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丫头刚上小学一年级。昨天从学校回来,她和我说了一件事:她做试卷,没有写完就交了。老师在批改的时候,很生气,直接当着她的面把试卷扔在地上。
我问她:“你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是什么?”她眨巴眨巴眼睛说:“我觉得很委屈,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但是忍住了没有哭。”接着,她还有点戏谑地说道:“还好我捡得快,试卷没有被其他同学踩到!”于是我微笑着告诉她:“妈妈觉得你很勇敢。”
听到我这么说,她似乎找到了情绪的出口,扑到我的怀里,寻求安慰。她小小的身体缩在我的怀里,似乎想要得到保护和安全感。我说了很多安慰她的话,比如老师是因为关心她,希望她变得更好,所以才会这么生气等等。
只是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一些言行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误会、误伤。孩子在刚刚接触到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时候,往往难以辨别,难以自我保护,幼小的心灵容易受伤。所以,我更关心的是,在这样的尴尬局面里,她应该如何化解自己的困窘。
于是,我拿来两颗球,一颗是跳棋里的玻璃球,一颗是塑料弹力球。然后交到丫头的手里,并告诉她:“宝贝,我们来做个实验,分别用力往地上摔这两颗球。”
一听说做实验,丫头来劲儿了。首先是玻璃球声音清脆地摔在地上后,就破损了,弹了几下就停了下来。“妈妈,玻璃球碎了,有碎片掉下来了。”丫头说。
我说:“是的,我们再看看塑料球。”“啪嗒……啪嗒……啪嗒……”塑料弹力球蹦跶了很多下,过了很久才停下来。我说:“你看,塑料弹力球坏了吗?”丫头说:“塑料弹力球一点都没坏,完整得很!”我说:“那你觉得玻璃球好还是弹力球好呢?”丫头说:“玻璃球更漂亮,但是容易碎,弹力球可以用很久玩很久,有更长的寿命!”
我顺势说道:“没错,宝贝!生活中或许会时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像你今天遇到的事情一样,同学、老师或者其他人,有意无意的一些行为和话语,会引起误会和伤害。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心。如果我们的心像玻璃球一样,一摔就碎,那么就很难舒心地生活。但如果能像弹力球那样,被摔在地上也能弹起来,不被摔坏,还能弹得更高,那生活就会舒畅很多。”丫头点点头,她似乎明白了什么,又似乎还有一些困惑。
过了几天,我带丫头去参加她小闺蜜欢欢的生日会。为此,丫头还精挑细选了她觉得非常精美的礼物。“欢欢一定会很喜欢的!”丫头自信地说道。
当她把礼物送给欢欢的时候,欢欢却说:“这个手账本我已经有了,而且手账本太多了,我都玩腻了!”于是欢欢把我家丫头送的礼物放在一旁,转身去拆别的礼物了。丫头当场愣住了,我可以想象她的尴尬。
但随后,她又拿起那份礼物和欢欢说:“欢欢,如果这个礼物你不太喜欢,也可以转送给你的其他朋友。不过,我最近发现了手账本的新玩法,我们可以用这个手账本一起玩,非常有趣呢!”欢欢听后,兴致来了,和我家丫头拿着这个手账本玩了起来。
这不禁让我想起几天前的“弹力球实验”,并欣慰于小丫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编辑|廖旖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