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乙铭
新时代十年,北京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空气质量全面大幅度改善。2022年,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与2013年相比,全市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66.5%、88.7%、58.9%和5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6天,比2013年增加了110天,好天气大幅增加,差天气显著减少。北京市大气治理成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水生态环境实现质变。优良水体比例显著增加,2022年监测五大水系河流共计105条段、长2551.6公里,其中优良水质河长占比77.9%,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28.1个百分点。劣V类水体动态消除,全市一半以上河流水生态达到优良水平。常用于指示清洁水体的蜉蝣、石蝇等水生昆虫不仅多见于山区河流中,还“现身”凉水河、大石河、亮马河等平原区河流。
土壤环境状况保持良好,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022年形成新时代高质量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成果128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领域取得新成效。目前5个全域生态涵养区均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并辐射到中心城区。全市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工作,明确了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指标、具体算法和数据来源。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22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以上,继续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推进能源、产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减碳。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全市886家重点排放单位纳入本市试点碳市场管理。
共同防治推进有力。深化区域协作机制,整体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成立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工作协调小组,签订“十四五”合作框架协议。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空气重污染联合应急应对。深化流域水环境联保联治,签订新一轮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补偿协议。
新时代十年,作为首都重要生态涵养区的怀柔,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决策部署、首都发展同频共振。通过持续努力,怀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亮眼成绩,书写了一份又一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优质答卷。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市前列,高质量完成重大活动期间空气质量保障任务。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2年,汤河口和龙潭沟门水质监测点位年均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优良水体比例为100%。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强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开展喇叭沟门满族乡气候友好型区域调研评估和宝山镇五彩稻田项目,通过减污降碳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破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硕。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多年排名全市前列,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市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对生态环境要求高的动植物“落户”。猎隼、白尾海雕、黑鹳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在怀柔多地现身,中华斑羚、豹猫、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兽类野外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北京市将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文为作者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保产业庆祝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上的讲话,本刊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