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解析

2024-01-02 13:36
理论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世界

刘 洋

(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山东 青岛 266237)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不仅是解释世界的理论,更是改造世界的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历史自觉把握历史规律、以历史探索推进历史进程、以历史成就呈现历史价值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现代化,从世界历史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更为清晰地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定位、更为深入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意蕴、更为透彻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与历史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转向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世界历史并非物理时间的简单延展,也不仅具有编撰学意义,而是通过唯物史观对历史进程的哲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内在于世界历史,并在世界历史中得以展开。

(一)世界历史是中国现代化开启的历史背景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无论是现代化还是世界历史,都是16世纪以来生产力突破性发展所带来的产物。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普遍变迁趋势就是现代化,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国家之间交往从“只限于毗邻地区”(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88页。到全球化的过程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也就是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一波波的拓进过程。“西方资产阶级开启现代化与创造世界历史是同步展开的历史过程”(2)王公龙、付星博:《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国门,中国历史从前世界历史步入了世界历史。“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3)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80、306页。。中国被迫打开国门的直接动因是资产阶级在牟利动机驱动下到处摧毁着万里长城,更为深层的原因则是现代国家对前现代国家在生产力方面的全方位超越。中国在步入世界历史、面对世界市场以及与他国普遍交往的同时,也意味着被动加入到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竞赛。中国现代化开启伊始,便受到世界历史进程中国与国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的深刻烙印,以现代化谋求国家富强成为中国近现代绝大多数政治派别、思想流派主张的最大公约数。

(二)中国现代化在世界历史中走向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转向(4)社会主义并不能直接等同于现代化,但是社会主义也是支撑现代化的思想形态之一。参见许宝友:《从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关系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20日。,这对此后的中国现代化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一转向的合理性、可行性固然是中国国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但同时也是世界历史进程的产物。首先,世界历史进程中存在着东西方的结构性不平等,这就导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劳资矛盾将外化为东西方矛盾,从而为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转向提供合理性。中国在面临“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中,承受着国内外双重压迫,苦难深重。东方从属于西方不仅会使中国遭受资本主义的“灾难性的波折”(5)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28、837页。,还会使其承担更为沉重的社会变迁成本。在世界历史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将劳资矛盾进行空间转移,从而导致东西方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之间关系日趋紧张。因此,东方与西方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冲突的国际化呈现。其次,世界市场中的资本主义内部不平衡,为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转向制造了机会窗口。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从而为东方反抗“不平等”提供了契机。世界历史表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平衡导致的世界大战,带来了西方对东方控制力的空前减弱,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突破。最后,十月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首次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从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落后国家提示了发展方向。与西欧相比,中国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在“落后”方面是相近的,区别只在于中国“更落后”。故而,苏联开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使得“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6)《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

(三)世界历史难题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世界历史理论内在揭示了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扬弃与超越的前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因其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更为符合人类解放的需要,是比之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更为高级的现代化发展方案。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存在着两种步入社会主义的方式:其一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进入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需要以生产力发展为条件,需要一定的阶级基础,而这些要求显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之欠发达国家更容易满足。故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就共产主义革命而言,当时的英国比之德国更有希望,因为“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较发达的工业,较多的财富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7)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80、306页。。其二是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8)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28、837页。。据实而论,是否能够不经过“卡夫丁峡谷”,马克思恩格斯仅仅提出了一种“纯理论”(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26页。上的可能性(10)马克思在“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上究竟是何种立场,不同研究者在不同语境之下对于经典文本产生了不同的解读。笔者在此认可邹诗鹏在语境和文本分析基础上认为马克思在此问题上并无定论,从而给予东方社会问题以开放性,给予东方社会发展以主体性。参见邹诗鹏:《马克思“卡夫丁峡谷”问题探索再研究——兼谈东方社会发展的主体性》,《河北学刊》2019年第5期。,是列宁将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苏联社会主义印证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正确性。需要指出的是,比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更为困难的是,如何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困难也不是苏联所独有的,而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所面临的普遍难题,“也许表现形式不同,但是这一难题始终存在于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11)唐爱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叙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如果说“两个必然”是世界历史所蕴含的内在规定,那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难题就势必需要回应,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回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这一理论和实践上的挑战,在苏东剧变后就显得尤为突出。在独立自主、借鉴反思的基础上,中国开创了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启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探索。

二、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

中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转向,中国在现代化探索中回应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东方社会的历史性课题。中国式现代化在“谁来做”“为何做”“关键点”“怎么做”四个方面创造性回答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世纪之问。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广大群众”(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5页。。承认人民的主体地位,将人民视为现代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规定与突出优势。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就是解决了现代化为了人民、现代化依靠人民这一重大问题。

首先,以人民作为利益主体,解决了现代化的认同问题。在对苏联经验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即使是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如果执政党背离人民,也会损害现代化成果。”(13)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480页。无产阶级运动具有以人民利益为导向的内在规定,这一规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被制度化、规范化。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指出:“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从而以制宪方式赋予人民在国家制度中的法理权威。后来的宪法虽然几经修改,但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的权力来源地位始终未变。不仅如此,中国式现代化的政策制定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指出了为人民服务思想,指出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将评判改革的标准明确为“三个有利于”,由提高生产力出发,最终落脚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提出“以人民群众为本”的思想。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反复强调人民至上。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捍卫、实现人民利益的主基调。为此,实践中党和国家领导完成了恢宏的脱贫攻坚壮举,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成就,作出了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部署。在历史中,现代化往往会触发利益格局变迁的悲喜剧,人们对现代化结果往往会有不同认知。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就在于始终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创造了人民始终在场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人民认同的现代化。

其次,以人民作为建设主体,解决了现代化中的依靠力量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14)《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人民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中坚力量,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认识到“变旧中国为新中国”就要“动员全中国人民”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15)《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7—478页。。其一,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参与积极性。由于在价值、利益和制度上理顺了人民和国家的关系,人民的建设者地位从潜在成为现实。人民成为保家卫国、工业发展、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支柱力量,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英模、典型便是人民建设主体性的生动表现。其二,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主体。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前无古人,创新成为事业发展的必然和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人民群众,每个个体都可以视为一个创新单元,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方向可控的创新信息演化场域,技术、制度乃至于文化创新不断从中涌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小到特定领域的技术革新与行业突破,如无人机、液晶显示器等,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改革等,无不是人民首创精神的体现。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蕴含着“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16)《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0页。。

最后,以人民作为评价主体,解决了现代化建设中的评判尺度问题。判断现代化水平究竟是按照外部的教条标准还是按照内部的实践尺度,是按照少数人的态度还是按照大多数人的评价,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不仅是利益和建设主体,同时也是现代化水平的评判主体,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始终是评判现代化发展的有力尺度。人民评价是“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17)习近平:《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0日。,“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1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98页。。以人民作为评价主体就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成果的最终评价权在于人民。人民通过评价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各项工作的起点选择、实施进程与结果认知,进而形成人民性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度嵌入。如果说以人民为利益主体、建设主体和评价主体构成中国式现代化中人民主体地位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那么正是因为将人民作为评价主体才使得人民作为利益主体的地位不至于偏移,也使得人民作为建设主体的地位得以稳固。以人民为现代化评价主体,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民力量为依靠的现代化建设逻辑的内在要求。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论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引导,中国式现代化成功避免了片面强调“技术发展程度”的苏联式现代化(19)任平:《论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及其世界意义》,《哲学研究》2019年第8期。,避免了被民粹主义裹挟的拉美畸形现代化,避免了欧美资本主导下的异化现代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就意味着现代化首先要满足人的基本生存性需要。“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4页。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国力贫弱、民生困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存是中国人民的第一诉求,因此其“首要的问题就是吃饭的问题,或者是反贫困的问题”(21)陈明明:《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政治发展战略》,《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从毛泽东认为“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到习近平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无不呈现出发展首先要满足基本需要的现代化逻辑。

人的全面发展以社会发展为条件,社会发展决定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形式和水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国已然从短缺经济步入到追求美好生活需求的新时代,人民群众从物质考量为主的相对单一需求,走向了具有“后物质主义”特点的多元、立体需求。公共事务参与、高品质文化生活、生态宜居的环境等,都成为人们的追求所在。相关研究表明,伴随着经济增长,人们的价值观会从“过于强调物质福利和人身安全(physical security),转为强调生活质量”(22)[美]罗纳德·英格尔哈特:《静悄悄的革命》,叶娟丽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页。。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党和国家有意识地不断满足“人的丰富的需要”(2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主动让发展成果为社会成员所共享。“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和谐社会构建、科学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的提出,都是不同历史阶段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日益丰富需求的回应,而围绕平安中国、健康中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等方面制定的相关规划、政策,则是满足多元需求的具体方式。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胜利是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丰富需求的系统性体现。

(三)政党中心驱动的过程论

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和国家理论中,先锋队政党都具有重要地位,担负把握历史规律、激发历史自觉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因指导思想的科学性而具有先进性,因秉承伟大使命而具有纯洁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殊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2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在传统中国政治、社会、思想的总体性危机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新中国的同时,也实质上重构了中国的国家、社会乃至于思想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是而且只能是以党为中心驱动的。

首先,党的统筹规划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国际经验表明,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只有主动加强对现代化的规划、引导和推动,才能使现代化建设取得实效。”(25)胡伟等:《现代化:世纪的追逐与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6页。现代化是复杂性系统工程,对其统筹规划十分必要,但也极具挑战。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统筹规划的实质就是党以人民意志为基础,以现代化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资源与条件的提炼与分析,从而形成政策体系。这就在总体上把握了现代化发展方向,回应了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优化了现代化发展路径。无可否认,党的中心工作和具体政策、措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出现过转换和调整,但“执政为民”“建设”“发展”这些基本观念却从未发生变化(26)唐皇凤、陶建武:《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现代演进——基于历届党代会工作报告的词频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作为现代化核心议题的工业化、科技化始终是党所关注的焦点。1954年,“四个现代化”首次提出,此后,十四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七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九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奋斗目标之间明显的继承、延续和拓展关系,印证了正是中国共产党对方向乃至于方式的持之以恒的统筹规划,才使得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在正确发展的道路上持续推进。

其次,以政党为中心的政治整合,为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代化会推动社会阶层分化、社会价值多元化以及社会结构变迁,必然会蕴含着风险与挑战。发展中国家能否实现有效的政治整合从而实现政治稳定,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挑战(27)[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中国共产党尤其重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整合,邓小平提出:“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28)《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1—342页。。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录用策略适应社会变迁,完善政治吸纳;通过新型政党制度,完善党际整合;通过组织嵌入,完善对非党组织的政治嵌入;通过群团组织,完善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政治引领;通过广开参与渠道,完善广大公民有序参政议政的渠道。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以党为中心,以公民个人、社会群体、民主党派等为对象的政治整合体系,从而最大限度汇聚起现代化建设力量,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现代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分裂与对抗风险。

最后,党以政治势能推动各项工作,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利开展的特色方式。在现代化过程中,“强大的国家目标实现能力是中国体制的重要特征”(29)鄢一龙:《五年规划:一种国家目标治理体制》,《文化纵横》2019年第3期。,政治势能对此功不可没。政治势能是对“中国公共政策执行‘高位推动’的学术表达”(30)贺东航、孔繁斌:《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治势能——基于近20年农村林改政策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它的核心特征就是 “党的领导在场”(31)贺东航、孔繁斌:《重大公共政策“政治势能”优劣利弊分析——兼论“政治势能”研究的拓展》,《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0年第4期。。具体而言,其一,价值势能能够营造党的现代化理念被自觉内化的观念氛围。党借助价值势能统一思想、明确认识,推动党的现代化理念在全党、全国范围内被吸收与内化。每当党提出重大现代化奋斗目标或者重要现代化任务的时候,总会通过理论学习、政策宣讲、文件传达、召开会议等方式,在党内展开对现代化内容、意义与价值的全方位解读与宣传。与此同时,价值势能借助媒介传输渠道向全社会扩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播。通过价值势能,各级党政干部、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了解党的意志,接受党的理念,进而调整自身行为。其二,权威势能能够推动党的现代化建设意志自上而下贯彻实施。党通过明确政治任务、组建机构、党政联动等方式赋予现代化治理过程以政治色彩,从而打破科层制对党的现代化意志的消解,推动党的现代化意志的顺利贯彻。针对现代化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条块分割、部门本位、碎片化治理等问题,党通过建立领导小组、党政联合发文等方式提升政治位阶,释放政治能量,整合治理网络,形成统合力量。其三,动员势能能够调动治理资源,集中破解现代化建设梗阻。依托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党可以在一段时期内聚集治理资源,形成对某些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的聚焦性治理,从而推动现代化建设进一步顺利开展。党针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重大问题、普遍问题,在某一时段内,通过清理整顿、挂牌督办、巡视督察等方式,短期内集中力量予以针对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势能的有效运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某些内生性障碍,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从蓝图构想到具体实施的鸿沟。

(四)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物辩证法在解决我国发展问题上”具有“方法论意义”(32)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85页。。唯物辩证法既反对以抽象代替具体的唯心主义,也反对以个别作为一般的形而上学,主张从“事实中发现联系”(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2页。。

首先,唯物辩证法强调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具体历史条件的结合,反对任何形式的机械和教条。马克思明确反对将具体判断、具体观点当作超历史的“一般历史哲学理论”(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30页。,用抽象的普遍性窒息历史现实性最为马克思所厌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把握应当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76页。。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于经典作家“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而不在于“马克思列宁的词句”(36)《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遵循“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37)《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的基本原则,始终从中国历史、中国场景、中国问题出发,不将任何特殊地域的经验普遍化,不将任何现代化模式、经验视为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政治领域中“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民主、经济领域中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领域中凝聚时代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领域中以五治融合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都不是对苏联模式或者西方模式的“复制粘贴”,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治理方法与措施。

其次,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普遍存在,中国式现代化在对立统一中展开。“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38)⑤ 《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9、284页。改革与开放、公平与效率、发展和安全、国内和国外等标志性政策话语无不显示出,善于在矛盾中把握问题、推进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大特色。与此同时,现代化发展要围绕主要矛盾予以展开。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方式,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基础上开展的现代化。“文革”结束后,正是因为党正确感知到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才决定将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也正是意识到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才开启了更加关注人民群众均衡、丰富、多元需要的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最后,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价值,实践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39)④ 《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9、284页。实践将主观与客观、规律性与自主性有机结合,是人类改造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基本方式。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实践色彩,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是实践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具体而言,其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现代化。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40)《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373页。。在方法论意义上,这实际上是在倡导以行求知、寓知于行,强调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发现发展思路。其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现代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式现代化前无古人,很多基本认识、基本理论都是在实践中逐步检验、逐步深化。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就经历了从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十九大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逐步深入过程。其三,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现代化。人类理性具有有限性,现代化进程不可能完美预测,在实践进程中现代化也要随之调整,做到“在实践中间发现新的问题,制定新的政策”(41)《刘少奇选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8页。。如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要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邓小平则根据实践情况将目标作了调整,提出要“把标准放低一点”(42)《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63页。。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实践中不断适应与优化的。

三、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定位

“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4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历史普遍逻辑与民族特色文化沉淀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现代化,是为落后国家开拓发展新模式的现代化,是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壮大社会主义力量的现代化。

(一)通过寓普遍于特殊,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历史普遍性与民族特殊性的有机结合

世界历史理论具有全球视野,内含着人类解放的深切关怀(44)郗戈:《马克思与世界主义:历史考察与当代启示》,《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由这个角度而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无疑具有超越民族与国家的普遍性指向。“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45)④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291、585页。。然而,中国式现代化深深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46)习近平:《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求是》2019年第23期。。这里面呈现出的世界历史的普遍性和特定民族历史文化特殊性之间的张力应当如何理解,是把握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议题。应当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中,在世界历史最终目的意义上对民族性的超越,并不意味着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始终对于民族性的否定。恰恰相反,对于民族性超越的普遍趋势,正是在民族发展的具体历史中得以呈现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世界历史“两个必然”的趋势中,存在着无产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47)②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291、585页。这个中间阶段。在世界历史向最终目的过渡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性是必然也是必要的,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的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并不矛盾。另外,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具有自觉的历史主义方法论意识,世界历史中的现代化要在历史中理解。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的解放“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8)②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291、585页。的。很大程度上,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着社会主义思想在特定时空背景的正当性、可接受性,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力支撑,而非负担。具体而言,我国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表现在“和合”观念与新型政党政治之间的文化关联、贤能政治与德才兼备之间的延承脉络、家国天下情怀与使命型政党的旨归延续等诸多方面。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视域融合”的产物,是世界历史中寓普遍于特殊进程的体现。

(二)通过对既往现代化模式的祛魅,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创造出落后国家现代化的新选择

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按部就班的追随。在中国崛起前,在现代化进程“排位赛”中,处于第一集团的始终是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分支”,以及日本、韩国这些与前者有着紧密联系的国家。这就容易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印象,即只有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才是解锁现代化密码的唯一方式,才是人类实现繁荣与富裕的唯一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显然不是西方现代化道路的翻版,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与本国国情紧密结合的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起点低、人口众多是中国式现代化开展的基本前提,尊重国情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利开展的条件。中国式现代化力求避免西方现代化历史上屡见不鲜的贫富分化悬殊、片面物质主义追求、以生态为代价的发展以及大国崛起中的“修昔底德陷阱”等发展误区。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中呈现出的立足于国情、追求公正分配、系统统筹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对于已然不能通过奴役别国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现代化起点相对较低且希望可持续发展的广大落后国家尤为具有借鉴价值。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苏联现代化模式的超越,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新探索。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 + 普鲁士的铁路秩序 + 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 + 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49)《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20页。这种具有浓厚技术中心主义色彩的现代化理念被斯大林继承和强化,并最终构成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在取得现代化辉煌成就的同时,其系统性弊端也日益显现。苏东解体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苏联模式所主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能进一步释放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的多元需要。从毛泽东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自主性,到邓小平以改革开放谋求大发展的现代化战略思路,江泽民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现代化改革目标,胡锦涛对现代化建设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调,再到习近平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很大程度上是对苏联模式的祛魅、反思与超越。经过70余年的探索,在实践积累和理论提炼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被确定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技术发展的现代化,同时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外交等多方面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

(三)通过跨越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世界历史进程中两种制度的力量差距

就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而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一方面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启、推动世界历史的现实概括,另一方面也是对世界历史终将要实现社会主义转向的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推进世界历史的过程中,也为扬弃自身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作为“掘墓人”的无产阶级。前者是马克思恩格斯对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哲学概括,后者则是对于历史发展趋势的判断。世界历史存在着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向社会主义世界历史转变的历史主题(5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当然,这种转变只能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复杂过程,其间也不无曲折和反复。具体而言,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大国现代化,这使其在两种制度博弈中更具抗压能力和成长空间。在世界历史当中,由于存在世界市场和普遍交往,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于落后国家的影响往往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与剥削压迫的两重性,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往往面临自身条件不足与争夺外部世界市场的双重困境。社会主义大国现代化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具有更为深厚的产业基础、人才资本以及广阔国内市场,从而使其在面对世界市场双重性时具备一定的选择和博弈能力(51)陈健、张旭:《大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3期。。其二,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与自身国情相结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长期困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普遍难题。“中国共产党通过持续推进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进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52)[德]帕特里克·科贝尔:《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光明日报》2021年7月25日。,中国已然成为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三,中国式现代化为吸引更多国家投身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可能性。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着眼于第三世界发展,着眼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之间的较量来看待中国式现代化(5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页。。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印证了邓小平的构想,提升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5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世界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