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威龙:外视与内观之间

2023-12-29 00:00:00邓鲜鲜
欣漾 2023年1期

在人头攒动的摄影棚,宋威龙非常显眼,而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身高。见惯了帅哥美女的时装编辑,也忍不住赞美他的长相:头身比和骨相都极其优越,每个造型穿出来,时髦之外,还有种好少年的“正气”和“阳刚”—这两个有点老派的词,其实是一种在当下更加稀缺、也更加可贵的气质。

出众的样貌,让宋威龙在非常年少的时候就收获了关注。

旁观者会感叹,上天是如此厚待这个男孩。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份天赋与幸运带来的压力和迷茫。早些年,他会在访谈中聊到自己的孤独,但现在他不再说了,“现在再说,好像有点矫情”。

但他还是说,依旧不太习惯“被大家太早看到”,出道到现在7年依然如此,“能接受了,但还没有完全习惯”。随后他又飞快地补充了一句,“但是这也是我比较幸运的地方”。

在外界的视线与他的内心之间,宋威龙到底是谁?

公路车

宋威龙最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买了一台公路车。“之前骑的都是共享单车,这一次升级装备了一下,换成了公路车,半专业的那种。”

“可惜刚买到就出来工作了,还没有来得及尝试远距离骑行。”说这话的时候,他像每一个得到了期待已久的玩具,但是要写完作业才能玩的男孩子。

骑行是一个他坚持了好多年的爱好。每到一座新的城市,最大的乐趣就是发掘骑行路线,或者只是骑上车找地方吃饭。进剧组,会看看能不能交到一起骑行的好朋友,如果没有的话,能一起打游戏也挺好。

他喜欢在山里、湖边和林中骑行。他还发过一条VLOG,在凌晨的北京刷一辆共享单车。骑过无人的小巷,遇见路边黏人的小白猫。晚风吹拂,那一刻也许感到自由。骑车的时候会思考人生吗?“怎么会,需要注意安全,需要注意前面的减速带。”

孙悟空

每次被问到心中的偶像,或者是最想演的角色,宋威龙的答案永远是孙悟空。“想成为孙悟空的男人”,几乎成了他身上一个鲜明的标签。

这个答案十多年来都没有改变过。9岁的时候,宋威龙闹着要去少林寺学武,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喜欢齐天大圣。早上4点就起床,练到晚上10点,就这样坚持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这段经历在他身上无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敏捷的身手、利落的气质,以及成为英雄的热望。“我小时候很喜欢孙悟空—就是六小龄童老师那个版本,长大也一直想演个孙悟空之类的角色。他很热血,也受过很多苦难。”但是依旧保持着一点童真,依旧有着拯救世界的英雄梦想。

角色

如果宋威龙要办一场派对,他会为朋友们放科幻电影,比如他喜欢的《星际穿越》。虫洞、相对论、万有引力、多维空间和星际旅行,展开一幅迷人而炫目的画卷,“电影里那种设定,让你觉得这一切不是完全虚构的,你会去遐想它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可能发生。”

一年多前拍摄的《仿生人间》,是宋威龙继《破梦游戏》之后第二次拍科幻题材,也是迷雾剧场最令人期待的待播剧之一。他在剧中扮演2035年的特派员程诺,“专门处理与仿生人有关的案件”。

宋威龙说剧情还不能太多地谈论,但比起酷炫的设定和悬疑的剧情,仿生人的命题所带来的人性抉择更让他感触,“当你享受仿生人带来的便利,或者满足自身欲望的同时,可能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这种就看人类怎么去选择。”

对于宋威龙来说,当演员最大的乐趣在于能够尝试不同的角色,“每次进组扮演的角色都不一样,就相当于又体验了一个人的人生”。每一次他都会下意识地将角色跟自己对比,去感受他们不同的成长轨迹、不同的性格,以及不同的命运。

比如在他的眼里,程诺的人生没有那么完美,成长的环境也没有那么好,受到了很多挫折,心中也留下了创伤。而《念念相忘》里的杨四火,这个青春情感剧中的男主角,跟他自己更像一些,“他是很健康很阳光的男孩,从小在爱的包围中长大的,永远能给别人带来能量。”

“上学的时候,我也是和他一样活泼的。有一点捣蛋,有一点喜欢招惹同学……但现在,可能我比他性格敏感一点。”

敏感

敏感,是宋威龙经常用来形容自己的一个词。相对于小时候的“神经大条”,他说自己出道以来,变得越来越敏感。

“会有很多声音在告诉你,这样是好的,这样是不好的,就慢慢变得敏感了,甚至有时候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好的地方在于,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更能够洞察大家什么意思,弊端就是让自己会有一点点累。”

对他来说,敏感是面对更复杂的环境、更多注视的目光、更纷繁的声音,以及更高的期待时,自然而然进化出的能力。它可能通向自我怀疑,也可能通向另一个截然相反的方向。而宋威龙用这种能力,获得成长所需要的养分。

“我觉得真正成长的时候,其实大多是受到挫折的时候。”无论是看自己演的电视剧时觉得有一场戏发挥得不好,还是在生活中、跟朋友交往中不小心做错了什么,都被他归为“挫折”。

“我不属于特别有天赋的,但是很爱反省,时不时会给自己这个月或者这一天做个总结,看看哪里做得不够好,或者是哪里还不错。只有更明确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才能吸收养分。”

敏感地听见外界的声音,再坦诚地反省自己的内心,在不断复盘中寻找答案,这是他成长的方式。也许答案依然在风中飘,但每一步都更加坚定——“但依然是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