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雪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物流行业而言,其显然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热点,我国物流产业的建设发展较为迅猛,对于专业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显著提升的特点,高职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满足行业市场发展需求,培养出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一个重点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这一目标,教学改革成为必然趋势,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针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策略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近几年,国内物流行业在电商产业的带动下,经济水平和竞争力呈现提高的态势,同时在全球贸易高速发展的推动下,物流行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和媒介,但是和国外发展相比具有一定差距,因此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增加人才资源的专业培养和管理,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专业人才,还能够为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先进的发展思路,有助于实现对物流行业整体结构的专业规划和安排,进而促进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发展。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物流产业在社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大,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导致其难以避免的面临着专业人才输入难以与发展实际相吻合的问题,对于高职学校而言,物流专业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已经不能够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去进行人才培养,若始终故步自封,就会导致实际的教学成果及人才培养与实际脱节,无法适应行业市场竞争及岗位工作的需求,造成对于行业发展的阻碍,对于学生的就业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主要核心为基层物流运输、中层物流作业运行管理、高层物流企业战略决策规划三个方面,不同层级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都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因此,其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是毋庸置疑的,这一过程中,高职学校必须重视市场行业动态,并始终将市场新需求作为教学改革导向,确保能够与时俱进,为学生创建更适宜、优良的教学情境,有效提升学生的行业竞争力。
1.1 物流专业人才的定向输出。物流专业的教学发展需要根据社会市场方面的需求进行重点研究,由于社会物流市场和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具有滞后性,导致物理专业的教育比较传统,因此增加市场需求方面的相关引导,有助于推动物流行业方面的有效发展,进而实现对专业人才的定向输出。
1.2 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助于深化教师和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增加对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培养,有助于提高学校专业的教学质量,并且根据相关案例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进而促进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1]。
1.3 突出专业培养特色。高职院校有着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培养计划与目标,前者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市场就业的需求。在招生方面,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也有着较大差异,高职院校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在自我控制方面往往具有些许偏差。近年来,招生方式发生变化,多数本科院校也逐渐开始实行自主招生,这无疑给高职院校带来较大的招生压力。基于此,对于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而言,实行教学改革,既有利于突出物流专业的培养特色,也能凸显出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还能促进高职院校在招生市场上竞争力的提升。
2.1 物流专业课程的内容存在不全面的情况。通过对高职物理专业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物流专业课程的内容不全,主要由于教材内容是定期进行更新,因此先进的物流管理内容还没有更新,同时教材的内容数量是固定的,导致学生对物流专业知识的学习范围存在局限性,进而影响物流行业的专业化发展。
2.2 专业教学设施和手段比较传统。根据对高职物流专业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发现学校在实际专业教学过程中没有意识到专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学校中涉及物流专业的教学设施和手段仍然处于传统状态,没有跟随时代进行更新,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思维。另一方面,很多高职物流专业教师始终无法摆脱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在开展专业相关教学活动时,过分重视知识传授教育,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相较于高中学生而言,整体素质与学习能力较差,部分学生十分厌恶应试教学方法,在日常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能力较差。这就给部分高职物流专业教师一种错觉,认为高职学生是一群"不学无术、无药可救"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背诵上,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可以快速提升学习能力。而利用应试教育培养出的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只能适用于考试、测验上,无法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学生适应能力、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都无法得到锻炼,致使学生最终沦为知识记录的机器人[2]。
3.1 正确认识物流专业,转变教学观念。高职院校课程在学生与工作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当前,各大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方面还是以教学内容和专业理论知识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想把所有的专业理论知识都教给学生,但理论知识并非高职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也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关键点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重视进一步提炼工作实践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实践需求为依据适当删减理论知识,突出目标需求,增加教学时间进行相应的项目设计培训。不断完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以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为出发点,围绕专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同时体现专业岗位对员工综合能力的需求。为了能够落实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目标,高职学校相关人员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并进一步认识物流专业,避免对现代化物流行业理解不足,进而有效地为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杜绝片面性、不充足性等问题,与此同时,市场需求导向下,学校对于物流专业的认知与交流,还能够为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要求与指导,确保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对于专业短板的弥补,进而更好地提升改革成效,落实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相关教学规范与标准的制定,进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资源的拓宽、教学评价的多元优化提供有序、科学的指导,有效把控教学改革中的各项细节工作,确保实时掌握教学情况,并始终将行业市场发展作为参考,及时地进行多样化教学工作的协调与改良,为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可行性与实效性提供强有力的辅助[3]。
3.2 提高师资团队能力,提升指导能力。教师是物流专业教学活动的主要执行人,其实际素养与综合能力与实际的教学成果与指导水平是有着直接关联的。想要提高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成效,还需要重视对于师资团队的优化。针对这一问题,高职学校也需要将市场人才需求放在首位,并确保组建一支实践技能优秀、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更好地提升师资团队质量。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重视对于师资团队的深造培养,确保结合时代背景下的行业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多样化培训及交流学习活动,为物流专业的教师提供更优良的观摩及实践机会,促使其能够在学习与了解市场行业动态的过程中,为实际教学指导注入新的思想,更好地提升指导效果。另外,还可以适当引入行业高端人才,确保能够为高职院校内的物流专业改革做出更高效全面的指导,进而最大程度上实现对于师资团队的专业素养及整体知识结构的强化改良,为市场需求导向下的多样化课程开展提供保障[4]。
3.3 重视与行业实际结合,强化专业技能。物流专业是一项具备极高实践性的领域,若仅仅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侧重点,那么不管如何进行教学改革,都很难提升教学实效,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满足都存在一定的阻碍,因此,市场需求导向下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确保能够在“学以致用”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培养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行业发展及社会建设奠定基础,具体来说,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落实这一改革要点: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对于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并结合行业市场进行综合分析考量,建立全面、完善、合理的物流实践课程体系,确保在根本上提升实践教学活动所占的比例,落实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实践基地的投入,确保多样化需求设施能够得到落实。此外,教师不能够局限于教材知识,还需要将市场行业中的内容在实践课程中进行融合,确保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专业视野,实时地掌握行业发展及变化情况,为其今后在社会行业中的融合与适应提供助力[5]。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采取校企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平台,确保学生能够在区域内的物流行业领域中感受各个岗位的实际工作职能与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要求,并在实践过程中察觉自身的不足,做出针对性的优化与加强,更好的保障其对于行业的理解,有效落实自身职业规划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协调,促进其的岗位适应力。
综上所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职物流专业的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这一工作的开展必须重视市场需求导向,并采取可靠措施从各个细节入手,落实对于教学观念、师资团队、理论实践结合等多样化工作的优化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优良、可靠的教学条件,促进其综合素养及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