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琼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将茶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是高职院校的一项明智决策,茶文化中所包含的诸多内容与思想都与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着紧密关联性和高度一致性。从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已经有越来越多诸如茶文化这类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当中,且充分吸引到了学生的关注,学生对于思政学习中的这类传统文化元素也都表示出比较高的兴趣。
高职院校,本身定位便是职业教育,受这一理念影响,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院校都将主要精力投放在的专业教学与技能教学上面,对于思政类教育并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虽然高职院校也一直都开设了思政教育相关的课程,但是从实际教学内容和成果来看,教师们还是受到职业教育传统理念的影响,并没有关注到思政教育的本质要求,很多思政教学和活动都停留在了表面和形式上面,导致很多从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在正式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会出现很多不适应的情况,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忽视。当前高职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先进科学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高职学生接触和了解新鲜事物提供了更多机会,每天海量的信息资源出现在学生面前,其中不乏一些错误、不良信息的诱导,会使得部分高职学生产生理念动摇,如果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再不及时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那么对于高职学生群体的长远发展将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1]。
其实,关于“单项输出”、“单项教育”这类教学现象并不仅仅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我国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造成的一种必然现象,只是针对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这类现象呈现得更为显著一些。我们都知道,选择到高职院校读书学习的学生更倾向于学习一门专业技能,所以他们更多的是将思政教育作为一种形式教学,在实际听课过程中态度并不端正,课堂学习表现也很不理想。加之高职院校本身对思政教育不够重视,多采用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或者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一人便占据整个课堂主导权,学生只能被动的听教师讲课,很少有发言和互动的机会,这种“单项输出”、“单项教育”的思政教育方式正在严重影响着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单项输出”、“单项教育”这种教学方式本身便缺少针对性,其更多的是满足既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未关注到学生的想法和感受,这种现象亟待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2]。
在调查和了解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对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设置不合理。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考核方式便是期中和期末两个阶段的书面考试,学生们只需要根据教师所划的知识重点提前进行记忆和背诵,基本上便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以实践作为考试标准的机会几乎不存在。还有,在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教师真正组织开展实践类的思政教育活动少之又少,出于诸多因素的考量,大部分教师还是选择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来进行思政教育,只求安稳不寻突破。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在课堂上更习惯于给学生们讲大道理,教学重点也放在了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解释上面,很少关注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很少关注学生知识的转化[3]。
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偏僻现象,其具体表现为:其一,高职思政教学内容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在内容上面有着显著的职业属性和特征,思政教师也会习惯性地从职业需求和职业观念着手去设计教学内容,这就使得思政教育内容在源头上就受到了局限,学生并不能接受到全面的思政教育内容。其二,思政教材基本上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核心依据,思政教师多是按照思政教材中的内容来一一进行讲授,联系社会现实的机会并不多,这就使得思政教学内容多停留在了书面教材当中,与真实社会、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度都不高[4]。
在调查和了解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有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在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但是有很大部分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多是在通过讲大道理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说教,这就使得高职学生对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对待思政学习的态度也不是很认真,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5]。
茶文化对礼仪和品德尤为重视,茶文化至今依然是我们学习礼仪、提高品性过程中需要认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与茶文化是存在相通之处的。比如:在茶文化当中,倡导以礼待人、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而在高职思政教育工作当中,也会教导学生礼貌待人,要学会与人友善交流,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再比如,茶文化遵循的是先人后己的谦让之道,高职思政教育教学中也会引导学生树立起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学会换位思考,遇到事情站到他人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和理解,以缓和与人之间的矛盾,学会尊重与谦让[6]。
在茶文化当中,秩序感是非常重要的。以茶道为例,从泡茶到饮茶都是有着一套非常严谨的流程的,而且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其对于细节之处更是非常讲究,这充分体现了茶文化中的秩序感,无处不秩序。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中也会下意识地强调和渗透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的秩序感,会教育学生要建立起秩序意识,要循序渐进,万事不可急于求成。尤其是现在的高职学生,受社会环境以及家庭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越来越追求自由,对新鲜事物也非常感兴趣,高职院校更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秩序感,要逐步引导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起规则意识,做一个懂秩序、守规则的好学生与好公民[7]。
茶文化追求的是专注和安静,真正懂得和热爱茶文化的人,他们的气场会非常平稳,心境也很淡定与豁达,他们很少会被外界因素所影响和干扰,内在信念非常坚定。这样的人,心会接近自然,思想也会更加纯粹。这恰恰是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需要引导和传授的东西。现在的高职学生内心都比较浮躁,社会上太多新鲜事物和不良诱惑都在不断侵蚀着他们的信念与价值观,高职院校需要通过渗透和传递茶文化精髓去逐步提高学生的专注度[8]。
茶文化体系当中备受关注的内容之一便是茶道动作,茶道动作要求非常之高,茶道展示更是给人一种大方得体、舒缓高雅的感觉。真正热爱茶道的人也会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气场。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也会关注到学生气质和气场的培养和修炼,其培养目标与茶文化中所呈现的气质修养有着高度一致性。
制度是组织和开展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确保理想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将构建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思政教育与管理制度作为核心任务之一,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多方资源和力量落实课程思政,全面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高职院校需要站在更加客观的立场去对自身思政课程开展情况与思政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审视,要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从制度层面对思政教育教学需求进行调整,确保思政教育与管理制度的可行性,以保证思政教育教学效果的理想性。
其一,进一步调整教育目标。建议高职院校应该重新调整课程思政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明确好的目标来进一步制定出传统茶文化的融入和渗透计划,在深入学习和了解传统茶文化内容之后将不同的茶文化和茶思想的融合安排在合适的教学阶段。
其二,重新安排和设置课程。建议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将茶文化纳入到更多课程教学当中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程以及相关课程思政教学工作。高职院校可以考虑专门以茶文化为核心来设置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学习和了解茶文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起学生对传统茶文化的关注,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传统茶文化教学的高度重视,进而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更加积极认真的学习和践行传统茶文化的内容与精神。
其三,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的师资力量配备力度。建议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入更多优质思政教育人才加入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来,并且定期组织召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主题的学习和提升活动,逐步提升课程思政教育项目参与者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储备,以便他们在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高职院校要想顺利完成思政教育创新与改革工作,首先就需要在思政教育目标上做出调整,要审视当前思政教育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思政教育实际情况和需求再建立起更具准确性与完善性的思政教育新目标,以确保思政教育的与时俱进性,保证学生可以接受到更具先进性和可行性的思政教育内容。在此要求之前,建议高职院校在审视、调整以及明确思政教育目标时,将茶文化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具体工作当中来,让广大高职教师和学生关注到茶文化,并愿意接受和了解茶文化,从茶文化中获得更多知识。
高职院校要充分意识到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并不是要给学生们讲多少大道理,也不是要给予学生多少强制要求,而是要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理念,要让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所教授的诸多知识和内容与他们真实学习与生活之间联系的紧密度,这些内容会成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与人生道路中的重要指引。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想办法去吸引学生的关注,要让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感兴趣,建议高职院校可以从具体教学方式和形式当中去着手,要通过不断变化教学方式和形式来保持思政教学的新鲜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了解到更多新的内容。在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方面,高职院校也要对思政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不论是在教学状态还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面都要鼓励思政教师勇敢做出尝试和突破,要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自己想法和建议的机会,营造出更加轻松的思政教育氛围。
此外,在当前高职思政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高职院校需要适时适当地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重,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能够亲自参与和感受思政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学生们通过自身实践去学习和感受自然要比听教师一味的说教效果更为显著,而且实践活动也是高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他们在实践学习中会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到的知识自然也会更多。
落实到具体层面,建议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给予思政教师更多自主发挥和创造的空间,多鼓励思政教师带领学生走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带领学生多去接触自然,多去了解和感受真实的茶文化环境。比如带领学生们去一些茶园、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卖场等等去感受茶香茶韵,通过品茶去感悟茶道精神等等。学生们多接触这些与茶相关的环境和事物,对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气质的修炼都是非常有利的。
关于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参加各种思政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提醒一点,即高职院校必须要结合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各种安排与准备工作,如果涉及到需要去茶园或者茶叶生产基地去参观和了解,那么高职院校就必须要派出工作人员提前与负责人进行沟通,讲清楚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所涉及到的一些具体内容。此外,高职院校还需要多抓住这种与外界主体合作的机会,尽全力与这些主体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方便日后不定期带领学生们到这些茶园或者茶叶基地去参观实践,确保实践活动得以持续开展下去。与此同时,学校还需要与合作单位协商,为学生们争取亲自参与茶叶制作或者茶艺表演的机会,让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茶叶的生长与制作,和茶有着更加亲密的接触,感悟茶道、茶礼,进而感悟人生哲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改革形势,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新鲜元素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来,这是高职院校创新和改革思政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茶文化本身便包含着诸多适合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元素,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需要加强对茶文化的研究力度,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起茶文化资源,大胆尝试更多更具新颖性的思政教学方式,竭尽全力提升思政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