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收拾东西,发现一些相框,凝视相框内那些发黄的照片,这一张张光影里凝成的方寸,激活了我沉淀在记忆里的往事,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梦幻般的场景。一张张小小的照片,虽不起眼,却蕴藏着数个春夏秋冬,定格成一束束时代的永恒,真实地记录着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历程。
似水流年,划过的总是淡淡的眷恋。
以前,家里的墙上挂着两个木制相框,里面装着二寸、三寸大小的黑白照片,这相框以及相框中的照片也算是家里重要的饰物之一了。
那时候,村里人想要照相,得到外镇上的国营照相馆,背景自然也是一块蓝布或黑布。那时人们照相基本上没有什么造型,也不兴摆姿势,或面部特写两人照,或正襟危坐、一本正经严肃的全家照,虽一脸的笑容可掬,却显得极不自然。
每当看着父亲往相框里装相片,我就觉得神圣而庄重。我趴在炕上,注视着父亲小心翼翼地将相框从墙上取下来,扣放在柜子上。然后他用干毛巾拂去上面的灰尘,拔下别挡板的小钉子,将硬纸挡板取下来,把一张张小照片叠起来放在旁边,噘起嘴对着相框里的玻璃四周呵气,用毛巾仔细把玻璃擦得锃亮。接着,再把所有照片按大小轻轻地摆放整齐,虔诚得像个信徒。待相框反过来的时候,照片摆放得密而有间,疏密有致,恰到好处。每当看着有自己的照片装进去,我总是端详良久,泛起一波一波的小激动。
记得第一次照相是在7岁那年的春天。看着邻居家孩子拿着姐妹三人的照片,我回家后饭也不吃,哭着让妈妈也带我去照相,妈妈只好答应。过了三四天,有生产队的马车到镇里办事,我和妈妈、妹妹便乘车前去照相。一路铃儿叮当马蹄疾,满目春色景宜人。照相时,我好奇地看着摄影师傅钻到黑布里面摆弄着照相机,心里牢记着妈妈“不要眨眼、小心拍成瞎子”的叮嘱。确实,那时候照一次相不容易,道路远不说,费用还贵,必须照成好看的照片。最后照片上的我昂着头,睁着大眼睛,脖子伸得老长……
说真的,我挺喜欢拍照,小时候拍照是觉得新奇,想看看照片上自己的喜怒哀乐,而长大后拍照是想留住每一段烙在时光里的美好记忆。但过去照相并非易事,自7岁那年那张“伸脖子”照之后,我便没有机会再照相。直到1979年7月,生产队长批准用三套马车拉着我们全班二十几个同学,到镇里的照相馆拍了一张黑白初中毕业纪念照。记得照片的布景是人民英雄纪念碑,随着一道弧光闪过,留下了我们青涩的青春印记。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踏上了繁荣昌盛的大道,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照相的机会也日渐增多,相片也由黑白两色走向五颜六色。照相也不再是国营照相馆一家独营,不少照相个体户上门照相,人们照相方便了许多。我的第一张彩色照片是1988年和妻子照的结婚照。我高她矮,为了显示“平等”,只好从墙角提块砖头过来,让她踩上去。那时两人不好意思靠得太近,刚站稳,随着一声“咔嚓”,就留下了一张“非常必要”的合照。
结婚那天,母亲早起步行三千多米,执意请了邻村的个体户摄影师,为我们婚礼照相。母亲说,现在条件好了,孩子一辈子结一次婚,怎么也得留个纪念。其实,母亲雇摄影师,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借着结婚办喜事,家人们都聚齐了,拍张全家福。
那天,院子里挂满了红彩条、红对联、红灯笼。母亲忙前忙后,指挥摄影师一会儿拍装饰喜庆的婚房,一会儿拍大红被褥,一会儿拍色味俱佳的饭菜,俨然一位大导演的风范。虽然有些疲惫,但母亲难掩内心的兴奋。最后,母亲让摄影师拍全家福,留下了一张父母端坐中间,我和妻子、姐姐妹妹哥哥站两侧,小侄女手拿一束鲜花、靠在奶奶腿上歪着头注视镜头的照片。照片上一家人笑容满面,春风荡漾。
这张相片,是我家最好看的四寸照,也是我家唯一的全家福。这张全家福被父亲装在了相框的中央,全家福的周围布置了我结婚时的其他照片。
好几次我回老家,见母亲在擦抹大红柜子的时候,总要停下来对着墙上相框里的这张照片端详良久。在母亲看来,这张全家福是她导演的最得意的作品,里面倾注了母爱,包含了用汗水浸润儿女们成长的幸福。
时下的结婚照,大多光彩照人,两人相依相偎,甜蜜得令人眼热。各种浪漫的背景和造型,都是颇具明星感觉的艺术照。再衬以款式新颖、高雅华贵的水晶大相框或纪念相册,挂在客厅或摆放在卧室,成为许多年轻人家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虽然这些照片价格不菲,但富足的人们并不在乎,因为那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青春浪漫气息和甜蜜温馨回忆。
2000年5月,我回老家,二哥正在院子里给一头红色耕牛刷毛。他见我背着照相机,便让我给他和牛拍一张合影。他说,这是刚买的耕牛,膘好,正是干活的好年龄,这回耕地种地不用犯愁,得照相留个纪念。
我知道,二哥家里生活困难,前几年为了给自己看病,把家里唯一的耕牛卖了以后,就一直靠亲戚朋友帮衬着春种秋收,有一头属于自己的耕牛是二哥多年的心愿。如今,这个心愿实现了,二哥自然高兴得不得了。于是,二哥左手牵着缰绳,右手搭在牛背上,留下了一张二哥满脸自信、红牛抬头目视前方的“人牛和谐”照。
转眼20多年过去了,二哥家已今非昔比,镇里通过危房改造,把他家低矮的土坯房变成了窗明几净的砖瓦房。他并通过养殖增加了收入。他常说,现在的生活,让他感到特别幸福。
如今的照片上,人们穿着或是西装革履,或是鲜亮的休闲运动套装,背景也是杭州西湖、桂林山水、黄山云海,还有日月潭风光、摩天台夜景,甚至埃菲尔铁塔、阿姆斯特丹运河、彼得大帝夏宫……而照片大多是自己相机拍的,多出自亲人或好友之手。现在使用的照相机都是高清数码相机,不仅省去了换取胶卷的麻烦,而且挑选照片也十分方便。随手摸出手机照出来的照片也是特别清晰,将照片储存在电脑里,形成一个普通相册不能代替的大容量“电脑相册”。
翻开相册,一片五彩缤纷展现在眼前,风景人物照、朋友聚会照、孩子生日照、会议留念照,内容繁多,神态各异。有“耶”字手势,“OK”手势,兰花指手势,双手托下巴、单臂支撑歪头等萌萌的造型。照片上绽开的笑靥、秀美的景色、漂亮的服饰,无不展示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风貌的变化。
编辑|郭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