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焰玫瑰”高嵩:把希望带给更多人

2023-12-29 00:00:00子矜
家庭百事通 2023年8期

日前,央视网播放了女消防员高嵩的视频,受到观众广泛关注。视频中,高嵩扎着马尾辫,一身火焰蓝,坐在消防直升机的驾驶舱里,画面英姿飒爽。当得知自己是中国消防史上首位,也是迄今为止消防直升机唯一的女飞行员时,高嵩十分激动和自豪。同时,身份的特殊性也让她意识到责任的重大,表示要更加刻苦训练,用过硬的技能守护城市安全,带给更多人希望。

特立独行,年轻警察有个飞天梦

1991年出生的高嵩,是一名个性鲜明的青岛姑娘。2016年从警察学校研究生毕业后,高嵩进入崂山消防救援大队,从事火灾调查工作。由于肯钻研业务,又吃得苦,短短几年时间,高嵩就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如果一直按照这样的生活轨迹发展,假以时日,高嵩或许会成为一名火灾调查方面的专家,每天做着熟悉又安全的工作,日子会过得不错。然而,2018年的一次选拔活动,让她的人生轨迹彻底发生了改变。那一年,青岛消防救援支队组织选拔飞行员。这消息像一针强心剂,顿时在高嵩的心里激起巨大波澜。

高嵩从小跟在爷爷身边生活,爷爷曾做空军地勤工作多年。受爷爷的影响,她从小就对飞行有着很大的兴趣,一直觉得飞行员是非常酷的职业,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蓝天梦,没想到现在机会近在咫尺。

知道高嵩要报名参加飞行员选拔,家里大多数人持反对意见。反对的理由是消防飞行员这一职业比较危险,再说高嵩已经在火灾调查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突然去从事一个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会非常困难。

尽管这样,高嵩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她说:“人有了梦想就一定要去追,要大胆地尝试不同的人生,不能辜负大好的青春年华。”

关键时刻,掌握家事大权的爷爷发了话,他对高嵩说:“去吧,没问题,要相信自己。”就这样,怀着对蓝天的向往,高嵩报名参加了2018年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首批飞行员选拔。直到报名结束,她才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女生。

接下来,进入公开选拔环节。消防救援飞行员从事的职业主要以救援为主,所以,体检结合了民航和军航的标准,要求非常严格,测试项目有抗眩晕、平衡能力等,一下子就淘汰了很多人。

所幸的是,几年的火灾调查工作经历,让高嵩养成了细心、冷静的职业习惯,而这也正是一名优秀飞行员必备的素质。经过层层选拔,高嵩成功“突围”,进入四川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习飞行理论,时间是半年。

无畏艰难,“蓝焰玫瑰”绽放蓝天

进校的第一天,当拿到学习手册时,高嵩不禁傻眼了。按照规定,半年时间要学完13门专业课程,什么航空原理、机械原理、气象学等等。这对于半路出家的高嵩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

开弓没有回头箭,临阵退缩不是高嵩的性格。为了如期学完这13门课程,高嵩立即调整心态,把自己重新摆进学生角色。像高中时期那样,制作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上课时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她每天晚上熬夜至凌晨两三点钟,先把白天学习的内容消化,然而预习第二天的内容。

“整整6个月时间,基本上没有早于凌晨两点睡觉。每晚熬夜,还不能耽误第二天白天的课程,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事后,回忆起在四川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短暂的学习时光时,高嵩如是说。

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加倍的付出获得了回报,最终,高嵩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全部考试,通过了理论这一关。

攻克了理论这只拦路虎,高嵩本以为可以舒一口气了,可是当真正接触到直升机学习飞行技能时,她才发现自己有些盲目乐观了,实际操作比理论知识要难得多。很多原理和操作技巧,高嵩都熟记于心,可是操作时却显得力不从心。

让高嵩感到最难的是“悬停”。所谓“悬停”,就是要让飞机在一定的高度上稳稳地固定住。作为救援飞行员,“悬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直升机的操作杆非常灵敏,救援时力度掌握不好,很容易造成机身不停晃动,轻则会使机身下的救援人员受伤,重则可能导致直升机出事故。

在技能训练时,跟高嵩同一批的男生都掌握了“悬停”技术。或许是在操作能力、协调性、体力方面相对男生要稍微差一些,高嵩尽管训练时非常认真,还是过不了这关。这让她很着急,也非常沮丧。

夜里,高嵩疲惫地躺在床上,想起人们“女性战胜不了飞行这个职业”的说法,暗暗地问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从事消防直升机飞行员工作?可是,这一念头刚产生,不轻易服输的高嵩立马就否定了,转而给自己打气:“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不能掉链子。”

教练员也看出了高嵩的焦虑,除了给她鼓励外,还建议她去找两个瓶体很薄的塑料瓶,模拟两个操作杆进行练习,当紧张或者动作僵硬时,瓶体就会发出响声,这时就提醒自己放松。

高嵩觉得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每天8点晚自习结束后,别的学员都休息了,她却跑到操场上,一遍遍地模拟练习。经过一周的苦练,她终于熟练地掌握了悬停技巧,最终在规定的飞行时间内成功通过考核。

这件事也使高嵩意识到,作为一名女飞行员,要想成功,就要付出比男飞行员更多的努力。于是,日常训练中,除了完成教练的要求外,高嵩针对自己上肢力量不足的现状,主动加大训练量;又通过增加跑步的时间、增大游泳的强度提高自己的耐力。

2019年7月,高嵩迎来人生的重要时刻,她第一次承担单飞任务。

“当时真的特别不适应,一直以来都有教员在身边。虽然他不会帮你操作,但只要他在,心里就有底。”高嵩说。起飞的时候,突然间发现身边没有人了,高嵩不免有些紧张。飞行第一圈时,她两眼一直盯着仪表盘,看各种数据,生怕出现什么故障自己应付不了。到了第二圈,高嵩开始慢慢适应。第三圈就可以稳定自如地驾驶飞行了,她终于战胜了自己。

2019年年底,经过一年的飞行训练,高嵩总飞行时间达到185个小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顺利地拿到了飞行执照,成为一名真正的直升机飞行员。

向火而飞,守护城市安全

毕业之后,高嵩成为青岛市航空救援大队的一名飞行员,主要负责山火扑救、海上救援、低空巡逻等任务。“从一个防火者变成了一个灭火者,从地面到天空,职责不一样,责任也更大了。”高嵩说。

高嵩刚毕业不久,2020年4月19日,崂山三标山突发火情,她所在的航空救援大队奉命前往救援。在火灾现场,高嵩驾驶的直升机,把装有5吨水的吊桶“悬停”,然后进行喷洒。由于受到气流的影响,吊桶有些摆动,高嵩越想控制住摆动,越是引起更大的摆动。

这时,高嵩的心里很紧张,担心万一摆动幅度过大,像钟摆一样直接导致侧翻,那就危险了。不仅如此,当时飞机多项飞行数据也都临近超限的危急情况,这对高嵩的心态、体力和耐力,以及对飞机的精准把控,都是严峻的考验。

所幸的是,由于高嵩技术掌握得扎实,过程有惊无险,没有发生意外。她和同事经过四天三夜的奋战,飞行超过85小时,向火点洒下1000多吨水,克服气流、烟雾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与地面救援力量共同协作,将山火扑灭,顺利完成了任务。

2022年11月,青岛海域外籍油轮一名伤员需紧急送医,但是当天风浪较大,油轮无法靠岸,而普通救援飞机也无法救援,救援任务落在了高嵩的头上,因为她擅长驾驶的Ka-32直升机抗风能力特别强。

接受任务后,高嵩驾驶直升机迅速起飞。抵达事故海域后,她冷静地与同事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成功将伤员安全转移。

生活中的高嵩,也跟很多女孩一样,有一颗爱美之心,卧室里的布娃娃、办公桌上的插花,都是她平日里的小幸福。没事的时候,她也会练练瑜伽、跳跳舞,或者和闺蜜一起逛逛街。

不过,这不是高嵩生活的常态,因为除了所在的辖区之外,高嵩和战友们还要经常去外地支援。为了每次接到任务时能更快地做出反应,她大多数时间都保持着执勤战备状态。

如今,高嵩总飞行时间有500多小时,令人欣喜的是,她不仅拿到了民航、警航双执照,还能够驾驶四种不同机型的飞机。

“人机合一”是优秀飞行员的自我追求。按照高嵩的计划,她将继续加强实战飞行训练,完成1000小时、2000小时,甚至5000小时的飞行目标,积累更多的飞行经验,争取早日达到“人机合一”的水平,把希望带给更多的人。

编辑|郭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