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的乒乓球奇缘:绝地反击,再“飒”一次

2023-12-29 00:00:00一一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23年4期

2023年2月,邓超自导自演的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上映后,观众被影片里真实热血的故事深深打动,好评不断。

邓超从小就喜欢打乒乓球,也因为乒乓球,工作爱情顺风顺水,但转型当导演后,邓超的事业却频频受挫。谁承想,最后他竟又因为乒乓球“绝地反击”了。这究竟是怎样一段奇缘呢?

“打出来”的事业与爱情

1979年2月,邓超出生在江西南昌的一个重组家庭。父亲是博物馆书记,母亲是工厂干部。父亲带着大哥和二姐,母亲带着大姐,两人结合后便有了邓超。他们给孩子取名为“超”,但并非是对他寄予厚望,只因他是个“超生的孩子”。

可慢慢长大的邓超,的确长成了周围人眼中超级厉害的孩子。他在体育方面颇有天赋,跳远、跳高、短跑的水平都很高,多次在体育比赛中获得冠军。其中,他最喜欢的运动是打乒乓球,一下课就跟同学一起去抢石台子。即便没有球拍,他用光板、砖头、瓦片都能打球。

进入青春期后,邓超爱上了艺术表演,16岁就考入了江西艺术职业学院话剧班,此后一直都是班上的优秀学生。三年后,他又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大学期间,邓超除了用心学习专业知识,还经常招呼同学一起去打乒乓球。“走,打球去——”这是邓超在宿舍里最常说的一句话。由于经常运动,邓超看起来总是精神抖擞,激情满满,表演小品时,更加从容和投入,这让专业老师感到满意。

有时,自己班上的同学不想去打乒乓球,邓超就怂恿别的班上的同学跟他一起玩。邓超反应很快,个性幽默,靠打乒乓球交到了很多朋友,成为大伙儿的“开心果”。

朋友多了路好走,2000年,邓超在打乒乓球时认识的好友的介绍下,到剧组面试,出演首部电视剧《黄沙下面是沃土》,正式出道。

在剧组里,邓超依然保持着好人缘,一有空就热情地喊别的演员甚至工作人员打乒乓球,切磋球技。一次,跟他一起打球的演员回来说:“邓超的球技算不上多么出色,但跟他打球真的很快乐!他像个小太阳似的。”

就这样,邓超凭借打乒乓球在娱乐圈广泛交友。之后在朋友们的各种推荐下,邓超的演艺事业顺风顺水,23岁出演《少年天子》的顺治皇帝后,便在娱乐圈小有名气了,成了“皇帝专业户”。

但邓超向来是对自己有着高要求的人,不满足于只演同一类角色,使用同一种演技模式,就像打乒乓球不能只用一个固定招式。2005年3月,邓超主演军旅剧《幸福像花儿一样》,开始转型。

原本,他只想认认真真地拍戏,干一番事业。谁知,在拍摄的过程中,却不知不觉爱上了饰演女一号的孙俪。两人在戏里演一对夫妻,但邓超在说出那句“你早晚都是我老婆”的对白时,竟发觉那就是他内心的独白。他没有犹豫,立马想办法追求孙俪。

为了不显得太过刻意,邓超在拍戏间隙喊同剧组的演员打乒乓球时,先叫上好几个人,最后才喊孙俪一起去。孙俪喜静不喜动,宁可在一旁看书,也不去打球。但邓超叫的次数多了,她不好意思再直接拒绝,便说:“不去了,我真不会打。”邓超抓住机会,赶紧说:“我教你呀,包教包会。你老坐着不动,对身体不好。”盛情难却,孙俪最终被邓超说动了。

孙俪不懂乒乓球,每次发球不是打在球栏上,就是打到球台外面。她感到有些窘迫,邓超却很耐心地教她,一边教一边说笑话逗她开心。渐渐地,感受到邓超一片真心的孙俪,接纳了他的爱意。两人成了娱乐圈一对俊男美女组合的恋人。

有了恋人的陪伴,邓超在娱乐圈闯荡时,更有动力和激情了。他变得比以前更快乐坦诚了,在接受采访时,笑呵呵地表示:“我的事业跟爱情,都是打乒乓球‘打出来’的。”

转型导演屡屡受挫

恋爱期间,邓超依然保持打乒乓球的爱好,但孙俪忙于到外地拍戏,已经很少接触乒乓球了。

2007年,邓超继续发挥乒乓球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从电视圈转战电影圈。他积极钻研演技,在电影里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开局便大胜,凭借《集结号》中的男二号“赵二斗”,一举夺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接着,他片约不断,先后参演《李米的猜想》《建国大业》《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影片。

事业顺利的同时,他与孙俪的爱情也迎来了开花结果。两人在2010年2月结婚后,先后生下一儿一女。至此,邓超事业家庭双丰收。

积累了丰富演戏经验的邓超又有了新的梦想,他想当导演。在演员这个行当里转型难,而转型当导演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次,他不敢轻举妄动,犹豫很久也不敢迈步。最了解邓超的人自然是枕边人孙俪,她见丈夫苦恼不堪,竟主动提出到外面打乒乓球。几个回合下来,孙俪就摆手说:“我有点累了,先歇一会儿。”

孙俪虽然球打得不好,但长期与邓超在一起,对乒乓球还算比较了解。她说:“乒乓球真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器材设备简单,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室内室外都行,非常方便。运动量也可大可小,还不受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等限制。”邓超点点头:“嗯,是啊。”孙俪接着说:“你不觉得,导演这份工作跟乒乓球运动也挺像吗?也没有很多限制。你还可以拍各种类型的片子,大片或小众片,总有一种你能驾驭吧?你想做,就去试试嘛!”

邓超被孙俪说动了,积极筹备自己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对于这部电影,他倾注了许多心血,不仅担任导演,还担任投资者和男主角。前期的准备很顺利,但正式开拍后,身兼多职的邓超却感到手忙脚乱,每天焦头烂额。

孙俪见状,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连忙对他说:“超哥,你要明白,导演虽然是一个人,但导演所做的电影项目是团体项目。就好像很多人以为乒乓球运动是个人运动一样,但它也是团队运动,有双打团体项目。你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大包大揽,一定要利用团队去做好。”邓超反应过来后,立即进行调整,通过团队协作,最后顺利完成拍摄、宣传等工作。

2014年6月,邓超首部导演作品《分手大师》上映后,尽管取得了6.6亿元的高票房,口碑却一败涂地。

首战失败,邓超没有气馁,他再接再厉,自导自演第二部电影《恶棍天使》。怎料,第二部电影评分再创新低,甚至引来了网友们的谩骂,请邓超滚出导演圈。

转型期的邓超屡屡受挫,自信心遭到严重打击,他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不再轻易尝试,将导演这份工作摁下了暂停键,重新回去当演员。

无疑,邓超是一名专业的好演员,很快就凭借主演的电影《烈日灼心》斩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成为影帝。与此同时,邓超充分发挥自己性格当中的优势,接受浙江卫视的邀约,以团长的身份参加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火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开始邀请他。

那段时间,邓超赚到了很多钱。但他并没有很开心,每次回家都闷闷不乐地去打乒乓球。孙俪明白,邓超在演戏、综艺方面再成功,也弥补不了在导演方面的缺憾。于是,她又劝说丈夫:“既然不甘心,就继续去做嘛,总有一天能做好的。爱打乒乓球的人,不是应该都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邓超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想得再多,都不如行动一次。他一直想拍一部作品献给父亲,便接拍了电影《银河补习班》。

2019年7月,《银河补习班》上映后,一如既往地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成绩,还令邓超电影总票房突破100亿元,成为继吴京、沈腾、黄渤之后第4位“百亿先生”。讽刺的是,依然骂声不断。有人甚至直接断言:“邓超实在没有导演水平,都试了三回了,不要再试水了。天赋不够,再努力也是白搭!”

这下,邓超彻底灰心了。

凭借“中国乒乓”绝地反击

孙俪的心态却与邓超截然不同,她认为,尽管《银河补习班》的评分较低,但起码比前两部电影高,只要有进步,就能越来越好。邓超不住地摇头:“我已经没有信心再拍戏了,我也不知道还能拍什么。”孙俪依旧很乐观,说:“你现在正处于导演事业的至暗时刻,我相信,中国乒乓以前肯定也有过至暗时刻,他们能熬过来,你也能熬出头来的。”

听到孙俪这么说,邓超立刻想起了中国乒乓处于低谷时期的事,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男乒连续三届世乒赛落败对手。男乒主教练临危受命组建新团队,当时,教练和队员都饱受争议,但他们经过苦练,终于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上绝地反击,让中国男乒重回巅峰。

想到这里,邓超不禁热血沸腾,大受鼓舞。这件事也使他产生了灵感,这段历史记忆如此激励人心,具有戏剧性,何不用电影的方式把它复刻下来呢?他兴奋地跟自己的搭档俞白眉沟通:“电影的主题就是,讲述人该怎样面对失败,面对困境。”他甚至已经想到了该把这部电影献给谁——献给每一个不被看好的人。

这“不被看好的人”当中,当然包括邓超。在做导演的这条路上,他一直不被看好。他要拍摄中国男乒绝地反击的故事,而他自己也想凭借这部电影绝地反击。

可是,想要绝地反击绝非易事,而且这是最难的一次拍摄。为了拍好《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邓超和俞白眉花了大量的时间采访业内人士、观看纪录片、收集资料,然后构建剧本。但这些都不算太难,最难的是带领着一群“乒乓小白”演员,从零开始苦练乒乓球技术。

为了使演员们训练到看起来像乒乓球高手的程度,邓超从前国家队、各大俱乐部,请来18位专业教练。教练们都十分严格,演员们叫苦连天。有一次,邓超上洗手间时,听到一个演员打电话跟家人诉苦:“我没想到训练这么辛苦,太可怕了,我想回家……”

邓超担心其他演员也有类似的状况,那会大大影响整体士气,他赶快召集大家开会,说明训练的重要性。要是最终拍出来的效果不好,观众不仅会说导演不专业,也会批评演员不够专业。另外,尽管邓超在电影里演教练,打球的戏份并不多,但教练本身就是传奇球手,也为了鼓励其他演员,他决定加入训练。

指导邓超做训练的是两位厉害的老师,一个是前任中国女乒主教练施之皓,另一个是大满贯球员李楠。刚开始,邓超考虑到自己平常热爱运动,也经常打乒乓球,身体协调性应该不错,训练起来肯定比其他演员更容易些。万万没想到,业余与专业差距巨大,他感觉自己笨拙得如同提线木偶一般。施之皓淡淡地说:“你还是先练球感吧,先把球打明白,再学技术。”

邓超毫不丧气,乒乓球运动员本就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他每天都进行大量练习。过了一段时间后,终于找到了球感和手感。这个时候,搭档却提醒他:“别忘了,你的角色是用左手打球的。”

邓超为了尽快激活左手,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都用左手完成。这令他一度感到崩溃,因为他常常要多花一倍的时间才能把事情做好。在吃饭夹菜时,更是怎么夹都夹不住,不由得感叹:“我连用左手夹菜都做不到,怎么能用左手打球呢?”但这一切根本没有捷径,只能玩命苦练。

在两位教练的指导下,邓超先用右手练习了几个月,再换成左手打球,训练了更长的时间,总算看到了一丝胜利的曙光,不免有些松懈。

那天,邓超在训练场上练了两个小时后,口渴极了,又不敢直接说自己口渴,就对李楠说:“教练你渴不渴?”谁知,李楠一听,坚决地摇头:“你少来,是不是你自己想喝水?这才练到哪啊,别停下来!我们真正的运动员可不能这样……”邓超不禁愣了愣,这一刻,切身体会到乒乓球运动员的刻苦,也理解到在赛场上获得胜利多么不易,不敢再松懈。

2022年2月,经历了整整8个月的苦练,邓超才正式开拍电影。

孙俪体谅丈夫的辛苦付出,也深知他对这部电影寄予厚望。为了帮助丈夫,她主动请缨饰演女主角。在邓超压力很大的时候,陪他打乒乓球解压。

有意思的是,距离邓超第一次教孙俪打球已经过去17年了,孙俪的球技还是一如从前,发球时还是接二连三地打在球栏上或打到球台外面,自己都忍不住发笑。

邓超也成功被她逗笑了:“这么大的台子都打不上来呀。”说罢,邓超让工作人员给孙俪换一个特大型球拍,笑言:“这下你无敌了!”他还不忘安慰妻子:“实在打不好也没事,你在戏里演的是教练的老婆,她本来就看不懂乒乓球,只知道简单的比分。”

两人这么一说一闹,邓超心里的压力顿时得到了释放。他忽然觉得,妻子的球技跟从前一样,妻子的本心也与从前无异,两人的幸福生活真的如花儿一样。

2023年2月,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上映后,被观众誉为邓超最好的导演作品。爱打乒乓球的邓超,终于实现“绝地反击”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道:“为什么拍这个题材能拍得格外好?”邓超笑了笑,感慨地说道:“一方面,以前的导演技术手法不够成熟,对于题材及市场的预判也有偏差;另一方面,我从小喜欢打乒乓球,跟乒乓球有奇妙的缘分吧!”未来,他会继续打乒乓球,并教孩子们打乒乓球,延续这段奇缘。

编辑/郑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