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精练,助推“双减”

2023-12-29 00:00:00程万虎
新课程·上旬 2023年10期

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究其原因主要是课余作业量太大。作为从事一线教学的一员,在教学中有选择地留给学生一些作业,着重以一些习题为母题,变换角度,整合延伸,一题多问,不但学生兴趣持续高涨,教学效果良好,而且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走出题海泥潭,助力落实“双减”。

如何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调控以压减中小学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优化整合作业结构以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从而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将学生从反复进行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的任务,应该成为每一位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深思的问题。那么如何从较少的作业中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笔者以中考常考的四方面知识为例,就如何进行单元整合,优化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谈谈自己的做法,与同行们交流。

一、元素和粒子结构示意图问题

元素种类,原子和阴、阳离子结构示意图,稳定结构的判断以及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获取元素化合价等相关知识是中考化学命题中必然考查的内容,在进行这块内容的教学及总结时,笔者以图1所示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例,整合多单元内容,逐层设疑,引导学生设问,步步深入,一题多变,讲练结合,吃透本题,举一反三,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样整合灵活的训练,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掌握和应用就会有一次质的飞跃,对所学化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提升,也为取得好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在中考复习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们一定要注重做题收效,要抓住典型题进行整合,延伸练习,详尽讲解,做到一题多问、一题多练、一题多讲,让学生体会并感悟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领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和方法,整合所学知识用于解决貌似不同实则相同的问题,达到优化作业、提升效率、开拓思维、跳出题海泥潭的怪圈、切实落实“双减”的目的。

(作者单位:兰州市第十四中学)

编辑: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