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亮,于 茜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鲜明时代主题,明确强调:“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加强基层治理是发挥民主精神、激发民主意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全方位的历史嬗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变革与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然而随着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加速发展,基层社会治理出现了资源分配不均衡、人口流动区域性差异大等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建构更加科学有效的基层治理秩序与治理体系。为了更好回答新的历史方位下基层治理中的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回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针对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与行动指南。系统研究和深刻分析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厘清其生成基础,领会其核心要义,揭示其鲜明特征,对于做好做实新时代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启示意义。
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的生发与出场绝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生成基础:从理论基础看,其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治理理论;从文化基础看,其源起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治理思想;从实践基础看,其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基层治理实践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对基层社会治理进行过专门论述,但是其关于社会治理的相关思想散见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学说、社会主义思潮批判、巴黎公社人民政权创立以及对“自由人联合体”的科学设想之中。他们在对社会制度、阶级斗争和国家政权等问题深入研究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社会变革、人民参与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观点,指明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遵循原则与依循路径等,为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的出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国家不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本身兼具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然而,政治统治职能的发挥是以社会管理职能的落实为前提与基础的。正如恩格斯所言,“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这表明社会管理职能对于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的批判,阐明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治理终究只会沦为维护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管理工具,而只有到了致力于实现所有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真正共同体”内,社会治理才真正做到了人人自主自治并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以及实现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提供了思想遵循。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进一步对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作了更为深刻的分析,指出巴黎公社作为新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实现了“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3)③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0、102、140页。,“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4)②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0、102、140页。以及“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5)②③。可以说,巴黎公社完成了国家权力向社会权力的复归以及给予人民自治管理权的积极探索,并且创想了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尽管巴黎公社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对人民治理主体地位的肯定以及对国家治理制度的探索,为后世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其中关于社会治理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为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渊源与精神启迪。中国传统社会作为以儒家思想为主干所建构的伦理型社会,确立了德治主义的政治治理理念与“德主刑辅”的治理方略,“德治”政治理想经由历代封建王朝的制度化完善与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在儒家看来,“德治”相比“刑罚”而言具有治理的根本性与优越性,德治主义也成为儒家一贯的治理主张。围绕“德治”治理理念,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思想从治理目标、方式、原则等方面皆作出了重要探索。在治理目标方面,儒家期求通过“德治”构建起“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6)《礼记·礼运》。。在治理原则方面,历代封建统治者奉行儒家经典思想,推行“礼乐文化”。“礼乐文化”指的是以礼、乐为核心的关于如何治理国家与管理社会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不仅是历代统治者富国安民的制度依循,也是民众行为举止的日常规范。在治理方式方面,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7)《论语·为政》。这充分表明了儒家学派强调统治者应推行“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但是并没有否定“刑罚”对于治国理政的辅助作用,只是更为推崇“德治”对于治理社会的持久性与根本性。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也谈道:“君任德,则下不忍欺,君任察,则下不能欺,君任刑,则下不敢欺,而遂以德察刑为次。”(8)[宋]王安石:《三不欺》,《文澜阁四库全书》第110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52页。这彰显了“德治”作为“精神之运”相较于“刑名法制”的王道地位。总体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以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强调仁爱、礼义廉耻、和谐共生等价值观念,由此构筑起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理政的制度体系,为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
基层社会治理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历程中,始终关心和关注的重大问题,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基层治理经验。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全新革命道路,管控区域的现实情况推动了共产党人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初探。具体而言,其一,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通过重新分配土地资源,重新调整农民阶级结构,对农村土地关系进行改革,有效激发和动员了农民参与革命事业的热情,夯实了革命的群众基础。其二,重组乡村基层的各个权力机构,逐渐重视农民作为主体力量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打破传统的乡绅权力结构,党在农村探索了不同形式的权力组织,如苏维埃政权和抗日民主政权。在中央苏区,党积极推动粮食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的实践,以探索和发挥农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性作用。同时,党还注意在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中激发群众的自治意识。毛泽东指导党的组织和宣传部门开办学校,编写戏剧、报刊,张贴标语、宣传画和墙报,通过适度运用诗词和文字注解融合传统文化与新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宣传与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养,激发了群众的自治热情。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秉持着一贯的革命理念,不断积累总结有效的治理经验,并将其付诸于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促使基层治理的组织化、结构化水平大大提升。这一时期主要通过借鉴苏联模式,城乡管理系统呈现“政社一体”的特征。对于农村而言,主要是通过集体化改造和政党下乡两大措施进行基层治理,建立了人民公社、农业合作社及生产队等三级体系,实现了高度集体化的组织模式。人民公社通过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制度,既保持了新政权的集中统一,也满足了国家大力进行各项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增强了农民的责任感,赋予其集体化和组织化的色彩。对于城市而言,迫于长期混乱后恢复社会秩序的迫切需要和追赶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化的现实目标,党推行单位制进行城市治理。通过对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组合与吸纳,加强了党和国家在城市各层次、各领域中的影响。国家通过牢牢掌控和垄断稀缺资源、利益和机会控制着单位,而单位则利用自身丰富独特的资源影响并控制着城市成员个体。这种组织管控链条形成了“国家—单位—个人”的有机架构,推动了党对城市基层社会的高度组织化。
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治理由“政社合一”转向“政社分离”,呈现出“去组织化”的显著特征。城市基层治理中,市场和社会力量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崛起,市场和社会逐渐成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重要供给主体。同时,城市居民对单位的依附程度降低,个体的自由活动空间日益扩大,从“街居制”向“社区制”转变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主要趋势。街道和居委会充当了源自单位制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的重要接棒者,重塑了城市基层治理的基础架构。同时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基层群众服务需求的增加,关注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等观念也逐步推广开来,从理念原则视角进一步优化了城市治理效果。在农村基层治理中,随着人民公社体制逐步解体,国家权力从乡村抽离,乡村社会出现了“治理真空”状态,促使乡村基层治理体制向村民自治体制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立足自然村基础上的村民自治成为一种主流实践,村民自治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原有的集中治理模式。同时,为了提高村民自治的效果,自治单元开始向建制村扩大,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自治。在实践中,城乡基层治理都面临一系列问题。在城市基层治理方面,基层党组织的“悬浮化”导致党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资源整合乏力,难以有效回应基层民众多元化、即时性的服务需求。在农村基层治理方面,村民自治的实施形式转向建制村,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由于乡镇政府将行政事务下放给村委会,村民自治组织肩上的行政负担加重,从而无法专注于群众公共事务的处理与解决。这些变革和问题的出现是我国基层治理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亟需新的策略和方法予以疏通破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9)③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基层治理的时代价值归之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基层治理在新时代的价值重塑与深度转型中出现了“再组织化”特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0)《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50页。首先,新时代基层治理强调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逻辑起点,即始终坚持和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治理初心和治理目标,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通过激发居民的主体价值催生优化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其次,新时代基层治理以现代化技术赋能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在治理效能提升方面的作用。注重利用技术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办事效率,开展对话协商,打造社区生活共同体,创造以人为纽带的立体治理平台。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深刻洞察和积极探索下,基层治理回归价值主体,凭借现代手段激发自治的内生动力,打开了基层治理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的时代起点与发展格局,作出了关于基层治理的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拓展了人民民主的广度、深度和效度,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全方位,把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各个层面,充分体现了基层治理的灵活性、自治性、人民性,从制度设计上打破了较为僵化、单一的基层治理图式。同时,在基层治理的宏观与微观实践中纳入智慧治理理念,以信息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实践,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和完善,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我国加强基层治理的价值旨归、政治保障、动力源泉、原则遵循和科学模式。
迈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转变,如何把握与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所密切关注的时代课题。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11)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的重大战略部署。增进民生福祉作为贯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主线,体现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与各环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并坚持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深切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增进人民福祉,将人民期盼的幸福“个人梦”与“中国梦”统一于推进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路径之中。
一方面,增进民生福祉是推进基层治理的观念原则与价值旨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指出,基层治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2)②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21年7月12日。。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价值追求,为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明确了理念原则。这就要求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应当全面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以人民的福祉企盼作为工作的核心。具体来说,应当重点关注基层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活动、群众文化生活、便民设施改造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悉心听取群众的急难愿盼,汇总形成“居民需求清单”,同时及时更新完善“基层资源清单”,形成“服务项目清单”。在推进基层治理的全过程中,不断解决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切身难题,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各项成果。
另一方面,增进民生福祉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内在要求。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将其与民生建设相结合,使基层治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不断满足新时代制度效能建设与国家发展需要。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惠民工程,离不开对人民现实生活的实际把握,那些专注于“数字管理”“数据提升”等“见物不见人”的形式工程,只会加快窒息基层治理的效度与力度。这也启示我们,在基层治理中增进人民福祉就要聚焦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回应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把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难题纳入基层治理的任务框架之内,以改善民生为顶层牵引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与民生社会建设的联动互惠效应。
《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13)①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21年7月12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旨在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有效执行,维护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党的领导是根本性、核心性、全局性的,涉及到决策部署、组织协调、政策执行等方方面面,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是基层治理得以有序进行的政治保障。基层党组织扎根于群众之中,发挥着传达国家政策方针、联系动员群众的功能和作用。因而,在基层治理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必须确保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全过程中发挥有效的引领作用。在此意义上,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阐明了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政治引领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实践引导功能,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指明了方向。
在基层治理中坚持党的领导,就要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14)《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48页。。其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政治引领功能。政治引领功能就是要通过政治引领焕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保障基层治理有效进行。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上重视不足、建设不足,弱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导致基层治理缺乏有效的政治引领。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引领基层治理的政治方向,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其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基层治理中的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整合功能主要是指协调各方利益,把社会结构中的不同要素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社会协同化、一体化发展。基层治理过程中夹杂裹挟着各种社会异质要素,其中虽然有大量促进社会基层治理的有益成分,如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优良的家风家教等,但也充斥着一些阻碍基层社会发展的落后思潮,如封建腐朽思想、拜金主义等等。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发挥社会整合功能,有效解决和克服阻碍基层社会发展的矛盾问题和落后现象,从思想层面凝聚基层治理的价值共识,从实践层面畅通基层治理的方法途径,为基层治理把关赋能。基层党组织扎根于广大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靠得最近、接触最多、联系最紧密,其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汇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一行动上来,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其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基层治理中的实践引导功能。基层治理实践的有序进行需要科学的方针、政策、法规的指引,否则就会失去稳定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而滋生各种思想问题、作风问题、纪律问题等。在此过程中,必然要求基层党组织统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厘清思想谬误,凝聚思想共识,推进基层治理有效开展。基层党组织的实践引领功能体现在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协调基层治理的各种力量和要素,强化对基层治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引导基层治理的实践方向,推动基层治理实践顺利进行。
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是盘活基层治理要素、释放基层治理活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动力源泉。我国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基层治理的新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涌现,需要通过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来释放基层治理活力。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不应局限于顶层制度设计,更要涉及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工作方法的创新。伴随着基层治理实践的深入推进,现有体制机制已无法有效解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定程度上说,某些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治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甚至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桎梏。只有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变革落后于社会发展现实的体制,与时俱进地构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基层治理体系,才能更好地释放基层治理动力,推进基层治理更加科学有效。
一方面,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要促使政府管理服务下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15)《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667页。这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实现新跨越指明了方向。而这就要求通过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促进基层治理更加便捷有效,实现基层治理方式从单一手段向多维手段、治理主体从单一推进到多元协同的转变,提高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有效防止和克服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导致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另一方面,要改革阻滞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的落后体制机制。传统治理模式主要依托政府的力量,而基层治理现代化则强调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形成政府依法履责、社会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构筑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通过向基层放权赋能,激发基层治理动能,让基层治理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逐步打造依托网格化管理、提供精细化服务、实现数字化智慧化的基层治理平台。
基层治理涉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各领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其复杂性与重要性要求治理手段不能过于单一,而是要采取多元化的治理方式,从而推进基层治理走向现代化。对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1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50页。。这就要求基层治理要牢牢遵循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理原则,在充分发挥各自力量的基础上,形成强大的协同合力,使自治、法治、德治协同发挥作用。
首先,要以自治为核心,提升基层治理中人民的主体性。自治就是要让人民当家作主,通过自主决策、自主服务、自主管理、自主监督等,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基层治理民主式发展。人民群众作为基层治理主体,积极参与相应事务的决策、管理和服务,是使基层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源头。其次,要以法治为保障,提升基层治理的有序性。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基层治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自治和德治的保障。法治具有强制性特征,通过建立健全法治机制和大力弘扬法治文化,可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从而提升基层治理的规范性和公正性,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和基层纠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由于基层群众法治意识参差不齐,法治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基层治理的短板,因而在基层治理过程中要注重法治作用的发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多角度、多方位开展“法律进基层”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同时,要借助各类数字平台和移动终端打造智慧化法制宣传阵地,引导人民群众主动浏览、收听各类法治故事、法律知识,营造浓厚法治文化氛围,让人民群众能够通过法律途径化解民事纠纷,维护自身利益。最后,要以德治为指引,提升基层治理的韧性。中华民族是崇尚道德伦理、推崇以德治国的民族。德治主要以社会伦理要求和道德行为规范为准则,依靠道德的感化、熏陶、谴责、褒奖等作用,激发人们内心向善的意识,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是基层治理中的软性力量。德治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是符合中华民族社会治理传统的有效方式,也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总的来说,自治赋予基层治理主体力,法治提供基层治理保障力,德治厚植基层治理引导力,三者交互作用、互为支撑、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基层治理的运行图式。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下时代发展特征和现实境况有深刻的把握,明确提出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形成多种力量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这深刻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代发展局势和格局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握。
一方面,应构建全员主体协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是有机统一的,是推进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模式,也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层治理共同体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自治的作用,形成由政府、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全员合作参与的组织架构,以协调治理主体间关系与利益为核心,强化主体赋能,形成治理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治理主体的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激发全社会活力,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1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37页。基层是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基层治理涉及人民群众利益诉求、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等各方面事务,因而只有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才能不断绽放基层治理的生命力,绘就新时代基层善治的新图景。另一方面,基层治理共同体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现代技术的赋能。进入数字化新时代,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叠加作用,通过“集众智、汇众力”的模式,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打造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基层治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让基层治理工作基础更加牢固,逐步完成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治理模式的转变。
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进基层治理方法改进有着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与行动指南价值,体现出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的鲜明特征。
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彰显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的理论特征,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光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上推动基层治理,以强烈的目标导向明确基层治理的目标方向和基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⑥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从而为推进基层治理明确了目标方向。
所谓问题导向,就是在推进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化解具体矛盾达到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换言之,问题是基层治理改革的缘起,解决问题是基层治理改革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1页。。因此,针对现阶段市场和社会未能很好地承载政府下放的职能、发挥治理合力不够、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75页。。针对目前基层治理缺少人才、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21)《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46页。。针对干部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观念滞后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作为重要任务,使他们能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建设和管理城市”(2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22页。。这些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是在目标导向下,基于目标差距而提出的现实举措,彰显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有机结合,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的崇高境界。
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彰显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特质。党性主要是指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强调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人民性则要求要坚持人民至上、坚守人民立场、捍卫人民利益、凝聚人民力量、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始终以党的宗旨和人民的利益为中心,是在人民实践中生成的,又是在人民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23)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在社会主义国家,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始终强调党的领导地位和党的性质以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党性和人民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党在基层治理中起到核心领导作用;另一方面,强调要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贯穿基层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中,使人民的期望、诉求和愿景得以落地。与此同时,注重从治国理政的全局统筹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战略目标、任务、原则等,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做好布局和谋划,更好地保障党的领导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说,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自觉的党性修养和深厚的人民情怀。
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思维,其中两点论强调在研究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抓住主要矛盾也不可忽视次要矛盾;重点论则强调要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对于国家治理而言,基层是国家和社会的单元细胞,矛盾的源头集中在基层,基层治理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综合治理的效果。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24)《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8页。这充分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观,即既要将基层治理作为社会治理与民生发展的重中之重牢牢抓住,善于发现并积极解决影响基层治理的主要症结与关键节点,也要将其放置于治国理政的综合体系中加以审视和考察,从全方位多领域宽视角切入,推动基层治理有序展开。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贫富差距大等症结始终是影响基层治理的核心难题,也是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着力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79页。在农村贫困治理途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90页。这些重要论述都深刻彰显出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观,对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乃至新时代基层治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和根本利益,关乎党的长期执政,关乎社会长治久安。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奠定好基层这块地基,解决好基层治理这道难题,巩固好基层政权这方力量,才能稳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围绕人民幸福这条主线,针对基层治理的现实问题提出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举措,与时俱进地对基层治理实践进行理论升华,描摹了基层治理的理论蓝图和实践图景,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成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治理新的理论和实践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