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多汁、营养丰富的水果是日常饮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身边常常能听到许多关于水果的谣言,因为听起来很有道理,就被口口相传。今天就来列举一些传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水果谣言,与大家一起辨别真伪。
谣言一:水果皮农药残留太多,不能吃
大家一定听过一句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带皮的水果,它们的皮到底能不能吃呢?很多人选择不吃,是因为担心农药残留的问题。其实对于水溶性农药,经过仔细清洗后,不会残留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农业农村部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新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也从法律法规层面更加严格地规定了农药残留的剂量,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担心农残的问题。
从营养角度来讲,水果的皮相对于果肉来说,通常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等对健康有益的物质,在清洗干净的前提下,果皮是可以吃掉的。
谣言二:水果吃得越多越好
关于水果应该吃多少的问题,也存在不少的误解。一部分有瘦身需求的人认为,水果吃得越多越好,这样就可以减少主食的摄入,进而有助于瘦身减肥。首先,利用水果代替部分主食,确实有利于能量的控制,但并非水果吃得越多越好。水果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水分和少量的碳水化合物等,长期只吃水果会导致部分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摄入不足,反而对健康不利。
还有些人认为水果含糖量极高,吃水果不吃饭反而会变胖。有这种认知的人,是混淆了甜与能量高的关联,认为甜就代表能量高,吃了就会变胖。实际上,同等重量的水果与主食相比,能量要低得多。因此,不用担心吃水果会变胖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我国居民水果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200~350克,而目前我国居民水果的平均摄入量还远未达到这个标准。因此,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应当适量增加水果的摄入,以满足机体对均衡膳食的需求。
谣言三:反季水果不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水果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不管什么季节,只要肯花钱,任何水果都能随时买回家尝鲜。特别是很多老年人给隔辈的孙子孙女们买水果的时候,就愿意花大价钱买反季水果,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赞同,理由是反季水果不健康。
我们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水果的时候,应侧重于购买当季、当地产的水果,同时还需要保持水果种类的多样性。认为反季水果在种植过程中总会有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这种观念并不准确。
果蔬中是否存在不利于健康的因素,与自然栽种还是大棚栽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大棚栽种水果技术越来越成熟,所有的保鲜剂、食品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只要是国家相关标准允许使用的,且在规定的用量下,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危害的。
(陆媱荐自《科学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