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抢占万亿级储能产业风口

2023-12-30 01:38
商周刊 2023年26期
关键词:装机储能山东

产业对风光资源的利用逐步完善,绿电+储能才能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

“碳中和”的核心问题是能源转型,而能源转型的核心问题是储能技术。当全社会对储能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形成共识,就意味着激烈的地区争夺赛已然走进白热化阶段。

2023年被称为新型储能爆发元年。据相关统计,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出台“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

按照业界估算,储能产业预期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级别,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投资热点之一。

多省竞逐新赛道

双碳背景下,未來储能领域的潜力空间毋庸置疑。

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储能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已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构建。

越来越多省份也悄然加入这一新赛道。仅在今年,就有山东、山西、内蒙古、浙江、广东等10余个省份提出大力建设新型储能项目。

从装机规模看,目前哪些省份走在前面?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居于世界首位。

分省域来看,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份分别为:山东、宁夏、广东、湖南、内蒙古。2022年,新增装机规模最多的5个省份则分别为:宁夏、山东、湖北、湖南、内蒙古。

可以看到,累计装机规模仅次于山东的宁夏,去年新增规模已与山东旗鼓相当。按照当地规划,到2025年,宁夏力争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山东则为“达到500万千瓦左右”。此外,青海、甘肃、山西等省份更是将2025年装机规模目标确定在600万千瓦,超过了目前排名居首的山东。

值得注意的是,装机规模位居前三的广东,已将目标瞄准储能万亿产业集群。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业内人士分析,在各省份争相抢占储能产业的当下,广东的核心思路不在于产能规模,而是要把产值留在广东。

山东的“逆袭”

公开报道显示,截至5月底,山东电网并网新型储能规模达到201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160%。

而就在两三年前,山东电网灵活性调节资源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电化学储能发展明显滞后等问题曾一度为外界诟病。

山东的“逆袭”何以实现?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早在2020年上半年,在山东省能源局组织的一场会议上,当地一些“叫得上号”的新能源企业悉数到场。山东省能源局人士表示,山东电网的调峰功能已经急剧恶化,当下迫切要解决的是电网不稳定、不平衡的问题。

其解决方案,正是“新能源+储能”。

不久之后,2020年6月5日,国网山东发布要求,2020年山东参与竞价的光伏电站项目,“储能配置规模要按项目装机容量的20%考虑,储能时间2小时”。

2021年2月,山东省能源局印发的《2021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再度明确,“新能源场站原则上配置不低于10%储能设施”,措辞更加强硬。

为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发展,自当年12月起,山东陆续出台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和容量补偿等相关政策,比如允许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容量在山东省范围内租赁使用,获得容量租赁收益;对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新型储能示范项目按2倍标准给予容量补偿,示范项目可以获得相应的容量补偿收益等。

2022年底,《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其中明确,山东将着力构建“一带、两城、三区、N基地”发展格局,包括:打造“储能+海上新能源”应用带,建设济南、青岛储能示范城市,构建鲁北、鲁中、鲁西多个储能重点区,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实现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方案还定下目标:到2023年底,山东全省新型储能规模达到200万千瓦以上;2024年,达到400万千瓦;2025年,达到500万千瓦左右。

而在今年还未过半的时候,“200万千瓦”的目标已提前达成。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山东电网并网新型储能规模达到201万千瓦,位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160%,其中化学储能200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1万千瓦。目前,山东电网并网新型储能设施包括65座化学储能电站和1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与此同时,通过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山东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大幅提升:2022年全年累计减少弃风弃光电量3.6亿千瓦时,可满足68万户居民家庭1个月用电需求。

行业快速洗牌

在“双碳”战略下,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前我国能源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有关经济学家在关于中国新能源十大趋势的解读中指出,光伏、风电产业已经从爆发式增长转为稳健增长。产业对风光资源的利用逐步完善,绿电+储能才能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在新能源汽车之后,储能成为正在崛起中的新万亿赛道。快速放量的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重量级玩家进入,同样也激发了储能市场新一轮角逐。储能系统、储能电池、储能PCS(逆变器)、储能EPC以及解决方案等各个细分市场企业涌现。

过万企业涌入、储能规划产能超1.5TWh、超5700亿元投资……2023年,储能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局”。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储能电池特别是磷酸铁锂电池价格下跌幅度超过30%;截至2023年10月,1小时、2小时、4小时时长的储能系统设备均价分别为1.12元、0.9元、0.85元,相比年初的价格下降幅度超过了30%。

与此同时,新型储能技术的迭代明显加快,以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为例,行业陆续推出超过300Ah的大容量电芯技术、耐高温技术、5MMh系统,以及云边协同DMS、气体凝冻DMS、浸没式液冷、大容量级联型储能以及构网型储能等新技术。

工信部有关专家表示,据统计,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占比92%,如果从2020年已并网储能项目的场景分布再做一些细分的话,电源侧的光伏配储、风电配储占比合计47.43%;电网侧以独立共享储能为主,占比42.79%;用户侧以工商业储能为主占比7.89%。

中国储能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我国储能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储能产业链产值已接近2000亿元;2023年上半年,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863万千瓦,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在储能行业极度火热的背后,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甚至可以说是恶性竞争,让这个看上去充满希望的新赛道充斥着陷阱。

储能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从电芯到EPC和直流侧储能系统价格一降再降,甚至是“赔本赚吆喝”,盈利成为全行业难题,诸多企业面临困境。近日,山东临沂一个分布式项目通过公开评审,江苏一家储能企业中标,价格仅为0.35元/kW.h,再一次刷新了行业价格底线。

业内专家认为,上述临沂分布式光伏项目中标价格仅为0.35元/KW.h,在市场上并非个例。纵观整个储能市场,最近几个发电集团的储能设备集采招投标公示结果显示,储能设备的投标报价是越来越低,竞争极其惨烈,有些企业明显是赔本赚吆喝,还有的干脆是亏本也要拿订单。储能行业内卷愈演愈烈,下一步企业如何发展成为很多人迷茫的问题。

一家光伏建设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可拿不到订单,企业每天都要承担着人工费、厂房费、机械设备费等多种费用,閑着同样是亏损,而且没有了现金流,企业的处境可能更加艰难。所以,有的企业宁愿亏点钱,也要把项目抓在手里,先让员工有活干再说。从长远来看,有了项目在手,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储能行业的价格战带来可怕的连锁反应。企业悲观情绪在持续蔓延,导致下游需求端逐渐进入观望状态放缓采购,以等待更好的市场机会。这会进一步加剧供给端无底线低价竞争的乱象。

此外,行业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新型储能的功能和价值尚未得到有效体现,储能电站实际运行数据表明,“建而不用”现象依然十分突出。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

猜你喜欢
装机储能山东
国家能源局:前三季度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9 036 万千瓦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静电帽自动装配压装机的研发和应用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真要起飞了?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直流储能型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