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高职汽车营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3-12-29 00:00:00张驰
时代汽车 2023年21期

摘 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在此背景下,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高职院校需要着力为各行各业培养德技兼修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本文基于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对新发展格局下高职汽车营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以《FABE销售法》为例,通过采取任务驱动、情景演练、分组协作等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掌握汽车产品展示技能的同时内化职业综合素养,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热情,发挥课程思政暗线隐性驱动力作用,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关键词:十四五规划 高职 汽车营销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1 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确立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关键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的总目标,提出“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3]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路径。

2023年是国家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布背景下,未来十五年新能源汽车势必成为新车销售主流,加上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汽车营销行业无疑将需要大批迎合新发展格局、德技兼修的复合型高素质汽车营销技能人才。《汽车营销》作为人才培养核心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劳动精神、诚信经营、社会责任感等汽车营销行业理念的培养。大力推动《汽车营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此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高职课程主动适应市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能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精准对接。

2 高职汽车营销课程思政现状及存在问题

专业课程教学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学习阶段,更是学生培育职业综合素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纵观传统《汽车营销》课堂,课程思政实施仍存在几点问题:一是容易将“课程思政”简单看成“课程”+“思政”两个部分,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界限分明,授课过程中生硬干涩加入思政环节灌输于学生,学生难以接受;二是思政教学实践形式脱离岗位实际,相对固定单一,思政元素多以德育内容为主,缺乏创新,难以培养学生认同感;三是缺少思政方面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单个学生个体在小组中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本案例《FABE销售法》从数字信息化时代对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出发,精准识别教育对象零零后的思想特点,加入晨间早会、汽车销售直播案例等真实工作场景;依托学校理想汽车学院校企合作资源,有机融合诚信至上、以仁待客、尊重平等的汽车营销价值观和由国产自主品牌引发的民族自信及爱国主义情怀;设置思政考核评价手段,依托PDCA循环自建分组教学项目管理表[4],让学生对作业进行自主进程管理,从而构建立体多元的思政课程框架。聚焦学生成人、成才、成长,培养汽车营销四有新人。

3 汽车营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施——以《FABE销售法》为例

3.1 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汽车营销》是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汽车服务营销培养目标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以汽车销售顾问工作任务为导向,旨在提高学生对汽车市场和销售流程的理论认知和汽车销售技巧的实践训练。《FABE销售法》选自汽车营销第五章“产品介绍”的第二小节,主要介绍FABE法则的内涵、优势和运用方法,教授学生准确运用FABE销售法向客户介绍产品,增加客户对产品的接受度,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待人、礼仪待人的营销价值观,创新营销手段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理念形成,认识我国新能源自主品牌车型特点,培养家国情怀和使命意识。

学情方面,学生掌握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构造及检修相关知识,但对产品介绍工作内容与具体流程缺乏系统认知和技术实践。与此同时,学生熟悉各类直播平台和视频制作软件操作,具备一定的新媒体技能和数字能力素养,但学习方法和知识归纳迁移能力有待提高。

3.2 锚定课程案例教学目标,抽取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特点,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分组教学、情景演练等教学方法,找准思政渗透点,将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风尚、创新型思维方法、诚信至上的车企经营理念、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等价值观全面渗透教学全过程,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总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3.3 学技能、明事理:“明暗”双线并行施教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找准岗位最新需求,确保专业教学的前沿性和思政内容的新鲜度。课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和教师思政注入教学活动全过程;以专业知识技能教学为明线,以思政教育为暗线,采取明暗双线并行的角度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案例借助超星学习通《汽车营销》课程线上平台,首先通过模拟晨会情景引入新课,由学生主持演讲,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空间,植根学生诚信意识。新课讲解结合毕业学生直播案例,让学生掌握线下产品展示能力同时,了解线上直播技能,培育创新思维,鼓励终身学习[5]。实践环节依托校企合作资源,介绍国产新能源品牌车型,激发民族自信。课后作业小组合作完成,学生进行组间、组内互评,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教师督学与学生反馈对整个教学效果进行双向评价,全面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如表1。

3.4 多维评价促成长

围绕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小组学习四维评价项目,多维度评定学生学习情况。一是在小组情景演练评分表中加入仪容仪表、企业7S管理等职业道德素养和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团队精神、组织协调等个人综合素养的思政考核指标,重点考查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达成和提升;二是在小组评分表中注重对团队成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的考核,由组长对组员进行评价,评价过程特别注意公平性、公正性和客观性。通过分数量化掌握学生思政目标完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对比课堂实训和课后实训结果,实施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成长。

4 课程实施效果

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反思与积累,课程主要取得的成效如下:

4.1 新技术场域下实施情景演练,提升学生岗位技能

课程打破传统课本单一技能框架,结合新时代汽车直播技术趋势,突破学科边界,知识讲授时结合汽车直播案例,架设“直播间”平台,鼓励学生多种尝试,让学生掌握线下产品展示能力同时了解线上直播技能,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增长学生新本领,拓宽就业新渠道,鼓励终身学习。

4.2 多维评价提高学生行动自觉

通过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实现从课堂“能达成任务目标”到“能圆满达成任务目标”,再到课后“能提升任务质量”的转变,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学生不断超越任务目标以不断获得成功体验,增加了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4.3 育人理念无声渗透,强化学生职业素养

课程设计全方位立体化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生为本,强化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学生思想觉悟得到提升,优秀实习生和毕业生不断涌现。在任教的班级中,有从事汽车销售的实习生在其实习周报和月报总结中展现了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反思总结的良好习惯;从事汽车新媒体营销的毕业生因其出色的线上线下销售能力获得企业金牌主播称号。这些都充分表现出学生知识技能应用与迁移能力的内化。

5 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需要不断总结修正,坚持动态调整的长期工程。本文以《FABE销售法》章节为例,探讨高职汽车营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与实践。从课程内容和学情出发,确立课程育人目标和育人方法,在思政教学实践中有机融合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动教育等思政元素,加入新能源汽车数字化营销相关前沿动态。通过思政线和知识线并行施教、设置多维评价标准,建立完善思政教学体系,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新发展格局下汽车营销市场需求,实现知识传授与心灵成长、价值塑造和能力提升的有效互动。

基金项目:1. 新媒体融合下高职《汽车营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2023WQNCX220);

2.职业教育交叉学科增强“适应性”策略与实践研究——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2022WQNCX215);

3.新发展格局下工科类专业“三教三全”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2022hzzjkt18);

4.迎合“十四五”提升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适应性”策略与实践研究(2022kykt012)。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eqid=97bb09e300111a29000000056426eb6f,2020-06-01.

[3]张驰.案例分析模型教学法在《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1,000(002):126-128.

[4]卜素婷.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改初探——以《汽车营销实务》课程为例[J].时代汽车,2022(06):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