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铁松 (安徽天柱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 潜山 246300)
杉木是一种树形高大﹑树干笔直的常绿乔木,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杉木没有明显主根,具有浅根性,侧根﹑须根发达,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严寒及湿热,怕风怕旱,为亚热带树种。杉木纹理通直,材质轻,强度适中,木材具有芳香气味,抗虫耐腐,是很好的工业原料。杉木的根﹑皮﹑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杉木抗风力强,耐烟抗尘,可用于行道树和防风林的营造。杉木栽植不仅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也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选择树龄20年以上长势优良的母树进行种子采集,采种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球果种皮慢慢由青转深褐时便可采种,将果球采下,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晾晒3~5 d,种子脱出后,收集在一起晒1~2 d,然后密封置于干燥温暖处贮藏,供翌年春季育苗。
要选择水源条件好﹑排灌便利﹑地势平坦﹑坡度较缓的地块,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且沙砾少,以土质疏松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切忌选黏土﹑积水重的地块,尽量不选择菜园地或前茬是松﹑杉的苗地作圃地。细致整地,使地块达到疏松﹑细碎﹑平整,施足腐熟农家肥,然后作床,床宽100 cm左右,高25 cm左右,长度根据地块确定,床与床之间留25~30 cm的步道。圃地四周开沟,以利排水和灌溉。在整地时可施石灰25~30 kg/667 m2,或直接在苗床上均匀喷洒1%~2%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土壤消毒。
种子表面常会有细菌附着,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能降低出苗后病害发生率,具体可以用0∙3%的高锰酸钾液浸种30 min,或用0∙15%~0∙3%的福尔马林液浸种15 min,然后倒去药液,封盖闷1 h,再将种子摊开晾干,便可以播种了。
播种时间一般在1月上旬至3月下旬,不宜太晚,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前要在苗床划出浅沟,沟距20~25 cm,沟宽2~3 cm,深1 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中,如果选择撒播则不用划沟,直接在苗床均匀撒种,每667 m2播种量3~4 kg,播后用细黄心土或火烧土覆盖,不要过厚,不见种子便可,播后用塑料膜覆盖床面,或者用稻草帘遮盖,可起到保湿保温的作用,促进发芽。也可以用锯末(锯糠)替代稻草来覆盖,这样能免除揭草工序[1]。
1.5.1 适时揭草播后7~14 d,杉木种子便会发芽出土,要及时揭膜撤草,避免造成膜下高温出现烧苗或盖草压住苗影响生长的情况,揭草宜在傍晚或阴天进行,遇低温可延迟,视温度变化把握合适揭撤时机。
1.5.2 松土除草快速生长的杂草会抑制幼苗生长,要及时除草,除草可结合松土同时进行,松土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损伤幼苗,动作要轻。除草宜在雨后或灌溉后土壤松软时进行,要连根拔除,避免余根再发。除草剂可以用30%的可湿性扑草净粉剂或25%的可湿性除草醚﹑灭草灵等,喷洒苗床,效果好且节省人力。
1.5.3 水肥管理根据苗地土壤情况适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追肥以速效肥为主,先稀后浓,少量多次,施复合肥12~16 kg/667 m2。幼苗初期要多施氮磷肥,中期在施用氮磷基础上增施钾肥,生长盛期过后,也就是在9月以后要停止施用氮肥,酌情施用磷钾肥,以促进枝梢的木质化。
1.5.4 间苗补苗苗高5~6 cm时开始间苗,苗间距控制在8~10 cm,间除过密苗,空缺处及时补苗。可选择阴雨天进行,间苗分次进行,最后一次在8~9月。最后定株,密度80~90株/m2。
1.5.5 病害防治苗期要重点做好立枯病和猝倒病的防治。防治立枯病主要采用喷施1%~2%硫酸亚铁溶液,用药量在75 kg/667 m2左右,连喷4~7次,每隔7 d喷施1次,喷完后马上喷洒清水进行洗苗,防止药害产生;猝倒病在夏季高温且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多发,发病杉木幼苗根茎腐烂并枯倒,影响苗木产量和质量,可以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每隔5~7 d喷洒1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
杉木适宜生长在气候湿润﹑温暖适中的环境,以微酸性土壤为宜。在造林选地时,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性较好的地块,一些阴坡﹑山脚﹑谷地﹑山洼地都可以用来造林,但要避开陡坡﹑山崖和土壤贫瘠以及黏重土质的地块,要求林地空气湿度大,早晚温差要小,日照时间长。适宜的生长环境可以使杉木生长良好。
选定林地后,在移苗造林前要先进行整地,传统整地工序是劈山﹑炼山及挖山,当下提倡环保及森林防治,基本不采用劈山﹑炼山的方法,可直接进行挖山整地,根据地块特点采用全整﹑带整或块整。整好地后挖栽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40 cm或50 cm×50 cm×30 cm,如果坡度大于25°,栽植穴可根据地形进行“品”字形设置,将挖好的心土和表土分开堆放在穴旁,根据土壤肥力施足基肥,每穴施入腐熟农家肥3~5 kg或钙镁磷肥50~100 g,与土壤均匀混合。
造林密度要结合生产习惯和自然条件确定,培养大中径材的,可以按1∙5 m×2∙2 m或2 m×2 m株行距挖穴;培育小径材的,可按1∙5 m×1∙5 m 或1∙2 m×1∙8 m 的株行距挖穴。大中径材植苗140~250株/667 m2,小径材植苗250~300 株 /667 m2。
在秋冬季或春季移栽,对于易发生春旱的地区可以在秋季造林,春季造林宜在2~3月间进行,秋冬季节造林的应于翌年春季进行补植,春季造林的应于当年秋冬季节补植,以保证成活率。起苗最好带球土,宜随起随栽,栽苗时,先回填表土至穴深度的一半,将苗立于穴中心,再回填心土,如果是不带球土的祼根苗,要轻提苗,使根系舒展,用脚踩实,再回填心土,再踩实,最后再次覆盖穴土,在苗根处堆成拱起状,要确保栽植苗木苗正﹑根伸﹑不反山,适当压实,深浅适度。
2.5.1 除草松土幼林期要进行全面除草,辅以带状﹑块状松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春季造林要在当年5~6月和8~9月分别除划松土1次(秋季造林则要在第2年进行);翌年4~5月和9~10月再各进行1次松土除草,如果杂草生长过快,则7月要增加1次除草;第3﹑4年也要各进行2次除草,第5年可以进行1次,主要清除大草,在除草时要将斜幼树或幼苗扶正,砍除蘖生萌芽,用厚土培蔸,促根壮苗。
2.5.2 幼林施肥养分充足是杉木幼苗快速生长的重要条件,造林当年5~6月和第3年的4~5月可进行幼林补肥,以氮﹑磷复合肥为主,也可以采用尿素﹑钙镁磷肥与氯化钾配合施用,肥量要结合土壤肥力条件﹑立地级和树龄而定,造林当年施氮磷复合肥10~12 kg/667 m2,第3年可施复合肥9~18 kg/667 m2或者尿素10~16 kg/667 m2,同时施氯化钾,用量为9 kg/667 m2。施肥采用沟施,大于25°的林地,施肥时要在幼树上方挖半环状沟,将肥料施于沟中,再覆土。
2.5.3 间伐控密当杉木进入速生期,要进行整枝和疏伐,控制杉林密度,当被压木占总株数的10%,郁闭度达到0∙8以上,自然整枝达到全树高的1/4以上时便要开始间伐,第1次间伐30%~50%,保持林分郁闭度0∙6~0∙7,间伐强度应结合立地条件和初植密度进行,立地条件好﹑初植密度大可重伐,反之轻伐,间伐间隔期一般为4~6年,林冠恢复郁闭快,可适当缩短间隔,造林密度在300株/667 m2以下的,只进行1次间伐便可[3]。
杉木炭疽病是危害杉木针叶的病害,轻者针叶枯黄,重者嫩梢枯死,幼树感病可整株枯死,严重者会造成杉木幼林成片死亡。杉木栽植在平地﹑低洼地及黏重板结土壤中易发生此病。
防治:选择林地时要尽量避开平地﹑低洼地和黏重板结土壤地块;发现病害及时清除病枝,加强抚育管理,促进壮苗,提高抗病力;3月喷施1%波尔多液﹑50%甲基托布津﹑50%退菌特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稀释液,每次用量100~150 kg/667 m2,也可用“621”烟剂熏治,烟剂量为1 kg/667 m2。
杉木叶枯病主要危害杉木针叶,杉木冠下部﹑中部针叶多发生此病。发病后,枝条基部针叶向顶梢扩展,引起枝叶枯死,影响杉木生长发育。郁闭度较大的林分,下部枝叶通风透光不良,长势差的杉木易发病受害。
防治:选择抗病杉木品种;细致整地,加强抚育管理,提高幼苗抗病力;控制造林密度,及时间伐,提高林间的透风通光性;发现病害及时清除病枯枝叶,减少越冬菌丝体。在3~4月喷施0∙8%的波尔多液﹑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或50%可湿性退菌特800倍液,每隔15 d喷1次,每次用量100 kg/667 m2左右,或者用“621”烟剂熏治,烟剂量为1∙5 kg/667 m2左右。
杉梢小卷蛾幼虫会蛀入杉木嫩梢,对嫩梢﹑顶芽产生危害,使受害杉木无头﹑多头或偏冠,干形扭曲,对杉木的生长和材质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防治:在初龄幼虫期,可喷施8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或50%杀螟松300倍液;老熟幼虫期可用15%杀虫畏乳剂或20%蔬果磷乳剂300倍液喷雾;成虫期可采用烟剂熏杀,如敌敌畏插管制烟,每次用量2~3 kg/667 m2;成虫羽化后,也可以在林间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
白蚁是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害虫之一,其繁殖快,筑巢能力很强,主要危害树木的根茎﹑树皮,导致树木生长发育受限。
防治:用15%杀虫畏乳剂﹑辛硫磷乳剂150~200倍液药剂灌巢,每蚁巢用量25~40 kg;每蚁巢用烟剂0∙8~1∙0 kg进行熏杀;在杉木林中挖坑,坑中放稻草,再洒米汤﹑糖液等诱集白蚁,再用灭蚁灵﹑灭蚁粉灭杀;白蚁有翅繁殖蚁分群时,可设置灯光诱集灭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