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霞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人们对于安全高品质动物食品需求量逐渐提高,羊肉凭借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优势,得到人们青睐。舍饲养羊为当前草食畜牧养殖全新关键措施,旨在高效发挥养殖空间价值作为目标,标准化管理羊,提升羊营养供给,同时可以充分提升生产效能。与以往的放牧养羊相比较,舍养羊疫病和养殖环境有直接关系,不佳的养殖环境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致使羊群患病,使羊的健康情况和生产性能明显降低,必须提升舍内饲养羊整体环境卫生管理质量效率,提升舍内饲养羊预防接种工作,舍内饲养地点必须科学合理进行选择,提升舍内饲养羊整体饲养管理工作质量,推动舍养羊科学健康饲养与草食畜牧养殖业良性发展建设。当前对舍养羊代表疾病问题、疾病问题原因、有关预防措施开展针对性介绍,具体如下。
近年来,长治市以现代生产技术为依托,最大程度提高肉羊品种性能,进一步扩大舍饲养羊规模,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逐渐推动肉羊养殖产业建设。长治市的羊良种率目前已达到80%,借助引进优质品种,推动羊品种改革发展进程,提升舍养羊质量,让羊养殖产业建设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关键措施。此外,长治市为稳步推进畜牧业发展步伐,确保养得好、上水平、提效益,不断扩大肉羊养殖规模。
舍饲羊为当前屯留地区经济发展建设支柱性产业,近些年屯留区逐渐推动舍饲养殖行业良性建设。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屯留区舍饲羊群养殖领域传染病种类不断增加,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原来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再次出现暴发流行趋势,目前,屯留区舍饲羊群养殖领域传染病在当前舍饲饲养模式下,羊群非常容易消化系统转变产生一系列疾病,即便羊群整体饲养率并不高,但是因为羊瘤胃积食、前胃松弛等有关非传染性疾病整体具备较高流行率,羊群的生长发育很容易受到疫病危害。但是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所造成的传染类型疾病,主要是羊肠毒血症,同样是高发和流行的,严重威胁着羊群的消化道健康,造成大量的死亡。消化道线虫病主要表示消化道之中寄生不同类型寄生虫,在舍饲养殖情况之下,为整体传染率较高疾病。屯留区的舍饲羊养殖出现了以上几种疾病的高流行率,加之引种频次越来越高,也大大增加了外来传染病的传入风险。
近年来,随着养羊量的不断增加,山西地区之间的羊交易、贩卖等交流活动也更加频繁,造成区域性疫病流行种类增多,疫病防控难度有所提高,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布氏菌病、梭菌病等是当前威胁山西地区羊产业的主要疫病,目前,山西地区的羊群疫病主要表现为羊口蹄疫。其中,小反刍兽疫造成的威胁尤为明显,病原体广泛传播、发病突然、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使一些规模养羊场的养羊户遭受严重经济损失,直至2020 年末至2021 年初,长治市屯留区张店镇养殖区发生小反刍兽疫之后,虽然近两年来没有小反刍兽疫疫情报告,但通过与养殖户的交流发现,山西地区小反刍兽疫疫情逐步蔓延,疫病频繁发生,防控工作形势严峻,尤其是季节交替、外部环境条件变化更加剧烈时。
从发病的大部分羊的症状特征来看,以呼吸道、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并且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多种疾病同时发生的混合感染性同症,这就给当地造成更大损失的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养殖也是损失较大。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急性小反刍兽疫可见病羊体温迅速升高、3d~5d 持续维持41℃,临床症状为萎靡不振、情绪烦躁、毛色没有光泽、口鼻干涩、食欲减退等,是一种高度危害性传染病。还会伴有鼻流脓性卡他性液体,口内有恶臭气味,在口下唇及齿部,口腔黏膜及其他感染部位表现为浅表性坏死的小红色病灶,之后感染可扩散至牙垫、额骨、颊部、乳头及舌部,感染后期表现为严重腹泻,身体消瘦,严重者甚至出现脱水现象;轻症时病死率在50%~70%之间,严重暴发时病死率几乎为100%。易感动物主要以绵羊、山羊、羚羊等小反刍动物为主,以绵羊为主的山西地区感染和发病较为严重。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其典型特征是水疽性皮疹发生在口内、蹄部及乳房皮肤。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明确表示为甲类传染病,可见,该病的严重程度。特征表现为传播途径多元化、发病病程短、潜伏期短、病死率高。是当前严重影响山西地区乃至全国牲畜正常生产的一种重要动物疫病。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性、局部流行性传染病,能感染山羊和绵羊,可引起痘疹,易发季节为春、秋两季。以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的痤疮为典型特征,被我国列入一类疫病的OIE 列入A 类传染病。会受到外部环境条件影响,若是环境剧烈变化,也会增加羊群的应激反应。羊痘病毒的感染范围很广,几乎所有日龄的羊都能感染。
舍饲养羊模式,必须做好相关的规划工作后,才能科学运营。这无论是对后续养羊生产业绩的发挥,还是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养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将产生影响。但是,部分养殖户对舍饲羊的认知不全面,盲目追求低成本建设栏舍位置,忽视科学性,同时不重视羊舍的后续养殖、饲养管理不到位、卫生保洁工作做得不到位等,导致舍养羊疾病不断,养羊经济效益大幅下降。
羊养殖需要大量的饲料供应,并且对于草料品质提出较高需求量,确保羊生产性能必须具有充足营养物质与饲料供应。少数舍饲养殖户并不了解羊群生长营养需求,结构单一饲料长时间喂养非常容易造成羊群产生营养不良、生长发育缓慢等情况,羊群抗病能力显著下滑,从而造成羊只的舍饲疫病发生。
舍饲环境下,如果饲养管理工作做得不好,要是产生传染性疾病,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的情况下,疫病会在羊群中迅速传播,造成羊只感染混合型疾病。例如羊在舍饲养殖内患有胸模肺炎病之后,还容易导致羊群呢出现其他类型呼吸道疾病,提升疾病预防与治疗工作整体难度。
羊只养殖过程中的疾病诊断和防治,工作人员除了必须开展专业化判断与处理,还必须第一时间制定针对性预案。产生疾病症状以后,兽医人员迅速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显著减小疾病传播范围。而屯留区大部分基层养殖地区严重缺少基层兽医,并且设备设施不够健全,有效防控疫病发生难度较大。部分地区兽医工作人员专业水平需要显著提高。
科学合理地选址,对后续养殖工作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选址必须结合多个方面因素,如本地区环境光、地理位置、水源等。首先,确保舍饲羊在养殖栏舍整体通风需要良好;其次确保栏舍具有对应光照与水源;需要注意的是,养殖栏舍的建设需要设立在远离居民生活区域的地点,配备系统化排污系统与设备修建栏舍,更好保证栏架干净整洁。同时,为了迎合不同阶段羊只的生长需求,栏舍需要配备合适的饲草架。
在饲养羊的过程中,必须确保供给充足水源与营养物质,羊群饲养供给保修确保营养物质整体均衡,吻合目前羊群在生长过程之中营养需求。基于此,能够在饲料内添加对应数量维生素、中草药等有关食品,逐渐提升羊群整体免疫力,提升疾病抵抗能力。并且,保证羊只得到一定的运动量,避免羊只发生瘤胃积食,在舍养羊中也是有必要的。在条件允许情况之下,养殖户在具体养殖内必须关注自繁自养,规避外源病原菌造成侵扰,同时科学合理开展种羊与母羊交配等工作,确保初产羊只健康状态。
当羊群出现传染性疾病时,采取综合处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情况下,羊群整体能够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健康羊,也就是从来没有和病羊接触过羊,对于该群羊可以采取注射疫苗或者是药物开展预防;二是为可疑感染羊,也就是和患病羊曾经接触过,但尚未出现症状的羊只,应认真观察,发现患病羊立即隔离治疗,并观察20 天以上未发病时,才能与健康羊合群,并合理进行疫苗和药物预防;三是病羊,即对出现症状的羊及时诊断,对其器具、饲料、粪便等进行彻底消毒,一旦发生恶性传染疾病,要及时隔离,严禁人畜出入。对病死尸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严格处理,焚烧深埋。
舍内饲养羊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对羊只的健康影响十分显著,搞好圈舍消毒工作对改善羊只的健康、提高羊只的生产性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圈舍环境能够避免病菌的滋生,是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重点。舍养羊需注意环境卫生保护,每日定时对圈舍内粪便、积水等进行清扫,同时对圈舍内墙壁、地面及饲养羊的圈舍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外来人员、车辆入人羊舍时,需做好消毒检查,避免外源致病菌侵入。严格饲料卫生检查,对霉变变质的饲料直接消除处理。
常用的羊舍消毒药物有石灰乳10%~20%,漂白粉溶液10%,过氧乙酸0.5%,甲醛40%,高锰酸钾等。常用漂白粉溶液10%,福尔马林4%,氢氧化钠10%,用于土壤表面消毒。粪便消毒主要采用生物热杀菌法,常选用漂白粉或其它氯化剂进行污水消毒。
屯留区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发挥作用,积极协调省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通过科学规划和区分,结合科学有效、系统的监测工作,划定山西地区重大疫病风险区,有效开展科学监测工作。此外,由氏菌病是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为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应进一步确保化验监测技术与安全措施。最后,要提高外地引种的规范性,外地引种必须办理引种审批手续。
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对传染病发生特异抵抗能力的一种预防和治疗方法。按照羊疫病流动状态,有针对性地防疫病种有羊口蹄疫、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痘、羊肉毒梭菌病、羊魏氏梭菌病等。详情如下:
①口蹄疫苗,对羊首免时采用2 免疫法,第一次免疫后间隔3~4 周再进行1 次强化免疫,之后每半年免疫1 次。出栏前3周,外调羊全部免疫。母羊免疫过程中,应选择在配种前4 周左右的时间进行;怀孕的母羊,可以在临产前2 个月注射疫苗。先免羔羊断奶4 个月,在皮下或肌肉注射1.5~2.0mL,3~4 周后加强免疫1 次。
②布氏菌病可用布氏菌羊型5 号弱毒苗(规格500 头份,1∶1稀释),在平板或试管凝集反应阴性的基础上监测免疫接种,皮下注射1mL。需要注意的是:40~50 日龄的羔羊可第一次注射疫苗,母羊在临产前一个月是不可以注射的。疫苗一般选择干苗加2%氢氧化铝胶盐水1mL 稀释,充分混匀,无论羊龄大小均选择肌肉或皮下注射1mL,即可预防羊快疫、碎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四种病害,频率为一年一次。
③羊痘病用羊痘苗,生理盐水25 倍稀释,充分混匀,皮下注射0.5mL,不分羊只大小。1 年1 次,小羊足月后即可注射第一次。
④炭疽病用炭疽病(仅羊用)芽抱苗,皮下接种0.5mL 或2 号炭疽病(羊、山羊均可)芽抱苗,皮下接种1.0mL。羔羊痢疾菌苗,孕母羊分娩前20~30 天皮下注射2mL,分娩前10~20 天皮下注射2mL,第2 次皮下注射3mL。
⑤对羊链球菌病,以6 月龄以上注射5 毫升、6 月龄以下注射3mL,一般选择羊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苗,在发病季节进行预防接种。断奶1 个月后的羔羊首次注射。山羊皮下或肌肉注射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6 月龄以上注射5mL,6 月龄内注射3mL 羔羊。对羊流产衣原体灭活幼苗,应在孕前或孕后1 个月内注射,3mL 皮下注射。
定期开展预防性驱虫,预防和治疗羊寄生虫病。驱虫时机通常会在年初的4~5 月和年末的10~11 月,一般选择驱虫药有线虫左旋咪哇,驱除螨虫和吸虫的毗诃酮,驱除外寄生虫常用的有敌百虫、双甲眯、嗅氰菊脂等,驱虫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5 月。
在羊流通的各个环节,做到层层检疫,环环紧扣,环环相扣。录取时的隔离是最基本的隔离。必须从非疫区购入羊群,经兽医检疫并隔离1 个月以上,到达目的地后才能与原羊群进行驱虫、消毒和疫苗补种等措施,确认健康。
建立舍饲羊疫病防控体系的基本原则,一是提高羊舍内羊只的总体健康水平,防止外来疫病传入羊群,控制和净化自身疫病,将以上策略作为重点并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二是根据疫病发生和流行时致病的囚子、环境的囚子和宿主的囚子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特点,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三是采取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羊群抗病力的综合防疫措施,有效降低传染病危害;四是根据不同生产阶段羊舍养羊的特性,以兽医流行病学、家畜传染病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合理制定兽医卫生防疫计划。
综上所述,舍养羊是现阶段规模养羊的新举措,舍养羊必须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有效提高规模和数量。通过制定科学可行的防疫措施,熟练掌握疫病防控技术,切实提高羊疫病防控效果,降低羊疫病发生几率,而这对于羊养殖效益的提高是极为有利的,亟待引起养殖户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