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2024-01-01 05:21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3年1期
关键词:学者话语文学

[编者的话]

我们知道,中西理论话语并非二元对立。能够很好地阐释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理论话语体系都是可取的。不过,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也看到西方理论话语体系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他们用来阐释中国文学时所暴露出来的偏见或谬见,这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建构一种既能够用来很好地阐释我们自己的文学,也能融入世界文学这个大家庭里的文学理论和话语体系。就建构中国话语体系而言,关键在于不要盲目地追随西方批评话语,而是要有所分析、有所取舍地看待西方批评话语,树立中国学者的主体意识。西方批评话语的深入研读,让读者有了比较意识和国际视野,基于以上理解,我们在“学者访谈”栏目中安排了对朱刚教授的访谈——《“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习得与研究现当代西方文论的一点体会》。朱刚认为,我们需要把西方批评理论放到产生它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在“问题”框架中冷静客观地分析其来龙去脉。这会有助于我们从实际出发,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批评理论做出客观批评与深度反思。这种批评态度旗帜鲜明、提纲挈领,开启了其他三个栏目的学术论文。

本期书稿共有四个栏目: 学者访谈、美国文学、英国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与理论探讨,共收录学术论文29篇。美国文学栏目共有13篇文章,涉及美国文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成果。其中,生安锋探索了《宠儿》中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曾传芳通过对布拉福德的《普利茅斯种植园史》的解读,探究了美利坚民族意识和构建美国国家认同的内在逻辑与深层机理;张廷佺揭示了厄德里克在“北达科他四部曲”中对帕尔帖案的重访,对作品中的“恶作剧者”盖瑞·纳纳普什进行了深入解读;王弋璇分析了罗森堡案件在多克托罗的小说《但以理书》中的文学再现,借此管窥20世纪美国政治文化生态,凸显文本蕴含的抗议精神;李美芹分析鲍德温与赖特两位作家的观点分歧,认为鲍德温的“文学弑父”行为体现了美国非裔文学转向过程中的思想抵牾;李保杰研究了美国拉美裔传记作家如何继承拉美裔文学对于生命书写的关切;李毅峰通过莫拉利斯《布娃娃瘟疫》中的疾病书写,呈现了引发瘟疫的社会问题及莫拉利斯所给出的解决措施;林文静分析了《以莎乐美之名》这部作品的家园重构,进而探索流散的加勒比裔群体的文化身份与归属;王刚以全球圆形流散视角研究《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的主题,总结出全球圆形流散的典型特征;陈一雷通过音乐剧《怪圈》所揭示的自我建构之路,对边缘群体如何走出怪圈进行了启发性研究;甘婷从“徘徊的信仰”“怀疑的忏悔”“死亡的超验”三个维度勾勒了查尔斯·赖特创作中的诗歌图景;吴敏之借用叙事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探讨美国犹太作家妮可·克劳斯在大屠杀小说《爱的历史》中的伦理关怀;景一飞探究了厄德里克三部曲中以“‘理想化’对抗‘想象’”的成长主题。

英国文学栏目收录10篇文章,其中,张剑以英国浪漫派诗歌为例,梳理了生态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并说明它与我们今天的生态意识之间的关系。曹莉研究了I.A.瑞恰慈对中国的意义在于其将批评理论中包含的现代意识和合理成分融入中国当代文论建设和诗歌及诗意复兴的具体实际之中;王改娣论述了唐·帕特森十四行诗的创作,认为帕特森在传统和当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英语十四行诗从形式到主题展现出多元化的时代特征;吕洪灵对苏格兰启蒙时代文学评价及时期划分进行研判,揭示了启蒙思想与文学发展的相互作用;罗媛借助有关后现代道德的理论,探讨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阿姆斯特丹》主人公遭遇的中年身份危机和道德困境问题;曲涛基于反常规叙事相关理论,从“反常规叙述者”“反常规情感”“反常规事件”等三个维度来解读麦克尤恩小说故事中的不可能世界;张文围绕詹姆逊在《地缘政治美学》中对新世界体系的图绘,阐述了英国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胡则远以生态反殖民诗学的视角对叶芝作品中的生态反殖民书写进行阐释;尹尧鸿以王尔德作品中“罪人”“基督”“浪荡子”三种人物形象说明王尔德唯美个人主义观的内涵以及具体体现;聂晓戌系统梳理了塞缪尔·约翰逊作品的译介和研究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及100多年来中国学者对这位文学大家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文学思潮,(后)现代主义理论内部派别众多,相互争鸣,对现代文学、艺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本期(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与理论探讨栏目中,申富英论述了乔伊斯对阿奎那美学思想、“三位一体”说、生活与艺术观的继承和发展;陈后亮研究了马修·阿诺德现代文学批评的原则以及特里·伊格尔顿对阿诺德的再评价。此外,宋艳芳、李英华、李文军三位学者以新视角、新方法,分析研究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与发展状况。

本辑文章的作者多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坚持文献梳理不掺杂个人观点、以客观语言忠实反映他人成果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展开的作家、作品研究无不投射出中国学者立场的观点、价值取向与审美情趣。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目前学科发展的基本模式和架构均已成形。但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在西方话语影响下的外国文学研究,是在用西方的范式、术语和理念处理中国的问题。本辑从选稿、约稿到编校,始终坚持树立中国学者独立批判意识的立场,所选论文不仅紧跟国际动态前沿,并能同国际学界形成一定程度的对话交流,外国文学研究话语的中国立场得以彰显。我们的学者在面对西方话语时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主体,努力摆脱过去被动的追随者姿态,悉心批判、甄别、遴选,扎根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借鉴西方的思想精髓,从每一篇文章、每一行文字中,努力建构一种既能融入国际学术研究体系,也能彰显我们民族特色的理论话语体系。这正是编者最为欣慰并努力达到的境界。

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需要有能容纳整个世界的大情怀,去掉偏见,与地球上其他国家的读者一起于文字描写或再现的细微之处,感悟人类生存的种种意义。研究工作绝非一件鸟语花香、可以边玩边做的事。相反,我们倾其一生,也未必能做得完美。“编者的话”太短,而学术长河很长,“问题意识”和“中国立场”,始终是我们坚守的方向。

猜你喜欢
学者话语文学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我们需要文学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学者介绍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