呙艳妮
(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编辑部,湖南 永州 425199)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体系建设。地方高校学报作为承载并传播最新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在发挥智库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全面推进,作为学术媒体的高校学报,需以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为目标,凝练特色办刊方向,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通过智库科研成果的传播,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因此,服务智库建设、推动社会发展成为高校学报转变办刊理念、调整办刊方向的必然选择。文章以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为背景,试图通过调查分析地方高校学报服务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新型智库构建机制。
当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在积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科学谋划未来发展战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现代智库已成为国家政策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成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报需要以服务区域发展战略为使命,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新型智库的重要平台,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科技作支撑,而高校是学术成果最集中的地方。高校学报是刊发学术论文的重要载体,是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在服务地方发展战略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地方高校学报需要深刻领会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赋予的含义,牢牢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水平科学技术的新期盼,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升学报刊登的科研论文质量,尤其是要为地方发展解决“卡脖子”的科学技术难题,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当前,各地方高校积极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在实施国家和地方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背景下,作为湖南地方高校要紧紧围绕“三高四新”战略,深刻把握区域战略发展对学科建设提出的新方向,遵循地方战略需求对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深化新一轮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而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学报作为展示学科成果的重要窗口,在推动学科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湖南地方高校学报要坚持立足湖湘大地,以“三高四新”战略为指引,紧紧围绕湖南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定位,为服务优势学科、凝聚学科特色探索新路径,为形成学科特色优势、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开拓新思路。
服务地方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立足地方,根植地方,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高校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为此,各地方高校应确立“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促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在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我发展。在此过程中,高校学报作为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应该助推高校智库增强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为此,地方高校学报需要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为推进高校智库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地方高校提升服务社会发展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库支持。
高校学报,尤其是社会科学学报其办刊宗旨就是为学术研究和学术传播服务,相对于自然科学学报而言,更侧重于关注区域社会经济的应用研究,和智库建设发展结合起来也更为容易。[1]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学报依托地方独特资源优势、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实际,在推进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对部分地方高校学报名栏调查,其特色栏目设置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立足于区域发展战略。如《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的“京津冀发展研究”专栏,致力于引领和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第二类是立足于地域特色文化。如《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立足于闽台特有的地缘和文化开设的“闽台文化研究”,成为展现闽台文化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然而,从地方高校新型智库建设角度来看,地方高校学报还存在支持服务效能不够明显、承载保障效用不够突出、传播催化效果不够凸显等现实困境,没有完全发挥出新型智库的作用。
地方高校学报是进行社科思想交流、成果展示的重要阵地,是支持和服务高校智库建设的重要平台。尤其是通过特色栏目建设,致力于地方特色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地方高校学报尚未与地方建立常态化的对接联动机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战略问题缺乏系统性思考,对实际问题缺乏应用性研究。在学报办刊机制上,依然秉持传统的办刊理念,编辑缺乏工作主动性,没能有针对性地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进行组稿,从而导致学报所刊发的论文内容繁杂,与地方发展对接不紧,理论成果水平不高,既没能很好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没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从而在智库作用方面没能很好地发挥支持服务效能。[2]
著名学者和办刊人邓正来曾提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刊物,应当最大化地支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方向,亦应在学术生产和学术传统的建构方面不遗余力。”[3]社科学报不仅是展示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还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学术理论储备库,为决策者提供向历史学习的有效路径。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高校社科学报在智库建设中没能很好地发挥承载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地方高校社科学报虽然开设了特色栏目,但因栏目设置定位不够精准,其所刊发的文章未能有效对接地方需求,从而在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没有很好地发挥承载作用;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社科学报所刊论文整体质量不高,过度重理论研究而轻应用研究,难以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因而服务地方发展上未能形成强有力的智库支持。
让智库成果被公众知晓和社会认可,进而影响政府和企业决策,是学术期刊转变办刊思路、优化服务效能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地方高校学报虽然面向社会发行或赠送,通过期刊数据库等数字资源平台,将社科研究成果进行传播,但由于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之间未能建立成果共享机制,相互之间存在信息共享壁垒,不能及时分享高校学术研究热点和智库研究动向,从而导致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利用率、转化率偏低。同时,地方高校学报面向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决策者,尚未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校际的智库深度合作联动机制,刊发在地方高校学报上的相关研究成果大都摆在纸面上、锁在抽屉里,没能充分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地方高校学报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催化效果不明显。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高地、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地方高校社科学报需转变办刊理念,创新办刊模式,拓展传播渠道,通过积极打造特色栏目,积极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出谋划策,让社科期刊所刊载的研究成果得到有效转化,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库支持。
一般来说,地方高校所处之地,具有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独特优势资源和地域文化,这既是地方高校学科专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也是地方高校学报形成优势特色的根本。为此,地方高校学报需立足于地方独特的地域优势,根据地方发展战略定位,进一步转变办刊理念,凝练办刊方向,不断提升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树牢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刊理念,依托地方特色优势资源,主动对接地方发展战略,科学确立学报办刊定位,助推本校智库研究课题与区域发展战略融合、与地方发展需求对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智库支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社科学报必须依托本校智库平台和优势学科,主动对接科研院所、项目团队和重大课题,着力将特色栏目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展示平台,从而为助推高校智库在服务地方发展上发挥更大效能。
地方高校社科学报需坚持问题导向,调整被动等稿的传统采稿机制,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组织和策划一批地方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具体而言,一方面,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针对不同时期的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问题,如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策划一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选题,刊发对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现实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的研究文章,从而为地方政府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富有建设性的决策参考。另一方面,聚焦地方行业企业发展应用研究。围绕地方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地方债务化解、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有意识地组织策划选题,寻求与地方智库合作的契合点,从而为地方行业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将本校智库成果运用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在此过程中,地方高校学报既要依靠立足本土优势、依靠本土科研人员,还要加强与校外学术机构和团队协同合作,通过策划组织相关研究专题,约请知名专家撰稿,汇聚一批解决地方发展急需的研究成果,从而提升学报服务地方发展能力。
现代智库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者、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必须依靠的重要智力资源。[4]地方高校社科学报既是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也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支持者。为此,地方高校社科学报要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沟通合作,为高校智库与地方政府、公司企业之间架设桥梁,构建高校科研成果信息共享机制,更好地助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从而为地方政府、企业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合作沟通机制。地方高校学报可尝试建立高校智库与地方沟通协作委员会,定期与高校智库合作开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调查研究,注重策划社会热点问题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引导高校智库向热点、应用、决策方面转变,增强科研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另一方面,要建立高校智库科研成果共享平台,打通高校智库与地方决策者之间的壁垒,促进智库与决策之间的有效对接,实现高校智库科研成果充分转化,从而更大可能发挥地方高校学报的智库传播效能,为地方政府、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5]
综上所述,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社科学报需转变传统的办刊理念,积极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主动面向地方发展面临的热点问题,策划组织社会发展急需的重大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提升学术期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同时,地方高校社科学报要积极推进与地方沟通合作,构建高校智库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信息共享机制,更好地推动高校智库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高校智库与地方行业企业良性互动、合作双赢,增强学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