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贈刘景文
[宋]苏 轼
荷尽①已无擎②雨盖③,菊残④犹有傲霜⑤枝。
一年好景君⑥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⑦。
【注释】
①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②擎:举,向上托。
③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④菊残:菊花凋谢。
⑤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⑥君:原指古代君王,这里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⑦橙黄橘绿时: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大意】
荷叶枯落再也不能遮风挡雨,菊花枯萎但菊枝仍然在傲寒斗霜。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时节。
【诗词课堂】
诗的前两句,作者用了一个工整的“流水对”,而且是一字一对,对仗工整,为我们描绘出一派荷叶败落、菊花凋残、菊枝傲立霜雪的秋末冬初景象。诗的后两句,作者通过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用橙、橘来赞美好朋友的高尚品格,并鼓励他:人生的不如意总会过去,只要乐观向上、积极努力,终究会迎来橙黄橘绿般丰收的人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属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
(摘自《古诗有意思》,少年儿童出版社,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