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探究

2024-01-02 21:32孙继红郭永兴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大学生教育

孙继红 郭永兴

(集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青年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激烈的人格冲突和选择中,青年在人格发展上必须完成两项任务:一是了解自己,获得自我同一性;二是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自主建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青年人提出殷切期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①在当前各种思想交锋、各种矛盾相对集中、敌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背景下,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进潜力、培育担当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生阶段划分,个体应在进入大学之前完成了自我统合的过程,在心理上能自主导向,在行为上能自我肯定。但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从小最主要的人生目标就是由家长、学校和社会确定的上“好大学”、学“好专业”、找“好工作”。很多个体没有真正的选择权利和自主思考的意识,从而推迟了个体自我统合的年龄阶段,致使有些大学生在实现“上大学”的目标后,迷失了自我,找不到追寻的目标——不知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有的大学生空有理想,但缺乏实现理想的行动力和意志力;有的大学生受社会功利价值的熏染,理想就是“一心只想要获取物质财富和享受”,执迷于眼前和急功近利;有的大学生学习、工作很拼命,成绩斐然,但觉得追求到的目标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找不到生存的意义而苦闷;有些大学生虽然目标很明确,但只对自我和家庭的责任感强度较高,而对他人、社会、国家、自然、全人类的责任感强度较低。

当大学生长期困在一种不知所向、不知所选的生活状态中,迷茫、飘忽、自我怀疑、冷漠、焦虑会成为主导情绪,疏离甚至愤世嫉俗会取代原本应该散发的朝气。当大学生把物质利益和享乐主义作为目标时,他们就会将能否获得实际好处作为某一具体实践是否值得参与的准绳,将利益最大化视为人生信条并逐渐陷入逐利的怪圈。当大学生只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时,就会体验不到生命的意义,直接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良好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发展。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成因

(一)无法改变现实的旁观者心态与自我意识的消亡

孩子从11 岁开始,先后进入青春发育期,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力图摆脱成人的关照和约束,希望获得自主权。而有些父母对孩子大包大揽,漠视孩子自己的设计和规划,把意志强加给孩子,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设计安排生活。这样,孩子的主体意识在强权下逐渐消失,他们希望自己应该成为的模样慢慢在这种外力下消亡了。按照既定的规则行事,成为别人眼中期望的人,逐渐形成自我保护的机制。这种精神阉割的心智培养模式的后果就是,他们获得自由或者遭遇挫折之时,就会因找不到方向而迷茫,因难以战胜困难而颓废。

(二)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的消极影响

马克思认为:“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体制、组织结构、就业方式、利益分配的变化,社会价值观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功利性价值取向呈现不断扩张的发展态势。“快速得到结果”和“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的功利文化通过媒体传播给广大青少年,驱使年轻人以牺牲“持久的抱负心”为代价,换取自身的物质利益,追求短期的成功。近年来,家长们出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领先优势的考量,不断提醒孩子放弃理想主义,更关注物质上的收益。因此,有些大学生越来越渴望在最短时间、寻求最佳路径、积累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自我不断提升的需求,导致人生目标狭隘,享乐主义日益严重,拿来主义逐渐扩散,实用主义迅速蔓延,而艰苦奋斗精神则遭到曲解,健全人格建构和意义世界探寻遭到冷遇。

(三)公共精神的缺乏

我国教育系统长期围绕着知识学习和考试竞争,导致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升学和就业,从而保障自己获得更加优质的社会资源和机会。在这种激烈的、排他性的竞争环境下,受教育者不得不进行一种孤独化的、个体化的学习,而非合作性、分享性的学习。在这种教育状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来愈走向疏远和分离,合作意识和公共精神则逐渐从学校教育生活中退隐。国内很多学者研究发现,有些大学生生活的目的只是为了自我满足,过于在意自己的欲求,不大体谅他人的需求,他们认为他人怎样与自己无关;他们认为所有宏大的目标,远大的未来不如老老实实找工作,脚踏实地地社会立足;利他精神稍显欠缺、合作精神相对淡薄;在公民德性的行动层面,则存在高知低行和知行相悖的问题。

(四)理想信念教育存有一些倾向性问题

理想信念教育从目标的界定、内容的选择到方法的运用,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样既可避免为追求理想而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也不至于只顾眼前而冲淡未来长远的追求。但在一段时间里,我国各类学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出现了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变革分离、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需要分离、与家庭影响分离,这种种分离容易造成大学生目标的失落、目标选择的困惑、目标的错位;二是有些教师只传授“知识的力量”,却极少讲“良知的方向”;三是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还跟不上形势的变化,重实用性轻方向性,重理论轻实践,重规范轻关怀;四是从指导力度上看,短时指导往往多于全程陪伴。指导教师往往以“智囊团”和“裁判员”的身份出现在相关育人环节,仅在学生遇到疑问时加以帮扶引导,在全过程育人方面发挥的作用仍有提升空间。

三、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路径

面对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的时代,各种利益和价值观念均在不断地解构与重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理想信念教育要取得实效性,必须保持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在方向上的一致性,必须保持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方向上的一致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必须保持教育方法、活动的协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之内化于坚定信仰,外化于自觉行动。

(一)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

1.引导大学生完善自我意识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经过明显的分化、矛盾、统一,出现了主观我和客体我。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和评价外部世界,产生了自我塑造的紧迫感和实现自我目标的驱动力,从而为客观评价自己或他人、合理调节自己的行为奠定了基础。研究发现,对自己的认识越清晰明确,越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以及可以达到什么程度,从而设定恰当合理的目标和策略,不断向目标靠近。当处于压力情境时,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不会过度地、持续地沉浸在负面事件中。

作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参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运转,帮助大学生确定理想的自我和行为规范,推动大学生现实的自我向理想的自我靠拢。教师应该通过心理测试、正念减压、团体辅导、课程、交往、社会实践等途径帮助大学生通过内省、他人的态度和评价、社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适合做什么?我应该做些什么?我今后的目标是什么?在别人眼中,我是个怎样的人?人活着为什么?生命的意义在哪里?鼓励大学生逐渐了解自己的个性和内在潜能,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大学生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深刻领会理想信念是人生快乐和成功的基础。它不只赋予人生意义与快乐,也赋予了人生学习与追求成就的动机。在顺境的时候,带给人喜悦;在逆境的时候,带给人复原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团队,做好生活规划,互相督促,互相约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努力克服懒惰心理和畏难情绪,手牵手,一起走。

2.提升大学生的移情能力

移情就是“设身处地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当事人的感觉、需要、痛苦等)的心理历程”③。移情具有强化个体道德感和激发利他行为的动机功能。研究发现,在社会交往中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利益至上藩篱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更加友善和体贴,做出更多亲社会行为。“00 后”的大学生由于从小到大既无为生活操劳的体验,也没有同社会打交道的经验,家长以孩子为中心,造成他们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而对他人的关注相对较少,对自己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体验自己情感的变化,理解其产生原因,分析其后果,增强接受情绪、管理情绪的能力;引导学生接纳别人的情感,明白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权利,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要学会接纳差异、允许差别,包容相异;训练学生从别人的言语表情动作及作品辨别情感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情感的敏感性;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别人在一定情境下的内心状态,培养其在真实行为中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利益。

3.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任何教育信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都必须通过个体心理的识别和过滤。识别和过滤意味着有选择的取舍,选择的依据和标准则来自主体的人生价值观。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必须具备需要和自我意识两个条件。人生价值观就是在需要的驱动下,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于价值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生需要的主要特点是社会性增强,能主动把社会需求转化为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但多数局限于自我价值的实现。由于看重个人发展和现实利益,他们在学习或活动中往往缺乏提高综合素质的长远目标和对自身发展的深层思考。教师要立足于大学生诉求的现实观照,掌握打开青年心扉的共同语言和方式方法,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大学生的性格特点、生活环境、家庭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尊重他们的生命、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满足他们在友情、求知、自尊自立等方面的强烈需求,引导大学生把学习内容和他们实际生活中的经历、愿望、改造社会的宏图联系起来,培养其树立正确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价值取向,培养其“言利”也“思义”、注重“利己”也不忘“利他”、充满“个性”而不失社会关怀的社会良知。

(二)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

1.增强历史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人类实践的丰厚积淀,内含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规律、改革开放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是弥足珍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瑰宝,也是一部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以历史作为沟通的平台,用文化建立人们之间联系的无形纽带,能够唤起人们的共同记忆而凝聚人心、形成共识。针对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强、学习目标更关注现实需求、信息获取能力强、学习灵活性强的认知特点,信息选择偏重形式主导、喜欢“以过程讲道理、以专业讲故事”的表达方式,渴求沉浸体验,期待内容呈现情境化、教学用具媒体化、课堂参与自主化。思政课教师在开展历史教育时,要创设视、听、味、触、嗅交融的教学空间,用能够彰显民族特色、奋斗历程和代入感强的故事,善于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正确认识党情、国情、世情,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培养马克思主义如同情感,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资源,访谈国家功勋模范人物、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等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厚植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怀,求新知以力行。

2.指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就当代青年如何实现“有本领”这一目标,建议是要到社会中去学习、锻炼和实践。通过社会大课堂的实践和锻炼,“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⑤。高校要根据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灵活调度时间表、学校空间、环境和各种资源,组织“帮助他人”“仪式或纪念活动”、环境保护、义卖募款、教育辅导、义工互助、“挑战能力极限的实践”等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广泛接触社会的过程中联结自我与家庭、他人、集体、国家,在“责任事件”中认知——判断、参与——体验、交往——实践、反思——评价,升华认识,体验价值,磨练意志,培养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意识。只有让学生体验百味人生,他们才能在广阔的社会锻炼中了解社情民意,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成绩展现中认识到中国道路的优势,才能不断超越自身,从而扩展和丰富精神世界,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才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升华自己。

(三)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建构主义主张人是在生活环境中获得知识和观念的。情境创设是教育活动设计最重要的内容,要引发受教育者与社会环境的有效互动。

1.营造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情感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生命体验。情绪情感的传递和感染是人们理想信念形成的强化剂,是行为的推动力。人们常常因为了解了某些人物的奋斗历程而备受鼓舞,从而明确了奋斗方向和坚定了实现理想的信念;也常常因为观看了一部战争影片而心潮澎湃,从而激发起强烈的爱国情怀;更常常为身边爱岗敬业、热心服务的普通劳动者而震撼,从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这种情绪和情感虽然可能是短暂性的,却具有一定的爆发性,如果加以有效地引导和推动便可以成为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动力和契机。针对“00 后”习惯运用网络平台、新媒体技术、微博、APP、抖音、B 站获取信息、开展人际交流的特点,媒体要充分发挥传播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英雄模范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着力营造崇尚先进、关爱模范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鼓舞大学生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如《觉醒年代》这部历史剧,在年轻人扎堆的豆瓣网,获得了9.3 分的超高评分。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觉醒年代》这部剧究竟给你带来了什么?”一位网友说:“我们很难从书中几句生平介绍里,了解这些伟人,走过了怎样波澜壮阔、英勇无畏的一生。但这部剧,让我们真正有机会走进了那个时代,走进了那群人。看到了他们人性中闪烁着的光辉,以及那些美好而珍贵的道德品行。”再如《故事里的中国》,首创“双主角+双时空+双舞台”的全新模式,深入挖掘多位代表性党员的人生故事,还原历史现场,构建了新时代栋梁与历史英雄榜样之间的艺术桥梁,使不同时期的传承故事遥相呼应,用党员们的亲身经历勾勒出熠熠生辉的百年党史。

2.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近年来,在微博、微信、抖音、知乎、B 站等各大社交平台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更迭流行语。2016 年流行“丧”,2018 年“佛系”不胫而走,2021年走红“躺平”,2022 年“摆烂”一词很火。比如“摆烂”,就是通过撰写博文、录制视频、现身说法、制造段子等手段,借由资本的力量传播以“摆烂”为荣的价值理念文化,在舆论场上集体围猎“拒绝摆烂”论调,宣泄“看不到未来”的颓废情绪,试图为“努力无用论”代言,进而消弭青年人的奋斗精神。社会要持续跟踪青年亚文化的衍变形态,充分发挥融媒体矩阵的对冲张力,打造青年亚文化动态预警平台,有效消释青年亚文化的“舆论泛化”影响。高校要畅通学生表达诉求的渠道,搭建多样化的交流平台,密切关注青年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倾听他们对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的看法,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青年的正向舆论引导,冲释“焦躁情绪”“颓废心理”对青年的影响。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观,让青年意识到“奋斗虽不能立即改变你的命运,但不奋斗一定不能改变你的命运”“奋斗不应是外在生活压力下的无奈选择,功利计算后的行动结果,而是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奋斗时牢记社会责任,自我追求成功时关爱他人”。

3.优化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教育理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优秀的校园文化总是有愿景、有期望、环境舒畅、人际关系融洽、师生开拓进取、生活朝气蓬勃,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创建,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教室的布置装饰,营造格调高雅、充满朝气活力的育人文化,潜移默化作用于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一是要加快第二课堂的建设。通过人文素质讲座,传授知识,拓展思维,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二是开展健康向上、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两红两优”“向上向善好青年”“榜样出自身边”“最美”就在眼前等表彰活动,通过视频展示、人物访谈、云连线、现场发布仪式等方式,为青年提供优秀的学习榜样。三是大力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他们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发挥他们的学术专长和优势,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

4.加强宿舍文化环境建设

从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看,宿舍是微观环境。宿舍里的风气对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几年,宿舍俨然成为衡量高校考研成果的常用量词。“学霸寝室”考研全“上岸”反映出朋辈教育具有双向互动性和自我提升型的特点,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高校应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下移,推行“进宿舍”制度,把宿舍打造成在情感上相互亲近、在价值上彼此认同的集体。校院领导、辅导员进宿舍,能够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跟进思想引导、学业指导、生活辅导、心理疏导等工作,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解决。学校还应该以宿舍楼为单元,建设一批小型阅览室、自习室、研讨室、党员之家、艺术活动室、“心灵驿站”、自助式公共厨房等公共互动空间,满足宿舍成员全方位交流的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从网络虚拟空间互动转向物理空间互动。塑造一系列标识化的文字、图标等群体标签,强化宿舍园区内成员的身份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只有当群体成员感觉到他们不再是作为孤立的个人而是作为群体成员而存在和发展时,才会产生一种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社会使命感⑥。创建更多生动活泼、有趣有益、吸引学生踊跃参与的文化互动活动,引导大学生追求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的生活。

如何拥有一个看得见的未来,是青年人精神世界最为重要的根基,也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要通过制度建设,创造性地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教书育人的机制,激发学生的理想信念,点燃学生求知创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锤炼学生“越是困难越向前”的坚毅品质,深刻把握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主战场、文化发展大舞台、社会建设新领域、科技创新最前沿、基层实践大熔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注释:

①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9 年版,第6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91 页。

③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年版,第1 页。

④梁红,《人生价值观:大学生素质形成的“心理过滤器”》,《高等教育研究》,2002 年5 期,第90 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

⑥Ashmore R D,Deaux K McLaughlin-Volpe T.《An organizing framework for collective identity:Articul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multidimensionality》,《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4 年第1 期。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题解教育『三问』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