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尘 向萍
[摘 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环境领域的创造性成果需要融合多学科知识协同发展,因此“環境学+X”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环境教育事业的重点及热点。文章拟从“环境学+X”学科建设的现状剖析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交叉学科培养模式不够健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存在学科拼凑现象、受传统培养模式和成果评估体系的制约等,建议各高校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打破传统专业间的壁垒,创建新型交叉学科融合培养模式,探索更为完善的“环境学+X”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环境学+X”;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交叉学科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7-0018-04
2021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设置“交叉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1]。交叉学科,顾名思义,是指两个或多个学科的结合或融合,也可称为跨学科,如环境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形成环境生态学,环境学与医学的交叉融合形成环境医学,环境学与毒理学的交叉融合形成环境毒理学等。这些交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有效地推动了环境学的进步,因此交叉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体现了未来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
当今世界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挑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短缺、土地退化以及水土流失等[2],由于其复杂性和广泛性,这些难题的解决需要的知识面超越了单独学科的认知范围,需要来自不同学术领域的专业人员通力完成,形成跨学科的团队合作[3]。为了全面和整体地解决现实中的环境问题,跨学科团队合作应当积极参与实践,以碰撞产出更多的创新型成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学科知识不应该仅仅通过积累、机械汇聚和多学科的排列组合[4],而应该产生新的知识,创造更全面、更广泛、更有机融合的科学理解,以求超越个体学科视角所能做出的贡献。
因此,环境学教育不仅要满足自身学科实践的需求,更要具有前瞻性,着眼于与其他专业的互通协作。相较于单一的传统学科,交叉学科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突破目前所面临的环境类复杂难题进而发挥“1+1>2”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利用交叉学科来推动环境学发展,是当前环境领域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环境界人才面临的全新机遇与挑战[5]。
一、“环境学+X”学科产生的背景与现状
“环境学+X”指的是环境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环境这个词通常被理解为影响生物体的周围条件,狭义的环境主要指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但从更广义的定义来看,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等。换言之,由于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复杂的社会或组织,因此,环境领域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组织、伦理学和哲学等方面。“环境学+X”是将传统的环境学与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新领域,如“环境学+土壤”“环境学+生物”“环境学+社会价值观”“环境学+经济”等,这些学科之间的有机碰撞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2017年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双一流”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目标以来,我国部分高校纷纷尝试建立新型交叉学科,培养交叉学科人才。统计显示,设立交叉学科的高校以“985工程”高校占比最多[6]。但是目前为止,拥有健全的机制、建成完善的交叉学科平台、创立成功且独具特色的高校并不多。我国教育部网站2022年9月公布了已经完成备案的学位授予单位自设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名单(时间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涉及433所高校5914个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点下共自主设置二级学科70个,以天津大学在该学科下自设的二级学科最多(5个),专业名称分别为环境生态学、环境信息与规划管理、海洋环境动力学、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和环境地质学。在“环境学+生态学”交叉学科设置方面,共有43家单位自主设置的67个交叉学科涉及环境与生态学方向,其中中国地质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均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或“生态学”自设了5个“环境学+X”交叉学科[7]。
“环境学+X”的培养模式,是以环境学教育为主要方面,加之以目前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而创建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各学科为了更好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传统的学科知识技能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相互交汇融合、协同创新,以求攻克多学科交叉的复杂技术难题。与传统学科相比,交叉学科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更容易碰撞出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环境学+X”交叉学科能够将环境学与工学、物理、化学、法律、文学等自然、工程和社会科学等学科交叉互融,形成环境工程、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文学和环境法学等新型交叉学科。与传统的环境学知识构架不同,“环境学+X”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环境学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掌握非环境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如环境生态学需要运用化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水、大气、土壤环境中潜在化学物质含量的检测与鉴定、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存在形态、生态环境效应等。“环境学+X”模式旨在培养同时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能够熟练使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开展跨学科创新研究,能够在多学科交叉的团队中高效工作的以“X”见长的环境学人才。“环境学+X”学科强调人才培养的交叉融合,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可根据社会需要和时代不断调整发展方向。
创新是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单一的环境科学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环境领域学科建设的需求,培养具有敏锐的科研嗅觉、扎实的专业知识、循证的科学思维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的多维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成为新时代交叉学科教育的目标。
二、交叉学科建设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关于“环境学+X”的交叉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尚处于摸索阶段,少数地区及高校在建立和推行时,考虑欠充分,容易急于求成。随着交叉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汇融合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交叉学科学生培养模式进一步成熟。然而,在交叉学科建设大潮下,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培养模式不够健全
环境科学交叉学科的出现是一种学科创新,“环境学+X”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的突破点和创新点,构建基于传统学科的交叉学科,不同学科多维度的交流碰撞能迸发出更多创新型科技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发掘并解决问题,甚至能创造出全新的知识体系。然而,一些地区或高校的“环境学+X”学科建设在初期规划过程中缺乏充分的调研和思考,跨学科平台的建设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导致某些交叉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效果不佳,甚至一些学科之间缺乏适当的融合点,成为为了“交叉”而强制融合的学科。此外,部分不同学科的导师交流不够深入彻底,合作缺乏紧密性,导致科研成果有限且难以持续。虽然学科交叉鼓励跨学科交叉互融,但并非所有学科之间都能形成新的交叉学科。“环境学+X”是环境科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研究目标,是环境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必然发展趋势,要与社会需求契合,不能盲目跟风。
(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国务院在2015年10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第一次将“建设一流学科”与“建设一流大学”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自2017年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指出“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以来,交叉学科建设经过6年的摸索与推行,却始终没有完全发挥优势,一个重要原因是依然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传统的学科管理机制并不适合交叉学科的培养模式,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应当包含学科建立、培养模式和学生就业等连续链条的每一环节。第一,要改变招生模式,例如,硕士研究生招生包含笔试和面试两部分,一些院校过分注重考生本科的专业名称和初试分数,对具备交叉学科能力或综合素质潜力的人才很不利,甚至有被录取的跨专业考生得不到本专业导师的重视,跨专业能力难以施展。第二,交叉学科由多门学科融合而成,以往的学科培养模式不符合交叉学科培育创新型复合人才的目的,无法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创新思维。第三,社会的招聘需求应与交叉学科建设一致,否则会导致高校培育出的复合型人才流失,存在由于专业不对口而就业困难的问题,打击学生的科研积极性。
(三)存在学科拼凑现象
为响应国家号召,一些高校纷纷创建交叉学科,想在此次学科建立大潮中拔得头筹、抢占学科制高点,交叉学科建设出现了功利化现象。例如,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了“交叉科学部”,同等条件下加大了对学科交叉相关研究的支持力度。因此,为了经费、课题、项目、人才头衔等指标,个别高校将不同学科随意拼凑、机械叠加作为新的交叉学科,而新的交叉学科申报成功后,各院系随即各自为政,分头行动,并未实现实质性的交叉融合,少数交叉学科发展甚至演变出贪多求全、盲目跟风等不良倾向。问题的症结在于个别高校设置交叉学科时缺乏社会调研与分析,未紧随时代脚步,缺少系统性统筹规划,结果导致实际的学科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当、教师配备不齐全、科研资金分配不合理、奖评制度不明确、学生毕业未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又容易导致教师教学不积极、学生科研不热情、交叉学科资源短缺、专业发展不起来等现象,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
(四)受传统培养模式和成果评估体系的制约
传统的环境学专业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具备扎实环境学知识基础的科技人才,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然而,部分交叉学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仍未突破传统专业的局限,自本科教育起,以学院/系为单位,以专业划分学科的传统教育即表现出专业壁垒,表现为不同学院教师、学生之间的学术探讨机会较为缺乏,大多数研究仅局限于某一学科范围内,学生对其他学科缺乏了解,容易养成古板固定的思维模式,难以实现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和融合。
例如,个别院校建立了新的交叉学科,但是并未明确该学科的组织归属,这样容易制约跨学科科研活动的高效进展,导致资源和设备难以实现院系间的流动,使师生难以产生对交叉学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各個新的交叉学科只能从自己学院寻找有限的资源,而无法获取现有体制下学校的资源,进而导致学术研究严重缺乏资源支持,甚至难以获得足够的科研经费,造成“A学科的建设经费不能用于B学科的建设”的现象,容易导致院系各自为政,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术成果的生成,形成恶性循环。
三、“环境学+X”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交叉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不断提升对高校开展跨学科研究的重视程度,一些鼓励和指导政策也陆续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中指出,各高校的交叉学科建立与发展应实现多领域知识融合,优化学科布局,打破传统专业壁垒,形成相对独立的科研组织模式体系,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领域,因地制宜地办好特色学科交叉,注重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在交叉学科建设上,高校应在师资、绩效、成果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方面深化改革,强化团队组织意识,鼓励跨学科跨校跨机构开展多方位合作[1, 8-9]。
(一)建设“环境学+X”学科交叉融合平台
要努力完善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布局,各高校应抓紧建设学科交叉统筹平台,并在建设初期组织多方调研分析,评估社会需求,根据专业特征、未来趋势和问题导向等方面综合确定学科发展走向,借助已有的优势学科资源构建平台。一些“双非”院校的传统学科科研实力尚有欠缺,基础建设往往难以满足学科需求,亟须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交叉融合平台。然而,该平台的建设既需要满足交叉学科创建的发展规划,又需兼顾未来的发展走向,力求建立复合型可持续的学科交叉融合平台。科研资源缺乏的高校可以考虑跨校跨机构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形成良性循环。对于科研条件较好、拥有研究方向明确且长远的交叉学科走向,或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科研团队的院校,可以以研究院的形式进行管理,例如西南林业大学的生态与环境学院下设环境修复与健康研究院、石漠化研究院、水科学与工程中心等相对独立的科研团队。
(二)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运行体系
学科交叉融合平台的建立仅仅是保障了交叉学科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将交叉学科有机地运行起来还需要一套完善的运行体系,包括学科的发展规划、定位目标、运作结构、规章制度、组织架构和资金保障等众多方面。例如,在交叉学科成立之初制订的建设方案中就应明确专业发展定位及目标规划;在组织架构方面,应考虑各层次、各级别的分管职能,可以实行主任负责下的委员会制度[10],主要负责学科运行的日常协调服务工作;在运行机制方面,实行可以变通的多元评价考核体系,建立合理的经费使用制度;在制度建设方面,探索建立交叉学科开放共享机制,为相关研究的团队提供交叉学科共享协作平台;在人才招聘上,为各团队、课题组所需的人才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加盟方式;在经费保障方面,学校应给予各团队和人员充足的科研经费和编制支持,增强人才的个人归属感。此外,充分发挥和动用校内现有的学科建设资源和人才储备,与相关院校、企业部门加强沟通,互通有无,以期形成各高校间、校企间学科交叉的可持续、互补推进的良好发展愿景。
(三)师资团队建设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nited States,NAS)在《促进跨学科研究》(2005)中阐述,交叉学科建设“不仅仅是将两门传统学科黏合在一起制造一个产品,而是将思维和方法再融合,这样的研究才真正是跨学科研究”。“环境学+X”学科知识的整合依赖于不同领域的知识展现——通过理论、方法和实践——从整体上解决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跨学科师资团队的成立决定了在处理复杂工作的时候,能够将问题剖析得更全面彻底,人员配备也应充分利用学科领域的差异性及知识储备的多样性,提升团队的整体力量。然而,与此同时,这种多样性也构成了挑战 [11]。团队内教师所属的学科越多,学科间的差异越大,团队内习惯在各自熟悉的领域里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对于其他领域持有不同的科学观点的可能性越大,这体现在实践、思维方式、表现方式和提问方式上,可能导致跨学科团队合作的紧张和分歧,从而阻碍整合 [12]。因此,跨学科的知識整合需要每位团队成员贡献自己的学科认知,并积极渗透进入合作者的知识领域,只有团队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能相互深入交流并有效互动,才能明确科研意图,不断提升团队的跨学科科研能力。
四、结语
在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交叉学科的发展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比相对滞后。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事实证明,科学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等需要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和渗透,单一学科已经很难适应创新发展的需求。因此,环境学科间的交叉已成为促进自然、生态、社会学发展并解决环境难题的主要动力。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大本营,社会需求、就业压力敦促高校改革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建设背景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指导下,环境学教育需要深化改革其传统模式,转变为以“环境学+X”的交叉学科培养模式。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学科特点或地域优势,建立特色交叉学科,不断培养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能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环境学前沿困境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EB/OL].(2021-12-06)[2023-02-12].https://www.gov.cn/xinwen/2021-12/06/content_5656041.htm.
[2] HOLM P, GOODSITE M E, CLOETINGH S, et al.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natural, social and human sciences in global change research[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13(28): 25-35.
[3] 王成尘,田稳,马娇阳,等. 2000-2021年农田土壤污染领域研究进展与前沿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2,27(2):186-201.
[4] KLEIN J T. Typologies of interdisciplinarity[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5] 杨承慧,王震.“医学+X”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3,31(1):11-15.
[6] 韩鲁青,李彤彤.“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路径探索:以山东大学(威海)为例[J].山东教育,2021(13):49-51.
[7] 教育部.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EB/OL].(2022-09-08)[2023-02-12].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neirong/fenlei/sxml_gdjy/gdjy_xwgl/xwgl_glbf/202209/t20220908_659458.html.
[8] 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EB/OL].(2015-11-05)[2023-02-12].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
tent_10269.htm.
[9]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8-08-27)[2023-02-12].https://www.gov.cn/xinwen/2018-08/27/content_5316809.htm.
[10] 熊华军,佘清,尤小清.斯坦福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1):85-93.
[11] MAJCHRZAK A,MORE P H B, FARAJ S. Transcending knowledge differences in cross?functional teams[J].Organization Science, 2012,23(4):951-970.
[12] MACLEOD M.What makes interdisciplinarity difficult?Some consequences of domain specificity in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e[J].Synthese, 2018(195):697-720.
[责任编辑:雷 艳]