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欣
秋日的上海,时常阴雨蒙蒙。这样的天气中,坐落在上海岳阳路上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分外幽静。近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的会议室,笔者见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恩多,她衣着朴素,步履矫健。面对记者的提问,她语速平缓,语气坚定。
1965年,王恩多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师从邹承鲁院士,后因研究生制度取消中断学业。1977年,她再次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这次她的导师是王应睐院士。从1965年算起,王恩多已经在生化领域深耕了半个多世纪。
“酶跟核酸都是生物体中非常重要的大分子。核酸是基因的组成成分,就是我们常说的DNA和RNA。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生物体当中的很多反应都需要酶来催化。酶和核酸在很多场合下是要一起工作的。”采访一开始,王恩多就向笔者介绍起了自己从事的领域。
“我做的是氨基酰-tRNA合成酶,这类酶可以催化合成氨基酰-tRNA,氨基酰-tRNA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如果这个原料错了,那么合成的蛋白质就是错误的。我要做的就是通过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出精确的氨基酰-tRNA,以保证人体蛋白质的精确表达。研究越深入,你就会发现,科学问题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不断努力去找到问题的答案。”谈起长期进行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及其相关tRNA的研究,王恩多总有聊不完的话。
每个少年都会有对未来的设想,王恩多也一样。青年时期的王恩多非常喜欢读书,尤其是科技方面的书籍。从这些书籍中,她知道了盘尼西林(即青霉素)的发现可以使很多肺结核的病人痊愈、居里夫人发现的放射性同位素能够治疗癌症等等,这些事例说明科学成果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更让王恩多对科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除了兴趣,家人对我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有一个表姨妈,叫吴素萱,她是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1955年,她发现了植物体细胞核穿壁运动的现象,并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见解,影响很大。家里人经常拿着报纸说她又得了什么科学奖,我就觉得,她真了不起啊。所以,我一直以她为榜样。”王恩多告诉笔者。
王恩多祖籍潍坊诸城,这里名人辈出,王氏家族更是“家声赫然,冠海岱间”,王翔千、王统照、王愿坚、王希坚等文化名人均出于此。家族对于后辈的培养最看重的是“尊重”二字,正因为这两个字,让王恩多有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
“我的父母一直觉得男孩子能做的,女孩子也能做,女孩子能做的,有时候男孩子反而不一定能做好,这是一种男女平等的理念。正是这样一种理念,让我觉得男人能做的自己也能做,而且不一定比他們做得差。”王恩多说。
在后来的工作中,王恩多也很关注妇女事业,她做过三届上海市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期担任上海女科学家联谊会的理事长,深知妇女素质的提高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女性科研工作者,谈及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时,王恩多的回答直接而简单。她说,做好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像对于孩子的教育,她总是会抓住重要的成长阶段,启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他自己主动去做一些事情。
正因为孩子的独立性和丈夫的支持,让王恩多得以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了生活和事业的平衡点,既能在科研攻关的关键时刻心无旁骛,又能在闲暇时间顾及家庭。
“柳知随俗添青眼,梅不因寒改素心”是相州王氏的家训,也是王恩多在科研道路上的座右铭。“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事情既要接地气,了解大家的想法,又要像梅花一样,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改变,都能坚持原则,不改初心。它特别强调为人处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这句家训对我有很深的影响,让我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团队合作。”
“我是潍坊诸城人,一直很关注诸城、潍坊的发展。家里有一些亲戚还居住在诸城,他们时常会通过微信给我发一些诸城和潍坊的相关信息,我每次都会认真仔细地看,以此来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近几年,看到家乡的快速发展,我也感到很高兴。”
因多年在外求学工作,王恩多回到家乡的机会并不多,但她深知自己的根在潍坊诸城,时刻通过多种方式关注家乡的发展。
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工业基础,众多高职院校,在王恩多看来,这都是潍坊发展的优势所在。能否在这样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是她常常思考的问题。“教育还是很重要的,高质量大学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坐落在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对产业发展来说要注重科技创新,坚持创新才能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了解到潍坊也有不少从事生物领域的企业或团队,王恩多感到很欣慰。“以后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和涉及的领域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需要有更宽广的思维。比如你是学习生物化学的,你就不能把自己框在生物化学这一个领域,也要懂得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王恩多希望这些企业或团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也能用多学科交叉的思维解决遇到的问题。
人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王恩多看来,人才是来为城市作贡献的,一个城市要想留住人才,需要实实在在的政策。“城市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合理的薪资待遇、配套的基础设施,让人才在城市干事创业没有后顾之忧。就人才自身而言,他要喜欢自己的事业,才能通过干事创业为城市带来更好的发展。”
采訪结束后,王恩多在送给笔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了“天天向上”四个字。她说,自己非常喜欢这四个字,天天向上不是跟别人比,是跟自己比,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就可以了。对于城市的发展同样如此,苟日新,日日新,才能又日新。
Wang Enduo is an academi- 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researcher of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er ancestral home is Zhucheng of Weifang, a small city that have nurtured a large number of celebrities. The Wang’s family i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families and has produced many cultural celebrities such as Wang Xiangqian, Wang Tongzhao, Wang Yuanjian, and Wang Xijian. In cultivati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the Wang’s values respect for the young in their education and it is this respect that has given Wang Enduo the opportunity to engag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 Wang Enduo’s view,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solid industrial foundations, and large number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ll advantages for Weifang’s development. Whether and how Weifang can develop to new heights based on these advantages is what Wang Enduo often ponders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