梦人”“践行者”。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担此重任。由于青年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所以激发青年大学生主动肩负民族复兴重任,让大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极其重要,需要对其精心引导和培育。制度自信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铸魂育人,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通过将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对大学生进行增强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尊崇制度执行、助力制度完善的教育,使其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观念图式,形成逻辑化和体系化的理论样态,并聚焦到制度优势上来,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促进大学生对制度显著优势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论认同,树立其服务人民、担当大任的信念。

三、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问题透视

(一)制度自信教育机制缺位

制度自信教育工作是解决思想和信仰问题的一个系统工程,将制度自信教育贯穿于高校思政课教学,首当其冲就是要建立一套健全的体制机制予以保障。然而,从高校开展制度自信教育的情况来看存在局限性。首先,重视程度不足。高校领导对制度自信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制度自信教育开展的效率和效果。但是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制度自信教育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忽视日常思政课教学中制度自信教育的贯穿,导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优势、显著特征、历史渊源等认识程度不够,削弱了制度自信教育在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中的强大生命力。其次,教育理念滞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当下,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往往局限于知识传授、理论宣讲,忽视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导致大学生出现价值观认知偏差、社会实践能力偏弱等问题出现,一旦遭遇社会公平、就业压力等问题时,难免产生悲观情绪,制度自信缺乏有效支撑。最后,教育管理落后。制度自信教育要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即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育人的有效结合。然而,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过分强调管理而忽视育人,为大学生制定了诸多规定性要求,却忽视言传身教、管理育人的价值,难以激发大学生调动自信生成的内在动力。

(二)制度自信课堂教学无力

课堂教学是增强大学生制度自信的“主渠道”,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大学生处于“拔节孕穗期”,坚定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想信念,提高其理论认同力、行为践行力,更加需要有力的课堂教学作为支撑。然而,在制度自信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一些问题表现突出:首先,教学内容滞后。教学内容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载体,当前高校制度自信的教学内容存在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的弊端,导致制度自信教育变成空洞的理论宣传、抽象的概念解释,无法解释、解答和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无法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自信更是无从谈起。其次,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是增强制度自信教育效果的要素。在制度自信教育中,偏重于理论的“单向灌输”,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框架灌输到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当中,大学生处于知识被动接受的地位,是一种强迫教学、强迫灌输,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导致制度自信教育课堂活跃度不够、课堂教学乏味。最后,教学载体处于困境。教学载体是高校制度自信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包括课程载体、课堂载体、实践载体等多种形态,能否根据教育对象、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直接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2]当前,高校制度自信教育教学载体的困境表现为:载体形式的选择与承载的教学内容不尽匹配、过分沉迷于信息网络载体的运用、不同载体运用尚未形成整体合力、思政课教师网络新媒介驾驭能力不足等,影响制度自信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三)制度自信教育师资薄弱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制度自信教育的“主力军”,其理论水平、学术功底、教学能力、人格魅力、知识视野等个体因素,直接影响制度自信教育的效果。然而,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情况来看,不容乐观:一方面,理论功底不够扎实。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系统丰富的知识框架、游刃有余的驾驭能力,是思政课教师的“有效武器”。是否真懂、真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和优越性,是真讲、真做的前提和基础,但部分思政课教师受市场经济“工具理性”影响,频频穿梭于各种学术名利市场,而非潜心于刻苦钻研,导致知识储备不足、更新频率较慢,难以实现“源头活水常新”,制度自信教育讲不清、讲不活、讲不深、讲不透,无法把握其历史性、时代性、现实性的内在特点,无法展现其历史概括、理论概括、实践概括,削弱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学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的基本构成。在高校制度自信教育中,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的问题表现为:缺乏对国内外制度优势比较的敏感度,教学内容优化度不够;过分注重理论宣教式教学,忽视参与式、任务式、互动式等多维教学模式的应用;课堂教学话语缺乏深度和温度,难以对接大学生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跨界融合思维不足,部分教师难以将自媒体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课堂教学新颖度不足;部分教师忽视大学生个体成长成才的需求,未能开展个性化、针对式制度自信教育,致使因脱离大学生生活、成长的实际而影响教学效果。

四、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

理论只有为大学生掌握,才会转化为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制度自信除了蕴含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更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推动力。因此,将制度自信教育贯穿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其根本目的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信心、信念。针对制度自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体制机制构建、课堂教学改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有效的育人路径,将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大学生心灵。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持续优化制度自信教育机制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制度自信教育的根本标准。工作机制是实现制度自信教育成效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制度自信教育中,高校必须高度重视顶层设计,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要求,制定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规律相适应的工作机制,以切实提高制度自信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首先,要建立高校领导带头抓思政课机制。高校领导是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主动增强政治意识、承担建设责任,深入大学生群体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以及高校服务大学生发展的制度性安排;深入思政课课堂教学当中听课讲课,组织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确保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走稳、走实,形成制度自信教育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建立与大学生认知能力、思想水平相适应的制度自信教育工作机制。坚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重点,既发挥思政课在制度自信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又结合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推动思政课与其他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形成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强大合力。最后,要建立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相匹配的教育管理机制。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融为一体,既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框架、制度体系、历史发展、实践形成等方面的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将知识传授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价值观引导相结合,实现育才与育人的深度融合,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价值旨归。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聚力提升制度自信教育实效

大学生对制度的自信从何而来?课堂教学始终是主渠道、主阵地。制度自信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内在统一的逻辑前提和价值目标,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必须自始至终用好课堂教学这一根本载体,深度阐明制度自信的核心内容,并以科学的方法推动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首先,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教材作为课堂教学主要载体的功能和价值,增强制度自信教育的系统性。要将制度自信的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最新经验及时吸收、融入思政课教材,组织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制度自信教育的示范教案,充分体现制度自信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和具体内容,加大思想性、理论性教学资源供给,增强制度自信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使制度自信教学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为讲好制度自信提供坚实的基础。其次,优化教学方式。坚持“传统与现代”“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以提高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为抓手,遵循教学规律,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制度自信教育贯穿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采用微課、慕课、翻转课堂等鲜活的教学形式,积极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横向比较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纵向比较法,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讲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逻辑,将制度自信阐释得“有声有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突出思政课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使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实践养成教育变得“接地气”。最后,创新教学载体。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其根本目标是引导大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理性地运用教学载体。要围绕大学生接受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要求,针对教学需要,聚焦教学过程,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将教学载体置于制度自信教育要素系统及其与其他要素协调、融合的视域下,增进教学载体与教学内容、教学载体与教育对象、教学载体与教育环境的契合度,理性选择制度自信教育的载体,推动课程载体、课堂载体、实践载体等在思政课课堂中的灵活运用,譬如:创新制度自信教育课堂教学媒介、打造制度自信教育互联网阵地、建设制度自信教育实践教学基地、营造制度自信教育校园文化氛围等,精准破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成长诉求,充分对接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实践养成,解决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问题,使大学生更加明确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三)以师资建设为关键点,努力锻造制度自信教育队伍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精神导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思政课教师理论涵养和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认知能力、思想意识、价值标准等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高校必须针对思政课教师存在的问题,聚焦于如何提高制度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的实效性,以师资建设为关键点,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一方面,打牢理论功底,坚定制度自信。厚实的理论功底和坚定的制度自信,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是制度自信教育出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思政课教师必须围绕“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基本要求,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觉学习,厚植理论基础;思政课教师必须要科学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给大学生做出立场明确、观点鲜明、逻辑清晰的解答,引导大学生领略科学理论的“真理之光”,增强制度自信教育的诠释力和说服力;思政课教师要持续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向认同体系的“三个转化” 工作,通过洞悉和追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及时更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构建课堂教学新话语,不断探索“讲好中国制度优势故事”的方式方法,提高制度自信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当代大学生思想独立、思维活跃、个体差异性较大,成长成才易受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双重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对接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整合教学资源、深耕教学内容,以贴近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教学方式开展制度自信教育,与大学生保持“同一频道”,增强制度自信教育的亲和力。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社会变化的要求,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嵌入“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大学生在制度自信教育中的参与感和体验度,让大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认同、在认同中自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光明日报,2019-03-19(01).

[2] 边和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04):60-65.

(责任编辑:王义祥)

基金项目:海南政法职业学院院级教改项目:“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YJJG2020-09)。

作者简介:陈焕随(1969—),男,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理论逻辑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浅谈供给侧改革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逻辑与模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