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认真细致的生活观察和对现象本身生动有趣的描述,帮助人们形成“共识”,把物理知识形容成一种常识,被大众传播和认可。
→ 图书名称:
《感受到的力》
→ 作者:
英国DK出版社
→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 定价:
39.80元
家有小学生,家长会不会有“十万个为什么”的苦恼呢?
“为什么脱衣服的时候会有静电?”“太阳会不会爆炸?”“自行车是怎么运转的?”“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这些问题实在让家长们应接不暇。
家长想要用物理知识去解释,但又苦于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表达才能言简易懂。
其实,古诗词中就有很多探寻物理知识真谛的,那么诗人们又是如何形容物理现象的呢?
“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这句诗的意思是船要停在江心必须提前抛锚,等船驶到江心处再抛锚就已经晚了;到了悬崖边再勒马的话,因为马还要向前继续跑,就来不及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一个物理现象——惯性。
古人用认真细致的生活观察和对现象本身生动有趣的描述,帮助人们形成“共识”,把物理知识形容成一种常识,被大众传播和认可。这样的诗句或者谚语,我们还能想到很多——“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声音的多次反射;“小小秤砣压千斤”是杠杆平衡原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这样生动有趣的描述,我们现在看来依然觉得简单易懂、清晰明了。那么,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有没有这样生动有趣的物理知识讲解呢?
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引进自英国DK出版社的《感受到的力》,就是这样一本孩子喜欢看、知识很有趣的物理科普启蒙书。
《感觉到的力》是“有趣的科学”系列中的物理分册,向读者讲述“力”的神奇力量,用有趣又生动的讲述方式,向小学生展示物理学当中的力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神奇的力,它穿越整个时空,从原始人类投出的长矛到高尔夫球,从缤纷彩虹到追光旅行,从贝克汉姆的香蕉球到夸克、雨滴和过山车……
物理不仅仅意味着飞驰的汽车和砸烂了的苹果。事实上,物理与一切事物都有关,从小到难以想象的微粒到大得不可思议的宇宙本身。试想一想,当你试图将两块磁铁的北极挤压在一起时,有一股无形的力量会将它们推开。这个力是什么?又为何存在?你或许会认为,科学家已经破解了所有事物的奥秘,但真实的情况是,科学中充满了神奇和疑惑,而这也是《感受到的力》为何问题满篇、适合那些喜欢问问题的孩子们的原因。在书中,大多数问题有简单的答案,也有些问题需要孩子们去探索答案;有些问题可能会令小读者惊奇;还有一些问题会让小读者浮想联翩!
在《感受到的力》中,物理可不仅仅是伽利略、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们的世界,物理成了青少年都可以亲自去感受的世界:他们可以通过自行车,感受重力、惯性、摩擦力、阻力、滑轮的原理;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牛顿是如何发现三大运动定律;还能透过各种简单的实验,真正体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