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淑轩 刘微 赵春霞
[摘 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项持续深化的重大教育改革行动,为工程教育的创新变革带来了重大机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为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关键。文章在分析目前政校企协同育人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基本策略。该策略以更新传统的校企合作育人理念为前提,通过优化培养方案、政府引导参与、搭建深度融合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形成开放式共享平台。文章还结合河北大学的研究与实践,讨论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政校企“三方位”协同育人工作,以期能与工程教育同行共同探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范式,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新工科;产业融合;协同育人;“三方位”育人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7-0115-04
目前,世界各国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時期,新型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1]。从国内发展来看,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因而人才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更为迫切,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均已显著增加,办学规模和学生人数居世界首位[2]。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3]。目前,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核心理念,聚焦“双一流”、建设新工科成为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4-6]。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成为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部分。工程实践能力是在真实工程环境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能力,由于新型工程人才教育的实践性、社会性等决定着工程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高校以外的资源支撑,因此实践育人、产教融合已经成为推进新工科建设的金钥匙,强化产教融合可以有效解决新工科人才培养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衔接问题[7]。各个院校各个专业基于自身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探索新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服务平台等,实现行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的深度融合,但实施过程中值得探索的空间很大,也面临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河北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探讨政校企“三方位”协同育人的新思路。
一、新工科背景下政校企“三方位”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意义
本科毕业生是行业产业发展的原生力量,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但由于培养缺乏扎实的实践教育,本科毕业生对行业陌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思想,这限制了学生的个人发展。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全力探索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8]。
根据新工科建设的目标和行动路线,高校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特别强调产教融合模式。目前,我国人才培养受传统机制体制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需求侧的要求,因此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开展“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打造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的办学特色,为新工科专业面向产业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是当前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二、政校企“三方位”协同育人模式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一)培养方案与行业需求脱节
当前,由于对当前社会所需人才的研究不够深入,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对创新人才培养定位不够明确,甚至基本沿用传统的本科生培养思路,设置的专业课程仍然存在理论讲授内容多、实验和实践偏少的问题,忽略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部分课程教学时数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偏于陈旧,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时代难以满足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甚至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二)实践教学资源与方法陈旧
工科专业对实践与应用能力要求很高,有些学校对课程设计或者实验课使用的教育资源更新不及时,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模拟性实验,实验内容多沿用以前的项目,尤其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项目,未能与时代要求相适应。这使实践教学在整个专业培养体系中处于辅助性的地位,仅对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进行初步培养,而难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比较弱。
(三)校企合作的模式较简单,难以产生深度融合
企业需要的人才来自学校的培养,学校则需要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但是在以往的模式中,企业和高校的性质不同,学校作为育人主体,和企业的联系较少,企业要促进自身的发展而难以顾及对学生的深度培养,致使学校和企业很难达成深度共识,无法产生深度合作与融合。近年来,尽管校企合作得到广泛的提倡和重视,但是仍然缺乏配套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的支持,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过于简单,致使培养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新工科背景下政校企“三方位”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改进合作育人的理念
传统校企合作正在向着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合作升级转变,这是对产学研结合在认识上、实践上的又一次深化,学校和企业都需要根据时代需求转变人才培养观念[9]。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企业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生产者和服务提供者,企业更应该是技术创新和技能人才的需求者与孵化者。校企协同育人有利于企业补齐教育人才短板和产业创新短板,增强企业的内在核心竞争力。
对于高校来说,更需要勇于革新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要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不仅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能再延续学校内部办学的小循环,而要融入区域产业融合的大循环,通过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持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供给。当前,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是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由之路。因此,高校更要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主动探索促进新工科学科建设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
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基地、成立产业联盟、创建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等产教融合平台,有助于实现产教资源互通、供需匹配、利益共赢、目标统一的多元化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为新工科建设提供重大引擎。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人才质量的保证,更是高校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在专业培养方案优化修订中,在新工科范式指导下,要把握好新工科建设的内涵,提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充分体现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理念,在培养方案中强调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各专业特点不同,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更加强调突出特色、找准专业的定位与特色等,根据自身特点、优势、目标定位,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针对性。各专业都要认真分析挖掘自身优势,明确专业方向与特色,构建对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核心课程体系。要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撰写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适当提高实践性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分比例。要在保证必要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课程中的比例,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搭建深度融合的校内外实践基地
校内外实践基地可营造一种更为真实的实训环境,是学生进行课内实践、专业阶段实习和专业师资培养的实践性场所[10-11]。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基地的建设。
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研究校内外实践教学新模式,在原有生产认识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联合行业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加快搭建或改进适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和创业基地,拓展优质实习实践资源,将其作为“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的重要形式,通过现场教学和反复训练、共同指导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构建多校联动、校企联动、资源共享和内容互动的优质教学资源开放环境。
学校可选派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兼备的优秀教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组织教师学生进企业、进厂房车间。高校也可通过邀请企业家、企业工程师进课堂的方式,不断加强校企交流互动,促使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迈向更深层次、双向的、更密切的阶段,实现合作办学、合作就业无缝对接,使学校的教学与社会需求保持同步,更好地满足和服务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多渠道培养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
(四)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目前,全社会对产教融合认知度较低,且缺乏可操作的措施,难以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推动作用。
政府在完善产教融合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要承担制度及政策制定、执行的监督职责,建立参与主体的沟通协调机制,整合教育资源,以经济目标为导向,调动企业合作意愿,使企业主动参与到产教融合办学中[12]。
因此,政府作为产教融合的引导者和推动者,除了要促进学校和企业落实国家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的政策,还应促进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学校要积极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与政府、企业共同搭建育人平台。在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上,学校、企业和政府应坚持多方协作,并通过技术、协议和政策保证资源的共享与使用。
四、我校的政校企“三方位”协同育人实践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干力量,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要与时俱进,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增强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我校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近年来结合新工科教育积极推进协同育人。本文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探讨生态环境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明确专业定位,突出特色、优势
基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课程组首先明确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强化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理念,推进并创新实践教学,提高工程应用能力,使毕业生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服务社会、办出特色。
1. 政产学研融合的实践教学。强化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以开放、高效为目标,与环保企业、研究院积极探索本科生合作培养模式,探索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和实习基地,以形成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科研项目等多环节、多样化、多维度的灵活性合作,互通互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2. 突出地方特色、优势。我校建立了保定市银定庄污水处理廠等7家校外实践基地。此外,为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雄安新区环境现状调查活动,有效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担负起解决地方环境问题的重任,使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为地方建设与发展服务。
3. 发挥学科特色、优势。环境工程专业充分发挥我校理工学科的综合交叉优势,结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学科的特长,开展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在化学污染物的分析检测和治理技术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依靠政府助推校企深度合作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的培养需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通力合作,并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环境工程专业基于学校和地方基本状况,以学校为主体,联合河北省生态环境厅、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等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积极搭建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平台,将“政产学研”作为一种创新合作系统工程来建设,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用以解决目前校企合作中单维度点对点不能解决的人才培养的体系性和可持续性问题。尤其是以服务白洋淀生态环境建设为特色,我校通过教师资源、案例资源及数据资源共创共享,建立了高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方面的协同育人新模式和共享平台。
一是以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促进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深度融合,搭建开放、高效的校内外优质实践基地及育人合作平台,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互通共融的“三方位四层次”协同育人新模式。
二是以服务白洋淀生态环境建设为特色,进行案例教学、实习实践、科研项目多维度合作与人才培养,建构和实施立体化互动的工程类人才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工程师素质和能力。
综上,在政府参与下,校企合作才能更好地瞄准着力点,把校企合作推向更高、更深的层次。通过近几年的积极尝试,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五、结语
当下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产教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培养面向新时代的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同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也为产教融合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与条件。
政校企“三方位”协同育人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通力协作。政校企合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与政府、企业融合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燕,纪飞峰.大变局中的全球化发展与我国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23(2)﹕25-34.
[2] 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3559万人居世界第一[EB/OL].(2015-12-04)[2023-03-17].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5nztzl/2015_zt18/15zt18_mtgz/201512/t20151207_223266.html.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17-10-27)[2023-03-15].https://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4] 崔瑞霞,谢喆平,石中英.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来源、历史变迁与主要内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6)﹕1-9.
[5] 吴岩. 勇立潮头,赋能未来:以新工科建设领跑高等教育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1-5.
[6] 刘吉臻,翟亚军,荀振芳.新工科和新工科建设的内涵解析:兼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新工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21-28.
[7] 韩嵩,张宝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9(1)﹕65-69.
[8] 顾佩华.新工科与新范式:实践探索和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4)﹕1-19.
[9] 雷望红.组织协作视角下产教融合实践困境与破解之道[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1)﹕104-109.
[10] 张钧煜,丁晨.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化策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0)﹕265-266.
[11] 刘思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内容建设:实践诉求、标准与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7)﹕32-36.
[12] 刘玉峰,王树芬.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校产教融合對策研究:以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0)﹕61-64.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