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01-01 23:50杨祖增
浙江经济 2023年9期
关键词:现代化体系建设

文/ 杨祖增

要从省域层面加深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要求、重大关系、战略部署等的理解把握,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问题,整体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为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今年以来,党中央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已被摆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将我国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在“两个先行”新征程中,浙江要深刻领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强化历史责任与担当,在高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展现大作为,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深刻认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深远意义

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全局所系、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既体现出了对“时与势”“危与机”的深刻洞察,也体现出对当下及未来产业发展的深刻思考。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奋力推进“两个先行”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如果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现代化产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无一例外都经历过产业体系现代化的过程,成功培育出本国的现代化产业,成为支撑高水平国民收入的基石。而一些国家和地区之所以掉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重要的教训是没有实现产业体系的不断升级和现代化。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产业体系现代化是标志、也是重要目标和关键任务,浙江有先行探路的使命和担当,从省域层面充分展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先进性和生命力。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驱动经济循环畅通无阻的强大动力和基础地位。从另一方面看,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传统产业体系驱动经济成长和循环的动力衰减,产业体系已经到了需要大规模转型升级和现代化跃升的新阶段,迈向自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作为开放大省的浙江,有条件、有能力率先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关键是需要形成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根本上提升产业发展引领性和竞争力,在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构筑浙江发展新优势、开辟浙江发展新空间。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通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前沿技术领域正在发生革命性突破,引发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掌握国际产业竞争主动权的关键,哪个国家和地区具备更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哪个国家和地区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各国都在竞相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围绕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省域发展。浙江只有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及时进入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建设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迫切需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安全,安全性是产业现代化的一大标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大国冲突、大国竞争进入关键时期,地缘政治对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影响越来越深,国家之间、区域之间乃至城市之间对产业链供应链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个别国家大搞“筑墙设垒”、强推“脱钩断链”,部分产业链供应链出现停顿、断裂、紊乱的风险增大,给我国产业链整体畅通、供应链安全稳定带来了空前挑战。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新形势下,维护产业安全已是重中之重。而与此同时在需求走弱、成本高企、产业转移等多重压力下,浙江产业升级发展承压明显。这都需要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牵引,不断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并以“链条完整”支撑产业全球竞争力重构,确保经济安全稳定运行。

浙江进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阶段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的产业部门、主导力量、要素条件等构成的有机系统,应当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三个基本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近些年来,浙江以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统领,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关键增量,持续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培育“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产业体系的“现代化”特点日益凸显,发展势能不断积蓄。

从总量规模看,产业实力迈上新台阶。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这些年,浙江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奋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制造业规模实力显著增强。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升至2.19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跃居全国第三。顺应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聚力构建“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万亿级、千亿级、百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并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推动制造业规模能级上新台阶,杭州数字安防、宁波磁性材料和绿色石化、乐清电气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先进制造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基石地位不断巩固。与此同时,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也得到较充分的发展,现代服务业规模壮大并占较大比重,成为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2021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大关,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至42185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4%。

从动力培育看,产业创新活跃强劲。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建立在先进技术基础之上的,科技创新牵引着产业升级和产业体系构建。这些年,浙江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产业创新呈现欣欣向荣的新景象。2022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四,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3.02%,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9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创新活动的企业超过七成;全省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00家、累计3.6万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万家、累计9.9万家,累计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3家,成功创建国家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加快演进、快速迭代,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2022年新产品产值增长12.3%、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7.9%,新产品产值率为42.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伴随着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延链升链强链进入攻坚期,越来越多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在一些重要领域攻克“卡脖子”技术、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一个以高效集聚创新要素、自主拓展产业新赛道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加速形成,科技创新正在不断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动能。

从结构优化看,新兴产业引领升级态势明显。产业结构层次决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这些年,浙江面向需求结构变化和供给革命,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比重稳步提高。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897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1.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6.1%、16.8%、33.5%、65.3%、29.3%,新兴产业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4.8%、10.0%、9.4%和9.3%,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长17.0%,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3.9%;2023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17.6%,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9.3%、60.5%和36.3%,高端制造业投资保持高增长态势,集成电路、网络通信、高端软件、智能计算、智能光伏等数字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加速发展,科技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占比快速上升,2022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42.7%,2023年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5%。在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的构建中,浙江平台经济的企业数量、经济规模、创新能力均领跑全国。浙江产业结构体系质的提升十分明显,新体系、新支柱正加速培育形成。

从发展路径看,“三化”并进特征日渐突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当具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三个基本特征,智能制造、绿色低碳、产业融合代表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方向。这些年来,浙江抓住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的战略机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不断深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进程快速发展。智能化升级提速。产业数字化水平全国第一,“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持续深化,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正在工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快速演进,以“未来工厂”为引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智能制造群体不断壮大,规模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网络化协同能力明显增强。全省已建设未来工厂52家、智能工厂263家、数字化车间338家。绿色化转型步伐加快。以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为牵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展现出勃勃生机,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现。如新能源相关产业发展持续向好,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产业在上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增长25.9%,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21.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产品在上年分别增长154.2%、58.3%、31.2%基础上,增长37.0%、48.2%、46.9%,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融合化发展迈向深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产业边界的日益模糊,产业发展呈现不断深化融合的趋势,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程度明显提高,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供应链管理、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不断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数字技术驱动的产业融合已成为当下发展的重要特征,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进阶。

从开放合作看,国际竞争力持续攀升。现代化与国际化息息相关,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具备强大国际竞争力,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占居中高端。这些年来,浙江坚持出口与进口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国际合作,产业国际化水平领跑全国。2022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分别达到4.68万亿元、3.43万亿元,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三,实际使用外资总量升至全国第五、对外实际投资规模居全国第二。2023年上半年,浙江出口规模赶超江苏,出口份额占全国的15.1%,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份额12.6%,规模居全国第三。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全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增长26.8%、占全省出口比重提升至10.1%,首次超过10%。外贸“新三样”出口额持续攀升,2023年上半年光伏产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出口额分别增长22.9%、105.5%和71.8%,拉动出口增长1.36个百分点。在国际竞争中,浙江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如数字安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纺织等产业具有较明显的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领先优势,品牌影响力、分工地位、附加值等稳步提升,而包括绿色产品在内的新产品已成为外贸出口新增长点,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

从主导力量看,优质企业群体不断壮大。企业是推进产业现代化的微观主体和重要力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一批一流优质企业作为坚强支撑。这些年,浙江不断健全市场主体培育体系,持续深化“小升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雄鹰”企业培育,骨干龙头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加快成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活力迸发的主体优势不断显现。2022年,入围世界500强企业9家、新增1家,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07家、新增11家,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79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4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1家。目前,全省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3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26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351家、隐形冠军34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企业主体已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跃升,产业链上下游相互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加速形成,有力支撑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

浙江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标国内国际先进地区,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浙江产业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创新发展存在诸多短板、一些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新兴产业规模依然偏小,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较重,产业发展生态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迫切需要在提升产业体系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安全性等现代化属性上下功夫。

以高水平的创新、改革、开放,加快推动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省委、省政府提出,以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战略方向,加快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这是一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主动仗。我们要从省域层面加深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要求、重大关系、战略部署等的理解把握,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问题,整体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实现创新、改革、开放的更大突破,为建设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注入产业体系建设强劲动能。产业体系现代化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技创新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紧紧抓住产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现代化这个关键,建设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深入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打造万亿级先进产业集群、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百亿级新星产业集群,前瞻谋划布局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推动产业能级跃升、创新模式跃升、数字赋能跃升、数据价值跃升、普惠共享跃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建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夯实和强化产业新支撑,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高水平交通强省,构建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提升物流通达能力。

强力推进改革攻坚,激发产业体系建设充沛活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破除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创造强大产业生态和内生动力。要以改革而不是改良的强力度和纵深度补齐短板,以“一号工程”的高定位和大魄力破解难题,全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升级版。要坚持企业主导地位,全面落实《浙江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完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加快培育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要着力优化产业生态,深化产业链治理现代化改革,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产业链强链补链畅链固链协同机制,打造“迁不走”的产业生态。要着力优化要素保障,全面深化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要素质量、优化要素结构、实现要素合理配置,引导高端要素向优质企业、先进集群集聚。要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动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赋能服务的全面升级,构建形成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精准、便捷、优质、高效的为企服务新生态。

强力推进开放提升,拓展产业体系建设巨大空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坚持开放合作,要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着力推动开放型经济水平、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制度型开放体系“三个再提升”,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在更大空间谋求突破。要拓市场稳份额、优结构增效益,加快建设贸易强省,不断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要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根植性和掌控力。要强化大湾区、大平台的支撑作用,打造世界级现代化大湾区。要全面增强枢纽节点新功能,推动建立统筹国内和国际市场、空港和海港资源、在岸和离岸业务、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全球供应链核心枢纽。要加快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大力招引落地一批标志性、战略性、引领性重大产业项目。要加快建设高层次对外投资策源地,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提高全球范围内供应链协同和资源配置能力。要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要推动对外开放理念从追求经济效益向安全稳定转变,在推进高水平开放中筑牢安全底线。

猜你喜欢
现代化体系建设
边疆治理现代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