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促进学校思政教育的研究

2024-01-02 03:20郭志华
留学 2023年24期
关键词:思政评价学校

文_郭志华

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经典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实现中华经典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经典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于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诵读经典促进学校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期间,我们结合经典诵读课堂实践对学校思政教育进行了分析审视。我们认为,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可有力推动学校的思政教育,助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及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形成。研究期间,我们的大量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增强了文学功底,陶冶了道德情操,改变了行为习惯,培养了家国情怀,树立了文化自信。

经典诵读与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经典诵读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今中小学对于学生思政教育虽然加大了力度,但仍存在不足,如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思政课教学资源不够丰富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经典诵读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传承,其核心是以德育人,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圣贤伟大的思想可以深入孩子们的心灵,对他们高尚人格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教育就是在学生心灵这方沃土上,播撒求真、向善、尚美的种子。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思政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使经典诵读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四个自信”,这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结合诵读经典,优化思政教育

完善经典课程体系,深入践行立德树人工作。我们将经典诵读纳入校本课程,在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经典内容的同时,开发经典诵读系列校本教材,并按年级确定了学生的学习主题。其中,低年级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感受孝悌之义、声韵之妙;中年级背诵《论语》《千字文》,感悟仁和之道,了解奇文之韵;高年级背诵《毛泽东诗词》《古文观止》,领略伟人之风、文言之脉。同时,我们在一至六年级渗透《唐诗》《宋词》《诗经》相关内容,通过此类经典课程增强学生的文学功底,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孩子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孩子拥有中国精神与中国品格。

为了确保诵读经典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思想进行分析解读,充分认识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意义。此间,通过做好具体问题的剖析梳理,我们引导教师更加主动地组织诵读经典活动,鼓励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对经典原著的价值观念进行提取归纳,结合诵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规范自身言行,加快全面成长。

例如,在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时,我们鼓励学生对经典美文进行诵读,鼓励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诵读内容进行分析审视,理解相应的价值观念,增长未来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能力。例如,诵读“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不小心犯了错,要勇于改正,如果故意掩盖过错,反而会再增掩饰的罪过。通过此种形式,我们引导学生实现对自身言行的合理管控。

拓展经典诵读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了促进诵读经典工作的顺利推进,教师需要不断尝试经典诵读教学形式的创新,不断优化拓展诵读工作的组织形式与实施方法,帮助学生在诵读中更好地感受经典的美并体会诵读带来的快乐。这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调动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学生思维能力的优化提供更多可能。

由此,学校以校本课程为依托,遵循学生年龄特点,设置了四类课堂,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开展诵读经典。第一类:基础传授课,通过六个阶梯朗读,提升学生诵读水平;通过花样式朗读,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第二类:拓展阅读课,通过“知人论世—读诗诵韵—解诗明意—欣赏积累”四个步骤,帮助学生进行经典拓展研读。第三类:自主创新课,通过“趣读入诗境—画读悟诗情—辩读激思维—创读促想象”四个步骤,让学生自主创新阅读。第四类:践行课堂,让学生走到大自然中去,走到社会中去,在实践中认识世界与社会。在活动中,培养孩子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品格,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实践中,四类课堂的合理推进使得经典诵读活动的形式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增强了诵读经典活动的趣味性。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经典诵读,学校更好地将经典诵读与思政教育融合,诵读经典内容的优化带来了学生思政教育的优化,诵读经典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完善诵读评价机制,激发师生参与热情。

首先,我们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我们通过抽测、笔测两种形式,检测学生诵读成果;建立晋级式诵读评价制度,规定学生每日完成1 首(篇)诗文诵读任务,并每月进行汇总与晋级评定,诵读完成20 首(篇)为一个星级,星级最高为10 星。这种评价体系既激发了学生参与诵读的热情,又确保了学生的诵读质量。

其次,我们将经典诵读有机融入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督导等环节,使经典诵读与教育教学融为一体,并将其列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再次,我们注重对学生诵读过程进行多元评价。一是学生自评,学生总结自己参加本课程以来的收获,进行自我评价。二是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包括投入程度及运用技巧的能力等,对学生做评价。三是学校评价,学校结合被评价者的表现,给予其适当的评价。

借力诵读经典,初显育人成效

完善学生人格。通过诵读经典,学生深入理解经典著作中的美德内涵,培养了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教师将经典著作中的美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德,进而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著作中的道德准则。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文学功底,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传统文化真正走进了校园。

赋能教师成长。一是通过诵读经典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得到提高。教师在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设计启发性的导读、讲解和互动讨论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二是提高了教师的多元评价水平,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探索出了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如口头表达、写作作业、小组讨论等,可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三是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对经典作品的深入解读和教学方法的熟练运用,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推动学校发展。通过诵读经典课题的研究,学校进一步完善了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了教师对经典诵读的整体性、系统性的认知,增强了教师队伍的课题研究能力,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非常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经典诵读在学校教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不仅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品德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还对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教育质量提升,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化进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思政评价学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学校推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